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杭州的黃女士,最近總有一些難言之隱,她發現自己脖子上莫名長了一些非常難看的「小肉球」,細條狀還泛紅色,自己忍不住就扣掉了,結果沒過一個星期又慢慢長出了新的一片。
家裡年紀大的親戚都說這是「母瘊子」,摳了還會生「小瘊子」。黃女士也沒聽說過這個,不敢再輕易處理,不得不上醫院進行檢查。
經過醫生的檢查,這些「小肉球」其實是一種尋常疣,是由HPV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皮膚表面贅生物,多出現在四肢、頸部等位置。了解到黃女士已經結婚,就是已經有了X生活,所以醫生判斷十有八九是HPV感染在「作祟」,沒想到黃女士真的查出了HPV18感染,還出現了早期的宮頸病變。
HPV感染(特別是低危型)常伴隨著這類疣體出現,部分免疫力好的人除掉疣體後可以自愈,而病毒持續感染的人會反反覆覆長這個。
而黃女士檢查出來的是高危的HPV18,如果不及時清除HPV病毒,那麼就不僅僅是長「疣體」那麼簡單了,高危型的HPV感染,如果長期不轉陰,會導致病毒持續感染,最終會導致宮頸癌的出現。
宮頸癌找上門來,身體會有3處變化,女性別掉以輕心!
1、接觸性出血
性生活時異常出血,並且伴有私密處疼痛感,或者進行婦科檢查時,有異常不舒服的感覺。
2、月經異常
經期延長、經血量變多或變少、痛經加劇等,有時候經血中還夾雜著黑色的血塊,甚至帶有一股腐臭味。
3、陰道分泌物異常
白帶增多、變稀、帶血,陰道分泌物常呈米湯樣或膿血樣等,而且頻繁出現下腹脹痛的症狀,嚴重的時候,由於癌體壓迫輸尿管和直腸,甚至會排尿困難、頻繁便秘。
遠離宮頸癌,呵護女性健康,做好以下幾件事:
1、做好宮頸篩查
TCT檢測,是宮頸癌癌前病變檢查的第一步,它能發現早期病變的細胞,早期診斷率高達90%以上。另外,還有人乳頭瘤病毒(HPV)檢驗,HPV病毒是引起宮頸癌的元兇,感染高峰在18-28歲和40-44歲兩個年齡段。所以,女性到了一定年齡階段,要做好篩查,早發現早治療。
2、積極運動
免疫功能低,人們更易受到各種病毒或者細菌的感染,從而導致宮頸部位發生病變。而適當的運動,鍛鍊,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提高女性對抗病毒的能力。建議每天至少保持30分鐘的有氧運動,一周保持3-4次,堅持鍛鍊,能大幅度降低患子宮頸癌的風險。
3、增強免疫力
人體免疫力對於清除HPV病毒至關重要,如果女性的免疫力較低,很難讓HPV病毒轉陰,在平時還容易生病。要及時補充一些營養,像蔬菜和水果以及高蛋白的食物都可以,都有利於提升免疫力。
對於HPV感染者來說,平時可以補充ֹֹֹ藜ֹֹֹ麥ֹֹֹ多ֹֹֹ肽ֹֹֹ 類食物,直接作用於人體的免疫系統,增強機體的抗病毒性,加快HPV轉陰,預防宮頸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