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汶萊華人眾多,和我國有什麼淵源?

2021-01-07 騰訊網

汶萊位於加裡曼丹島北部,是馬來西亞的國中國,且其兩塊領土並不相連。汶萊面積5765平方公裡,約為上海的九成大小。汶萊人口約45.95萬(2019年)。其中馬來人佔65.8%,華人佔10.2%,其他種族佔24%。汶萊華人不少,歷史上汶萊和我們確實淵源很深。

南北朝之一的梁朝,準確地說是梁武帝蕭衍天監年間,曾有一個叫做婆利國的小國遣使來到中國,獻上了一份特製的地毯,作為國禮,獻給了皇帝。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婆利國,也就是今天的汶萊,開始被中原人所知曉。當時的汶萊國王是信仰佛教的,他的皇冠用鑽石做的,高達一尺,龍椅則是全部黃金打造,踏板則是用銀,由此可見這個南海國度是何等富庶。

這種汶萊富庶的觀念,到了唐宋也是依舊。唐朝貞觀年間,汶萊的知者就曾來到長安,而且人數不少。宋朝初期,富庶還是老樣子,但是信仰卻已經發生了變化,佛教被捨棄,此時的國王信伊斯蘭教。

而更大的變化,發生在明朝初年,這一時期有個福建泉州人,叫做黃元壽,洪武年間,他曾是大明朝雲南永昌騰衝衛的總兵,還曾經帶兵到南海一處名為森屏灘的地域抗擊倭寇,立下戰功,因此朱元璋下旨,就以森屏灘之名,賜黃元壽改名為黃森屏,並委任其出使汶萊。

這個叫做黃森屏的福建人,便帶著一路人馬,在當時的婆羅洲,也就是現在的加裡曼丹島登陸。這支人馬並不是一支小規模的外交團隊,而是多達數千人的龐大遷徙群體,且拖家帶口。實際上所謂的出使應該是虛構,真相就是一次人口遷徙,只不過假託明朝使者的名義,用來自我保護罷了。

這個團隊在加裡曼丹島登陸之際,黃森屏經營起了一個規模不小的華人區域,也可以稱為一個小國,因為土著人稱黃森屏為拉闍,即國王,雖然華人依舊管他叫總兵。而此時北邊便是渤泥國,正處於衰退之中,遭到附近強權如蘇祿蘇丹國的威脅。於是一拍即合,渤泥國的蘇丹馬合謨沙便招黃森屏做了自己的女婿,蘇丹的弟弟則娶了黃森屏的妹妹,也就是說,黃森屏的勢力從此逐漸併入渤泥國,而這其實也就是今天汶萊的前身。

圖-汶萊機場

黃森屏的勢力範圍,也進一步擴大到加裡曼丹島北部沿海,如今馬來西亞的名城哥打基納巴盧和支那魯特等城,就是他建立起來的。一直到1402年,他的老丈人蘇丹馬合謨沙去世,新蘇丹繼位,黃森屏便當上了監國攝政。

又過了六年,已經是1408年即明朝永樂六年,黃森屏便帶著一百五十多人的團隊,回到離別多年的故土,向永樂皇帝朱棣進貢。永樂帝顯然很高興,特意下旨令沿途各府縣都要好好招待,結果盛情之下,已經年近七十的黃森屏,卻因旅途勞頓逝於途中。

圖-汶萊首都

臨終之際,黃森屏向皇帝提了三個願望,一是希望自己能安葬在中國,二是希望將他所統轄的渤泥和斷手河流域土地全部劃入明朝疆土,三是希望封他轄土之上一座高山為渤泥國的鎮山,並賜以美名,永鎮南洋大地。

前後兩點都好辦,但歸疆中華這一點,確實有點難辦。因為當時的明朝,雖然鄭和下西洋已經拉開序幕,但是海外領土的設立與管轄,卻是毫無前例。最終永樂皇帝的詔命,是應允了前後兩點,譬如那座山從此就叫做長寧鎮國山,直到黃森屏的妻子去世後葬在此山。

