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曾在東南亞建立過一個獨立國家

2021-01-08 鳳凰衛視

 

內容提示:本月初隨著《南方周末》的相關報導,對外移民引發了熱議,據2007年中國社科院在《全球政治與安全》的報告中透露,中國正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輸出國,本周的《騰飛中國》我們將進入對外移民的話題。

鳳凰衛視6月28《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福建廣東沿海的居民從唐朝以後,由於人多地少,出海謀生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出路,雖然朝廷嚴禁民眾移民,但是生活的壓力和沿海的地理環境,依然推動著一代又一代的閩越民眾向外移民,臺灣的漢族祖先呢多數就來自閩越,所以有所謂「唐山過臺灣」之稱。

清朝是歷經海禁,但是仍然不能阻擋這一潮流,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的一百年裡,中國人出洋的人數超過了1500萬,足跡遍及了五大洲數十個國家,今天大家熟知的北美、歐洲、南美的唐人街就是在這個期間建立起來的,其中尤以南洋為移民的重點。華人帶動了南洋也就是東南亞的開發,當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者在十八,十九世紀進入東南亞的時候,他們驚奇的發現華人已經在東南亞各地建設了城鎮和商業網絡。

然而華人卻沒有祖國的保護和支持,南方共和國是華人在東南亞建立的一個獨立國家,這個國家位於今天印尼的加裡曼丹島,存在了100多年,1777年到1884年。直到荷蘭完全佔領和統治了印尼之後,這個共和國才消失了。華人移民南洋的道路非常艱巨,當時有歌謠唱,火船駛進七洲洋,是好是歹全是命,時來金銀用船載,運倒連命都丟掉,許多人送命在艱險的途中或客死異鄉。東南亞的礦業幾乎都是華人開發的,華人在僑居國從事商業活動,形成了一個溝通中國與海外貿易的商業網絡,暹羅也就是泰國的王室曾經表示,如果沒有華僑,宮廷什麼買賣都做不成,華人從事的職業很廣泛,包括手工業、烤麵包師、裁縫、鞋匠、金匠、織工等等幾乎是無所不包,他們同樣在當地社會的日常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南洋」的中國人成為當地經濟開發的主力軍,英國的海峽殖民地總督瑞天鹹承認,馬來半島的繁榮昌盛「皆華僑所造成」,馬來政府及其人民對於如此勤奮耐勞守法之華僑之謝意,非言語所可表達,南洋華人現在的多數都已經加入了當地的國籍,但是他們仍然繼承和保存著中華文化的傳統,華人的政治地位也在不斷提高,一些東南亞國家的華人華裔都進入了執政的高層,今天中國人可以合法的移民東南亞,受到了中國和移入國政府的保護。

