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在中國的神話體系中,神和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漢字上便可見一斑。
「神」字始見於西周金文,寫法如下:左邊是一個表示祭臺的「示」,右邊是一個正在祭祀的人。那麼,被祭祀的是什麼人呢?答案是:死人。
(金文「神」字)
再看「仙」字,纂書中的寫法是:上人下山。《說文解字》有云:「人在山上。」又云:「屳,入山長生,即仙字。」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入山修煉,長生不老的人,即為「仙」。
(纂文「仙」字)
小結:「神」字是「示」字旁,表示死人,「仙」字是「人」字旁,表示活人。所以神與仙之間最本質的區別就是:神是死授,仙是生修。即:肉身尚存,還可成仙,肉身既滅,只能封神。這就是為什麼關羽是神而呂洞賓是仙,因為關羽死了,而呂洞賓還活著。
所以,神來到人間叫「顯靈」,通常看不見、摸不到,而仙來到人間叫「下凡」,肉身可見,與人無異。我們現在常說的「神仙」,更接近與「仙」的含義。
有了這條基本認知,就不難回答《封神演義》中,為什麼姜子牙封神,偏偏沒有封自己?最主要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位置滿了之類的,而是他活得好好的,沒理由去死。
(姜子牙劇照)
有這個疑問的人,都是沒看過《封神演義》原著的,因為原著中的封神,根本不是什麼好事。書中開篇第一回就寫到,姜子牙因為得到了截教的寶物聚魂幡,元始天尊很高興,這才說道:「此物可除去周武王及姜子牙在封神榜裡的名字。」
由此可見,對於仙來說,封神是一種懲罰,意味著肉身已死,只剩一絲真靈。而且,通常情況下,神的地位是要低於仙的。所以,以姜子牙的道行,為什麼不保留肉身修煉成仙?直接送死去當神不是傻嗎?
所以,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上神」的地位要高於「上仙」,雖然不能說人家這麼設定就是錯,但至少不符合中國傳統神話體系的規則。
神與仙還有一個區別,那就是神的概念是很寬泛的,全世界各國都有自己信奉的神,但是仙是中國道教特有的概念,專指那些超脫輪迴、長生不老的人,他們通常法力無邊、無所不能,比如張果老、呂洞賓、太白金星,這都是仙。
總體來說,當仙肯定是要比當神要更好的,但與此同時,成仙的難度也要遠高於封神。
封神是比較隨意的,凡生前有功德者,無論什麼出身、什麼背景,都可以被封神,比如趙公明、關羽死後封「財神」,秦瓊、尉遲恭死後封「門神」,就連被呂后扔進廁所慘死的戚夫人死後都封了「廁神」。
(關羽死後封神)
通過這些例子也不難看出,神大多數都只是底層「公務員」,有具體的職位和責任,是要幹活的,而仙大多數都是高高在上的領導,也就負責煉個丹,開個會,喝個茶什麼的。
成仙美則美矣,但實現起來是非常難的。有個詞叫「得道成仙」,你得先得道,然後才可能成仙。也就是說,你得先皈依道教,然後潛心修煉,而最終能修煉成功的卻不及千萬分之一。
不過,成仙的難度雖然大,但修仙的門檻卻並不高。《西遊記》裡,太白金星就曾說過:「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什麼意思呢?什麼叫「九竅」?
(太白金星劇照)
「七竅」我們都知道,是指頭部七個孔竅,即兩隻眼睛、兩個鼻孔、兩個耳朵、一張嘴。而「九竅」,就是外加排洩系統中的水道和谷道。哺乳動物的水道和谷道是分開的,所以是「九竅」,而低等的爬行類動物的水道和谷道是共用一處的,所以是「八竅」。「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的意思就是,想修煉成仙,那你首先得是哺乳動物。所以,即便是龍王,也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仙。更典型的例子是白素貞,明明有千年的道行,卻修不成仙,只能成妖怪。這是先天條件決定的,無法改變。
(白素貞)
活著修不成仙的是妖怪,那麼死了封不了神的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太簡單了,有功德的人,死後封神,而普通人呢,死後就是鬼嘍。
綜上:生前為人,死後為鬼,肉身成仙,靈魂封神,至於妖啊怪啊,那就超出人的範疇了。(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