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稱撿到珍稀物種? 專家:是較常見的天蛾

2020-12-05 大楚網

原標題:蜂鳥?市民稱撿到珍稀物種,專家:是較常見的天蛾

楚天都市報10月19日訊(記者餘淵)今日,市民李女士反映,她撿到一隻造型奇特的「小鳥」,小傢伙雖只有半個手指大小,但身上卻長著小鳥一樣的絨毛,她懷疑是罕見的蜂鳥。

李女士是一家外企工廠的質檢人員,她介紹,前日上午10時許,她在工廠裡作業時,突然發現有一隻「小鳥」,安靜地站在工廠內的一塊木板上,當她靠近時,小傢伙竟也不認生,待在原地一動不動。

仔細觀察後,李女士覺得這隻「小鳥」有些特別,它的個頭只有成年人半根手指的大小,雖說它看上去像昆蟲,但其灰褐色的翅膀和身體上,卻有小鳥一樣的絨毛。李女士說,小傢伙似乎受了傷,振動翅膀時,只能在低空飛行,時間稍長就會落地。為了保護小傢伙,李女士暫時將其帶回了家。

李女士告訴記者,她曾在電視上看到過關於蜂鳥的專題片,感覺這個小傢伙很像是蜂鳥,但她在網上查詢後卻發現,蜂鳥大都分布於拉丁美洲。為了求證,李女士將蜂鳥的照片和視頻發到網上,不少網友稱,小傢伙確實與蜂鳥有些相似,也有網友告訴她,小傢伙應該是珍稀的蜂鳥鷹蛾。

今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將相關照片和視頻,發送給華中農業大學昆蟲學博士、副教授周興苗,周興苗稱小傢伙並非蜂鳥,也不是所謂的蜂鳥鷹蛾,而是一種較常見的大型蛾類,其中文學名叫天蛾。