這段故事尚未完結,因為黃森屏的女兒,之前我們說她嫁給了渤泥第二任蘇丹,後來這位蘇丹就去世了,於是黃家的姑娘,就繼承王位,當上了汶萊第一位女王。此後王位由她與蘇丹所生的女兒所繼承。所以在這一時期,汶萊便出現了女王世代的局面,後來汶萊的王室也是黃森屏的女兒後裔。

正因這個緣故,直到今天,汶萊王室依舊很尊重黃森屏,「黃總兵墓」經歷代修葺,依舊受到汶萊王室的祭祀。甚至是在西方殖民者統治的年代,汶萊一步步的馬來化,但民間一直有王室奉黃森屏為始祖的說法在流傳,汶萊王室也持續得給予正面評價,《汶萊王室世系圖》有黃森屏的位置,王室博物館中有黃森屏的遺物,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市,就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黃森屏路。上個世紀初,汶萊創製國旗之際,在旗上加上兩道斜槓,就是為了紀念開國的兩位親王,其中之一就是黃森屏。

而當時的汶萊國,幅員也說得上「頗為遼闊」,在14世紀至16世紀,這個國家除了今天的領土之外,還擁有沙撈越、沙巴,甚至是菲律賓的南部群島。

沙巴的面積7萬平方公裡,汶萊統治此處一直到17世紀,由於汶萊國的內亂,導致蘇祿蘇丹介入,為了表示對蘇祿支持,汶萊便把沙巴拱手相讓,隨後蘇祿蘇丹又敗給英國。

圖-汶萊王室

至於沙撈越,位於婆羅洲北部,總面積達12萬平方公裡。殖民時期,在英國海軍的配合下,沙撈越打敗了汶萊,建立起詹姆士家族的王朝,一直維繫到1946年,才將主權移交給英國。

