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讀懂了呂后做的三件事?從自卑,焦慮,自尊自強到升華的心路

2021-01-10 一騎煙塵論古今

人們對呂后的爭議從來沒有停止過。遠的不說,就拿近半個世紀來說,對呂后的評價就經歷了正,反兩個重大的轉變。這兩個轉變又集中在本世紀七十年代,前期認為呂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法家,將呂后作為正面形象大力褒揚,後期又突然急轉直下地認為呂后是野心家,將她作為反面形象大力鞭笞,於是,適合各年齡段,各文化層次的關於呂后的圖書,小說,學術論文鋪天蓋地而來,從幼兒園小朋友到退休老人們,無不統一了對呂后的認識。後來雖然也慢慢地淡化了對呂后的評價,可是呂后野心家的名號卻從來沒有被摘,於是,在一代人的腦海裡,呂后的形象就固化下來。

事實上,呂后作為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唯一女性並列入了本紀,已經證明了司馬遷對呂后在西漢歷史上所起作用的肯定。今人看呂后無論是正還是反,都無法擺脫一個事實,即有呂后和沒有呂后,西漢歷史將隨之改變。

一個能影響歷史的女人,不是單一的用正面或者反面語言能概括的。

仔細梳理,其實數得上的,呂后幹了三件大事,似乎並不多,可是足以影響歷史走向,而這三件大事其實也是呂后個人的轉變。

一、誅殺韓信和彭越:缺乏安全感帶來的恐懼

劉邦奪得江山之後,呂后沒有通知劉邦,她私下和蕭何定下計策,將韓信誘騙至宮中誅殺。

彭越,這位在劉邦和項羽楚漢爭霸中立有赫赫戰功的大將,在被貶途中遇到呂后,將呂后當作親人一般哭訴,除了說自己無罪,還提出請求願意去故地昌邑。呂后不僅熱情相待,還當場答應了彭越的全部請求,並和彭越一同返回洛陽,結果一到洛陽,呂后就勸劉邦殺了彭越。

可憐彭越,沒有碰到呂后還能活命,碰到呂后反而丟命。

誅殺韓信和彭越到底對不對,不能用現在今人的眼光來看,而要以當時古人的眼光來看,要論這件事的正確與否,其實就取決於做了皇帝的高祖劉邦的態度。

後來劉邦得知韓信死,他的態度是「且喜且憐之」,乃是又高興又感覺可惜。劉邦的高興,說明他早有殺韓信之意,只是沒有想到好辦法,結果呂后幫著給辦了。對彭越,劉邦不僅同意了呂后的處理意見,更「夷越宗族,國除」,說明劉邦對彭越也早有殺心,而且這種殺心中還透著恨。

韓信和彭越這一對功臣,對劉邦的漢室天下來說功不可沒。劉邦雖然已經坐擁天下,可是面對戰功赫赫的異姓王們,他的地位並不穩固,卻又不願意承擔「狡兔死走狗烹」的罪名,呂后的出馬為劉邦解決了難題。殺韓信時,呂布事先沒有讓劉邦知道,殺彭越則是和劉邦玩了一個配合。對這兩件事的處理,體現了呂后的政治智慧和情商,結果是劉邦很高興,這是辦事的最高境界。

呂后對韓信和彭越的誅殺過程血腥殘忍,顯示了她的陰狠和毒辣,其實源於她本人內心不安全感帶來的恐懼。跟著劉邦後,呂后就一直在恐懼中度過,她坐過牢,當過人質,當劉邦微笑著讓項羽把自己的父親煮了時,呂后的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她跟著劉邦受苦,結果劉邦連自己的父親都不顧,怎麼可能呵護她?作為一個女人,她非常無助而且恐懼,她對安全感有一種渴望。

當人需要安全感的時候,爆發出的能量也許連自己的都不自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在生命萬分危急之時,突然爆發無窮力量的例子。

多年恐懼,缺乏安全感又死去活來的日子,早就讓呂后改變了價值觀,她看透了一切,不相信愛情,也不相信友情和親情,只相信現實。現實是劉邦在楚漢爭霸中贏了,她應該「妻以夫榮」,應該享受安全和富貴,可是還面臨著各異姓王反叛的威脅,以這些異姓王的能力,隨時可以將劉邦推下寶座,而被推下寶座的劉邦和她自己,將隨時面臨滅族的命運。

