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貌似醜鬼,心如錦繡,寫的詞能讓人心都化了!

2020-12-04 詞語老大

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詞語老大,今天咱們聊一位宋朝詞人的軼事,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下。

宋朝時,有一位著名的詞人叫賀鑄。他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本是一位武官,40歲後卻改任文官,並成了著名的詞人。他長相醜陋,卻又能寫出柔情似水的詞來;他有一個令人懼怕的「賀鬼頭」綽號,卻又有一個詩情畫意般的「賀梅子」的綽號。

賀鑄身高七尺,其面色鐵青、眉目聳拔,可謂其貌不揚。陸遊則直截了當地說他「狀貌奇醜,色青黑而有英氣」,這不由使人想起陰曹地府中面目猙獰的鬼怪形象。所以,人們給他起了一個令人生畏的「賀鬼頭」綽號。賀鑄雖相貌醜陋,但頗有劍客的英氣。所以,他的仕途是從武職開始的。40歲以前,他一直在京城和地方上擔任武官。他雖然長期擔任武職,但卻很喜歡讀書,而且涉獵廣泛,什麼書都讀,還喜歡寫詩詞,很有文採。40歲以後,賀鑄決心棄武從文。成了一名文官,並逐漸成了一位很有成就的詞人。有人說他,貌如鬼頭,卻心似錦繡。

他的一部《東山集》收詞281首,很受後人推崇。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一向清高,但對他的詞卻很欣賞,評價很高。

賀鑄最有影響的一首詞是《青玉案》,這是一首描寫相思之情的詞。據說,這首詞是緣於他的一次豔遇。賀鑄退居蘇州時,一日偶遇一位極漂亮的女子,使他為之心動,但還沒來得及招呼,那女子已翩翩而去,這使賀鑄陷入了無窮無盡的相思之中。為此,他將其蘇州的住處命名「企鴻居」。「鴻」是曹植《洛神賦》中比喻必妃的句子「翩若驚鴻」。「企鴻」就是企望像妃一樣漂亮的女子的到來。

然而這卻無法實現,賀鑄只好將自己心中的纏綿相思之情寄於《青玉案》詞中。詞中寫道:「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碧雲冉冉莓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這是一首令人叫絕的描寫相思之情的佳作,尤其是最後一句,賀鑄以設問的手法,提出,如果要問我的相思惆悵有多少?就像那迷濛煙雨籠罩的一川青草,連綿瀰漫;就像那滿城飄灑的柳絮,漫天飛舞;就像那黃梅季節連連的陰雨,無休無止。如此比喻心中纏綿不盡的相思和怨憐,是何等的巧妙和生動。尤其是「梅子黃時雨」,更是將那纏纏綿綿、永無休止的相思之情描繪得淋漓盡致,令人動情。為此,人們送給他了一個「賀梅子」的綽號。

「賀梅子」這個綽號要比「賀鬼頭」綽號文雅得多了,也多了幾份詩意和柔情,這恐怕連賀鑄自己也不會想到,他這個「賀鬼頭」,竟然還能得到一個「賀梅子」的綽號。

賀鑄這首詞在當時很有影響,著名文學家黃庭堅也對其愛不釋手,親自將其抄錄放在案頭之上,時時吟誦。還寫詩讚嘆道:「解道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方回是賀鑄的字)」讚美他是寫愁怨相思的高手,沒有人能比得上他。

