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兩個月前,誰都不會想到,如今國內最火的學校,居然是一所鄉村小學——杭州市淳安縣富文鄉中心小學。
聽名字,你或許會覺得陌生,可只要看一眼學校照片,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是它!
學校位於距淳安縣城25公裡的青山翠谷間,在當地政府投入1000萬元全面改建後,2018年嶄新亮相。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也是在那個時候頭一回知道有這樣美麗的鄉村小學。
但這所最美鄉村小學真正火起來,是在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因為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熱映。電影有5個獨立單元,其中徐崢導演的《最後一課》取景自千島湖,富文鄉中心小學就出現在故事的尾聲,一度讓許多觀眾誤以為是特效做出來的——
事後,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和校長姜蔚穎聊起此事,她表示:「真要說『特效』,其實就是當晚燈光師在教學樓頂多打了幾盞燈,所以夜空下的學校看起來分外璀璨。」據她回憶,當初徐崢導演是在網上偶然看到富文鄉中心小學的照片和故事,和學校聯繫溝通之後,才醞釀出《最後一課》的故事大綱。
但姜校長萬萬沒想到,電影上映後,學校會因此成為網紅,每天來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有外地家長跟她了解轉學事宜,甚至還有人打聽學校周邊的房價,似乎要把這裡當學區房了……
紅遍全國後,這所鄉村小學的孩子們學習和生活有變化嗎?記者去實地看了看——
記者在學校待了兩個多小時,校門口一直人影綽綽——都是專程來打卡的,有寧波、湖州來的本省遊客,也有不少安徽等外省市來的,因為學校上課時間謝絕訪客,不能進校參觀,大家覺得在門口拍幾張照片也好。
當初記者被這所最美鄉村小學驚豔,單純是因為「顏控」,這次走進校園,才發現它的「內在美」。
一輛小貨車剛在門口停穩,是送新校服來的。淺紫色新校服,和眼前童話般的小屋很搭調。
踏足教學樓前,要經過操場,一群孩子正跟著網紅歌《咖喱咖喱》蹦躂,看著都很歡樂,據說這是在上體育課。
此時,他們的教室裡坐著一位男老師,邊批作業邊等孩子們歸來。「這是班主任。我們學校老師的辦公桌都在教室。」姜校長介紹說。
因為兩面採光,教室寬敞而明亮,陽光透過那一整面的落地窗灑進來,感覺暖暖的。除了教師辦公桌,這裡還有一件普通學校沒有的家具——長沙發,是給孩子們課餘小憩的地方。
走廊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畫,多數出自淳安縣各中小學美術老師的手筆。「作為一種美育薰陶吧。」姜校長說。耳濡目染兩年的結果是,上回全校做調查,一半孩子將來想當設計師。今年剛畢業的幾位同學,還給母校留下了自己的作品——
在校生們畫筆下的學校,比起電影裡的畫面也毫不遜色——
教學樓裡處處都隱藏著供孩子們撒歡的角落。比如,上下樓可以不走樓梯,不僅有攀援網,每層樓之間都有滑梯——
樓梯轉角還有象棋桌和圍棋桌。據說,學校裡很多會下棋的孩子,都不是在課外培訓班跟老師學的,而是下課圍觀學長們下棋,看著看著學會的。更難得的是,棋子平時就大剌剌放在桌上,孩子們玩了一年多,一顆子都沒有少。
姜校長說,其他學校老師聽聞此事,覺得對現在丟三落四的孩子來說,簡直是奇蹟。但在她看來,學校還是要放手,相信孩子們,給他們機會鍛鍊自律能力。
在校園裡逛了一圈,記者發現,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來形容這所小學,再合適不過了:木工房、攀巖牆、陶藝間、手工坊,甚至小菜園,所有能為孩子們創造的成長天地,應有盡有。
