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民撿到瀕危動物「捕鳥蛛」 專家稱有毒(圖)

2020-11-23 河北新聞網

捕鳥蛛已被列入我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屬國家保護的品種。

  □文/圖 記者南開宇

  「見過蜘蛛,真沒見過這麼大的!」5月15日中午,省會馬先生在街頭騎車時,看到一隻有在「動物世界」中才看過的巨型蜘蛛,它圓得像球,渾身絨毛,身長有八九釐米。憐惜是一條生命,馬先生將其裝盒小心帶回了家。

  馬先生是在金圓大廈門前發現這隻蜘蛛的,當時騎車,前方有一個黑黑的圓球在滾動。定睛一看,嚇了一跳。「喲,是蜘蛛!」這隻蜘蛛足有小孩拳頭大小,在馬路上時走時停,好似在躲避路人。一隻蜘蛛能長這麼大,真不容易,以前沒見過。馬先生停下觀察了一會兒,便將它趕進紙盒裝好,帶回了家。

  這麼大的蜘蛛,是啥品種?它會不會咬人?又是否像小說電視中見過的毒蜘蛛?由於家裡有小孩,回家後馬先生腦中一串問題不斷冒出,他心裡隱隱感到不安。為了避免麻煩,馬先生將大蜘蛛裝在一個紙盒內,還專門放在高處,並警告孩子和家人一定要遠離。對蜘蛛的照料,全由馬先生一人進行。因為不知蜘蛛吃啥,馬先生給它準備了小飛蟲和樹葉,可一天過去,這個大傢伙根本看也不看。不是靜臥就是在盒裡轉轉。第二天,蜘蛛依舊啥也不吃,馬先生心焦,四處上網發帖求助。大家被這麼大的蜘蛛震撼,可沒誰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昨日,馬先生找到本報,希望晚報幫助解惑。記者看到,這隻棕黑色的大蜘蛛渾身滿是絨毛,八隻大腿粗壯有力。用尺子一量,身長8釐米左右。它到底是啥品種?記者聯繫了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張鋒教授,張鋒多年來專門研究蜘蛛,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設有蛛形動物研究室。

  張鋒看了蜘蛛的照片,先是略感吃驚,然後說道:「這種蜘蛛名叫捕鳥蛛,看樣子已經成年,屬於較原始的蜘蛛,全身密生細毛,主要分布於我國南方,如海南、廣西等地,國外主要分布於南美洲,在我國北方應該沒有。」張鋒說,聽其名就知道這種蜘蛛在自然環境中會捕食小鳥,實際上,它的食物大都是大型昆蟲。此外,張鋒特別強調,捕鳥蛛幾乎已成為毒蜘蛛的代名詞,但其毒性不會致死,如果被咬要及時就醫。雖然捕鳥蛛會咬人,但只要不故意戲弄,也不會被它主動攻擊,但家人最好將其放在小孩子摸不到的地方,以防萬一。

  張鋒介紹說,這種蜘蛛已被列入我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屬於受國家保護的品種。「此前保定森林公安分局就曾截獲販賣此類蜘蛛的案件,這個傢伙應該是被人當寵物養的。」張鋒說,它本身壽命應有十幾年,由於地理環境不同,它在北方不易存活,可能只能活半年或短短幾年。「如果市民撿到這類東西,小心應付的同時,可將其送到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蛛形動物研究室,我們養殖會好些,而且死後還能做成標本,供大家研究學習。」張鋒說。

