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印度的牛屍體,禿鷲都快死光了,當地天葬被迫變土葬

2020-08-28 X科學檔案館

自然界中有這樣一群「環衛工人」,它們專門清理大自然裡的垃圾--動物的屍體。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禿鷲。

禿鷲並不喜歡完全腐爛的屍體,它們更喜歡新鮮、美味的屍體大餐。因此,它們的嗅覺非常的敏銳,能夠聞到死亡的氣息,在天空中不斷的盤旋飛舞的它們,時刻尋找潛在的食物。

the vulture and the little girl禿鷲與小女孩 拍攝者凱文卡特

這張著名的相片就是一隻禿鷲落在一名蘇丹小女孩子的身後,虎視眈眈的盯著這個飢餓的小女孩,等待她倒下,嗅到死亡氣息的禿鷲已經準備好隨時就餐。


這種專門吃屍體,有著這種超強抵抗力和消化能力的生物,近些年在印度地區因為吃了牛的屍體而瀕臨滅絕,導致當地的喪葬方式發生了改變,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禿鷹到底有多麼強大!

禿鷲的獨特相貌

  • 頭部、臉部及脖子周圍的羽毛很少

這是因為它們在進餐的時候會將腦袋扎進去,深深的沉浸在美味的食物中,沒有羽毛或有較少的羽毛可以減少血液、雜質等東西粘在它們的身上。

  • 禿鷹在進食的時候,有自己的獨特癖好

它們喜歡從動物的屁股也就是肛門位置入手,這樣就可以直接吃到美味的動物內臟。

所以,它們最容易接觸到各種超級致命細菌,例如:肉毒桿菌,炭疽,霍亂和沙門氏菌等一系列的超級致命病原體以及腐爛的便便。

因為自己的食物特性,經過幾百年的進化,禿鷲發展出了強大的能力,對腐爛的物質和糞便具有超強的免疫力。

禿鷲到底有多強大

  • 禿鷲強大的消化能力

禿鷲的胃酸比人的胃酸強1,000倍

比鷹及其他食肉的鳥類的胃酸強十倍

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禿鷲的腸胃酸性甚至超過電池的酸,並且能夠溶解某些金屬。

正是禿鷲這種極端的酸性才能殺死,它們從屍體腐爛的肉中攝取的大多數細菌和寄生蟲哥。

哥本哈根大學微生物學研究小組專門對禿鷹身上的細菌做了採樣和分析。他們在野外捕獲並安樂死了26隻黑色禿鷹和24隻火雞禿鷹。

通過屍檢和DNA測試,顯示在禿鷲的臉上和腸道中存活了大量的細菌和微生物,種類多達528種。

禿鷲進化出的強壯腸道,在它們的大腸中含有大量梭菌和梭菌,可以幫助它們消化和濾除腐肉上的許多微生物,讓他們在食用腐爛的肉同時可避免生病。

  • 禿鷲阻止了危險疾病的傳播

去除腐肉是食物鏈上的必要環節。

禿鷲尖尖的喙可以剝離骨頭上的腐肉,一群禿鷲在20分鐘內就可以將屍體剝落成裸露的骨頭。

禿鷲具有較高的體溫和強健的胃酸,可以幫助它們消化感染病原體的腐肉,而不會產生任何不良影響。

在自然界中還有其他的清潔工,例如老鼠和野狗,它們也一樣也可以清除屍體上的腐肉。

但是,老鼠和野狗卻是病原體的載體,能夠傳播致命疾病,例如炭疽病,口蹄疫,結核病等。

只有禿鷲可以在危險微生物繁殖和產生孢子之前,先將其消化掉。

從而將它們從我們的生態系統中清除,避免這些致命細菌感染人類和其他動物。

為什麼禿鷲在印度快滅絕了?

  • 禿鷲腎衰竭

在印度北部,禿鷹曾經數量很多,當地的牲畜死亡後,就被扔到村莊的開闊地帶,禿鷲就幫助清理這些牲畜的屍體。

禿鷲通過有效地清除腐爛的屍體,保護生態系統免受致命病原體的侵害。

但是,當地的人們卻成功的殺死了這種善良的生物。

原來,當地農場的農民飼養了很多的牛,為了延長牛的工作壽命,產出更多的牛奶。

他們給牛服用了一種名為雙氯芬酸的藥物,這種藥物可快速緩解動物的疼痛,而且價格便宜。

攝入雙氯芬酸的牛死亡後,該藥物仍然保留在其血液中,這種藥物導致禿鷹腎衰竭並致其死亡。

自1990年代,由於對牛使用了獸用抗炎藥雙氯芬酸,印度次大陸的禿鷹種群減少了近95%。

1992年至2007年間,禿鷲的數量下降了99.9%,是世界上最大的禿鷲鳥類下降最快的地區!

