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再砸幾億哈囉出行共享單車最後輪盤賭開始:燒錢未了局?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如何盈利才是根本。

  「共享單車墳場」的標題屢屢見諸媒體,依舊有人不憚投錢到這個行業。

  據媒體報導,阿里巴巴集團擬在近期投資哈囉出行,金額將達到數億美元級別。「我們正在考慮,目前沒有更多信息可以披露。」阿里巴巴與哈囉出行大股東螞蟻金服方面均對時間財經回應道。哈囉出行則對此回應「不予置評」。

  隨著摩拜被收購,ofo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哈囉出行以後起之秀的姿態不斷起量,但始終多在三四線城市布局。

  「出行市場未出現可觀盈利手段,外部資金支持還是必要的,」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共享經濟分析師陳禮騰對時間財經說,「對阿里巴巴而言,也能在出行市場進一步鞏固優勢,打造自己的出行生態。」

  「鞏固優勢」,成為理解共享單車的關鍵詞,因為整個行業尚處於逆境。據第三方數據挖掘及市場研究機構比達發布的《2019年第1季度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2019年第一季度,共享單車用戶規模4050萬人,同比減少24.4%。用戶規模連續3個季度下滑。

  騎行頻次也大幅下滑。2018年第一季度,22.1%的用戶每天至少騎2次,2019年第一季度下降至14.2%。低頻用戶則大幅上升,平均每月1至5次的用戶,同比增長了500%。

  短期內,共享單車很難停止持續燒錢,接盤者也反受其累。據美團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它所收購的摩拜,因重組計劃的減值和無形資產減值撥備,分別造成了3.58億元和的13.4億元虧損。那麼,堅持入場又是因為什麼呢?

  哈囉易手

  在哈囉出行發展的過程中,更多行業人士談論的是它對阿里巴巴的意義。

  最早和哈囉出行(曾用名「哈羅單車」)密切合作的永安行。根據公開資料,永安行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公共自行車運營商,擁有6年的運營經歷,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主營業務是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研發、銷售、建設和運營。其自行車租賃以有樁租賃為主,主要客戶是政府機構、以三線以及以下市縣為主。

  這和哈羅單車的用戶群一拍即合,也正是由於布局二三線城市,避開了ofo與摩拜的與正面競爭,哈羅單車生存了下來。

  「阿里巴巴以前多年都在做下沉市場,但收穫並不大,進展很慢,眼看著著下沉四大天王(拼多多、快手、水滴籌、趣頭條)做大,主要是缺乏在三四線城市運營的團隊和經驗,也找不到好的切入點,」達睿諮詢創始人、首席分析師馬繼華對時間財經表示。「而哈羅單車避開一線戰事,成功鋪開,等於是一點開花滿盤皆活。」

  阿里巴巴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對哈囉出行密集投資。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以及復星等多家機構,帶來了高達6億美元的投資。

  螞蟻金服更是在此後對哈囉出行多輪投資,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12月,螞蟻金服等就參與哈囉出行3.5億美元D1輪投資。2018年4月螞蟻金服再次參與了對哈囉出行的近7億美元的投資;6月1日,螞蟻金服等又以20億元增資哈囉出行,7月對哈囉出行戰略投資10億美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4月3日,哈囉出行運營主體江蘇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多項變更,包括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常州天融股權投資中心在內等15名股東同時退出哈囉出行股東行列,註冊資本由十億餘元縮減至四千多萬。同時,公司的市場主體類型也由「中外合資」變更為「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此時,螞蟻金服和哈囉出行兩者的關係更為密切。據公開資料,螞蟻金服通過其全資控股子公司上海雲鑫持有永安行低碳科技(永安行投資哈羅單車後營主體)36.733%股權,為哈囉出行第一大股東。

  而曾經和哈囉單車並肩的永安行,則「持有低碳公司股權比例為8.9498%,是第二大股東。」永安行方面對時間財經表示,所說的低碳公司即是哈囉出行,和哈囉出行在業務上已經沒有重疊,主要做有樁單車。

  單車難行

  「跑馬圈地過程基本結束了,現在的情況更多是穩固當下市場,不是繼續擴張。」陳禮騰認為阿里巴巴將更多把自己的業務,疊加到共享單車的場景上,「交通出行對於阿里巴巴有著重要意義,阿里城市智慧數字大腦,加上阿里雲、支付寶建立起來的信用體系、支付體系,均有不小的作用。」

  雖然被阿里需要,也有阿里系的資金加持,但共享單車這項業務卻格外依賴線下運營,這方面哈囉出行似乎並未做好充足的準備。

  據北京市交通委官方微博「交通北京」報導,在北京市5月13日至6月12日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專項治理行動期間,核查出哈囉出行未備案車輛達5960輛,未備案率高達98%,運營服務綜合評價得分顯示,哈囉出行在排名中墊底。

  哈囉出行在接受處罰後,未按要求整改並再次進行違規投放,北京市交通部門已聯合各區對哈囉出行再次進行約談,提出嚴禁違投、回收違投車輛、按要求接入數據等限期整改要求,並將相關證據移交執法部門,擬進行二次處罰。