在劉邦爭霸天下的爾虞我詐,你死我活中,呂后一直處在被動而被揉捏的地位,她有非常大的自卑和不安全感,這讓她對有實力有地盤的異姓王有本能的恐懼,這種恐懼讓她不顧一切,她要瘋狂而且徹底地打擊他們,不僅打擊眼前的,還要威懾所有的,至於手段是不是殘忍,是不是傷天害理和有違道德等等,早已不是呂后關心的問題,因為她已經成了現實主義者。

二、殺戚夫人和趙王如意:自卑,焦慮和自尊自強

劉邦最寵愛的是戚夫人。戚夫人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當上太子,常常在劉邦面前玩撒嬌哭泣,還常常抱著兒子如意在劉邦面前玩一家三口的天倫之樂,搞得劉邦有了廢太子的想法,說:「終不使不肖子居愛子之上。」這意思是一旦時機成熟,呂后的兒子,已經是太子的劉盈就要被廢。

本來呂后對戚夫人的被寵是容忍的,可是威脅到兒子的太子之位,她不得不反擊自保。呂后問計張良,請出了商山四皓,一番運作之後終於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位,雖然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位,可是呂后對戚夫人還沒有甘休。

劉邦死後,呂后毒死了趙王如意,對戚夫人採用了令人髮指的殘忍手段,她砍斷了戚夫人的手腳,挖去了雙眼,又將戚夫人的嗓子弄啞,把她關在廁所,取名「人彘」。

呂后這樣殘忍的行為,讓人詬病了不少,可是,從呂后個人以及維護漢朝的統治來說,可以少戚夫人,而不能少呂后。

呂后是劉邦的患難夫妻。當初還是劉邦主動上呂家提的親,只是開始時呂家對劉邦不了解而沒有答應,後來呂后的父親見了劉邦後覺得劉邦還能做事,就自作主張將女兒呂雉嫁給了劉邦。當時劉邦是個亭長,算是個普通小吏。

呂雉嫁給劉邦時,還是很溫柔的,打算居家過日子。可是自打劉邦開始混江湖之後,呂雉也就跟著倒黴了,她為劉邦坐過牢,夫唱婦隨冒砍頭的危險和秦王朝幹,和項羽幹,還做了兩年多的人質。也算運氣好,好不容易劉邦成了正果,可是劉邦又玩起了三妻四妾,他喜歡上了年輕美貌的戚夫人,把已經年老色衰的呂后晾在一邊,呂后其實也沒有計較。

呂后沒有計較不等於她的大氣,而是她的自卑。呂后本就是被劉邦在感情上和肉體上拋棄的人,她坐牢和做人質根本不被劉邦在乎,因為劉邦可以犧牲自己的父親,當然對她這個附屬品更不屑一顧。在年輕美貌的戚夫人面前,年老色衰而又自卑的呂后沒有話語權,她非常知趣地不去招惹劉邦和戚夫人。

當戚夫人把手伸向兒子的太子位時,呂后害怕了,一旦戚夫人得逞,她這一輩子陪著劉邦的危險和辛苦,到頭來不僅將是一場空,在權力鬥爭激烈的皇家後宮,她和自己的兒子也許會成為「人彘」,這時,呂后的心理從自卑,經歷了焦慮之後,被迫自尊自強。呂后跟著劉邦多年血與火的經歷,多次生死關頭化險為夷,知道對敵人不能有任何的憐憫,也不能讓敵人有任何的喘息和機會,於是她徹底斷了戚夫人的機會。

而作為戚夫人來說,她是想摘呂后的桃子,可是她的能力又不足以擔任以後的皇太后,因為她面對的是一幫開國功臣集團,這個集團的人又都不是老實人,比如陳平,周勃,蕭何,曹參,王陵等,這些功臣們之所以能在劉邦和呂后手下老老實實,並不是因為他們愛戴劉邦和呂后,而是劉備和呂后能駕馭他們,一旦戚夫人成為皇太后,她本人缺乏行政能力,也許將引出權臣弄權,或者天下大亂。

這方面典型的就是唐太宗君臣,唐太宗時期的君臣關係尤其好,以致給後人留下了貞觀之治君臣和諧的佳話,可是唐太宗一死,長孫無忌立刻成為權臣,將同為戰友,在玄武門同生共死的房玄齡子嗣殺的殺,關的關。