相關焦點

  • 毛毛蟲長得挺呆萌但身上帶著毒 專家說廈門較常見
    林先生發現的夾竹桃天蛾幼蟲專家稱,這是夾竹桃天蛾幼蟲,在廈門較常見。「昨天上午,我發現辦公室門口的一棵樹突然變得光禿禿的,仔細一看,上面爬滿了幾釐米長的毛毛蟲。」林先生稱,仔細一看,蟲子長著萌萌的「眼睛」,覺得很有趣,就拍照傳上網。有網友稱,「仔細看起來,這條毛毛蟲的『造型』和鋼鐵俠神似。」
  • 市民在洛浦公園撿到一寵物蜘蛛 專家:不要私自放生外來物種
    韓先生表示,這隻蜘蛛名叫智利紅玫瑰,適應力很強,且性情溫順,是目前養蟲市場較受歡迎的寵物蜘蛛。劉先生抓到的這隻很可能是被人放生的。  孫平表示,雖然該類型寵物蜘蛛毒性較小,但也不要隨便玩弄,蜘蛛被「惹」急了是會咬人的。而且,觸到蜘蛛身上的毛很容易引起人體皮膚瘙癢,如果蜘蛛毛不慎入眼,還有可能引起短暫失明。如果不慎被蜘蛛咬傷,須儘快用肥皂水進行清洗,並及時就醫。
  • 漯河市民河邊撿到巴西龜 專家:外來物種別盲目放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首席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陶小敏 文圖「我在河邊散步時撿到這隻大烏龜,看起來十分兇狠,有人告訴我這種烏龜會破壞生態環境,我是該把它在家養著還是該放生了?」2月28日上午,漯河網友「開心」向記者求助,稱自己在河邊散步時撿到了一隻體型碩大的烏龜,由於搞不清品種,希望能諮詢一下相關專家。當天上午,記者見到了網友「開心」從河裡撈出老的大烏龜。記者看到,這隻烏龜的個頭很大,幾乎佔滿了臉盆底部。在烏龜頭頂後部兩側還有2條紅色的粗條紋,腹甲有黃黑相間的花紋。「今天早上8點鐘左右,我和朋友在沙河邊散步時在離岸邊很近的淺水裡發現了這隻大烏龜。」
  • 安陽市民撿到一隻珍稀鳥類 見到人來就伸展翅膀
    今天上午,市民楊先生說自己撿到了一隻珍稀鳥類,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給這隻鳥類提供幫助。記者在楊先生家看到了這隻鳥,只見它在籠子裡,身上有褐色美麗的花紋。一見有人到來,這隻鳥便伸展翅膀,非常有攻擊性。楊先生說,20晚上,他撿到這隻鳥時,它已經奄奄一息,快要凍死了。
  • 無錫市民撿到野生白狐 專家說不建議當寵物飼養
    業內人士提醒,市民在撿到這種棄養的白狐後,並不建議將其當做寵物飼養。現場:通體雪白,愛吃魚蝦和鵪鶉蛋昨天上午,記者在雲林農貿市場見到了這隻被關在籠子裡的白狐,只見這隻狐狸通體白色,很是乾淨,而且見人也不怕生,自顧自在籠子裡轉來轉去,不過如果有人靠近或是拿著東西挑逗,它立即會露出又尖又長的爪子,人要是伸手進籠子,它也會齜牙咧嘴。
  • 天蛾和中學教師
    茜草科的寄主說明它們多半屬於長喙天蛾亞科,長喙天蛾亞科包含了一些最常見的天蛾,多樣性也幾乎佔了中國天蛾科的半壁江山,即使有了鑑定到種屬的寄主信息,因為不同種類的長喙天蛾取食同屬甚至同種的植物時有發生,縮小範圍還是困難。
  • 大自然巡禮 | 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推薦理由  福建廈門海洋珍稀物種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海域,總面積33088保護區主要以保護、研究、管理和開發為主,尤其中華白海豚是一種珍稀動物,屬國家野生動物重點保護對象。  保護對象  中華白海豚、廈門文昌魚、白鷺等18種海洋珍稀瀕危物種。
  • 專家:是「蜂鳥鷹蛾」(圖)
    蜂鳥鷹蛾資料圖□記者田育臣文圖本報訊11月15日,新鄭市民李先生致電大河報記者稱對此,省農科院的昆蟲專家任應黨觀察照片後稱,這些小傢伙並非蜂鳥,而是酷似蜂鳥的「蜂鳥鷹蛾」,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李先生說,11月14日中午,他吃過午飯,到新鄭龍湖鎮一高校校園裡散步,行至一處花叢旁,卻發現四五隻「蜂鳥」,繞著花叢飛來飛去。
  • 市民撿到受傷紅眼睛小鳥 專家:這種鳥叫夜鷺
       11月24日早晨,市民張先生在張村河附近撿到了一隻受傷的小鳥,這隻小鳥眼睛發紅,嘴很尖,不知道叫啥名字,也不知道該餵啥吃的,於是向本報求助。  對於此事,記者諮詢了青島市野生動物救助協會的副會長張世平,了解到這種小鳥叫做夜鷺,主要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 呆萌毛毛蟲長得酷似「外星人」 專家說一般都有毒(圖)
    專家稱,這是夾竹桃天蛾幼蟲,在廈門較常見。林先生發現的夾竹桃天蛾幼蟲。林先生稱,仔細一看,蟲子長著萌萌的「眼睛」,覺得很有趣,就拍照傳上網。有網友稱,「仔細看起來,這條毛毛蟲的『造型』和鋼鐵俠神似。」  「這是夾竹桃天蛾幼蟲,在南方一帶比較常見。」集美大學昆蟲學專業的謝欽銘老師說,夾竹桃天蛾幼蟲主要以夾竹桃科植物為食,因此得名。之所以較為常見,一是因為夾竹桃科植物一般都有毒,夾竹桃天蛾幼蟲吃了自身也帶了一些毒性,不少捕食者忌憚它。
  • 市民撿到受傷小鳥 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鴉鵑
