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裡有一種聲音,可它並不美妙――噪音,它時常困擾附近居民,也困擾著公園管理者。近日,南湖公園等公園安裝起了噪音監測儀,它可以實時監測公園噪音分貝,對公園管理噪音起到很大幫助。
位於中山公園的噪音監測儀。
靈敏顯示聲音變化
LED屏幕上有時間、日期、噪音分貝數值的顯示。12日下午,記者發現島內多個公園設置了噪音監測儀。
在南湖公園,老人們跳廣場舞,在前方噪音監測儀上顯示著「噪音:55dB」的字樣;有兒童在噪音監測儀前,不時拍掌對其進行「調戲」,屏幕上的數值也跟著小朋友發出的聲音不斷變化,十分靈敏。
據篔簹湖管理中心陳先生和中山公園工作人員雍先生介紹,南湖、松柏、江頭、中山等公園的噪音監測儀,70分貝是個臨界點,噪音超過70分貝,分貝數值字體顏色會明顯變化,由綠變紅。
記者從陳先生處得知,南湖公園內噪音監測儀曾監測到噪音最高數值為78分貝,發生在晚上7點至8點之間,市民進行夜間活動時;噪音最低數值大概在48分貝,在深夜12點以後,公園無人進行活動的靜謐時間。
有利降低公園噪音
公園裡的噪音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尤其是早晚有市民跳廣場舞、有「暴走族」、有市民遊覽時產生的各類聲音,這些對於附近居民和來公園休憩的市民來說,簡直是「惡魔之聲」。
陳先生說,在公園內設立噪音監測儀,起先也是因為附近居民投訴園內噪音擾民。所以,他們設計並找公司定做了這些配套公園噪音管理的「噪音監測儀」,對園內噪音進行管理。
「噪音監測儀有三個作用。」陳先生告訴記者,一是對市民起到溫馨提示作用,讓市民看到數值時能自覺降低分貝,減少噪音;二是提醒公園內的巡邏隊員,在看到噪音監測儀分貝數值過高時,應立即上前勸導;三是監測數值成為勸導市民最直觀最有力的「證據」。「以前在勸導時,市民要你拿出證據,證明他們產生噪音過高,我們很為難。」陳先生說,安裝上噪音監測儀後,市民看到「證據」後也無話可說了。
市民沈先生告訴記者,他們進入公園後便注意到噪音監測儀,發現它會根據音量大小變化數值,故而自覺把交流聲降低。平時參與廣場舞運動的郭奶奶說:「這個還是值得推廣的。我們在跳舞時能看到噪音大小,能及時對音量進行調整,防止聲音太大擾民。」
不過,也有人建議,在規劃上,應該在市民聚集區或公園附近,提供一些如劇院等適合市民跳廣場舞的地方。(廈門日報見習記者黃雪燕)
原標題:實時監測聲音變化 廈門多個公園設置噪音監測儀
責任編輯:鄭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