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建校80周年 -- 學校概況

2021-01-10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學、工學、農(水產)學、經濟學、文學、醫(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等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學校依山傍海,坐落在景色秀麗、氣候宜人的海濱旅遊城市──青島。校訓是:海納百川,取則行遠。

  中國海洋大學的前身是私立青島大學,始建於1924年。後經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等幾個時期的變遷,於1959年發展成為山東海洋學院,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全國13所重點綜合性大學之一,1988年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校名為鄧小平同志題寫。2001年2月,國家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國家海洋局、青島市人民政府籤署協議,決定給予重點支持,把海大建設成為海洋和水產學科特色鮮明、國內外有影響的高水平大學(簡稱高水平特色大學)。2002年10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青島海洋大學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黨委書記 馮瑞龍

校長 管華詩


  學校分魚山、浮山和嶗山三個校區,設有海洋環境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海洋生命學院、水產學院)、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外國語學院、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法學院、數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公共管理學院、教育系以及繼續教育、高等職業技術、國際教育等20個學院(系),69個本科專業,10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現有海洋科學等7個博士後流動站,擁有並覆蓋39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和7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其中包括MBA),擁有海洋、水產、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大氣科學等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0個領域具有專業工程碩士授予權。有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水產養殖等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國家海洋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海洋生物工程中心也設在海大。物理海洋、環境海洋、海洋生物、水產養殖、海洋藥物和海洋遙感等6個學科設有「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還擁有兩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海洋學、海洋化學)、一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和一個全國文科重點研究基地。

  學校現有在冊各類學生190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4500人,留學生800餘人。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一批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在校治學和執教: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博士生導師20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2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王蒙先生擔任顧問、教授、文學院院長,著名畫家範曾先生擔任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 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受聘為名譽教授,5位國內知名作家受聘為 「駐校作家」,還有500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組成的「客座教授團」以及來自十幾個國家的40多位博士組成的「海外教授團」。在900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300名、副教授250名,具有博士學位的佔38%,45歲以下教師佔80%以上。學校先後有260多名教師和科技人員受到國家及省、市的表彰獎勵,其中,宋微波教授榮獲第五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是山東省唯一獲此殊榮者;張正斌教授榮獲首屆國家級高校教學名師獎,是全國100名獲獎者之一。

  學校共有70餘個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具有不同專業特色的實驗室,擁有供教學、科研使用的3500噸級海洋綜合調查船——東方紅2號。學校圖書館不斷豐富館藏資源,已建成國際上較為全面的海洋水產學科外文資料庫,成為全國海洋科學文獻檢索和信息資料中心,是教育部29所具有科技查新資格的重點高校圖書館之一。

  學校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特長的發揮,不斷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自2003級開始,實施以彈性學制、教師指導下的自主設計學習、畢業專業模式識別與確認制為核心,具有動態、自適應性和可持續發展特點的全新的本科教學運行體系,探索出了符合我國和學校實際情況的教育創新模式,為進一步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為「學在海大」提升為「學(習)在海大、創(新)在海大、成(才)在海大」奠定了堅實基礎。海大畢業生具有「厚基礎、寬口徑、有特色」的特點,深受用人單位歡迎,一次性就業率連續六年平均在90%以上。


  學校設有海洋藥物工程研究院、物理海洋研究所、海洋經濟與海洋法學研究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信息工程中心、水產養殖研究所等30餘個研究機構。科學研究瞄準國家和世界海洋科學與技術發展的前沿,發揮多學科、綜合性和海洋科技人才密集的優勢,取得了顯著成就。在海洋動力學、海洋環境及其預測、海洋生態動力學、信息科學與技術、水產養殖及精加工技術、軟科學技術、海洋藥物研究開發、工程技術、海洋經濟、海洋法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績。「九五」以來,海大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和先進水平的70餘項,國內首創和先進水平的150餘項,出版專著200多部,發表論文8000餘篇;被SCI、EI、ISTP等收錄論文900餘篇,獲國家級獎及國家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20餘項,獲省部級、地市級獎數百項。目前,在海洋和水產領域,該校承擔的「973」項目數已佔到總數的1/3,承擔的「863計劃」項目數則位居全國海洋科研機構第一位,充分顯示出作為國家海洋和水產學科科技計劃項目主要承擔者的實力,為國家及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海大十分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幾年來,派出境外留學、考察、講學人員及訪問學者佔全校教師人數的50%以上。先後與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留學生規模已進入國內高校前30名。

