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有八位婆蘇神(Vasus)帶著妻子來到凡間遊玩。在一片青翠的河灘上,有一頭漂亮的母牛,母牛水汪汪的大眼睛深深吸引住了一位婆蘇神的妻子,於是她央求自己的丈夫設法把這頭母牛帶到天上……
這頭母牛不是一般的母牛,是天上的眾神與阿修羅攪海時得到的,神通廣大,可以實現一切願望,而這頭牛的擁有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極欲仙人(Vasishtha)。仙人得知自己的神牛被婆蘇神偷走以後,氣急敗壞地詛咒這八個偷牛賊一定要到凡間來受苦。
印度仙人的詛咒十分靈驗,八位神仙都降生到了凡間,主犯普拉巴斯(Prabhas)的罪孽最為深重,他被詛咒不能結婚而且無兒無女,將在恥辱中死去,他就是後來的毗溼摩(Bhishma),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頭號人物。
現在你知道印度的牛有多「牛了吧!怪不得沒人敢惹……
印度人對牛的圖騰崇拜由來已久。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本是遊牧民族,牛與他們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關。雅利安人的宗教——婆羅門教的核心就是祭祀(Yajna),而在祭祀中的最高潮就是祭牛和獻牛,牛在他們心中是最神聖的。
為了保護牛可以犧牲生命
印度教徒視牛為神靈,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護牛。《梨俱吠陀》中曾經記載一位國王名叫格帕拉(Gopala),意思是「牲畜的保護者」,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牛有多麼重要,國王的職責就看住自己的牛。
在印度,戰爭也被稱為「加維西蒂」,意思是「去尋找母牛」。古代很多部落間的戰爭都是因為偷牛和丟牛而引起。在史詩《摩訶婆羅多》中,般度五兄弟在流放期間,隱姓埋名躲在馬辭亞國(Matsya)的王宮裡,但還是被狡猾的難敵(Duryodhana)發現,於是難敵派人偷了馬辭亞國王維拉塔(Virata)的牛,雙方因此開戰。
據說如果一個國家在戰爭中戰敗,國王要像牛一樣在嘴邊裡銜一根草,然後走向勝利的一方,以示投降。
殺死牛是最大的罪孽
傳說有一次大地上出現災荒,食物匱乏,動物開始大量死亡。人們請求喬達摩仙人(Godama)向女神薩拉斯瓦蒂(Sarasvati)女神祈禱,於是女神顯靈,降下甘露和錢糧,讓人們度過此劫。喬達摩仙人因此聲名鵲起,但這卻讓一些小人心生嫉妒,於是他們把一頭將死的牛弄到仙人的祭祀場所,結果當場死亡,仙人不但落了個殺牛的罪名,而且名聲掃地。
後來喬達摩仙人再次祈禱女神薩拉斯瓦蒂,女神現身,幫助他恢復了名譽,而且還狠狠地教訓了哪些居心不良的人。(被詛咒沒有生育能力)
大神的寵物
在印度神話中有許多動物形象,基本上都是大神的坐騎。比如白象是因陀羅的坐騎、山羊是火神的坐騎、天鵝是梵天的坐騎,而白牛則是希瓦大神(溼婆神)的坐騎。據說這隻白牛叫作南迪(Nandi)他還是大神的守門神,一隻手持念珠,另一隻手持三叉戟,十分威武。
而大神毗溼奴的化身奎師那(Krishna)小的時候就是一個牧童,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放牧牛群,自然牛就成了他的寵物,走到哪帶到哪。
牛一身都是寶
其實牛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重要的生產工具和食物來源。
母牛就像人們的母親一樣提供人們賴以生存的乳汁,而公牛就像父親一樣,為人們犁地耕田。牛奶可以直接飲用,還可以做成奶製品儲藏起來,牛糞也不會被浪費,曬乾以後可以作為燃料。
據說用牛奶、奶油、酥油、牛尿和牛糞可以配製出「五味甘露」,不但可以包治百病而且還能讓人長生不老。
這麼看來,牛一身都是寶,可不就是「神」嘛。
印度的牛是真牛啊!
2019年7月 北京
內容原創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