相關焦點

  • 醜鬼:所謂藝術家從來不是真空的!
    >醜鬼是「醜鬼原創抽象油畫工作室」的掌門人上面你所看到的就是他的「鬼畫」對,就是鬼畫,不是鬼畜!同時每個人心裡又都住了一隻「鬼」這隻「鬼」是抽象的存在大家喜歡幻想它的存在並給它加上存在形式因此每個人對它的認識及定義又都不一樣
  • 賀鑄很有名的一首詞,全詞美如畫境,後三句更是成為詞人的代表作
    賀鑄,字方回,北宋著名詞人,他的詞以風格多樣被同時代的人稱道不已。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對賀鑄的詞很讚賞,賀鑄的詞集叫《賀方回樂府》,作為賀鑄好友的張耒為這本詞集寫了序言。序言中有一段寫道:「餘友賀方回,博學業文,而樂府之詞,高絕一世。」還說:「夫其盛麗如遊金、張之堂,而妖冶如攬嬙、施之祛,幽潔如屈、宋,悲壯如蘇、李,覽者自知之,蓋有不可勝言者矣。」
  • 林夕的詞 一字一句都是為他寫的情書
    可是卻甚少人關心,為什麼他能把感情裡的分分合合,世間的紛紛擾擾都盡訴詞中?他筆下4000首歌,到底藏著什麼樣的一個故事?你是無意穿堂風 偏偏孤據引山洪1992年,達明一派解散後,黃耀明籤約羅大佑的音樂工廠,之後便開始了與林夕的合作。孰料,這也是林夕夢的開始。
  • 張炎因為一首詞而得到「張春水」的雅號,他的這首詞寫的是什麼?
    再如北宋詞人張先因為詞中多「影」字(「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柔柳搖搖,墜輕絮無影」),而被別人送上「張三影」的雅號;蔣捷因為在《一剪梅·舟過吳江》中有「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句,而別稱為「櫻桃進士」,也是雅號;秦觀也被他的老師蘇軾稱為「山抹微雲君」,就是因為秦觀的《滿庭芳》中有「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的詞句……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 詞壇「變色龍」盧國沾,病危醫生都放棄,妻子一句話讓他轉危為安
    連前香財政司司長梁錦松都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別引用兩人寫給羅文的《獅子山下》和《前程錦繡》來勉勵香港人共度難關,開創美好將來。盧國沾的身份很多,本領很多,包括報章、雜誌撰文,從事電視、電臺、電影等媒體工作,以至經營出版、廣告及貿易等業務,而寫詞不過是盧國沾的業餘愛好而已,雖說是業餘愛好,卻質量甚高,創作了無數經典,共寫了過千首粵語流行曲及廣告歌的歌詞,如《小李飛刀》《每當變幻時》《前程錦繡》《流星蝴蝶劍》《大地恩情》等膾炙人口的經典。
  • 心字好寫,人心難懂
    01 心字好寫,人心難懂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你真誠的信任,結果換來的,卻是對方的不以為意; 真心實意地付出,得到的卻是對方冷漠無情的敷衍。
  • 晏幾道很傷感的一首詞,他將傷離別與思念寫進詞中,很唯美很動人
    清末詞學評論家馮煦在談到宋詞與詞人的時候,對於宋詞的不同特點和詞人的成就,都能給予充分的認識。他編選的《宋六十一家詞選》中有句話:「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他的這句話中提到了兩位北宋著名詞人:「淮海」指的是秦觀,人們將他稱為淮海先生;「小山」指的是晏幾道,晏幾道號小山。馮煦將秦觀與晏幾道相提並論,並認為他們的詞作都很傷感。
  • 才子姜夔:我的詞很冷,可我的心是暖的
    這一年,他從湖北往浙江湖州去,途中,路過唐末詩人陸龜蒙的隱居地——吳松甫裡。姜夔由陸龜蒙胸懷大志卻仕途坎坷、不得已隱居江湖的境遇,聯想到了自己,同樣懷才不遇、四處漂泊,於是有了這首自傷身世的詠嘆。詞中,那孤雲野雁,來去無蹤,清苦的山峰,獨自抵禦黃昏欲落的冬雨。那種孤高曠遠的境界,就仿佛詞人姜夔身世與人格的一種詩意化的寫照。
  • 中國三大「鬼書」,《聊齋志異》排第一,紀曉嵐也寫過一本!
    有了這麼大的市場,所以不管是在古代,還是今天,都有很多創作者,在孜孜不倦地寫著鬼怪妖狐之間的故事。要說鬼怪小說的巔峰作品,很多人會冒出「聊齋」二字,這一點毋庸置疑。《聊齋志異》對國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它始終是國人心中的第一「鬼書」。不過,除了聊齋,中國還有其他的「鬼書」,同樣很精彩。接下來筆者簡單介紹兩本。
  • 聊齋裡的鬼和狐妖花精很可怕?它們其實很可愛,只有這種鬼最可怕