  21世紀是海洋世紀,中國海洋大學在新的世紀裡將有更大作為。目前,海大正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廣納人才;以國際化的標準,苦練內功;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國內外競爭。學校的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基本完成高水平特色大學的建設任務,初步奠定研究型大學的基礎;到2025年或再長一段時間,建設成為特色顯著的綜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學。

相關連結:[www.ouc.edu.cn][news.ouc.edu.cn]

相關焦點

  • 中國海洋大學建校80周年 -- 歷史沿革
    中國海洋大學前身為私立青島大學,創建於1924年8月。以此為契機,以近80年建設與發展的驕人成就為基礎,2002年10月學校獲準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開始了全面建設高水平特色大學的歷史新徵程。   經過幾代人80年的建設與發展,中國海洋大學已經成為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學、工學、農(水產)學、經濟學、文學、醫(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等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 《蘇州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郵資封首發
    10 月 18 日,中國郵政正式發行《蘇州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郵資信封 1 套 1 枚。 蘇州大學前身為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舉辦的大學之一。
  • 黑龍江大學舉行80周年校慶倒計時300天暨校慶志願者招募啟動儀式
    80周年校慶倒計時300天暨校慶志願者招募在主樓一樓報告廳正式啟動。  校團委書記、校慶辦副主任周成剛發布和解讀《黑龍江大學80周年校慶志願者招募工作方案》。他表示,校慶志願者工作是校慶各項活動開展的重要保障,是培養學生愛校情感的重要載體。為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形式,提升服務品質,展示黑大學子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志願者風採,為80周年校慶提供優質的志願服務,學校正式發布校慶志願者招募方案。
  • 上海交大紀念建校123周年
    上海交通大學7日舉行建校123周年紀念大會。供圖中新網上海4月7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交通大學7日在該校閔行校區舉行建校123周年紀念大會,新老校友相約在菁菁校園,再續情誼、聚首暢談,重溫往昔時光。出席上海交大建校123周年紀念大會的校友孫鈞院士。
  • 海大建校60周年:創建世界一流學科工作初見成效
    海南日報海口12月15日訊 (記者陳蔚林 實習生餘夢月)12月16日,海南大學將迎來建校60周年紀念日。連日來,該校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支持海南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學科」的重要指示精神為主題,舉辦系列活動慶祝60周年華誕。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該校世界一流學科創建工作已經初見成效。
  • 大連楓葉國際學校建校十五年 過半畢業生就讀海外名校
    ,共同慶祝大連楓葉國際學校建校15周年。自2006年開始,楓葉先後在武漢、天津、重慶等地建校,目前在國內擁有20餘個校區,在校生達到8000人。同時,800多名來自韓國、日本、美國等15個國家的留學生在楓葉國際學校就讀。作為一所中加合作的國際學校,楓葉的高中開設由加籍教師講授英文原版的加拿大高中全套課程和四門中國高中文科課程,其學歷得到中國和加拿大卑詩省教育部認可。
  • 海南中學舉行紀念建校97周年大會暨第52屆校運會開幕式
    海口網11月1日消息(記者伍鳳妹)11月1日上午,海南中學高中部運動場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海南中學紀念建校97周年大會在此召開,全校4000多名師生相聚於此,共同回顧海中輝煌歷程,一起分享校慶節日的歡樂,攜手展望美好未來!
  • ——上海交大紀念建校123周年
    4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行建校123周年紀念大會,新老校友再度相聚在東海之濱,相約在菁菁校園,再續情誼、聚首暢談,重溫往昔時光,感受今日之母校,共築明日之交大。交大「90」後院士與新中國同向同行70年自建校始,交大人始終以「儲才興邦」為理想,將自身發展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開拓進取,不斷攀登,是國之脊梁,是民族振興的中流砥柱。
  • 瑞士聖加侖州教育部長及聖加侖大學校長來訪中國人民大學
    5月13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洪大用會見隨瑞士聯邦主席來華的瑞士聖加侖州教育部長斯特凡·科立克(Stefan Koelliker)與聖加侖大學校長託馬斯·比格(Thomas Bieger)一行。雙方就拓展中國人民大學與聖加侖大學的交流合作進行了探討。聖加侖大學對外關係負責人阿爾諾·霍爾德(Arno Hold)陪同訪問。
  • 成都二十中舉辦大同教育思想研討暨建校90周年辦學成果展示會
    12月8日上午,成都市第二十中學舉辦的「大同教育思想研討暨成都二十中建校九十周年辦學成果展示會」在茶店子高中部校區室內籃球館舉行。來自金牛區教育局機關和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領導、五區聯盟學校及20中師生代表、受邀專家約300人參會。上午8:40,天健館二樓會場,由二十中學生管弦樂隊演奏的《我和我的祖國》《加勒比海盜》開場曲,揭開了會議的序幕。9點,主持人姜軼宣布會議正式開始。
  • 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20周年:西遷一甲子 桃李更蔥蘢
