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160年前的1860年,那時候的法國人正使用武力欲迫使越南人就範。
當時一名法國男人MOOSSY是法軍的後勤保障官員,這位愛喝咖啡的法國人,把咖啡帶到了越南,從此越南憑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氣候。
咖啡在越南落地生根到如今已經有160年的歷史了,大家都已經忘記第一個把咖啡帶進越南的人,但是飲用咖啡這種被認為是時髦的東西卻很好的在越南保留了下來。
發展至今,越南的咖啡不僅從種植到製作,都完全本土化。
18世紀法國人泡製咖啡的方法連法國人自己都已經不再使用,但是越南人卻把這種炮製方法發揚光大,成為了自己咖啡文化的一部分,這就是越南享譽世界的——滴漏咖啡。
從滴漏咖啡的命名上就可以想像出,越南人是怎麼泡製這種咖啡的。
首先把研磨好的咖啡粉放進一個小杯子裡,這個杯子的底部有很多小洞洞,然後可以輕輕的晃動小杯子,以使咖啡粉完全融合,減少粉末之間的距離,做完這一步後,還要記得用特製的壓蓋緩緩的壓上幾下,這同樣是增加粉末之間的密度。
通過這些操作後再泡製的咖啡,能較好地把咖啡的原味給激發出來,達到最佳飲用口感。
做完這些之後把裝有咖啡粉的小杯子放到特製的咖啡杯上,然後就可以用90℃的開水衝泡了,第一遍衝泡的咖啡水記得要倒掉,再用90℃的熱水衝泡進去,蓋上蓋子,等待3-5分鐘,一杯香濃醇厚的越南滴漏咖啡就這樣製成了。
喜歡加糖或者煉乳的朋友,可依據個人口感適當增加,以達到口感的最佳平衡度。
一般越南人喝這種咖啡喜歡加很多濃厚、甜膩的煉乳,其實已經完全把咖啡原有的味道掩蓋了,只剩奶香和甜味。
我也嘗試著讓咖啡店的老闆娘完全按照越南人的喝法做了一杯,加了煉乳後的咖啡味道確實不一樣,奶香夾雜著若隱若現的咖啡味,正適合我這個沒法喝黑咖啡的鄉巴佬。
咖啡喝著還不過癮,又點了一份越南河粉。粗獷的河粉,帶著些許的蟹肉,為這碗越南河粉增色了不少。
喝完吃完後,我用不著調的英文嘗試著跟這家咖啡店的老闆娘聊了聊。
咖啡店老闆娘的爸爸是華人,媽媽是越南人,爺爺奶奶很小的時候就從中國過來了,只會講廣州白話,完全不會普通話,我問她是否知道祖上是從中國哪裡過來的,她也答不出來,尷尬地笑了笑。
因為我英文太好了(大笑…),導致沒辦法繼續深入,同時也為了避免繼續聊到尷尬的問題,所以我們很快也就結束了聊天。
看著我面前獨特的越南咖啡,忽然想起來,這咖啡最早不是越南本土的,是法國人以一種殖民的方式帶入的,雖然已融入了越南的文化,甚至已成為越南國家的一種符號象徵。
但不可否認的是,越南咖啡的歷史,其實是一部悲壯的殖民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