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與病為友」​星雲大師術後 一切平安 感謝各方關心

2021-01-17 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近日因海外弘法奔波、講演行程忙碌,作息不定,日前出現四肢乏力症狀後,於十月三十日住進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經醫療團隊檢查,證實左側腦部出血性中風,經一夜密切觀察,三十一日在醫療團隊建議下,接受手術、清除血塊,目前情況穩定。


        高雄長庚醫院院長李炫升,以及醫療團隊召集人陳肇隆名譽院長,立刻整合院內包括神經內外科、心臟科、新陳代謝科、麻醉科、腎臟科、神經放射診斷科、復健科、營養科及護理部的醫護團隊,悉心照護。


        陳肇隆今早九點半親自召開記者會,說明星雲大師的病情。他表示,三十一日當天主持醫療團隊會議,建議接受手術清除血塊,並由神經外科何治軍教授主刀,大師手術順利,開完刀後睜開眼,還向醫護人員說「謝謝」,目前病情穩定,預後樂觀。


        面對緊急危機,佛光山寺上下一心、處理得宜。星雲大師及佛光山眾法師對廣大信眾及各界關心,表達感謝之意。



一生「與病為友」(節錄)

        修道人要帶三分病痛,才知道發道心。所以,疾病也是我們修道的增上緣,不要排除它,與病為友,才是最好。

 

        貧僧從小說來應該是一個健康寶寶,但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也好像經常大病、小病不斷。算起來,一生的歲月裡一直都在「與病為友」。


        人生,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但生病也是很難避免,所謂「英雄只怕病來磨」,再怎樣有錢、擁有多少親人,當疾病降臨到你的身上,你也沒有辦法拒絕。有錢的人,可以醫藥治療,甚至到國外就醫;有些疾病需要物理治療,甚至有些麻煩的疾病也需要心理治療。因為有的人意志不夠堅強,稍微有一點小病就內心恐慌;假如能夠與病搏鬥,從意志上的堅強,到心理上的建設,疾病也會減少。


        貧僧自信健康,但是,人有了這一個四大五蘊和合的身體,吃的是五穀雜糧,怎能不生病呢?說來,貧僧有過的毛病,都與上述方式有關,但無論大小病況,可以說都用「時間治療」。因為沒有金錢財力尋找醫師,那時也無健康保險,只得用「時間治療」,逼得自己與病相互尊重,才能彼此稍獲安寧,所以就把它名為「與病為友」了。


抗拒疾病 勇氣信心可用


        貧僧要告訴大家,我們身體的毛病,當然需要醫生治療,假如沒有那個條件,只要自己有信心,具有抗拒疾病的觀念,有勇氣勝過疾病,信心、耐力、勇敢、無懼、樂觀,也能有醫療的功用。


        到了二十八、九歲,也就是一九五五年左右,貧僧為中華佛教文化館擔任環島宣傳影印大藏經的任務,自備了一臺重達二十公斤的錄音機。我們一路從宜蘭,經花蓮蘇花公路、臺東,到達屏東,沿途都是顛簸的石子路,我唯恐損壞貴重的錄音機,為了保護它,都把它放在我的雙腿上。


        半個月後,到達屏東東山寺。按照佛門規矩,到了寺院,都要先在佛殿裡銷假禮拜,忽然就在禮佛跪拜的時候,我的兩隻腳疼痛難忍,幾乎站不起來。不過,已經養成堅忍的性格,也不以為意,等到四十天之後,勉強回到宜蘭,就癱瘓在床上不能動彈了。只要稍微一動,我的雙膝,就如針刺般的疼痛。


        信徒聞訊,好意請了省立醫院的醫師替我檢查。醫生診斷後,大致說明:這是急性的風溼關節炎,會傳染全身,恐怕有死亡之虞,最好把雙腿鋸斷,還可以保住生命,不讓病情擴大。貧僧聽後,也沒有一點恐懼,反而心想,鋸斷雙腿也好,就免得在外奔跑、走路辛苦,從此可以安住在寺中專心讀書、寫作,那也是人生快慰的事。