  隨後,記者將張鋒所說告知馬先生。馬先生表示,如果有空他會在近期將其送往河北大學,希望大蜘蛛對省會有個好印象。

相關焦點

  • 蘇州吳江一市民撿到30斤重的「大烏龜」,竟是世界瀕危保護動物
    5月19日上午,金家壩派出所接到熱心市民報警稱:在河邊撿到一隻陸龜,很有可能是保護動物。接警後,民警立即驅車趕往現場。陸龜的體型碩大,經稱重,重達15公斤。它的龜殼呈褐色,領背上還有規則的稜角,四條腿很粗壯。
  • 市民稱撿到珍稀物種? 專家:是較常見的天蛾
    市民稱撿到珍稀物種,專家:是較常見的天蛾楚天都市報10月19日訊(記者餘淵)今日,市民李女士反映,她撿到一隻造型奇特的「小鳥」,小傢伙雖只有半個手指大小,但身上卻長著小鳥一樣的絨毛,她懷疑是罕見的蜂鳥。
  • 市民撿到受傷紅眼睛小鳥 專家:這種鳥叫夜鷺
       11月24日早晨,市民張先生在張村河附近撿到了一隻受傷的小鳥,這隻小鳥眼睛發紅,嘴很尖,不知道叫啥名字,也不知道該餵啥吃的,於是向本報求助。  對於此事,記者諮詢了青島市野生動物救助協會的副會長張世平,了解到這種小鳥叫做夜鷺,主要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 男子在鄖陽漢江邊撿到一隻鳥 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非洲灰鸚鵡前幾天,市民李先生帶著家人到鄖陽區漢江邊遊玩,撿到一隻鳥。後經鑑定,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非洲灰鸚鵡。李先生家住城區。14日晚,李先生和家人到鄖陽區遊玩。在漢江邊的沙灘上,李先生看到一隻落難的鸚鵡。
  • 鎮江市民散步看到一隻罕見彩色蜘蛛 專家稱有毒
    朱美娜 攝揚子晚報網7月22日訊(通訊員 王海燕 朱美娜 記者 萬凌雲)21號,丹陽市民王師傅在該市化肥新村散步時經詢問農林專家,原來是平原地區少見的有毒「橫紋金蛛」,蜘蛛俠織網最大半徑能達到1.5米。當天上午,記者來到化肥新村時,三五個小區市民正興奮地圍著灌木叢上的一隻蜘蛛,還有它編織的蜘蛛網,指指點點議論紛紛。有些人拿出了手機,現場拍照準備上傳微信朋友圈。
  • 市民路邊發現"貓頭鷹"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圖)
    編輯:潘曉明 市民拾撿到的領角鴞幼鳥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覃加瑞供圖廣西新聞網柳州6月13日訊(通訊員 覃加瑞)6月11日,柳州市柳江區市民覃先生在路邊拾撿到一隻「貓頭鷹」,等他將「貓頭鷹」送到柳州市柳江區林業局,才知道這隻小動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
  • 浙江口岸截獲極度瀕危活體藍寶石華麗雨林蜘蛛(圖)
    浙江口岸截獲極度瀕危活體藍寶石華麗雨林蜘蛛(圖)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2016年03月03日17:14 藍寶石華麗雨林捕鳥蛛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僅次於絕滅及野外絕滅物種),這是浙江口岸首次截獲藍寶石華麗雨林蜘蛛,也是三年來我國首次截獲藍寶石華麗雨林蜘蛛(全國第二例)。
  • 男子飼養上千隻蜘蛛被舉報 涉嫌買賣瀕危野生動物
    杭州拱墅警方21日發布警情稱,近日,當地一男子被舉報稱其在家飼養上千隻蜘蛛,警方調查發現,該男子涉嫌非法收購、運輸、販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拱墅警方 供圖 此前,警方接警稱,某小區有人飼養了許多不同品種的蜘蛛,有幾千隻,並且其還在出售瀕危野生動物。嫌疑人的臥室。
  • 宣威市民撿到一隻受傷的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
    近日,曲靖宣威市民朱先生在回家的路上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鳥。經宣威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初步判斷,該鳥為雀鷹,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現已移交宣威市動物救治中心進行治療。雀鷹(12月6日攝)12月6日晚上9點多,宣威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接到市民報警,稱其在回市區的路上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鳥,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
  • 【幫助】市民撿到小幼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新聞節目視頻,請點擊觀看)市民郝女士給我們新聞夜班打來電話,說她撿到了兩隻類似貓頭鷹的小幼鳥,實在不知道怎麼辦,希望記者能幫這兩個小傢伙找個新歸宿。郝女士告訴記者,這兩隻小幼鳥是她同事兩周前外出遊玩的時候撿到的,由於沒有經驗,不知道如何處理,特意送到他們家的。此前,郝女士也撿到過一隻國家保護動物,有了一定的照顧小動物的經驗。所以這段時間郝女士一家都是好吃好喝,精心餵養著這兩隻小傢伙。
  • 冰城市民撿到長嘴鳥經鑑別是「丘鷸」
    生活報訊(記者時繼凱)「鷸蚌相爭」中的「鷸」字是一種鳥的名字,近日哈爾濱市民左先生在香坊區體育頭道街附近就撿到了一隻鷸鳥的同類。 據左先生介紹,12日傍晚,他在巴黎廣場一家門店附近撿到了一隻長嘴鳥,當時這隻鳥受傷飛不動,但會用長嘴啄人的手。生活報記者看到,這隻長嘴鳥的嘴有10釐米長,身上的羽毛為褐色,頭部有黑色條紋。生活報記者將該鳥的照片傳給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鳥類專家許青老師,經確認,這隻長嘴鳥名叫丘鷸。
  • 男子住宅飼養上千隻蜘蛛被舉報 涉買賣瀕危野生動物被查