木工房裡,兩間給流浪狗做的小木屋,格外引人注目。儘管木屋搭得有點歪歪扭扭,姜校長對孩子們的作品仍倍感驕傲,這體現的不僅是動手能力,還蘊藏著對小動物的愛心。
校園裡的每一處角落都是教育的陣地,每一種布置都是教育者內心的表達,潤物無聲,卻能激起最純真的漣漪。
採訪過程中,每個孩子從記者和姜校長身邊經過時,都會主動問好。神奇的是,姜校長叫得出每個孩子的名字,還能說出他們的優點和待改進的地方。「學生人數少,老師能關注到每個孩子,是像我們這樣的小規模學校的優勢之一。」姜校長說。
目前,這所最美鄉村小學的在校生有129人,比去年多了。一是因為近一年陸續有轉學生,杭州地區就有5人;二是今年一年級新生較多,有27人,成為全校人數最多的年級,人數最少的是四年級,只有17人,是在學校改建前入學的。
一樓走廊上有張地圖,標註了全校129名學生的老家,鹿姐姐留意到,除了杭州市區、富陽區等附近區縣,有部分學生甚至來自甘肅、湖北、江蘇和福建等外省市。有9戶人家為了送娃到這所學校就讀,搬到附近陪讀。
他們為何而來?記者找到的答案是:治癒。這裡讓許多孩子和家長日益焦躁的心,安靜下來。
「我本來想送孩子去縣城讀書的,但又擔心那裡的學校課業壓力大。我兒子7月出生的,在一年級新生當中年齡偏小,唯恐他跟不上節奏。後來,親戚建議我就近來這裡讀,可以慢慢來。」臨近放學時間,一位在校門外等候的媽媽告訴鹿姐姐。
她還沒看過《我和我的家鄉》,不過已經接到許多親戚朋友的電話,羨慕她家娃在網紅學校上學。她回覆說:「啥紅不紅的,學校一直長這樣啊。我就覺得,現在孩子每天上學都挺開心,挺好的。」
和她有同感的家長有不少——
兩個媽媽的故事
從前常常生病的孩子,請假次數越來越少
小學一年級新生涵涵,今年9月同媽媽一道,從寧夏銀川跨越大半個中國,入讀富文鄉中心小學。
涵涵媽坦言,去年女兒曾在銀川當地的小學讀過一個學期。但因為孩子體質偏弱,生病請假次數多,時間久了,老師開始有意見,認為涵涵經常缺課會影響班級成績。
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敏感,在學校受挫後產生了厭學情緒。她不願寫作業,也不想上學,爸媽把她送到校門口,她就站在那裡嚎啕大哭。
一開始父母沒在意,直到有天晚上,原本熟睡的涵涵猛然驚醒,哭喊著「老師我不笨,老師不要說我……」媽媽才意識到孩子出了狀況。
「我同學是心理諮詢師,告訴我一定要重視這種情況,孩子心理健康已經受影響了。」涵涵媽心有餘悸,「我和爸爸商量後,決定轉學。我的設想是找一所小學,把孩子心理健康放首位,學習壓力輕一些,能讓孩子快快樂樂長大。」
但是一番尋找下來,這樣的學校實在少見。後來她也是通過朋友輾轉打聽到,遠在浙江的淳安縣,有一所小而美的鄉村小學,正在進行一場特別的教育實驗,以兒童為中心。於是,第一時間趕去淳安考察新學校。
「來到新學校,第一印象就是環境真好。」涵涵媽笑著說,「而且雖說是鄉村學校,配套設施一點不差,老師們也很有愛。我們和校長聊了聊,理念一拍即合,當即決定把孩子送到這裡讀書。」
身邊長輩剛開始都很反對,畢竟新城市人生地不熟,孩子年幼體弱,涵涵媽決定陪著孩子一起來淳安,從一年級重新讀起。
開學兩個多月,孩子轉變巨大——「以前她放學回家,都不願意說話,現在活潑起來了,每天回來分享自己學了什麼,還要教給我。」這是涵涵媽最欣慰的一點,「學校下午會安排各種興趣課,書法、扎染、園藝、少兒瑜伽等等,孩子專注力、動手能力也提高了。」
「感覺課程設置和其他小學都差不多,但作業不多,孩子們有很多興趣活動。師生之間交流溝通也很多,孩子每次回家,都會講起老師,跟以前上學完全不同。」涵涵媽說。
涵涵還主動跟媽媽說起,以前她上學很緊張,學不進去,現在玩夠了再去學,就有精神了。而且小姑娘還懂事了許多,會心疼媽媽,主動幫忙做家務,讓媽媽很感動。
「在這裡讀書還有一個顯見的好處,孩子可以充分親近大自然。」來這之前,媽媽還擔心涵涵會不適應,結果發現小朋友的適應能力比大人還強,「而且這裡環境好,鄉村裡吃的玩的也多。以前孩子不愛和同齡人打交道,現在天性都釋放了,經常跟小朋友一起去戶外玩,交了一堆朋友。」