也就是說,國力一度強盛,差不多我國一個中等省份面積的汶萊,最後只剩下比上海市面積還小的這麼點地盤。

圖-汶萊空姐

不過國家再小,不妨礙人過好日子,現如今的汶萊人均GDP位列亞洲總第五位。而作為汶萊的國民,華人的日子也不錯。

相關焦點

  • 東南亞11國,GDP總量不足我國四分之一,卻有三個國家比我國富裕
    文/龍小林亞洲經濟最強大的地區,毫無疑問是在東亞,亞洲的經濟十強有三個都在東亞。相比之下,東南亞地區就要遜色多了。2019年東南亞十一個國家的GDP總量加起來也才3.1萬億美元左右,不足我國的四分之一,同時也比不上一個日本。
  • 汶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在東南亞破碎的島嶼生態鏈上,有一個略顯「精緻」的小國——汶萊。  這個小國位於東南亞加裡曼丹島的西北部,人口不過百萬,國土面積僅有5765平方公裡,甚至不足半個北京大。  單從國土組成上講,如今的汶萊可謂十分憋屈。但在14世紀至16世紀時,古汶萊卻曾藉助華人的幫助,統治著整個加裡曼丹島及菲律賓中南部,建立起東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龐大帝國。
  • 汶萊概況
    位於東南亞加裡曼丹島北部,北瀕南中國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並被沙撈越州的林夢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國土面積5765平方公裡,海岸線長約162公裡,沿海為平原,內地多山地,有30多個島嶼。東部地勢較高,西部地勢低多沼澤地。屬熱帶雨林氣候,炎熱多雨,年平均氣溫28℃。總人口約38.3萬(2006年),其中馬來人佔85%,華人佔11%。
  • 東南亞11國GDP之和,放在我國是什麼水平,能否超越南部四省
    東南亞位於亞洲版圖的東南部,具體包含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等11個國家。除了寮國以外,其餘十個國家均為沿海國家,且扼守印度洋與太平洋的交通要道,區位地理條件極其優越。
  • 汶萊的面積夠小了,國土為什麼還要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
    ▲15世紀末,渤泥鼎盛時期的疆域黃森屏給汶萊帶來了華人軍隊及家屬,再加上後來的東南沿海移民,使華人的數量得到了很大的增長。歷史上婆羅洲的華人比例最高曾達到總人口的30%,還一直保留著華人的風俗習慣。憑藉與明朝的特殊關係,汶萊成為東南亞商品輸入中國的主要中轉站,並因此發展壯大為東南亞強國,其陸地疆域包括整個加裡曼丹島和菲律賓南部一些島嶼。是東南亞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其繁榮程度還有超出周邊的東南亞國家,遠非現代汶萊那樣毫無存在感。
  • 東南亞一個華人眾多的國家,有上千萬華人,但是會說中文的人不多
    東南亞的泰國一向是中國遊客的熱門旅遊目的地,這個國家的旅遊資源是豐富多彩,離我國比較近,性價比高,加上泰國是佛教國家,當地人對中國遊客比較友好,很多沒有出國經歷的人都把泰國當成出國遊的首選地之一。
  • 要求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加入印尼,印尼的大國雄心從何而來?
    那麼,印尼的這種吞併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的「大國雄心」到底從何而來?一、共同的祖先印尼認為自己與馬來西亞合併有充分的理由,除了兩國都分布於馬來群島外,還有他們的主要民族都是由古馬來人演化而來,語言、宗教、文化等方面都非常相似,這是印尼「大國雄心」的基礎。考古專家們認為,大約在五千年前,開始有古人從亞洲大陸遷移到東南亞半島,再擴散到馬來群島。
  • 馬來西亞和印尼幾乎瓜分了加裡曼丹島,汶萊是怎麼獲得一席之地的
    加裡曼丹島地處東南亞馬來群島中部,面積74.33萬平方公裡,比兩個日本還要大,是世界第三大島嶼,也是亞洲最大的島嶼。(加裡曼丹島位置)今天的加裡曼丹島上有三個國家,其北部屬於馬來西亞和汶萊,面積約19萬平方公裡,佔全島總面積不到1/3,其餘地方都是印度尼西亞的領土。
  • 東南亞11國GDP之和,放在我國是什麼水平,能否超過廣東?
    和南亞、東亞一樣,東南亞也是亞洲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地理位置上看,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處在南亞和東亞之間。公開資料顯示:東南亞地區一共有11個國家,分別是泰國、緬甸、寮國、越南、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東帝汶。
  • 東南亞華人社團橋梁作用的趨勢發展
    東南亞是海外華人最為集中的地區,一般來說,海外華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形成華人社團。東南亞地區華人社團眾多,除起到了對當地華人一定的保護幫助作用外,長期發揮了溝通祖籍國與其所在國之間的作用,並充當雙方聯繫的橋梁。如今隨著東南亞與中國關係的發展,華人社團橋梁作用在不同領域也有所消長,在部分領域,華人社團橋梁作用可能日益突出。
  • 東南亞有哪些國家,這些國家發展得好嗎