        要鋸斷雙腿,必須事先做一些準備,拖延了大概一個月後,感到雙腿的疼痛好像減少了,覺得也不必要鋸斷它。後來又聽信徒說,風溼病需要保暖,不能吹風受涼。從那時候起,一直到現在,無論怎樣炎熱的夏暑,貧僧都穿著厚厚的衛生褲,從未離身。那一次,沒有經過醫生治療,也沒有打針吃藥,後來兩條腿還是很正常的供我使用。我保護了兩個膝蓋,雙膝也沒有為難我,這不就叫與病為友嗎?原來,疾病來臨的時候,你不必太畏懼它,可以把它當作朋友,互相尊重,互相體貼,互相照顧,疾病和身體也會共存共榮的。

    

        在佛光山開山後,有一段時間,不時的要去小便,經常感覺肚子餓、口渴,有一個夜晚發病,完全昏迷,徒眾感覺事態嚴重,將我送到高雄阮外科醫院。承蒙院長阮朝英醫師為我看診,在他仔細檢查後,他說貧僧患了糖尿病。我並沒有糖尿病的常識,後來才知道這叫多渴、多尿、多餓的三多症,也叫消渴症。他又對我說:「你的胃長得跟別人不同,應該說,五百萬人當中,都不容易有和你一樣特殊的腸胃。」貧僧聽了這話,也不覺得有什麼,心想,大概是他安慰病患者的好意吧!


        被宣判得了糖尿病後的好幾年,貧僧一直感到體力不支,全身無力,經信徒介紹,和臺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蔡世澤醫師結上了因緣。蔡主任告訴我可以先吃藥,如果血糖還是升高的話,再施打胰島素治療。就這樣,貧僧每天依照醫師指示,打針吃藥,從此,糖尿病陪伴我一生。靠著蔡醫師給我糖尿病的知識,我對它沒有過分的防備,它也沒有給我過分的威脅,像朋友一樣,互相好意相處,想來,這應該是最長久的朋友了。


        當然,因為糖尿病的關係,起居之間,也影響到一些日常作息。醫師交代徒眾要照顧我的身體,並且告誡我要注意飲食,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這讓我感到非常的困擾。因為一般都說,患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吃過多的米麵,避免澱粉醣類食物增加血糖的指數;但不吃米麵,食不飽腹,日子實在難過。後來,我也沒有太去忌口,每天照常生活,有飯吃飯,有面吃麵,隨緣過日子。一直到現在,貧僧血糖的指數,大約都在一、二百之間。


        後來的大夫看到這些數據說:「現在你年齡大了,這還不至於有什麼關係。」我在想,過去年輕的時候,也大都是在這一、兩百之間的數值,你怎麼不早點告訴我呢?貧僧覺得糖尿病不是問題,但是要勞動、工作、運動,因為每天運動,消化了醣份,不會造成血糖過高的現象,那就應該不是什麼嚴重的事了。


        當然,到了老年,因為糖尿病的關係,又附帶眼耳鼻舌身心都受它的影響,等於朋友交往久了,難免有彼此的意見,忍耐一些,也能相安過去。不過,這又是後話了。


        除了糖尿病以外,記得好像在五十歲左右,佛光山的朝山會館、大雄寶殿,經過十年建設,粗胚已經完成。有一次颱風來襲把樹木吹倒,我爬上屋頂,希望把它扶正,不小心從屋頂跌落到地上。當時不覺得怎麼樣,只是背部疼痛了幾天,也不以為意。


心臟絞痛 為弘法延醫治療


        要說貧僧這一生最嚴重的疾病,大概就是一九九五年四月時,因為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在臺北榮總接受了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了。


        在那之前,由於一九九二年起,世界各處佛光會陸續成立,我在全球各地奔波弘法,當然糖尿病也沒有離開我,隨著時間,疾病慢慢的腐蝕我的身體,損毀我肉體的結構。一九九四年八月,貧僧在南非弘法,夜裡心臟忽然絞痛,當時,我已明顯感覺到參與這許多活動以及說話,都要花費我許多的氣力,身體的症狀也已經很嚴重的提醒我:需要看醫生了。