每個周末,涵涵媽都會帶著女兒早起,一起在鄉間散步。空氣清新,戶外鍛鍊多,孩子的體質也好了些,請假天數明顯比去年少了。「把步子慢下來,心態也好了很多。」涵涵媽說,「真希望這樣的學校可以更多些,童年很寶貴,孩子的健康比成績更重要。」
三年不長個的孩子,長高了
富文鄉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小雨,在新校舍就讀了一年多的時間,是最早從杭州主城區轉學就讀的學生。
「一開始是女兒自己要求轉學來富文鄉念書的。」小雨的媽媽說,「去年朋友來千島湖旅遊,到富文來打卡,照片裡學校建的像城堡一樣,我們就帶著女兒一起去看。孩子首先被顏值吸引了,嚷著要來這裡上學。在學校參觀時還遇到了校長,聊起了孩子學習上的問題,校長的觀念我們也很認可,當時就有些心動了。」
小雨原來就讀於一所民辦學校,競爭激烈,從三年級開始成績下降,孩子慢慢就不愛笑了,還有點厭學的表現。大概因為學習壓力很大,孩子的身高兩年多一動不動。
「所以我們想讓她換個學校,試試能否可行。」最開始,小雨媽媽帶孩子轉學,母女倆一起住了一周,媽媽就放心地讓孩子住校了。「校長跟孩子們一起吃住,作為家長我覺得很靠譜安心。」
以前家長在身邊監督,小雨都不願意寫作業,現在相反,孩子會自覺寫作業,完成情況很優秀,生活自理能力也飛速進步。「入學的第一講讓我印象深刻,老師首先教孩子們學習獨立,教育他們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小雨媽媽說,「普通小學都是忙著先給學生教知識點,這所學校的第一課很特別。」
老師們也很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對每個閃光點都不吝於誇獎,家校聯繫本上,上課專心、打掃整潔、吃飯不挑食,每條都會列出來,積極鼓勵孩子。小雨在這種環境下陽光起來,以前一天到晚愁眉苦臉,到新學校一兩個月就蹦蹦跳跳,回家嘰嘰呱呱話也很多,變得自信開朗了。
《我和我的家鄉》國慶期間在影院熱映,小雨曾看到過電影的拍攝現場。電影上映後,小雨一家第一時間去影院貢獻票房,當自家學校出鏡的那一刻,小朋友激動得手舞足蹈。
作為一所試點學校,富文鄉中心小學五年內不用參加統考,學習內容雖然沒有少,可學習壓力小了許多。加上學校夥食不錯,在老師教育下逐漸改掉挑食的毛病,三年不長個的小雨,身高開始蹭蹭往上躥。
兩位媽媽口中的試點,其實是2016年,富文鄉中心小學被選定為農村小規模學校整體提升樣板學校。
截止目前,淳安百人以下的小規模學校還有近30所,雖然在校生人數少,但當地對這些學校的關注度並沒有因此降低。2018年,富文鄉中心小學完成改建後,淳安縣教育局與21世紀教育研究院籤訂委託管理的協議。在託管協議中,淳安縣教育局下放富文鄉中心小學的自主設計辦學路徑權、自主安排工作時間權、自主分配辦學資源權等。21世紀教育研究院將組建專家團隊,深入研究並實踐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治理機制,助力學校教職工積極主動地推進綜合改革,將富文鄉中心小學的辦學品質提高到新水平,總結提煉推進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的「淳安樣本」。
富文鄉中心小學近五年的辦學目標是:學生綜合素質明顯優於同類型其他學校,綜合評價家長滿意度達90%以上,增加10%以上本地生源;學生愛學習會學習能學習,學習能力有明顯提高;學生能認識自己的情緒、會比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喜歡與家長、老師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思想,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學關係有明顯的改善。
這所小學漂亮校舍的背後,正在推動著一項實現鄉村教育「換道超車」的教育改革。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