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飼養金魚的過程中,你們觀察過嗎?草金魚:即野金魚。生長在河湖水坑中,主要特徵是身 體側扁狹長,扁尖頭,小眼睛,單尾鰭(也有三尾鰭的),是家養 金魚的近祖。
由於草金魚體質強健,抵抗力與適應性均強,食 性廣,任何水中均可飼養,而且管理簡便,目前在國內一些佛 教寺院的水池內,大都是養的這種金魚,最大者可達半米,能 活幾十年,是一種集群遊戲性的觀賞魚。
龍睛:又稱「凸眼」、「龍眼」、「龍睛」是最普通的一個傳 統品種。公元1429年,明朝宣宗皇帝朱瞻基御筆畫的《魚藻 圖》中,就有好幾條鼓目金魚。因此推斷,龍睛魚的出現,應在 公元1429年以前。.龍睛眼球膨大,突出到眼眶以外,眼眶所佔頭部的比例超 過40%。
兩眼長在頭上兩側,向斜前方視出,由於眼睛似中國古代神話中描繪的龍的眼睛,所以古人稱之為「龍眼」,公元 1780年始稱「龍睛」。龍睛的眼睛有三種,即算盤子眼、蘋果 眼、牛犄角眼。牛犄角眼是尖的,不美。另二種是圓的。在我 國算盤子眼是上品。這裡說的算盤子,是指我國舊式算盤珠, 上下兩面平正,側圓凸。
龍睛的眼球大約在孵化後一個月即逐漸開始凸出,三個 月左右最後形成。龍睛類的品種均有背鰭。體形粗短,背微弓。 尾柄短粗。尾鰭大部為四開雙垂尾,約佔體長的3/4。體高為 體長的3/4。龍睛魚變異出的品種最多,大約超過五十種,比較名貴的 有:喜鵲花龍睛:魚體的基色是藍色,頭、吻、眼為黑色,腹 部白色,體側有兩條藍線伸向尾部,尾鰭也是黑色,體色頗似 喜鵲,故名喜鵲花龍睛。
十二紅龍睛:是指白色魚體上有 12處是紅的,即兩片胸鰭、兩片腹鰭、兩片臀鰭、兩片尾鮪、兩 個眼球、背鰭及吻部等12處是紅的。其餘皆白,它在公元 1596年以前出現。墨龍睛:色澤濃墨如黑。孵出2月後,體 色由青灰色轉鐵色,又轉濃黑。尾鰭呈蝴蝶形,稱為蝶尾墨龍 晴。通過本文的介紹,你們知道金魚的特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