  無獨有偶。據《新晚報》報導,5月20日左右,執法人員已經暫扣了920輛在長春街頭違規投放的哈囉單車。到目前暫扣的哈囉單車至少有1200輛。

  在很多行業人士看來,共享單車不再會有燒錢大戰,能鞏固好業務也已實屬不易。但阿里巴巴希望適用的場景並不僅於此,在螞蟻金服的支持下,哈囉出行已經從共享單車發展到覆蓋共享助力車、電動車、換電、順風車與景區車等業務板塊。

  6月12日,哈囉宣布與寧德時代和螞蟻金服共同出資10億元,成立合資公司,推出定位兩輪電動車基礎能源網絡的「哈囉換電服務」。這也意味著,更多更重的線下運營能力,將持續考驗著哈囉出行。

  別忘了另一個玩家。6月17日,滴滴出行發內部信稱,滴滴出行單車事業部、電單車事業部正式整合升級為兩輪車事業部。

  無論哈囉出行還是滴滴出行,他們在新業務電單車上的競爭對手也為數不少:小蜜單車、芒果電單車、7號電單車、小馬單車……

  這一次,在共享單車燒錢大戰中存活下來,加之阿里巴巴再投幾個億的哈囉出行,該如何應對呢?(北京時間財經 梁齊)

  

(責任編輯:馬欣)

