金魚是我國培育出來的名貴觀賞魚之一。金魚是祖國的寶貴 遺產,也是我國特有的觀賞魚。它以豔麗的色彩,優美的體態,悠 悠然的慢慢遊戈為人民大眾所喜愛。自古以來,金魚曾有過金鯽、金銀魚、敢瑁魚、火魚、五色魚、斑 魚、文魚、硃砂魚等各種名稱。1596年出版的崇禎刻本《本草綱目》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載:「述異記載晉恆衝遊廬山,見湖中有赤 鱗魚,即此也」。
形態結構。金魚的身體分頭、軀幹和尾三部分。頭前端為 口,中部兩側有眼,眼前方是鼻孔,鰓位於眼的後下方。一般是以 鰓蓋後緣為分界線,分開它的頭部和軀幹部,以肛門為界分開它的 軀幹部及尾部。從軀幹到尾部,低次生長著胸鰭、背鰭、腹鰭、臀鰭 和尾鰭。頭部無鱗片,軀幹部有鱗片覆蓋,兩側出現有很多小黑 點。這些小黑點縱向排列成一條線,稱為側線。
由於金魚體形變異的緣故,側線呈彎曲狀的收縮,先向下,再 向上,在尾柄處又向下而後趨於平直。這種波浪形的彎曲,與體形 的縮短是一致的。也就是說,體形變異愈大,身體愈短,側線的彎 曲度就愈明顯。 在金魚的鮑蓋上和其他部分也分布有象側線之類的東西,但 不太明顯,通常肉眼看不見。
側線的主要功能有感覺和傳導的作用,如感覺水的溫度,水位 的高低,水的流速等情況,並且將感覺到的各種情況迅速傳入神精 中樞,引起警覺,做出適當的反應,側線是金魚的運動、振蕩、音響 的感受器。鱗片的形狀、大小、排列位置及數目等,一個種類在一定範圍 內是固定的,所以在分類學上,鱗是主要特徵之一。
金魚餵什麼吃什麼,最喜食魚蟲,長得也快。由於金魚在繁殖 期有吃自己卵的習性,所在金魚產卵時,要守候在缸旁,等金魚將 卵產在水草上,迅速將附著有金魚卵的水草提出放人孵化池內,以 防金魚吞食。如從飼餵魚蟲的習慣來看,也可看出金魚屬以動物 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金魚上、下頜內沒有牙齒,但在咽喉部的咽骨上生有齒,稱咽 喉齒,可與基忱骨下方的咽磨配合,壓碎切斷或磨細比較堅硬的食物。
生活習性:金魚的性情溫順,活潑善遊。俗話說:魚兒離 不開水。所以金魚的生活環境在水中,喜陽光和淨水,喜愛群遊, 互不殘食爭鬥,但是在飢餓時有大魚吃小魚的現象。遇侵害沒有 反擊能力(主要是指貓、狗的攻擊)。配種、繁殖在水中進行,也可 以進行人工授精。你們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