因此,呂后對戚夫人的手段,不能說是錯,只是她的手段太過殘忍。

人性深處隱藏著一種瘋狂的因子,這個因子存在於所有人的心裡。對普通人來說,由於受到各種道德和法律約束,不得不將內心這樣的不安分因子加以抑制。呂后也是如此,她在隨劉邦打天下和坐天下的過程中,經歷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隱忍和壓抑,再看著戚夫人後來居上,和劉邦卿卿我我,而自己只能靠邊站時,在劉邦這裡失去的情慾,壓抑的情感導致人性的失衡,使得她內心的壓抑到了極限,一旦迸發出來,就讓她變得瘋狂而殘忍。

對呂后來說,她對戚夫人瘋狂而殘忍的手段,其實是她從自卑到自尊自強的轉變。因為在此之前,她的自卑讓她似乎已經承認了命運的安排,因此甘於被動。《史記》上記載呂后常常獨守空房,希望見到劉邦,卻被劉邦疏遠。呂后的表現也就僅此而已,沒有見她有什麼手段,可是當兒子的太子地位受到威脅時,她開始自強了。

三、劉邦之後的掌權:從自尊自強到放眼天下氣魄的升華

劉邦生前殺白馬盟誓,要求不得封異姓為王。劉邦死後,呂后成為太后,她繼續用了劉邦的舊臣,並在識趣的陳平「勸說」下,任用大批呂家人入朝掌權,之後又大封呂家人為王。

呂后重用呂家人的同時,又對劉邦的子嗣進行迫害,對劉邦的其餘七個兒子,呂后直接和間接地除掉了五個。

但是,呂后如此的行為,不僅沒有給國家帶來動蕩,反而使得國家經濟得到了很快的發展,根本原因是因為呂后的治國有方。

呂后辦事比劉邦更加講究契約,劉邦喜歡進行口頭約定,典型的就是口頭上的「約法三章」,這樣沒有法律效應的口頭約束很容易被違反,比如對韓信和彭越滅三族就是劉邦對自己約法三章的違反。呂后則一概以明文規定,明確規定廢除滅三族之罪,這樣不僅提高了公信力,更提高了辦事效率。

人都不是傻子,呂后的這種做法,比劉邦更讓人看到誠意,自然也就更得人心。

呂后更改革了劉邦對商業的抑制。劉邦對商人抑制得非常厲害,不僅對商人課以重稅,更對商人進行嚴重的歧視,規定商人不得乘車,不得穿絲織品。呂后則有步驟地解除了對商人的重負和歧視,使得漢朝經濟很快恢復,人民真正得到了修生養息。

在傳統文化中,男性一直保持著絕對的主體地位,女性從來是一種被動的客體,甚至是男性的附屬。

呂后只是劉邦的附屬。比其他女人更受煎熬的是,呂后在劉邦這裡沒有得到正常的陰陽調和,無論是肉體還是感情,劉邦給呂后的是枯竭的沙漠。為此,呂后自卑,壓抑,當然是痛苦,她的唯一底線就是要安全,當感覺異姓王的韓信和彭越威脅到她的安全時,她要殺異姓王,當戚夫人威脅到她的安全時,她殺戚夫人。

可是,當成為太后之後,呂后的胸襟和氣魄突然發生了變化,太后的地位和權力給了她最大的自尊,擺脫了劉邦的陰影之後,她從以前的自卑,壓抑,自尊自強走向了升華,她殺戚夫人冷酷無情甚至變態,卻再沒有殺劉邦的其他夫人和嬪妃,也沒有殺過劉邦的大臣,她的治國安邦,為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司馬遷對呂后的治國評價有相當的高度,這段時間乃是「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稀。民務稼穡,衣食滋殖。」也就是天下富足,治安良好,百姓們安心耕種,人民衣食逐漸豐餘。

呂后執政十五年,能得到司馬遷如此評價,無疑她的經歷,是從最初弱小的自卑,對安全的焦慮和壓抑,走向了自尊自強,最後得到了放眼天下氣魄的升華,她成了一位有幹才和能力的政治家。