相關焦點

  • 美團、青桔、哈囉共享單車「三國殺」,誰才是混戰最後的贏家?
    不過,在經歷了洗牌之後,三個後來者哈囉、青桔和美團成為了共享單車市場新的競爭者,再次掀起了激烈的競爭。  8月13日,滴滴旗下青桔單車推出了三款新車,朝著已經趨於平穩的共享單車市場中再度投入了一顆"深水炸彈"。新一輪的共享單車大戰似乎又觸之即發。這一場新的戰爭,又是否會像第一場共享單車大戰一樣,兩敗俱傷,最後只剩下一片殘骸呢?
  • 共享出行熱潮再起,哈囉出行如何領跑
    在溝通會上,哈囉的創始人與高管層第一次向媒體承認在去年末拿到一筆融資,第一次向媒體闡述了2019年中與寧德時代成立合資公司的戰略進展,第一次宣布了哈囉出行進軍本地生活的戰略布局;同時,也宣布了哈囉出行將於2020年盈利的預期。2016年才成立的哈囉出行,是一家頗為低調的公司。其在共享單車的「百車大戰」開始時方成立,在摩拜與OfO爭鬥的兩敗俱傷後才顯露頭角。
  • 哈囉出行: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如何做電單車業務?| 36氪專訪
    近日,哈囉出行單車事業部總經理褚軼群對36氪提到:「我們期望這個行業能夠吸取共享單車前期發展的經驗教訓。如果過度無序投放,不充分考慮城市的單位人口密度、GDP水平、出行距離、人口分布情況,會傷害行業在政府和城市中的形象。」
  • 消失的共享單車去哪兒了
    然而,這種便利出行的方式,偶爾也出現少許不便。 近日,位於成都的共享單車深度用戶小蔡向趣識財經透露:之前出門便能看到共享單車,去哪都方便,可是近期街道上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少,著實不便。 無獨有偶,有新聞報導,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多區域的共享單車莫名消失,哈囉單車則指出其有1200多輛共享單車被異常移動。 那麼,消失的共享單車去哪兒了?
  • 哈羅單車正式升級哈囉出行:助力車+共享汽車全國投放
    作為共享單車行業的一匹大黑馬,哈羅單車誕生已經整整2年,今天起品牌正式升級為「哈囉出行」。哈囉表示,品牌升級源於已經從單一的共享單車,成長到如今成為涵蓋哈囉單車、哈囉助力車、共享汽車的移動出行平臺,未來會提供更多元化的出行方式。
  • 小黃車搬家,摩拜改名,它才是共享單車的最後贏家
    2017年5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他們心目中的「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時針撥回到2014年戴威剛剛創立OFO,而15年到17年底,就是共享單車的盛世時代。2015年6月,ofo共享計劃推出,在北大成功獲得2000輛共享單車,同年獲得融資。
  • 哈囉出行落地測試共享單車「定點還車」模式
    6月29日,哈囉出行透露,將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發布三大人工智慧「黑科技」產品,包括共享單車「定點還車」模式、非機動車安全管理平臺 、Hermes(赫爾墨斯)路面安全系統。其中,「定點還車」已在上海奉賢奉浦街道落地測試,未來將推廣至更多地方。
  • 共享單車都要死了,哈囉哪來的勇氣?
    至此哈囉出行擁有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車、網約計程車、專車、順風車、共享汽車等業務,成為一個業務全面開花的「完美」APP。 此外,近期哈囉出行還有一個讓人咂舌不已的消息爆出。 如今,再來對比三家共享單車企業的現行境遇,ofo面臨的是生死存亡的考驗;摩拜專注於單車領域,發展疲弱;而哈囉卻出行勢頭迅猛,戰略布局都在在優化升級中,在螞蟻金服的加持下,哈囉出行還交出了這樣一份數據: 「日訂單超2000萬次,用戶超2億,超越摩拜、ofo小黃車成為行業第一。」
  • 助力城市公共出行 哈囉出行榮獲「2020中國共享電單車領導品牌」
    哈囉出行應邀出席,並榮獲大會「2020中國鋰電兩輪車換電運營品牌」、「2020中國共享電單車領導品牌」兩項行業殊榮。  經活動最終票選、多方評審認定,哈囉換電從本次全國30多家候選行業企業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2020中國鋰電兩輪車換電運營品牌」、「2020中國共享電單車領導品牌」之一。
  • 共享電單車領域前景如何?哈囉出行將祭出兩大殺器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共享電單車領域前景如何?哈囉出行將祭出兩大殺器(文/觀察者網 一鳴)11月27日,在中國兩輪出行產業高峰論壇上,專注於兩輪共享出行領域的哈囉出行曝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它要親自下場造車了。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哈囉出行:哈羅出行共享單車亂收費
    2020年02月03日 09:19,李先生發起對哈囉出行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哈囉出行有效投訴974次。
  • 從哈羅單車到哈囉出行,這個後來者如何逆襲成為出行新勢力?
    伴隨資本的退潮,共享單車行業正在進入冬天。一個很直觀的感受,是北京街頭的ofo和摩拜單車的數量大幅減少,以前到處都是,現在則走很遠才能找到一輛。但是,令人關注的,是哈羅單車的強勢逆襲。這家共享單車平臺是後來者,但卻在行業的下半場,走出了一個逆勢向上的軌跡。9月17日,哈羅單車宣布更名為「哈囉出行」,在品牌上進行全面升級。
  • 共享單車迷途
    電單車會戰長沙,這種感覺似乎讓人夢回始於2016年的共享單車大戰。2018年3月,摩拜和ofo還在一線城市爭奪地盤,彼時沒有踏板、還裝有腳蹬的哈囉助力車開始入駐長沙。由於當時多數城市不鼓勵發展電單車,難以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直至2019年對電單車規範化政策的出臺,共享電單車市場重現活力。
  • 有棗沒棗打三竿,哈囉出行又要跨界做旅遊?
    其關聯公司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多家新公司都包含旅遊業務,而此前,哈囉還在發力共享單車市場時,景區也是彼時重要的業務布局場景。  當以摩拜單車、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大混戰落下帷幕後,一直不在旋渦中心的哈囉堅持了下來,與目前這個市場仍存的玩家青桔、美團等掀起一輪新的競爭。只不過,資本的狂熱退卻後,哈囉出行不再只依靠「燒錢」搶流量,它也需要去尋找新的增長動力。
  • 哈囉尋找新引擎,共享單車是一個賺錢的好生意嗎?
    打開哈囉App,你會發現,這不再是一個僅僅提供兩輪服務的App,你可以在上面打到順風車、買到火車票,還可以借到錢。如果,你願意的話,還可以在上面寄一單快遞,由順風車司機送達。最新的消息是,哈囉開始進軍網約車,開始涉足生鮮零售,起初是社區團購模式,後來又變成了到店自提。當一家公司業務的觸角不斷延伸,它對增長的焦慮顯而易見。
  • 哈羅單車為何能活得更好?
    2018年之後,共享單車行業的融資只發生在哈囉一家身上,去年9月數十億,今年7月,新一輪約3億~4億美元的融資消息又有傳出。哈羅單車的成長必然離不開阿里的支持,同時也體現在後發優勢:有效降低研發成本、避免正面衝突和前人之坑、並保全實力、後發先至。
  • 再見,滴滴出行;你好,哈囉出行!
    2018年,可以說是滴滴出行被「水逆」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滴滴出行所存在的各種隱患逐漸被大面積暴露出來,特別是在順風車這一業務板塊兒上,雖然,滴滴方面也在不斷的進行調整,但是這些問題卻依然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甚至很大一部分人因此而選擇放棄使用滴滴出行。
  • 引領共享單車3.0時代:哈囉出行獲行業首個精準定位算法類專利授權...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由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哈囉出行)申請的「一種藍牙信標電子圍欄停車控制方法、裝置、系統及車輛」獲得發明專利授權通知書。據了解,這是共享單車行業首個精準定位算法類專利授權。
  • 共享單車死灰復燃?不存在的
    因為疫情,共享單車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在新聞裡,共享單車是「最後的交通工具」,是參與防疫封路的「小幫手」,這一角色的背後也映射出,一個過去幾年裡最大的風口,伴隨巨頭的分別整合逐漸退居二線。
  • 「戰「疫」」疫情當前 滴滴 哈囉出行 美團單車如何「點亮」出行?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的加強,日常出行也變得艱難。為更好協助抗擊疫情工作的開展,滴滴出行、美團單車、哈囉出行紛紛行動,為奮戰前線的醫護人員提供免費騎行政策。(網經社註:圖片採集自滴滴出行)此外,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青桔在全國開展「百城聯動無差別消毒」行動。在北京、上海、廣州、昆明等100多個城市不分品牌、不分顏色,對負責區域內所有共享單車進行消毒,尤其在醫院、商場、地鐵口等人流密集區域,以保障市民用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