    中新網杭州8月21日電(張斌 胡丁於 毛詩婷)杭州拱墅警方21日發布警情稱,近日,當地一男子被舉報稱其在家飼養上千隻蜘蛛,警方調查發現,該男子涉嫌非法收購、運輸、販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嫌疑人的臥室。拱墅警方 供圖此前,警方接警稱,某小區有人飼養了許多不同品種的蜘蛛,有幾千隻,並且其還在出售瀕危野生動物。嫌疑人的臥室。拱墅警方 供圖接警後,警方在嫌疑人小李的臥室中發現,除了床以外,臥室的地板、書桌、柜子裡,到處都飼養著蜘蛛。隨後,警方將小李帶回所內進行詢問調查,並將其家中飼養的體型較大的蜘蛛帶回暫為保管。
  • 雲南村民撿到瀕危受傷紅隼(圖)飼養兩月上交森警
    ­  圖為被救助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 鍾欣 攝­  中新網昆明10月12日電 記者12日從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森林公安局獲悉,兩個月前,昌寧縣更戛鄉的一位村民,撿到了一隻在覓食途中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近日,這位熱心村民將紅隼上交給了當地森林公安派出所。­  兩個月前,保山市昌寧縣更戛鄉村民李應兵在山上做農活避雨時,看樹上掉下一隻鳥,他撿起鳥發現其受了點傷,於是就把它帶回家飼養。
  • 溫州口岸截獲極度瀕危活體蜘蛛 毒性強極具危險性
    黃客仁攝成長到4~6釐米以上時才會出現獨特的藍白色花紋(資料圖)。  浙江在線03月04日訊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昨天發布消息稱,經上海自然博物館和浙江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聯合鑑定,在我市進出境郵件交換中心截獲並送檢的活體蜘蛛為藍寶石華麗雨林蜘蛛幼體,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據悉,這是浙江口岸首次在進境郵包中截獲該品種蜘蛛,也是近3年來我國首次截獲該品種蜘蛛。
  • 市民撿到神秘長嘴鳥 林業專家表示比較稀有
    昨天,市民蒯女士在工業園區星海大廈樓下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長嘴鳥。她上網查詢後,發現這隻鳥是鷸的一種,還蠻稀有。蒯女士趕忙向林業部門求助,目前這隻鳥已被送往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救助。據蒯女士介紹,她的工作單位在星海大廈內。昨天下午2點左右,她經過辦公樓下人行道時,無意中發現一隻長嘴鳥伏在地上。這鳥體形比鴿子略大一些,披著褐色的羽毛,頭部還有黑色條紋,腳上繫著紅繩。
  • 漯河市民街頭撿到一隻「像貓頭鷹的鳥」 專家:縱紋腹小鴞
    漯河市民街頭撿到一隻「像貓頭鷹的鳥」 專家:縱紋腹小鴞「這是熱心市民撿到交給我們的,現在移交給你們!」昨天上午,漯河市交警支隊秩序管理示範大隊黃河路中隊的段海雯,將一隻貓頭鷹移交給了開源森林公園。這隻鳥是前兩天中午一位熱心市民在路邊無意間撿到的。
  • 湖北省十堰男子在漢江邊撿到一隻「活寶」,專家:國家一級
    6月16日家住十堰城區的李先生帶著一隻鳥來到了市野保站據他介紹這隻鳥是在鄖陽區漢江邊撿到的經過專家鑑定沒想到,這隻鳥居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出門玩居然撿到一隻鳥,而且鳥還主動飛到自己身上。李先生對這隻鸚鵡很是喜歡,便將它帶回家進行救助。在進小區時,有居民看到了李先生帶著的鳥,表示願意花5000元錢購買,結果被李先生拒絕了。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十堰發現較少李先生把鸚鵡帶回家養了一天後,覺得鸚鵡的體力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於是,他16日一早便將這隻鳥送到了市野保站。
  • 漯河市民無意間撿到一隻「小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河網訊(記者 田明傑 通訊員 陳紅改)7月21日上午,漯河市交警支隊秩序管理示範大隊黃河路中隊段海雯將一隻貓頭鷹移交給了開源森林公園,這隻貓頭鷹是前一天中午一市民在路邊無意間撿到的,該市民清楚貓頭鷹是保護動物,便在第一時間交給執勤中的交警。
  • 宣威:市民撿到受傷雀鷹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2月6日,宣威市民朱先生在回家的路上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鳥。經宣威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初步判斷,是一隻受傷的雀鷹,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最終這隻雀鷹被移交到宣威市動物救治中心進行治療。當天晚上9點多,宣威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接到市民報警,說自己在從東山鎮回市區的路上,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鳥,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到現場。報警人朱先生說,當時路過龍津生態園時,發現一隻鳥蜷縮公路上,人靠近後也不飛,但是很警覺,不斷掃視著四周,走近仔細一看,才發現是一隻鷹,害怕這隻鷹被再次傷害,朱先生將它帶回市區後選擇了報警求助。
  • 無錫市民撿到野生白狐 專家說不建議當寵物飼養
    近日,有讀者向本報反映,他抓到了一隻疑似白狐的生物,擔心是國家保護動物不知該如何處置記者了解到,如今白狐並不算稀有,更是被馴養成了一種寵物,並不屬於保護動物。業內人士提醒,市民在撿到這種棄養的白狐後,並不建議將其當做寵物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