目前,印度禿鷹的數量僅有20,000隻。

雖然印度政府立法禁止使用雙氯芬酸,但是因為這種藥物便宜的價格,當地的農民依然在非法使用。

禿鷲的瀕臨滅絕,當地的喪葬習俗被改變

沉默之塔又被稱為「達克瑪」,它是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的喪葬儀式建築。

瑣羅亞斯德教徒死後,他們的屍體被暴露在陽光下等待禿鷲分食。

他們為什麼選擇這種喪葬方法呢?

原來,在瑣羅亞斯德教中,火,水,土和空氣這四個要素是神聖的,不能因為處置死者而受到汙染。

例如,火葬被認為會對火,空氣和河水造成汙染,而埋葬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汙染。

為了避免汙染這些神聖的元素,瑣羅亞斯德教徒就採用了其他處置死者的手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讓禿鷲處理死者的屍體。

沉默之塔是帶有三個同心圓的高架平臺。

男性的身體排列在外圈,婦女的身體排列在中圈,而兒童的孩子排列在內圈。

死者死後被留在沉默塔上,在那裡他們的肉將被禿鷹吞噬。

如果禿鷹的數量足夠多,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屍體上的肉會從骨頭上完全被剝除。

氣候乾燥,剩下的骨頭就會自然分解成粉末。

因為當地的牛服用了雙氯芬酸,禿鷲遭受了滅頂之災,結果沒有足夠的禿鷲可以再處理死者。

禿鷲種群的減少讓印度的帕爾西族人被迫採用其他形式的喪葬方式。例如埋葬或火葬

為了維護傳統的儀式,他們也在沉默塔附近建造鳥舍,使禿鷹可以在附近生活和繁殖。

總結

禿鷲是我們遠離病原體的英雄,也是大自然中最偉大的清潔工。

它們為環境和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生命做出了巨大貢獻。

下次如果你看到禿鷲在路邊覓食時,請感謝這些自然的「環衛工人」正在做它們的工作。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The study was published today (Nov. 25) in the journ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https://www.livescience.com/48899-vultures-bacteria-microbiome.html

https://www.ancient-origins.net/history-ancient-traditions/zoroastrian-towers-silence-where-dead-are-left-vultures-007182