    西遷一甲子 桃李更蔥蘢 ——    寫在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20周年暨遷校60周年之際    60年前,它從黃浦江西遷古城西安。    如今,西安交大校園裡聳立起一座通體玻璃結構、極具現代感的數字展館,這裡呈現的是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的未來圖景——2015年10月,循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指向,教育部、陝西省籤署協議,西安交通大學發起共建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一個精準對接創新發展需求、匯聚海內外高端人才的西部區域創新平臺將在陝西西鹹新區落成。
  • 中國海洋大學開建西海岸校區!校長解密新校區建設原因及規劃定位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奠基—全景航拍 通訊員 吳濤 攝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表示,中國海洋大學作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中唯一一所綜合性海洋大學,因海而興、因海而強。為更加便捷地支撐海洋科研教學工作的開展,學校一直希望能建一個瀕臨海濱的校園,對海的渴望與需求不言而喻。在青島市及西海岸新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經過慎重的研究論證,決定在古鎮口融合創新區建設新校區。
  • 百年栽植桃李芬芳 泉州幼高專將迎建校130周年
    原標題:百年栽植桃李芬芳 泉州幼高專將迎建校130周年  泉州幼高專供圖  從泉州培英女校、福建省泉州女子學校,到福建省泉州幼兒師範學校、泉州兒童發展職業學院,再到如今的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30年來,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經歷了創辦、轉型、發展、升格等不同階段,篳路藍縷,如今,百年栽植已綠樹成蔭、桃李芬芳。這所百年老校將於11月28日迎來建校130周年。
  •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開建,2022年啟用首批4個學院遷入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主要功能布局圖「西海岸校區開工建設,標誌著中國海大將結束長期以來沒有海岸線和綜合性濱海實驗場的歷史!」9月16日,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教創新園區(西海岸校區)開工奠基,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在奠基儀式上說道。
  •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學校簡介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縮寫UBC)是一所大型公立綜合性全國大學,成立於1908年,位於加拿大西部大型城市溫哥華,提供本科、碩士、博士、職業文憑、文憑課程五種學位類型。
  • 東吳大學舊址入選「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真美!
    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日前公布,共計98項(組群)入選「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吳大學舊址(現蘇州大學本部)名列其中。
  • 中國郵政10月18日推出《蘇州大學120周年(籤8)》郵資標籤
    喜歡港、澳、臺、大陸、法國、日本原地封片請點上方「港澳封市」關注吧需要購買首日原地實寄封的朋友,可以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微店購買為紀念蘇州大學建校
  • 中國海洋大學:9大學科進入ESI前1% 新增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中國海洋大學今年招生計劃依然是3850人,學校將新增一個專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學校現有9大學科已進入了ESI前1%的行列。」中國海洋大學招辦主任王宇龍近日做客人民網2019高招系列訪談節目《招辦主任來了》,解讀了學校2019年招生政策的最新變化,介紹了招生計劃、學校專業、國際化辦學的相關情況。
  • 三中建校五周年暨獎助學基金會及九鼎工程技術成立
    三中建校五周年暨獎助學基金會及九鼎工程技術成立 房天下   2011-09-05 15:48 [摘要]
  •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科技學校」掛牌,「科創實驗班」今年開始招生
    1月14日,「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科技學校」在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正式掛牌,由國科大和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合作推出的「科技創新實驗班」也將於今年新學期正式開始招生,計劃小學、中學各一個班。掛牌儀式上,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楊國強表示,中國科學院大學與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共同探索新形式下的科技教育,共同打造科技特色校,國科大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結合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基礎教育成功經驗,在科教平臺建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師資培訓、學科建設、科學教育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入合作,開放高精尖科平臺,未來,國科大將引入更多科教資源,在附屬學校開展科學素養培養工程等項目,真正打通優質資源進校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