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這一章是講通過學習和交友提升自己,很重要。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得不到尊重,從而在求學的道路上也難以持之以恆,不能鞏固學習成果;要親近忠誠守信的人,不與道德上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並做到知錯即改。
孔子要求我們要自尊自重,做一個有風度和堅持原則的人,在修養的過程中能夠堅守自己正確的追求;與人打交道,要親近忠誠守信的有德之士,要結交能從正面影響我們的人,不斷優化自己的朋友圈。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勇於改正錯誤,改正缺點。
當然,如果把這個理解成是孔子讓我們做勢利眼,那就偏了。與人為善、見賢思齊比趨炎附勢和抱粗腿更重要,何況假如自己德才有虧,別人也不會待敬。
自尊和踏踏實實的人,讓人看著就放心,就容易親近和信任。這樣的人更容易和大家打成一片,融入環境,在求學或創業過程中有可能更順利的發展,日積月累,積漸成雄。
「主忠信」的主字,有堅持的意思,也有親近的意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以群分,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不忘老朋友,但在結交新朋友時,必須注意提升社交的質量,使其與自己的進步相稱。
改正錯誤是進步之本,重複錯誤是落後之源。但改正錯誤有時很難,特別是性格上的缺陷或思維方法上的問題,常常是自己認識到了,也有不少深刻的教訓,甚至慘烈的代價,可就是改不了。那就多聽聽孔老夫子的諄諄教誨,多想想自己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
如果說一定要跟人比,那就比誰改正錯誤更多,而不是比身外之物。因為比地位比金錢比名望比配偶的回頭率的話,你永遠不會滿足,你就是上了一個臺階,還會有地位更高金錢更多名氣更大配偶更靚麗的人壓得你抬不起頭來,讓你鬱悶到永遠。
把孔子這段話讀懂,靜下心來,客觀地審視自己,從改正小毛病做起,堅持下去,你肯定會變好,你的朋友圈也會變好,你的前途就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