    賀州新聞網訊 6月4日中午,賀州一市民雙手捧著一隻小鳥,急匆匆的跑到賀州市公安局城區警務警察支隊二大隊靈峰警務站,稱其在路邊發現一隻受傷的小鳥,望相關部門能夠給予這隻小鳥幫助。市民把小鳥送到警務站。民警對市民的行為進行了讚揚,並立即通知八步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前往處理,在等待過程中民警為它準備了食物和水,對該鳥進行仔細檢查,發現該鳥翅膀已受傷,難以飛行。八步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到來後,稱需要把小鳥帶回認證,才能確認鳥的種類及等級。下午,八步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將該小鳥移交市林業局處理。市林業局工作人員檢查小鳥是否能起飛。
  • 【城市物種日曆】9月11日 夾竹桃天蛾(天了嚕!綠化帶鋼鐵俠來了!)
    它就是夾竹桃天蛾的幼蟲。夾竹桃天蛾Daphnis nerii (Linnaeus,1758)是廣泛分布於我國東南沿海、西南、華南的一種蛾子,屬於天蛾科。既然以「夾竹桃」命名,自然就意味著,它的幼蟲以夾竹桃科植物為食。夾竹桃家族一般都有毒,所以它的幼蟲也算是個重口味。
  • 漯河市民街頭撿到一隻「像貓頭鷹的鳥」 專家:縱紋腹小鴞
    漯河市民街頭撿到一隻「像貓頭鷹的鳥」 專家:縱紋腹小鴞「這是熱心市民撿到交給我們的,現在移交給你們!」昨天上午,漯河市交警支隊秩序管理示範大隊黃河路中隊的段海雯,將一隻貓頭鷹移交給了開源森林公園。這隻鳥是前兩天中午一位熱心市民在路邊無意間撿到的。
  • 研究稱預計長江白鱘滅絕 專家呼籲關注「極危」物種
    中新網武漢1月3日電 (記者 馬芙蓉)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珍稀物種——長江白鱘預計在2005年-2010年時已滅絕。  該論文通訊作者、農業農村部淡水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3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證實這一信息。
  • 漳州驚現鬼臉天蛾 在電影《沉默的羔羊》海報上出現過(圖)
    鬼臉天蛾,因背部骷髏形斑紋而得名  「它太醒目,又會發聲,一下子就看見了」,柯先生說,當時他正準備撩開辦公室的窗簾,偶然發現了這隻小動物,它扑打幾次翅膀,發出很大的吱吱聲  柯先生覺得挺有意思,又不知道這是什麼動物,便把它抓進透明塑膠袋,交給漳州市林業局的專家。  漳州市林業局高級工程師林國洪看後說,「這是鬼臉天蛾,因其形而得名」。這不是罕見的物種,只是因為蛾類動物白天都隱藏在和它色彩相近的樹幹上,不愛活動,所以人們很難發現它。夜間才是它們活動的時間。因為蛾軀體上有鱗粉,林國洪提醒,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觸碰後要洗手。
  • 石家莊市民撿到瀕危動物「捕鳥蛛」 專家稱有毒(圖)
    張鋒看了蜘蛛的照片,先是略感吃驚,然後說道:「這種蜘蛛名叫捕鳥蛛,看樣子已經成年,屬於較原始的蜘蛛,全身密生細毛,主要分布於我國南方,如海南、廣西等地,國外主要分布於南美洲,在我國北方應該沒有。」張鋒說,聽其名就知道這種蜘蛛在自然環境中會捕食小鳥,實際上,它的食物大都是大型昆蟲。此外,張鋒特別強調,捕鳥蛛幾乎已成為毒蜘蛛的代名詞,但其毒性不會致死,如果被咬要及時就醫。
  • 市民撿到神秘長嘴鳥 林業專家表示比較稀有
    昨天,市民蒯女士在工業園區星海大廈樓下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長嘴鳥。她上網查詢後,發現這隻鳥是鷸的一種,還蠻稀有。蒯女士趕忙向林業部門求助,目前這隻鳥已被送往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救助。據蒯女士介紹,她的工作單位在星海大廈內。昨天下午2點左右,她經過辦公樓下人行道時,無意中發現一隻長嘴鳥伏在地上。這鳥體形比鴿子略大一些,披著褐色的羽毛,頭部還有黑色條紋,腳上繫著紅繩。
  • 長沙市民救出「百年神龜」 重達20斤屬外來物種
    長沙市民救出「百年神龜」 重達20斤屬外來物種 昨日一大早,長沙市民符先生給記者打來了求援電話,並把這隻大烏龜送到了本報。經業內專家鑑定,大龜原是「外來客」,估計年齡已過80歲。由於該龜系外來物種,不宜放生野外,本報想為它找個「愛心之家」。  兩千餘元救出「百年神龜」  「哇,這麼大的烏龜!」大烏龜的出現引起了所有人的驚嘆,紛紛過來圍觀。
  • 市民路上撿到一隻鳥,直奔派出所……
    1月4日晚,天色已黑,市民張先生和李女士步履匆匆來到海安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稱自己撿到了一隻鳥,說完張女士小心翼翼從懷裡抱出了這隻鳥。原來,他們倆在外散步時,看到這隻鳥掉落在老204國道附近,倆人小心靠近但鳥並沒有飛走,因為擔心鳥兒可能受到了傷害,便想著到派出所尋求民警的幫助。
  • 村民散步撿到一隻「雕」,報警後得知是國寶隼
    本文轉自【揚子晚報網】;揚子晚報網7月25日訊(通訊員 愛卿 仇海峰 記者 範木曉子)7月24日晚上7點多鐘,大豐區公安局三龍派出所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稱:「有人撿到一隻受傷的鳥,疑似是雕」。三龍派出所民警在接到指令後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前往現場,以確認是否是珍稀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