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一)

2020-12-06 178動漫頻道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一)

動漫 178動漫原創 2020-07-03 14:08:45

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淺顯的談了談日本動漫的發展,其中在「「赤子之心」宮崎駿」那篇文章裡提到過,宮崎駿的很多作品的靈感都是來自於日本的神話歷史以及山野怪談。「妖怪文化」作為日本民間最為具備傳奇色彩的民俗文化,不僅沒有隨著時間推進而逐漸凋零,反而伴隨著近代日本動漫產業的不斷發展而開枝散葉,成為了當代日本動漫中的中流砥柱。

提到「妖怪」在日本動漫中的發展,就不得不提到「妖怪博士」水木茂。水木茂是日本鬼怪漫畫第一人,也是怪談系題材漫畫的元祖。在他接近五十年的漫畫生涯裡,產量雖然不多,涉及的範圍卻非常多樣化,包括戰爭、科幻、喜劇、恐怖等等。

水木茂對於妖怪的興趣來自於他幼兒時一位名為「鬼婆婆」(のんのんばあ)的老婦。鬼婆婆年輕時曾是水木茂家中的女傭,老時因丈夫及養子去世便擔任起水木茂的保姆。鬼婆婆經常給水木茂講山野怪談的故事,還有「妖怪」與人的故事,還有死後的地獄等等,這使得年幼的水木茂對「妖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水木茂從小就展示了其繪畫方面的才華。私下曾以「茂鐵」為筆名,自行創作「天昆童畫集」、「茂鐵似顏繪集」等作品。小學畢業的水木茂因成績不好無法順利升學,而改念兩年期的高等科小學。在念高等科小學期間,水木茂在學校導師由木末雄先生的建議下,將個人的油畫作品拿到米子市上的市民館內舉辦個人畫展,事後當地的報社也特地為水木茂刊登一份稱讚他繪畫天份新聞。

20歲時水木茂收到徵兵令,因為近視眼所以被作為補充兵編入軍隊中。1943年,21歲的水木茂收到召集令前往擔任鳥取連隊的士兵。在戰爭期間,水木茂因為感染了當地瘧疾而癱倒在病床上,當時,人類歷史上最後的海空大決戰正在臘包爾上演,無力躲進防空洞的水木茂在一次敵機的空襲中失去了左臂。

戰後回國,水木茂當過魚販子,當過貨運工,可惜殘疾人的身體素質讓他在體力勞動上始終步履維艱。直至1951年,水木茂開始著手繪製連環畫劇。此時期,水木茂創作了「蛇人」、「空手鬼太郎」、「ガロア」、「河童の三平」等連環畫,也是未來水木茂的代表作「鬼太郎」、「河童三平」的前身。

因為缺少左臂的身體,水木茂沒少受到周圍人的排擠。但天性樂觀的他並沒有自怨自艾,相反,南太平洋戰爭帶給他的折磨和當地居民的友善讓他真切認識到了戰爭的愚昧和恐怖,更堅定地確認了日本在戰爭中的責任。下一篇,我們就來聊聊,水木茂在真正走上漫畫家之路後的「妖怪」奇談。