        我忍著身體的不適回到臺灣,臺北榮總的江志桓醫師立刻為我作了心導管檢查,確定是主要供應心臟的三條大血管阻塞,一定要我立即準備開刀治療。但是這一年已經排定了許多的行程,我答應歐美的信徒會員前往成立佛光會、主持會議,我不能隨意更動,失信於信眾,因為我的一生是信守承諾、永不退票。


        江醫師要我做慎重的考慮,他說:「難道你的身體都不照顧嗎?要開刀的不是別人,更何況你的心臟血管三分之二都阻塞了。」後來,我跟醫師談妥,他們也千叮嚀萬交代,叮囑我哪裡要小心,哪裡要注意,有什麼症狀時,一定要趕快回來。醫師們無奈的妥協,並且護持我完成這一段不輕易更動的行程。結束之後,我又忙於過年,接著又前往菲律賓,出席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六次理事會。


        直到一九九五年四月,貧僧帶著一顆沉重的心臟回到臺灣,乖乖的前往臺北榮總赴約,在當時的院長彭芳谷、副院長姜必寧的領導下,為我組織了一個醫療小組,包括江志桓、蔡世澤、陳國瀚等各相關科別的專門醫事人員,為這一次的心臟開刀進行準備。


        當時,姜必寧副院長向我介紹了幾位心臟科的醫師。他問我:「每一個人都很相當,你要選擇哪一位呢?」我不常看病,對醫療領域的醫師也不太認識,但我直覺說:「我選張燕醫師。」在我想,心臟開刀,時間耗費長久,年輕、體力、醫術敏捷、醫學新知等,都是重要的條件。


        在手術之前,他拿了一顆心臟模型,走到我的病榻前,跟我說:「我叫張燕,是你心臟主刀的醫生,我並沒有把您當作星雲大師,我只知道您是我的病人,在開刀前,我必須把心臟的結構、關係、過程,先向您說明……。」我心想,這麼一位年輕的醫生,說話這麼率直、嚴肅,不過,我對他很有信心,欣賞他的坦誠、直接。



除膽斷骨 依然宣講不懈

        二〇〇三年三月,貧僧因為膽結石發炎引起劇痛,連夜住進高雄榮民總醫院急診室,因為高血壓一直降不下來,在醫護人員陪同下,又至臺北榮總,由雷永耀副院長親自操刀,為我割除膽囊。記得那次,我還在每年寫給護法朋友的一封信裡寫下:「……從此,我已是『無膽』之人了,雖然生命去日無多,但在這個複雜的人間,還是『膽小』謹慎為好。」


        二〇〇四年,我這個雞皮鶴髮之軀,視力比起以往更加不及。八月,在美國弘法期間,右眼確定患有白內障,又由羅嘉醫師為我進行水晶體置換手術。


        二〇〇六年四月初,我不慎跌斷三根肋骨,雖然已是耄耋之年,強忍著連呼吸都痛的傷勢,按照既定行程,應邀前去浙江杭州參加首屆的「世界佛教論壇」,並且進行兩個小時的「如何建設和諧社會」講演。


        貧僧的堅持,讓身旁的弟子擔心不已,但一想到自己多宣講,可以促進兩岸來往,對未來宗教、文化、種族的和諧共融,能夠略盡棉薄之力,也只有義無反顧的向前去了。因為貧僧自小從戰爭中走過來,知道戰爭的悲慘可怕,兩岸人民同文同種,不可以再有戰爭啊!


        同年十月,因為要飛往印度海德拉巴市(Hyderabad)主持皈依典禮,我的主治大夫江志桓醫師不放心,就在他的陪同下,我帶著心律不整,和隨時會有心臟衰竭之虞的色身,前往參加安貝卡博士(Dr. B. R. Ambedkar, 1891-1956)五十周年的紀念會,同時主持二十萬人皈依三寶典禮。


        二〇〇七年四月,我又因為一時不小心,造成手腕骨折斷裂。俗話說「傷筋斷骨一百天」,在長庚骨科郭繼揚醫生及復健科吳宜華治療師的協助下,將我的手固定;而那三個月,讓貧僧學習如何使用一隻手生活,也算是生命中一次獨特的體驗了。也因為貧僧常常頭暈,自然要跌倒,因此跟徒眾們自嘲說,我對跌倒很有經驗,懂得如何跌倒,不會受傷太大,要他們放心。


