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礦泉水和桶裝水,只喝熱水壺燒開的水,對身體是好還是壞?
導語:水是生命之源,水對於人的身體是必不可少的。人體70%是水組成,正常生活保持水分充足非常重要。人七天不吃飯還可以正常生活,可是一天不喝水身體就會出現各種異常。缺水會帶來好多疾病。喝什麼水才是健康的?大桶水還是自來水?純淨水還是礦泉水?
一、煮沸後的自來水
大部分家庭是自己家的自來水燒開、煮沸後儲存放在暖瓶裡面,隨時飲用。自來水流出後會有一種消毒液的味道,人們會怕對身體有害,覺得不乾淨。其實自來水中為了淨化水中的雜質,加入了次氯酸,但是氯見到光後會自己揮發掉或者在煮沸的時候也會隨之揮發掉,而且水裡面含有很少的氯,在可以飲用的標準範圍之內,大家大可放心飲用,也可以先放在太陽下曬一曬也會先把裡面的氯會發出來。
自來水燒的水沒問題,可是讓人頭疼的是用久了水壺內壁上面會有厚厚的水垢,長期飲用會不會有結石的形成?引起人們的疑慮。水垢俗稱「水鏽、水鹼」,是指硬水煮沸後所含礦質附著在容器(如鍋、壺等)內逐漸形成的白色塊狀或粉末狀的物質,主要成分有碳酸鈣、氫氧化鎂、碳酸鎂、硫酸鈣、硫酸鎂、氯化鈣、氯化鎂等。到達胃裡和胃酸反應成鈣離子、鎂離子,所以不用擔心結石的形成。不過還是建議大家,將水沉澱一下再喝,用一段時間就清理一下水垢,可以用白醋煮沸一下,效果還是可以的。
二、大桶水
現在隨著生活進步,很多家庭和辦公室選擇使用大桶水,飲用方便,價格適中。大桶水分為礦泉水和純淨水,但是有的商家不符合經營標準,消毒、過濾系統不徹底,但是我們用肉眼是發現不了的,所以儘量不要飲用來路不明的桶裝水。但不是以偏概全,有的各項指標合格的桶裝水是可以飲用的。
三、礦泉水
所謂礦泉水,就是地下含礦物質、沒有汙染的水,可以不用加熱飲用。很多超市裡賣的各式各樣的礦泉水,1元到幾十元的都有,可以看一下水的成分,其實都差不多。所以不用過分研究,礦泉水和自來水差異不是太大。
長期的缺水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我們在平時日常生活中要及時的喝水。特別在以下這這些時候一定要記得補充水:
1、早上起床後:人在晚上睡覺期間會流失450毫升的水,以至於早上起來會造成生理缺水的現象,此時一定要及時的補充水份。
2、臨睡前:睡覺時水會流失、血液的中的水分減少。
3、飯後半小時:吃完飯不要立即喝水、做好在飯後半小時才適當的補充水,以免影響消化。
4、吃鹹的時候:吃太鹹會導致高血壓、唾液分泌減少、口腔膜水腫等。
5、發燒感冒的時候:發燒感冒很多時候是由於免疫力低引起的,補充水可以增強我們人體的免疫力,有助於感冒的治癒,另外提高免疫力可以補充點鋅,像吃點蛋白鋅新稀寶片等都能很好的補鋅,從而提高免疫力。
注意:患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患者以及剛做完大量運動的人是不能一下子喝太多水。
飲水主要是為了補充水分,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所以只要能夠保證水質安全,並且平時注意清洗燒水壺、飲水機等,家庭無論選擇哪種飲用水,都是可以放心飲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