相關焦點

  •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的起源(一)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的起源(一)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從鳥山石燕到水木茂:日本妖怪文化發展報告
    鳥山石燕筆下的百鬼夜行網易匠心巨製,自研國民級手遊《陰陽師》靠一己之力,在中國市場打開了日本妖怪文化的大門。先前我有專門介紹百鬼夜行的文章,但思慮再三,總覺得缺少一個源頭。今天就來給朋友們講一講日本妖怪文化的根,以及整個妖怪文化的發展歷程。就像之前我提到的,很多日本妖怪都能在中國志怪傳說裡找到原型。
  • 日本鬼怪漫畫之父水木茂作品集《妖怪大全》出版
    近些年來,隨著以日本妖怪為主題的漫畫、電影、動漫、遊戲的風靡,日本妖怪文化也成了熱門話題。在深受人們喜愛的《夏目友人帳》《滑頭鬼之孫》《千與千尋》《怪化貓》《幽靈公主》等作品中,都有妖怪登場。如今,妖怪在日本不僅存在於傳說之中,更是形成了一種文化體系。  日本的原始神道思想以自然崇拜為主,視自然界的各種動植物為神祇,寓寄對大自然的萬物之感恩。因此,如木茂所說:「出於對自然、動物的敬畏,日本人民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都稱為妖怪。」
  • 淺談日本電影中的妖怪文化
    影片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在片中出現的各種神怪,他們與的個性與人類一樣有好有壞,造型卻是千奇百怪。自平安時代以來,鎌倉就是妖怪文化中經常出現的背景板,各種小說、日漫中的詭魅故事都在這裡上演。  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 日本妖怪文化
    大家都知道日本這個國家善於模仿、學習,然後經常把事情做到極致。說到日本的妖怪文化不得不提到兩本書,《怪奇鳥獸圖鑑》和《百鬼夜行圖》。在日本奈良時代,我國的唐朝《山海經》傳入日本後,書中的奇幻怪物就在日本紮下根來。尤其《怪奇鳥獸圖鑑》的繪本內容大多數都出自《山海經》。
  • 日本妖怪漫畫第一人,為中國寫了一本妖怪圖鑑
    《咯咯咯鬼太郎》動畫第六季,改編於2018年而第一次的和第三次的改編,則分別在1968年和1985年引起了兩次日後被學界稱為「妖怪風潮」(妖怪ブーム)的社會現象。水木茂用漫畫把日本本土的妖怪文化帶入了日本的尋常百姓家,也深刻地影響了日本戰後漫畫的創作路徑。水木茂對於妖怪的有著近乎痴迷一般的喜愛。
  • 那些日本的妖怪傳說,你知道多少
    《妖怪大全》中收錄妖怪 764 種、神明 112 種,乃日本妖怪文化集大成之作。其創作者水木茂,是日本現代著名的妖怪畫師,是日本二戰後讓妖怪文化復興的靈魂人物。大多數日本人對妖怪的啟蒙,都是從水木茂的漫畫開始的。他查閱了大量的古籍資料,到各地走訪搜集各種各樣的民間傳說,基於此創造出來近八百種妖怪,極具日本色彩。
  • 從《千與千尋》到《夏目友人帳》:日本文化為何盛產妖怪?
    其實在日本文化裡,妖怪並非可有可無的奇談怪論,而是活生生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生活。 根據江戶時代國學大師本居宣長的《古事記傳》,日本有「八百萬神」、「八百萬妖」的說法。這種說法當然是頗具詩意的誇張修辭,但這用來反映日本妖怪生態的豐富多元,絲毫不為過。
  • 《中國妖怪故事》:帶你追根溯源,日本動漫中的妖怪大都出自中國
    我們熟知的《西遊記》中,天蓬元帥因冒犯嫦娥仙子,不是就被變成了豬,下到凡間嗎?還有土地爺、通天河的老龜,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妖怪文化的一部分。中國的傳統文化-妖怪文化怎麼就跑到日本了呢?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在文化上也深受中國的影響,妖怪文化更是如此。
  • 日本動漫妖怪多從中國進口 連日本人的祖宗都70%來自中國
    日本動漫妖怪多從中國進口 連日本人的祖宗都70%來自中國時間:2016-08-05 06:0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動漫妖怪多從中國進口 連日本人的祖宗都70%來自中國 日本動漫妖怪多從中國進口 中國盛產妖怪但為啥錢卻都讓別人給賺了?
  • 日本人為何對「妖怪文化」如此痴迷?