        除了這些大一點的毛病,小毛病也不是沒有,就常有人要介紹什麼醫生、什麼偏方。臺灣南部有一位名中醫,每天門診都有大排長龍的病患等候診治,但這位中醫師對貧僧有特別緣分,常要上山來為我治療,我都婉謝。胡秀卿女士是臺灣女中醫師公會的理事長,因為她從幼年信佛虔誠,看到我熱心弘揚佛法,主動要做我的隨身護理,但我不覺得有這個需要,所以也拒絕她的好意。


        貧僧不會去聽信別人有什麼偏方、辦法,或者什麼特效藥,但確實自己也有一些方法去對治一些毛病,例如:香港腳、痔瘡、暈眩、感冒、止癢等。但在這裡不方便公開,因為個人有個人體質的反應,在這個人適用,在那個人可能就不適合了。光是感冒,就有千百種的病菌引起,哪裡能人人都適用的呢?


與病為友 生死置之度外

        因此,佛教講「生老病死」,在我的體會,應該把它改做「老病死生」。因為講「生老病死」,死了好像就沒有了;假如改成「老病死生」,生了以後會死,死了之後還會再生,生了就有希望,就有未來。


        我非常欣賞一位老太太要過世的情形,國外的兒女子孫都回來圍繞在她的病榻前面,她望望子女說:「我想喝杯酒。」兒孫們為了滿老人家最後的願望,就倒了一杯酒給她喝。


        喝過酒後,她又說:「我想抽根煙。」一位信仰西方宗教的兒子就說:「媽媽,你患了重病,不宜吃煙。」旁邊的兒女就說:「你不可以這樣講,媽媽歡喜要吃煙就讓她吃吧!」於是拿支煙給媽媽。


        這位老媽媽在喝了酒、吃過煙之後,說了一句「人生真美」,就含笑而去了。到底她是帶著病友而去呢?還是病友陪她同去呢?這就不必深究了。


        想到貧僧一生雖與病為友,但沒有掛礙,生病時,也不覺得自己生病,所謂「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就能夠「遠離顛倒夢想」,《般若心經》實在是最好的人生觀。所以,貧僧常說的四句話:「冷不怕,怕風」,這是在大陸過冬的感受;「窮不怕,怕債」,這是貧僧童年的回憶;「鬼不怕,怕人」,這是社會歷練的教訓;「死不怕,怕痛」,應該就是貧僧現在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至於也有人問貧僧,既是修行人,又號稱「大師」,怎麼也會有這麼多疾病呢?其實,佛陀早就說過,修道人要帶三分病痛,才知道發道心。所以,疾病也是我們修道的增上緣,不要排除它,與病為友,才是最好。用《金剛經》的話來講:佛說有病,即非有病,是名有病。而這《金剛經》的妙義,就需要參詳,才能斷疑生信了。