    印度尼西亞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也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達2.6億,除此之外,印尼也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2019年其GDP達到11191億美元,和墨西哥的體量不分上下。這裡還擁有眾多旅遊資源,被叫做「天堂之島」的峇里島便位於印度尼西亞。
  • 東南亞10國中,為何卻有三個穆斯林國家?什麼時候形成的?
    【歷史】從古代歷史來看,中華文明影響東方幾千年,尤其是臨近中國的區域,如東亞、東南亞更是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刻影響,到現在都是如此。現在東南亞的泰國、緬甸、越南、寮國等那古代都是我國千年的藩屬國,因此,主要成為佛教和儒學影響區域。但是在東南亞為何還有三個穆斯林國家呢?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 在世界第三大島的加裡曼丹島上,汶萊是如何擁有1%的領土的?
    加裡曼丹島是世界第三大島,面積74.3萬平方公裡,位於東南亞地區,與我國的南海相鄰。但這個大島卻屬於三個國家,分別是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當然印度尼西亞佔有的加裡曼丹島領土最多,其次是馬來西亞,汶萊佔的領土最小,當然汶萊也是東南亞地區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
  • 東南亞國旗的故事:緬甸、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
    汶萊國旗 汶萊國旗啟用於1959年,當時汶萊還是英國的保護國,1984年汶萊正式獨立時則沿用當時的旗子作為國旗。汶萊國旗的組成相當複雜,在黃底中加上白色與黑色的斜紋,正中央的國徽由下至上分別是滾動條、新月、棕櫚樹幹、一對四羽翅膀、華蓋(Payung Ubor-Ubor)、旗子,以及一對雙手。 黃色是代表皇室的顏色,這在馬來西亞和泰國一樣。
  • 華人非常窮的東南亞國家,華裔人口有100萬,卻基本被同化
    縱觀世界我們可以發現,炎黃子孫在世界上的分布是非常廣泛的,基本上每個國家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並且他們在當地都是非富即貴,並不是華人有多麼的聰敏,而是華人是世界上最勤奮的民族,不過在任何時代,也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勤奮都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東南亞更是華人的聚集地,在這些地方可以看到很多有錢的華人
  • 東南亞11國,GDP總量分別與我國哪個省相當?人均GDP呢
    不過在GDP總量上,即便是東南亞11個國家加起來,也跟我國有較大差距,其2018年的GDP總量為2.97萬億美元左右,不到我國的四分之一。與我國各省一樣,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差距也是比較大的,甚至比我國各省之間的差距更大。那麼,從GDP來看,東南亞各國都相當於我國的哪些省呢?
  • 第797回:汶萊伊斯蘭教君主,加裡曼丹島浡泥國
    他曾經在518年派遣使者去我國,並送了地毯給皇帝。在523年,他也派了使者去其他國家。當代汶萊由渤泥國蘇丹馬合謨沙(Sultan Muhammad Shah)和福建移民黃森屏率領的華人勢力聯合組建而成。
  • 東南亞各國的經濟發展如何,越南和我國廣西比誰更強?
    東南亞國家是在文化和人種上和我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是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地方。東南亞除了新加坡,其他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不強,那麼這些國家能分別和我國的那些省比較呢?由於政局不穩定,政府腐敗和社會治安問題,漸漸發展成了亞洲最落後的國家之一。現在的菲律賓大約有1億人口,GDP總量3566.8億美元,人均GDP3299美元。總量跟我國江西省差不多,2019年江西省GDP總量約3516萬億美元,在全國排16名。新加坡VS遼寧新家坡華人約佔74%,2019年GDP總量3728.1億,人均更是達到了6.4萬美元,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0位。
  • 東南亞這麼多華人,原來都是從福建來的?
    在很多有福建人聚落的東南亞地區,至今還保留著一種叫做「送王船」的祭祀活動。被點燃的「王船」在火海中噼啪作響,讓人聯想起福船在穿越狂風巨浪中的場景。很多酋長和國王招納這些移民中有文化的人作為幕僚,後來有的人還成為了國王。《名山藏》記載:「今王為閩人,隨鄭和至留其國者。其府旁有中國碑,王有金印一,上篆文作獸形,雲是永樂中所賜。」這個人叫張燮,這件事在《東西洋考》《明史》都有同樣的記載。鄭和下西洋
  • 華人曾在東南亞建立過一個獨立國家
    鳳凰衛視6月28《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何亮亮:福建廣東沿海的居民從唐朝以後,由於人多地少,出海謀生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出路,雖然朝廷嚴禁民眾移民,但是生活的壓力和沿海的地理環境,依然推動著一代又一代的閩越民眾向外移民,臺灣的漢族祖先呢多數就來自閩越,所以有所謂「唐山過臺灣」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