相關焦點

  • 禿鷹吃人肉?四川色達天葬習俗!
    但是在色達有這麼一個習俗讓很多人匪夷所思,那就是天葬。什麼是天葬?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說一說。天葬臺天葬是藏族的一種傳統喪葬方式,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個天葬臺,一個是印度的斯維採天葬臺,另一個是直貢寺天葬臺。在人死後將屍體運往天葬臺由當地專門解剖師將死去的人一塊一塊宰割,然後放在天葬臺上讓禿鷲或者鳥類,獸類等吞食。
  • 探秘色達神秘的天葬臺
    言歸正傳,,午餐後前往天葬臺進行觀禮,天葬是在一定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中形成的喪葬習俗,我還記得當時熙熙攘攘的下著小雨,我們一路踩著泥濘的道路前往天葬臺的觀禮平臺,由於時間還早,舉行天葬儀式都是由高僧決定的,在等待的時間段可以去周圍的草原逗弄下土拔鼠,可愛的土拔鼠一點也不怕人,拿著那些遊客丟的餅乾,雪餅噗呲噗呲的就吃了起來,非常可愛!
  • 藏民不惜死後以肉身供養禿鷲到底為何,天葬傳統源自印度還是波斯
    第一次對藏族「天葬」有直觀的感受是在電影《可可西裡》之中,當時就有一個疑惑:藏族人全民信佛,為何不實行佛教的推崇的火化,最高規格的葬禮為什麼不是塔葬,而不是天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家普遍認為藏民的天葬傳統源於佛教中「捨身飼虎」等典故,但是也有很多人指出,那位餵老虎的國王死後卻是土葬,佛教祖師爺釋迦摩尼涅槃之後也是火葬,所以說天葬並不是佛教傳統。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天葬起源於中亞。因為地理的原因,青藏高原與中亞地區很早就保持著經濟和文化上的來往。天葬在青藏高原興起,大概始於公元5至7世紀,波斯的摩尼教傳入中國。
  • 為什麼禿鷲在印度快滅亡了?
    ,所以它們喜好接續的盤旋飄動,時刻都在尋找食品,它們也喜好鮮美鮮美的大餐,並不是只喜好腐臭的遺體。這些年禿鷲在印度地區因為吃了牛的遺體而瀕臨滅亡,導致外地喪葬方式都產生改變。恰是禿鷲這類偏激的酸性才幹殺死,大多數細菌和寄生蟲。為何禿鷲在印度快滅亡了?在印度北部,禿鷹曾數目好多,外地的家畜死亡後,就被扔到鄉村的寬闊地帶,禿鷲就幫助清算這些家畜的遺體。
  • 色達:唯一允許參觀的天葬臺,禿鷲在天空盤旋,氣味很難讓人接受
    很多人把西藏當做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想要體會西藏的美景,感受藏民們對信仰的忠誠,想看一下藏民們淳樸的生活,但是除了西藏,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區的色達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去出,這裡居住著許多的藏民,有著名的色達佛學院,而且還有唯一允許參觀的天葬臺,你甚至還可以親眼看一下藏族非常有特色的天葬
  • 色達:天葬師邱彭的禿鷲
    禿鷲一般近一米高,特異的個體一般是「鷹王」,看起來直抵邱彭的腰間,肉紅的脖頸沾有天庭的血。「鷹王」站立一旁,大人物一樣奔走巡視,舉翅高叫,維持秩序。禿鷲列隊,身披麻袋的古羅馬軍團那樣列隊,然後閃出一道裂口,王者邱彭走進烏雲,烏雲立即合圍如初,把邱彭和那塊散發黑光的天葬石淹沒在羽翼與腥羶的空間。準確點講,那不是腥羶,因為混合著冷風、草甸、枯葉、塵土的氣味,那只是天葬臺的氣味。
  • 為何只有火葬和土葬成為了主流?
    死亡是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的,所謂死者為大,不管他生前是好是壞,死後都必須妥善安葬。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每個省份或者不同民族的喪葬方式都有很大的區別。有些喪葬方式是古代傳下來的,比如說天葬;有些則是順應時代的需求而成為主流方式的,比如說火葬。有的喪葬方式光聽著都讓人感到毛骨悚然,所以也就沒有流傳到如今了。
  • 色達天葬——藏族人心中的天道輪迴
    色達天葬臺建造在地勢相對平坦的半山緩坡上,用鐵欄半圍出一塊籃球場一樣大的平地,那便是進行天葬的地方。天葬,就是將死者的屍體供養給鷲鷹,鷲鷹食後飛上天空,藏族則認為死者順利升天。這裡的大嘴人可以爬進去,裡面是由無數個骷髏頭組成的屋頂,僧人在這裡念經超度死者,然後把死者大卸八塊等待禿鷲來啄食,只有死者家屬可以進入葬臺觀看全過程。
  • 中國最著名的朝聖之地,把屍體給禿鷲吃,這是高貴聖潔嗎?
    中國最著名的朝聖之地,把屍體給禿鷲吃,這是高貴聖潔嗎?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這次心心要介紹的是我國最著名的朝聖之地,到處都是紅房子,海拔高度將近4000米,卻流行著「天葬」,也就是將屍體給禿鷲吃,這個朝聖之地就是色達。
  • 全身細菌,食腐成癮,「草原清潔工」禿鷲跟你想的可有大不相同
