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說:沒有人生活在過去,也沒有人生活在未來,現在是生命確實佔有的唯一形態。
不念過去
人生在世,總有人對過去念念不忘,或是對過去錯失機會的遺憾;或是對過去傷痛的難以忘懷;或是去過去自卑情緒的羈絆;或是對過去輝煌的留戀。
有個年輕人總是覺得不快樂,背負著太多對過去的留戀,以至於不能正常生活,他問禪師,我總是不能放下過去,應該怎麼辦?
禪師笑而不語,讓他拿起一個空杯,然後往裡面倒熱水,杯子滿了依然倒,燙的男子趕忙放手。 禪師緩緩道:「痛了,自然就懂得放手。」
無論過去如何,生活依然在繼續。
如果過去已經對現在造成了影響,我們就要學會放下。
沒有什麼放不下的,痛了,就自然放下了。
不負現在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劉若英的一首《後來》承載了所有我們關於青春的回憶。
年少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但時間是單行道,過去了,就回不來了。
我們能抓住的只有今天。今天才是你一切快樂和幸福的源頭。
每天都是一個嶄新的開始,不要再為過去的戀人而傷感,多看看現在陪伴在你身邊的人,不要讓他們成為下一個過去。把握住現在的幸福。
不畏將來
園藝課上,一位女孩遲遲不把種子播撒在土裡,老師詢問原因時,她說因為害怕花朵凋謝。為了避開一切不好的結果,逃避了所有的開始。
正像生活中的我們,經歷過一次失敗後,就會患得患失,害怕自己會遭遇更大的坎坷,害怕面對自己將來的路,而不敢繼續前行。
然而,變化和未知本身,卻是我們活著的最好的證明,
無論這段經歷是好是壞,它都是人生的一部分,都自有它的意義。
也正是因為那些走過的路,受過的傷,愛過的人,才構成了我們現在的樣子。
對於將來,依然會有無數的可能。
不畏將來,勇敢前行,時間會證明一切。
豐子愷在《不寵無驚過一生》中寫道: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我們要摒棄對過去的依戀,對未來的畏懼,才能淡定從容的過好現在的生活。
最後獻上印度著名戲劇家卡裡達沙的一首詩,《向黎明致敬》
看著這一天!
因為它就是生命,生命中的生命。
在它短短的時間裡,
有你存在的所有變化與現實:
生長的福澤,
行動的榮耀,
成就的輝煌。
因為昨天不過是一場夢,
而明天只是一個幻影,
但是活在很好的今天,
卻能使每一個昨天都是一個快樂的夢,
每一個明天都是有希望的幻景。
所以,好好的看著這一刻吧,
這就是你對黎明的敬禮。
#情感#
-END-
【日常分享生活所見所感,喜歡的點讚或關注。讓我們一起成長,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