    雖然鬼和妖怪給人的印象一直以來都是不好的、邪惡的,但是聊齋裡面的鬼和妖精都還挺可愛的。比如愛喝酒的王六郎成了土地公還讓漁夫去找他喝酒,又比如在《狐嫁女》一節中,狐仙的隔空取物之術也是十分出神入化的。還有梅女、辛十四娘等一類的奇女子讓人既敬又愛。在聊齋中最可怕的鬼是什麼呢?就是住在人心中的鬼。也就是人心,人心的邪惡程度比起妖怪和鬼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狗狗的「陰陽眼」真的能看見鬼嗎?
    狗狗的「陰陽眼」真的能看見鬼! 這一可怕的猜想,曾令安徽省長豐縣某居民樓裡的人坐立難安。 不查還好,這一調查,整個小區的人們都開始人心惶惶了…… 原來,這棟樓曾經死過人
  • 納蘭性德一首很朦朧的愛情詞,寫的明白如話,卻又讓人無跡可尋!
    納蘭的愛情詞作中,不乏朦朧隱晦之作,就像這首詞,雖然寫得明白如話,但卻又無跡可尋,不知道他所寫何事。不過從筆調看來,應該是表達納蘭對一位情人的懷念之情。納蘭性德文武兼修,二十二歲中進士,授三等侍衛,後擢升一等,長伴康熙左右,康熙對他也是青眼有加,平步青雲是早晚的事。可生於侯門,未必是幸事。納蘭明珠醉心功名,而納蘭性德偏偏不熱衷此道,父子間貌合神離。納蘭性德與顧華鋒、陳其年等人交好,這些人或為明朝遺老,或為不得志的漢族名士,納蘭性德深受這些人的影響。
  • 人心若能如茶,便清和靜雅
    人生的幸福如茶,當生活中、工作中或事業中取得了收穫和成績時,就如一杯剛衝好的濃釅的茶,翻滾著、蒸騰著,是那麼的耀眼、那麼的誘人,遠遠地就能感受到他那份熱情和不平凡,讓人羨慕、讓人垂涎;但這一切總歸會要歸於平淡,如一杯綠茶,衝了三遍,慢慢地變得不再濃釅,最後變成了一杯白開水;亦如乾陵前武則天的無字碑
  • 人情如紙,人心如狼!句句現實
    人情如紙,人心如狼! 說好聽話的人,心比蛇都冷; 嘴上沒好話的,卻十分善良。 與人交往, 別看他的嘴,要看他的心。 總是奉承你的人,是表裡不一; 總是數落你的人,恨鐵不成鋼。
  • 百鬼夜行,道教中的鬼都很可怕嗎?
    其實,這都是對神鬼信仰的誤解。中元節(資料圖)道教中認為的鬼神,不過是陰陽二氣所化。人生天地之間,本身便稟賦著陰陽二氣。小孩出生時,新生兒的身體是暖的,哭鬧的聲音是嘹亮的,其一切自然反應都呈現出外放的姿態,這是陽氣充沛的表現。
  • 人生若只如初見:最美納蘭詞,緬懷最愛的表妹,祭奠死去的愛情
    作為清朝最深情的詞人,納蘭性德留下驚豔佳作無數,其中傳頌最廣的兩句當屬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出自《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全詞曰: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 人類創造了鬼,恐懼著他們,卻又喜歡傳播他的故事!
    不論亞洲人還是西方人,人們總是會幻想出一些代表著恐懼的東西,比如亞洲人的鬼,西方人的殭屍。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伴隨著鬼文化。有關鬧鬼,撞鬼等故事我們總是聽說,但是真正見到的人貌似沒有。雖然目前科技發展到今天,以前很多因為無法解釋而推卸責任給鬼的事情,都已經被科學有了合理的解釋,但是人們依然樂於提起鬼,就認定他們在我們身邊生活,還有很多人喜歡講鬼故事,喜歡編造鬼故事,那麼是為什麼亞洲人會對鬼的故事樂此不疲那?
  • 他不僅會寫鬼故事,還寫得一手好字,其手稿現成國寶級文物
    小時候的娛樂活動很少,傍晚無事,最愛聽大人講的仙鬼故事。稍長,自己能識幾個字了,就抱著爺爺的那本殘本《聊齋志異》,似懂非懂地看過沒完。看得多了,心中就對書的作者蒲松齡萌生無邊崇敬,心想,他的人生咋那麼豐富呢,那麼多漂亮的狐仙魅鬼都讓他給碰上了。
  •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喜歡遊玩,寫了一首詞,成為經典名作
    少女時期,三五成群,嘰嘰喳喳,空氣裡仿佛都洋溢著青春年少的氣息;樹影婆娑,陽光明媚,洋洋灑灑,互相追逐打鬧盡享青春期的美好時光。「閨中爛漫,豆蔻年華,東鄰少女樂悠遊。「年少顯才,文墨生香」,這便是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的少女時代。
  • 李煜一詞很多年無人模仿,納蘭性德睡不著寫一首,不料成了經典
    李後主的詞說盡了一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的詞詩句優美,美到極致,但同時也愁到極致,抒發的是國破家亡的惆悵,以及生活的不如意。但讓人驚訝的是,儘管他的詞惆悵到極致,但讓人讀了之後,卻能發洩不滿,更能找到一種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