    天葬的實行原理正式藏民們利用了禿鷲和兀鷲的食腐習性,來把亡人的身體分解,隨著禿鷲飛向天空,從而稱為【天葬】。禿鷲食腐這一點毋庸置疑,無論是死亡很久的還是剛剛死亡的肉體,都是它們眼裡的美食。說到禿鷲的食腐,就難免要介紹一下我們神奇的「天葬」儀式。依靠禿鷲的食腐特點,了解一下天葬是怎麼回事在我國西藏,有一種古老的安葬方式——天葬。天葬這種行為,其實就和禿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在色達觀看天葬,攝影「老法師」把藏區習俗當成動物園來拍攝!
    藏區喪葬習俗很多,水葬、火葬、土葬、天葬、樹葬以及只有活佛才有資格的塔葬。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天葬,藏區的天葬習俗在很多人眼裡是不可思議的,人故去以後只有德高望重之輩才可以實行天葬儀式,藏區對天葬的理解為生於自然回歸自然,人故去後由拉瑪誦經做法後拉去天葬臺由天葬師進行分割然後餵食禿鷲。在藏區天葬儀式是神聖的,但是卻很多人把天葬當成了風景娛樂觀光!這點就很讓人受不了了。
  • 色達天葬臺,感悟生命的意義,讓你更加珍惜生活
    早上出發到達色達以後就是下午4點多快五點了,當天晚上我們選擇住在現場,考慮到這裡是一個由醫院,另一個交通比較方便,雖然我們當時所有的人都沒有高反,但是擔心朋友的身體,還是決定在縣城裡停留一天。第二天早上起來,她也沒有不舒服,於是我們便決定要去色達的天葬臺。其實色達最有名的除了天葬臺以外,還有佛學院,天葬是藏族非常特有的一個喪葬文化。
  • 帶您去辛巴威禿鷲餐廳,看禿鷲搶食,禿鷲是佛祖弟子,您知道嗎
    很多朋友說起禿鷲就談「鷲」色變,醜陋外表、食屍習性,讓人討厭、厭惡。你會發現,這隻身強力壯禿鷲,它面部和脖子,馬上從紅色變回了白色。非洲禿鷲之所衷情所吃,是因它的喙很強壯,可食屍體留在骨間的肉,舌上還有向後倒刺,幫助從骨撕開肉質。
  • 你不知道的一種生態小衛士-禿鷲
    當那些大鳥走後,它又兜回到瞪羚的屍體邊。在這場騷亂的上方是魯氏粗毛禿鷲,它盤桓在海拔超11000米的高空上,這些鳥比其他任何動物飛得都高,在這個高度上它看不到單獨的屍體,但是可以看到其它的禿鷲,從而找到食物。它們沒有毛的頭有助於適應下降時迅速升高的溫度,並且在撕扯進腐壞的羚羊屍體後可以保持乾淨。屍體在幾小時之內被清理得十分乾淨,它的腐肉還沒來得及感染水源。
  • 禿鷲:為了成為草原上的清道夫,我變成了禿頭,卻被嫌棄長的醜
    然而在西藏,禿鷲卻被稱為神鳥。在藏族有一種帶著神秘色彩的葬俗,叫做天葬,俗稱鳥葬,禿鷲就是天葬的最終執行者,負責分解死者的遺體,看到這裡就不禁好奇了,別的猛禽都在追趕著活生生的獵物,禿鷲卻別具一格,一心一意只盯著腐屍,可以說自從禿鷲學會飛翔之後,不是在尋找腐屍就是在尋找腐屍的路上,為什麼禿鷲就這麼鍾愛腐屍呢?
  • 非洲禿鷲連續出現大死亡事件,百毒不侵的「草原清道夫」怎麼了?
    提起禿鷲,很多人可能會聯想起西藏的「天葬」。沒錯,禿鷲正是天葬的執行者,當地的佛教信徒們都希望這種「神鳥」能將自己的親人帶到天堂。但是站在科學的角度,將禿鷲當作「草原清道夫」,也不失偏頗。當草原上的大型動物的屍體開始腐爛後,很多致命的病菌就會在上面滋生並有可能會四處傳播,會影響草原上的整個動物王國的安危。
  • 直擊肯亞禿鷲中毒事件
    至少10隻禿鷲吃了被農藥殺死的鬣狗屍體。遊隼基金會的Valerie Nasoita與公園管理員一起,花了6個小時拯救這些禿鷲。它們雖然倖存了下來,但十分虛弱。
  • 探訪甘肅郎木寺天葬臺:有遊客拍照 村民望尊重
    此處距郎木寺景區300多米,偶爾會有遊客從景區順道前往,遠遠地觀看天葬儀式。  當地吉科合村的天葬師石科今年50歲,參與天葬18次。他說,天葬是藏族喪葬文化的重要形態,已有上千年歷史。他第一次參加天葬是22歲。  石科說,按照當地的天葬儀式,村裡人亡故後,家屬迴避,由其他三五人料理。
  • 禿鷲為什麼只吃腐肉呢?了解了它的生活之後,網友:太不容易了
    禿鷲,大家一定聽過這個以腐肉為主要食物的動物吧,他也叫做座山雕,他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頭是裸露出來的,沒有一點毛。他的生活習性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他能夠預知生物的死亡,會在快死亡的動物旁邊靜靜等待,像一個死神一樣,等待生命的終結,但是他不會主動攻擊,這是他的職業道德。
  • 去色達看天葬真的能洗禮內心嗎?
    經過了一整天路上的顛簸(期間有稍微暈車,路上很多風景都不記得了),終於抵達了心心念念的色達。有些地方,只要心之所念,必能抵達!去到色達的第二天,剛好有幾個朋友也不約而同地抵達了色達;於是相約她們一起去看天葬。天葬,在天葬臺舉行,藏語稱為」杜垂哦傑哇「意為送屍到葬場,也稱」恰多「即餵鷲鷹。死,對於藏民而言並非終結,而是預示著新生;天葬是為靈魂不滅輪迴轉生,禿鷲食人屍骨後,展翅高飛,將逝者的靈魂帶入天國,圓滿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