相關焦點

  • 自尊自愛自強 讓青春更精彩
    >start--> >--> 為引導全體在校女生更好地適應疫情期間的封閉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成才觀,學會正確處理女生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等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培養、塑造女生「自尊、自愛、自強」的優秀品格和文明優雅的女學生形象,我院學生處(團委)於
  • 心理學家:如果你不想做這三件事,證明你的自卑,並學會表達他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大多與自身性格有關,所謂自卑情結,就是不能相信自己是好的,會被愛,卻認為自己不被別人喜歡,什麼事做不好。當一個人自卑的時候,他會做出一些防禦的行為,讓自己認為自己是最好的,他可以是最好的,他被別人愛著,這些防禦行動大多不是為了做什麼。
  • 自知 自省 自立 自信 自尊 自治 自強 自製
    自知 自省 自立 自信 自尊 自治 自強 自製能知人者有智力,能自知才是真正的智者;能戰勝別人者有力量,能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強者;能知足者就是富有,能勤奮頑強堅持才是真正的有志者;不失其立足之地的人可以長久,雖死猶生而不被人們遺忘的人才是真正的長壽者
  • 骨子裡自卑的人,堅持做這三件事,性格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在生活中如果自卑處理不當,就會深受其害,但如果能夠把自卑變成一種成長的力量,那麼人生就會長成你想要的樣子。在生活中我們要懂得謙虛,要樹立自信,戰勝自卑。在自信中學會成長,在謙虛中學會進步。讓我們的人生在謙虛和自信的裝點下,變得豐富多彩。希望與信心就會並存,心存希望就會讓我們不再迷茫。如果你是一個有點小自卑的人,不訪相信自己一次,給自己一次機會,去追隨你的夢想。
  • 人微言輕的時候,少做這三件事,多做另外三件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低谷的時候,莫做3件事,多做4件事!《增廣賢文》裡面說得好:「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簡簡單單幾句話向我們道透社會和人性的現實一面,真可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啊!我們許多人都出身一般,人微言輕,需要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去改變命運,繼而水到渠成,大器晚成!
  • 貼心的主人做了這件事,讓三條腿的狗狗不再自卑!
    俗話說兩條腿的鴨子遍地都是您見到過三條腿的小狗嗎?今晚的《哈嘍夥計》特別節目帶你去見識這隻"身殘志堅"的小奶狗夥計們大家好我叫艾瑞我是一隻僅有三條腿的小狗狗雖然我只有三條腿可是我的衣服不止三件我的墨鏡也不止有三副因為屬於我的東西太多了所以媽媽特意為我準備了衣帽間我的衣帽間裡有全身鏡有各式各樣的衣服和飾品每當媽媽要帶我出去遛街時
  • 伴讀| 成熟的人,不說三句話;靠譜的人,不做三件事
    成熟,從不說三句話開始;靠譜,從不做三件事開始。 不做三件事 損人利己的事,不做 世間所有損人利己的事,往往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終。 人在做,天在看;世間種種,皆有因果。 你的所作所為,終究會得到應有的報償。 損人利己,最終損害的其實就是你自己。 俗話說得好:「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做人做事,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方能走得長遠。
  • 「如果你很自卑,請逼著自己去做這4件事」
    前段時間,在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她突然問我:「你覺得我自卑嗎?」。通過和她簡單的交流,或多或少在這個姑娘身上看到了許多人的影子。生活裡,誰又不曾自卑呢?誰又沒有過自我懷疑呢?誰又沒有問自己幾個關於人生的問題呢?很多事情,自己心裡早就已經有了答案,只是不敢去承認,但歸根到底還是在於你怎樣去對待生活中發生的那些事,怎樣去看待你自己。
  • 自尊自強,在憂患中磨礪成長
    人理當效法自然,自尊自強,一刻也不可懈怠。「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該章全文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原詩為:「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意思是如果少年時代只知貪玩,不好好學習,到老了就知道讀書太少的害處了。「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是一句關於讀書的諺語,意思是學習知識要有系統,讀書貴在堅持,讀一天書就有一天的收穫,如果中途間斷,就會前功盡棄。「學習不怕根底淺,只要邁步總不遲。」
  • 面對魚缸裡的硝化細菌,有三件事你必須做,有三件事你千萬不能做