《騰飛中國》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

主持人:何亮亮

首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    20:30

重播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    13:25

聲明:凡註明「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音頻、視頻),未經鳳凰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東南亞華人社團橋梁作用的趨勢發展
    摘要:華人社團在祖籍國與所在國之間常起著溝通橋梁作用。隨著時代政策、科技等因素的發展,華人社團橋梁作用在不同領域有所消長。在東南亞,中國與東南亞地區政治、經濟關係等的合作蒸蒸日上,東南亞華人社團的作用有所調整,呈現出特色專門化趨勢。
  • 起底東南亞「華人國家」的來歷,揭秘下南洋徵程中的辛酸秘史
    因此,下南洋實際上是一個複合概念,只不過人口遷徙為其中之最,最明顯,規模大,持續時間長。南洋是明清時期對東南亞一帶的稱呼, 是以中國為參照物的一個概念, 包括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馬來半島等地。而廣義的南洋還包括當今的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諸島。「下南洋」在福建、廣東、臺灣一帶也稱「過番」, 意指到南洋一帶謀生,而閩人、粵人正是下南洋主體的主力軍。
  • 東南亞這麼多華人,原來都是從福建來的?
    隆慶皇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後,民間私人的海外貿易又迅速達到了一個新高峰。19世紀,在馬來西亞有一片地域被世界稱為「新福州」,這裡最初的居民是由參加過戊戌變法的福州集體移民。閩清舉人黃乃裳參與戊戌維新失敗後帶著幾個親人來到英屬砂拉越開始實施他的宏大覓地拓荒計劃
  • 做東南亞華人直播,90後融資數百萬美元
    這款產品出自中國的一個年輕團隊。小象直播的創始人曾翔瑜就是一位來自潮汕地區的90後,畢業後開始打工、在廣州做服裝生意。之前從來沒有過出海經驗,打造一款面向東南亞地區華人的直播產品,是他在出海領域跨出的第一步。
  • 東南亞一個華人眾多的國家,有上千萬華人,但是會說中文的人不多
    東南亞的泰國一向是中國遊客的熱門旅遊目的地,這個國家的旅遊資源是豐富多彩,離我國比較近,性價比高,加上泰國是佛教國家,當地人對中國遊客比較友好,很多沒有出國經歷的人都把泰國當成出國遊的首選地之一。
  • 華人非常窮的東南亞國家,華裔人口有100萬,卻基本被同化
    縱觀世界我們可以發現,炎黃子孫在世界上的分布是非常廣泛的,基本上每個國家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並且他們在當地都是非富即貴,並不是華人有多麼的聰敏,而是華人是世界上最勤奮的民族,不過在任何時代,也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勤奮都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東南亞更是華人的聚集地,在這些地方可以看到很多有錢的華人
  • 除了中國之外,這個東南亞國家的華人最像中國人,中國遊客:親切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出國旅遊和度假,第一次出國的中國遊客大部分是東南亞的「新馬泰」。東南亞不僅離中國近,而且消費也很便宜,對不習慣海外旅行的人來說很方便,另外,東南亞有很多華人,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遊客也不會有太大的距離感。
  • 新加坡學者:日軍對東南亞地區華人犯下累累罪行
    原標題:新加坡學者:日軍對東南亞華人犯下累累罪行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孫牧寧):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日軍不僅在中國犯下了累累的罪行,在東南亞地區也發動了多場針對當地居民,特別是華人華僑的屠殺,這是對人類的犯罪。
  • 一個英國人,買了一艘船遠航到東南亞,建立了唯一一個白人國家!
    一個英國人,買了一艘船遠航到東南亞,建立了唯一一個白人國家!亞洲地區的國家,基本上都是黃色人種,但在19世紀四十年代,有位平凡的英國平民成為了東南亞地區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此人叫詹姆士·布魯克,繼承家財後買了一艘炮艦前往東南亞,開啟了不平凡的人生。
  • 東南亞的汶萊華人眾多,和我國有什麼淵源?
    其中馬來人佔65.8%,華人佔10.2%,其他種族佔24%。汶萊華人不少,歷史上汶萊和我們確實淵源很深。 南北朝之一的梁朝,準確地說是梁武帝蕭衍天監年間,曾有一個叫做婆利國的小國遣使來到中國,獻上了一份特製的地毯,作為國禮,獻給了皇帝。
  • 東南亞華人最多的國家,近千萬華人在這居住,很多人卻不會說中文
    泰國在東南亞一直是中國遊客的熱門目的地,這個國家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離我們比較近,而且性價比很高,再加上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當地人對中國遊客比較友好,很多沒有出國經驗的人都將泰國視為出國旅遊的首選之地。
  • 日久他鄉是故鄉——歷史學家王賡武談華人世界
    匆匆過完90歲生日後,他才得暇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採訪。  王賡武的歷史學研究重心在東南亞史和華人移民史。從宋元時代的海外貿易到近代的東南亞華人移民,都是其涉獵的領域。2020年6月,第四屆「唐獎」漢學獎頒布,作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和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的王賡武成為本屆得主。「唐獎」設立於2014年,每兩年頒發一次,被視為該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為何有很多中國姓氏?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曾長期以巨人的形象屹立於世界東方,並以海納百川的雍容大度接納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在長期的對外交往中,不僅有許多外國人因故留居我國,也有不少國家在我們的影響下創造了自己的文化。這其中,百家姓也同樣發揮過作用。
  • 菲律賓有多少華人華僑?
    據《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5)》統計,僑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已有6000多萬,分布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 按國家和地區劃分,華僑華人的85.5%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僅印度尼西亞(600萬)、泰國(465萬)、馬來西亞(509萬)三國就有1574萬人,佔世界華僑華人總數的60%多。
  • 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曾「排華」嚴重,現當地華人多達2000萬
    從古到今,我們華夏民族就有一種向外博取的精神,遍觀二十四史,但凡有一個王朝國力強盛的時候,都會往外擴張,所以我們國土才這樣越來越大,而也有很多遠渡重洋,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繁衍生息。 因為環境、運輸條件等因素,我們海外華人大多集中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這些東南亞國家。
  • 聯合國:南亞東南亞應在明年底前建立海嘯預警機制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主任薩爾萬諾·布裡塞尼奧12月29日說,南亞和東南亞國家應該在一年以內建立海嘯預警系統。
  • 東南亞的一個小國家,比重慶小100多倍,官方語言是漢語!
    說起東南亞,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因為他們是最早發展旅遊業的國家,尤其是新加坡,不僅旅遊業發達,而且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它是該地區最著名和最發達的建築群,在經濟和文化上優於其他東南亞國家,新加坡國土面積只有719.1平方公裡,相當於重慶面積82402平方公裡的114.6%左右。
  • 大馬穆斯林實行「一夫多妻」,當地華人領袖:華人也該有這個權利
    一年到頭,中國遊客入境東南亞地區的數量可以比擬剩下的其他地區,就知道東南亞旅遊有多火熱了。最初的時候,吸引中國遊客到東南亞旅遊的是這裡的物價,新世紀初的時候,普遍東南亞地區的物價都不高。不過如今就比較不一樣了,如今東南亞地區的物價也漸漸起來了,但人們也並非是為了貪圖便宜才來這裡旅遊,就比如那個盛極一時的「新馬泰」的旅遊花費就不少。
  • 關注馬來西亞沙撈越區域華人社會
    歷史上沙撈越地區原是汶萊的領地,後來曾先後被英國人詹姆士·布洛克(James Brocke)以及日本和英國殖民者統治。1963年馬來西亞聯邦成立時,沙撈越成為了馬來西亞的一個州。  南海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地緣政治基石,戰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中馬建交以來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 東南亞各國的經濟發展如何,越南和我國廣西比誰更強?
    東南亞國家是在文化和人種上和我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是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地方。東南亞除了新加坡,其他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不強,那麼這些國家能分別和我國的那些省比較呢?菲律賓VS江西提到菲律賓大家都會想到菲律賓的菲傭,毒品,犯罪率高,覺得菲律賓是一個很落後危險的地方。可曾想過菲律賓在60年代時還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亞洲的第二富國。由於政局不穩定,政府腐敗和社會治安問題,漸漸發展成了亞洲最落後的國家之一。現在的菲律賓大約有1億人口,GDP總量3566.8億美元,人均GDP329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