相關焦點

  • 星雲大師:青年是佛教之寶
    大師強調,青年都是佛教的寶,歡迎大家參與佛教。 星雲大師敘述,二十三歲來臺,今年已九十三歲,五十多年前在這滿是雜草、山溝的荒地,點點滴滴建立起佛光山,當時有許多年輕弟子協助,這群青年跟隨他出家、開山,在他身邊算來至今也有六、七十年了。
  • 星雲大師: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文/星雲大師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1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肉食普遍被認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貧困的地區,往往逢年過節時才能吃到肉。但是時代走到今日,社會發展迅速,天天如同過年,於是有愈來愈多人在飲食上,不再以飽足為目的,更多時候是以自然、健康、營養為取向,所以也造就了素食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飲食新潮流。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應美國洛杉磯西來大學邀請,自二零零五年十月五日起為期五天,主持「當代社會問題探討」座談會。順應素食風的興起,大師於十月八日,特別以「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作為主題探討。
  • 星雲大師:說我是「政治和尚」,是看得起我
    星雲大師接受《環球時報》、「佛教在線」訪談。【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年近90歲的星雲大師10月中旬開始大陸之行,其中包括參加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出席新書《貧僧有話要說》發布會等。11月3日晚,「有話要說」的星雲大師在位於北京通州的光中文教館接受《環球時報》和「佛教在線」網聯合訪談。
  • 星雲大師與宜興大覺寺
    他跟宜興感情深厚 1988年,一位高僧跨越臺灣海峽來到宜興白塔村,尋找一個叫陳福廣的普通村民,當得知陳福廣已經去世三年多,高僧頓感痛惜。他輾轉找到陳福廣的後人,向他們贈送了電視機,並深情地對隨行人員說:「他(陳福廣)當年救助過我。」 這位高僧就是臺灣佛光山創始人、一代宗師星雲大師。
  • 星雲大師:如何正確看待殺業
    文/星雲大師 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7 如何正確看待殺業 問:佛教講因果報應,有人說我們吃豬
  • 星雲大師:徒弟說我有3000萬存款嚇了我一跳
    [原標題]「貧僧」有話十一說我要養成「佛教靠我」的性格 編者按:臺灣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宗教領袖之一。他在世界各地創建200餘所道場,弘法足跡遍布全球。多年來,星雲大師始終致力於兩岸統一,推進佛教改革和民主化。有批評者們認為星雲大師是「政治和尚」,偏離傳統佛教。
  • 寇紹恩牧師淋巴癌術後報平安:經歷恩典夠用,感謝大家代禱
    1月18日,寇紹恩在微博上給各位主內的家人報平安,告白在這段艱難的期間內主的恩典夠用,同時也感謝大家的代禱。以下是他的分享的全文內容:各位主裡親愛的「家人」平安:(寇紹恩   2016.01.18)感謝主,紹恩1/6動手術,過程一切順利,術後的恢復情況也十分良好,目前預備進入下一階段的治療,感謝父神一路恩手引領、陪伴,真的經歷恩典夠用,祂是避難所、是力量、是隨時的幫助,哈利路亞!
  • 陳文茜術後墨鏡照曝光!醫院唱聲樂「支氣管擴張劑」當菸斗
    記者林彥君/臺北報導陳文茜罹患肺腺癌,今(18日)開刀割除肺腺癌一期壞細胞,大小約1公分,術後她在臉書分享「術後快樂康復法」,貼出在病房中的照片和影片,陳文茜坐在病床上,拿著支氣管擴張劑學邱吉爾抽菸鬥,笑稱「我在抽水煙。」
  • 星雲大師:你的「圓滿」其實殘缺不全,做到這2字,可證殊勝道行
    星雲大師:你的「圓滿」其實殘缺不全,做到這2字,可證殊勝道行 | 文 青衫文齋佛光山住持星雲大師,是當代著名的佛學界高僧大德,因為他在佛法上的徹悟和造詣,被推選為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並受聘擔任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曾主編《人生》、《今日佛教》、《覺世》月刊等佛教刊物
  • 「南笙」謝謝你的出現,這一生我很喜歡
    謝謝你的出現,這一生我很喜歡。Thank you for coming, I've loved it all my life.就特別感謝你的出現,因為你打動了我的心。Thank you in particular for your appearance, because you touched my heart.