    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日本的妖怪文化1、盛行的妖怪文化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甚至有妖怪學這個門類日本人還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成《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圖書而隨著妖怪文化的盛行>植根於日本強大的ACG文化中並隨著動漫、二次元文化的傳播成為日本文化軟實力輸出的一部分這是京都近700年歷史的大德寺的塔頭真珠庵所收藏的【百鬼夜行圖】也是日本現存百鬼夜行繪卷的最古老版本所有百鬼夜行繪卷的最經典作品
  • 怪影幻象:日本妖怪類型電影的風格嬗變與文化探究
    尤其日本的動漫產業非常發達,再結合妖怪這種形象本身的幻想性,日本的妖怪題材電影很多都是以動畫電影的形式被創作出來的,如《千與千尋》。此外,《夏目友人帳: 結緣空蟬》也是很典型的妖怪電影。這些妖怪題材電影的創作,都是日本妖怪文化的體現。因此在研究日本妖怪題材的奇幻類型電影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日本的妖怪文化。
  • 疫論·文化|妖怪出沒:日本疫情中的現代理性與魑魅魍魎
    來源:秋田經濟新聞日本現代化的另一個側面其實,本次新冠疫情並不是amabie第一次在大眾傳媒中登場。包括知名漫畫家水木茂在上世紀60年代推出的國民作品《鬼太郎》還有近年來人氣頗高的動漫《夏目友人帳》系列中都有以它為原型的角色出現。
  • 《中國妖怪故事》:照妖鏡下的人生百態,獨一無二的文化瑰寶
    隨著時代的發展,妖怪出現在越來越多的文學、影視和動漫作品中。「妖怪」的形象也逐漸現代化和娛樂化。這些形形色色的「妖怪」不僅構成了我們的神話體系,而且還塑造了我們的文化模式與文學想像。遺憾的是因為各種歷史原因,中國的妖怪被迫斷代,凋零。如今,我們似乎早已遺忘了這個獨特的文化遺產。
  • 「百鬼夜行」的日本怪談文化,讀這一篇就夠了
    近年來,日本妖怪文化愈加流行,在遊戲與動漫、文學的推動下,很多人都能隨口說出幾個日本妖怪的名字,酒吞童子、雨女、姑獲鳥……但是由於「妖怪眾多」,許多人即便對此很感興趣,也仿佛無從入手。
  • 日本的動漫「妖怪」文化:「百鬼夜行」竟來源於中國的《山海經》
    《滑頭鬼之孫》是2011年在日本上映的一部動漫作品。故事大概講述了作為妖怪滑頭鬼的孫子奴良陸生,在人類和妖怪的世界中不斷徘徊,最後覺醒妖力,拯救同學的故事。這個故事裡,最吸引我的不是「英雄救美」的戲碼,或是動畫中精緻的人物。反而是眾多妖怪跟著大妖怪滑瓢在夜裡的巡遊,這個巡遊,在動畫裡叫「百鬼夜行」。
  • 動漫小知識:日本妖怪文化是怎樣形成的
    動漫小知識:日本妖怪文化是怎樣形成的文/動漫達人毛毛日本妖怪的產生和妖怪文化的形成,並不是某種單一因素決定的,而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那麼妖怪的模樣到底是怎樣被確定下來的?難道真的像傳說中那樣,是白澤向黃帝一一描繪出來的?
  • 走進日本妖怪紀念館!深度體驗日本怪談文化
    日本怪談是日本文化中極具特點的一部分,一直以來,這些怪談文化都十分興盛。1964年,小林正樹根據日本小說家小泉八雲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而成電影《怪談》,他以《黑髮》、《雪女》、《無耳芳一》、《茶杯中》為敘事文本,藉助多種藝術形式呈現的一部經典怪談電影,這些故事全部取材於日本民間傳說,可謂「日本聊齋」。
  • 日本有一條「妖怪街」,街道上「群妖亂舞」,而且免費開放
    近幾年來,出落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距離我們較近的日本,是國人常去旅遊的國家,不僅可以欣賞櫻花飄落的美景,還可以在去日本著名的「妖怪街」, 街道上「群妖亂舞」,至今免費開放。「妖怪街」位於日本的鳥取縣,它的本名其實叫水木茂一條街,對漫畫有了解的小夥伴應該知道,水木茂是日本著名的漫畫家,而鳥取縣就是這位漫畫大師的故鄉,因為他的妖怪漫畫深受日本人的喜歡,所以在他的故鄉鳥取縣打造了一條以他的妖怪漫畫為主題的街道,就是水木茂一條街。
  • 日本的妖怪文化之貓妖
    日本的妖怪文化可以說已經滲人日本百姓的生活裡,不管是一種語言,還是一種狀態,都能找到跟妖怪的聯繫。我們來聊一聊,日本的妖怪文化有哪些呢?這種現象在日本非常普遍,就連很多俗語都跟妖怪有關,比如「把鬼蘸了醋吃」,比喻這個人什麼都不怕。顯而易見,妖怪文化已經完全被日本人當做了文化標誌。日本曾有一位著名的文化研究博士,專門研究妖怪文化,他用六年的時間收集了近兩萬條跟妖怪有關的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