    可是,面對這些隱形的騎士,我們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千萬不要做呢?家裡有魚缸的朋友們請坐好,聽譁仔說說硝化細菌那些事。本文適合玩龍魚錦鯉金魚的朋友們,也適合玩孔雀魚鸚鵡魚羅漢魚的朋友們。預計閱讀218秒。
  • 《厚黑學》告訴你,想成大事兒,要學會在這三件事上要臉皮厚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臉皮薄、太老實的人容易吃虧,牢記這三個厚黑技巧,人生會越來越順。《厚黑學》告訴你,想成大事兒,要學會在這三件事上要臉皮厚一、爭取自己的應得利益,要臉皮厚在當今社會,資源是有限的,機會也是有限的,在能力的範圍內,我們要儘可能的去爭取一切資源,為我們自己所用。
  • 丁真爆紅,他的老闆做對了三件事
    02為了讓這場曝光給丁真和理塘文旅帶來正收益,他立刻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先推動丁真與理塘文旅籤約。放牛娃成為一名國企正式員工,每月領3500元工資,繳納五險一金。且公司並不參與丁真箇人的商業活動分成,只代為審核和篩選。
  • 有時自尊心太強,並不是件好事兒!同時也收起你的玻璃心
    「你知道什麼是自尊心麼?」這話看上去可能並不像什麼好話,就像別人問你「你知道什麼叫要臉麼?」,充滿著嘲諷的意味。但其實「自尊心≠要臉」,但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自尊是一種自我尊重的體現,看似自尊心強的人擁有自強自主的品質,但是萬物皆有度,自尊心太強並不一定就是好事,過於依賴自己、不懂變通、不善於人際交往、甚至有些強勢,有時也隱藏著少許自卑。今天我們就不妨「批判」一下那些自尊心太強的小夥伴們!
  • 打鐵必須自身硬,自尊自重才自強—領悟《論語》之八
    孔子要求我們要自尊自重,做一個有風度和堅持原則的人,在修養的過程中能夠堅守自己正確的追求;與人打交道,要親近忠誠守信的有德之士,要結交能從正面影響我們的人,不斷優化自己的朋友圈。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勇於改正錯誤,改正缺點。 當然,如果把這個理解成是孔子讓我們做勢利眼,那就偏了。
  • 審食其並沒劉邦能力強,又沒能保呂后安全,為什麼贏得了呂后心?
    審食其和呂后之間存在不正當關係的事,應當是板上釘釘的。如果審食其和呂后之間只是單純的寵臣與君主之間的關係,司馬遷也不會用「行不正」三個字來形容審食其了;如果審食其和呂后之間沒有不正當的關係,漢惠帝劉盈也不會逮捕審食其並要弄死審食其了;如果審食其和呂后之間不是特殊的男人與女人之間的關係,審食其也不會做到左丞相的位置上,審食其根本就沒有做丞相的能力和資歷,更讓我堅定認為審食其和呂后之間關係不正常的,是審食其在丞相的位置上並不做丞相該做的事
  • 80%的狗狗分離焦慮,因為主人做了這件事
    其實這幾種都是典型的分離焦慮的症狀,有這種狀況出現證明狗狗特別依賴你,你的離開會讓它產生或者是頻繁更換環境,通常領養的狗狗會更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所謂的脫敏,就是模擬自己出門的情形,不停重複,直到狗狗對你出門這件事
  • 手上沾滿了鮮血,呂后最後竟死於狂犬病
    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佛教還沒有傳入中國,但書中時不時拍上幾個「因果報應」的雪泥鴻爪,可見這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願望跟信仰什麼的,真沒關係。呂太后幹的壞事裡面,最出名的是把戚夫人變成人彘。在把她變成人彘之前,她做了更重要的功課——把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從趙地召回來。因為有趙相周昌保護著,好不容易把如意召回來之後,惠帝知道母親要對弟弟下手,就把他接過來一起同吃同睡。
  • 八件你家貓焦慮和恐懼的事
    導語:八件你家貓焦慮和恐懼的事人都有感到焦慮和恐怖的事情,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沒有呢貓是敏感的動物這是我們都認同的觀點,還有一點是貓也是種膽小的動物,你需要明白的是膽小的原因是恐懼和焦慮,但恐懼和焦慮又不是貓的天性
  • 戚夫人究竟做了什麼?呂后非要把她做成人彘?都是人之本性
    提起呂后,大家腦海裡可能會馬上會閃現出一個詞「人彘」這也是呂后一生中最大的汙點,而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之時,還興致勃勃地拉著自己的兒子(漢惠帝劉盈)去一起欣賞一下自己的「傑作」,當自己的兒子看到人彘之時,嚇的半大說不出話,最後就說出了一句話:「此非人所為」,連自己的兒子都認為呂后幹的就不是人幹的事,可見呂后這個人有多壞。那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戚夫人究竟做了什麼?
  • 中國合伙人王陽說,卡耐基是個騙子;俞敏洪用生活讀懂了卡耐基
    可是說到我的 first love,儘管她一次次拒絕我,傷害我,我還是每天都想看見她。因為她是我的夢想。夢想是什麼?夢想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成東青的演講很有卡耐基教授演講學的神韻,講個小故事再來一勺心靈雞湯。接著往下看劇本又有新發現,成東青還真就沉迷過卡耐基的成功學:成東青在書店裡看見卡耐基的書,拿起來翻看。王陽說:卡耐基是個騙子。成東青仍然付錢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