  • 星雲大師: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文/星雲大師 金剛經講話4/莊嚴佛土無有住相分第十(二)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華手經以是經故,自增善根,亦能增長眾生善根,常隨法師,恭敬供養若過千歲,乃能得聞善根相應一四句偈,聞已隨順,不違,不逆,不沒,不退,追隨法師,益加恭敬,恆自咎責:『我以宿世障法罪故,不得聞法,非法師咎。今當親近隨從法師,令我一切障法罪業皆悉消滅!」是亦名為真菩薩心。』
  • 星雲大師憶南京大屠殺:家裡的狗吃死人眼都紅了
    本文摘自:新華網,作者:許雪毅陳斌華明星,原題:《殺·生·佛——星雲大師鮮為人知的南京大屠殺記憶》  「佛教珍愛一切生命,為什麼大師讓一名畫家來畫血淋淋的大屠殺呢因為我就是南京大屠殺這場災難的受害者和見證人。」  20多年前,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和畫家李自健在美國洛杉磯的這番對話,促成了以「殺·生·佛」為主題的驚世巨幅歷史油畫《南京大屠殺》的誕生,從此開始了它在全世界六大洲30個國家和地區廣泛展出的旅程。  而李自健印象最深的是星雲大師看到畫作那一刻。
  • 得戒和尚星雲大師接心釋疑 新戒心開意解
    得戒和尚星雲大師與新戒們接心(周雲/攝)「佛光祖庭大覺寺2016第三期短期出家修道會」7月6日恭請得戒和尚星雲大師與新戒接心,以佛門「打沙彌,跪比丘,火燒菩薩頭」三壇大戒的用語,形容其出家受戒的情況,告訴大家在無理面前能服從
  • 「鐵拳」與「偶像大師」聯動遊戲PV 偶像服裝登場格鬥擂臺
    「鐵拳」與「偶像大師」聯動遊戲PV 偶像服裝登場格鬥擂臺 2015-07-21 09:31:28
  • 「羔羊晚禱」善待耶穌
    有人在那裡為祂擺設了晚宴,瑪爾大伺候,而拉匝祿也是和耶穌一起坐席的一位。那時,瑪利亞拿了一斤極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屋裡便充滿了香液的氣味。那要負賣耶穌的依斯加略猶達斯──即祂的一個門徒──便說:「為什麼不把這香液去賣三百塊『德納』施捨給窮人呢?」他說這話,並不是因為他關心窮人,只因為他是個賊,掌管錢囊,常偷取其中所存放的。耶穌就說:「由她吧!
  • 「月小蝦的繪本之旅」|0015「我喜歡我自己」
    而想做的事被粗暴地禁止,聽到爸爸媽媽的爭吵……這些事情不僅會讓孩子的心情變得糟糕,而且還很有可能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刻的負面影響。每一個孩子從一生下來就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情緒,也許他們不會表達,可是這並不代表成年人就可以忽略孩子成長中的情緒表現。
  • 地產項目總:我唯一的職責 就是「搞定一切」
    文:地產八卦女  我是項目總,我的職責就是「搞定一切」 關於專業  提起自己的項目總工作,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全能型」人才,應該專業有術啊。兄弟我至少還幹過這麼多年營銷/工程,我還幹不過一個做審計的嗎?有可能真是。  其實很多地產朋友把項目總這個身份抬得太高了,認為誰能爬到這個位置誰的專業能力就一定非常強。  曾有朋友問我這樣一個問題:  「是做一個房地產項目的總經理難,還是說做一個省的省長難?」
  • 關於「成功日記」的一切
    最初,我從《小狗錢錢》這本書裡面知道了「成功日記」,我嘗試過幾次,但因不得法每次都不了了之。雖說如此,我還是想著去嘗試,在我看來,成功日記是結構化日記的一環。既然它有那麼多好處,我還得去試。為此,我花了些時間去找方法、找資料,很遺憾,那些資料零散不說,還沒啥用。
  • 劉真最掛心的事,叮嚀辛龍「千萬不要募捐」
    「國標舞女王」劉真30日羽化成仙,許多圈內朋友在靈堂開放時,抓緊機會去弔唁劉真,通靈大師江嘉葉在這期間也看到劉真心中一直掛念的事,見到她的魂魄不斷在叮嚀辛龍。江嘉葉表示,在劉真靈堂開放的第二天,她看到胡瓜、小禎等一群人到現場,一時忘記大家看不到自己,開心地向他們打招呼,感謝好友們去看她。後來胡瓜步出靈堂受訪,哽咽講到擔心辛龍走不出來,女兒年紀小,希望辛龍堅強,別讓孩子失去母親又要失去父親的愛。劉真聽到此,在旁一直猛點頭,一邊掉淚說:「一定要給霓霓父愛和母愛,別讓她像孤兒失去父母的愛啊!」
  • 「我相信我能飛」
    「當你們在看到我的集錦時,你們不僅看到了我,還看到了斯科蒂·皮蓬」。麥可·喬丹在他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的典禮上如是說。在30年前,在紅色23號身邊,那個稚嫩的33號茁壯成長,從此MJ和33開始了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