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老人採茶驚動虎頭蜂墜山溝 遭群蜂狂蜇身亡

2021-01-08 騰訊網

虎頭蜂,約6釐米長,是普通蜜蜂的四五倍大

海都網(微博)—海峽都市報(微博)訊(海都網(微博)記者 湯先增 毛朝青 通訊員 宋立鴻 文/圖) 這一陣子,福安曉陽鎮前洋村的不少村民說起虎頭蜂,都是一臉驚恐。

半個多月前,村裡的一名六旬老人到後山採茶,不料驚動築巢在地窟內的虎頭蜂,被蜂群狂蜇46口,導致肝、腎臟等多器官出現衰竭,兩天後不幸身亡。

事後,當地消防將這些虎頭蜂消滅,但不少村民仍不敢上山採茶。消防表示,這兩天,還將上山「尋蜂」,讓村民放心。

眾村民尋人未果 老人蹣跚回家

8月28日早晨,前洋村村民阮程(化名)和妻子阮麗(化名),兩人跟往常一樣背著茶簍,前往後山自己茶田採摘茶葉,到達後山茶田後,夫妻兩人便各自分開採摘。

當天上午10點30分許,阮程的妻子手機響起,一看原來是老伴打來的。

「快來啊!我被毒蜂蜇傷了。」阮麗得知老公被毒蜂蜇傷,趕緊打電話通知村民前來幫忙。一同上山幫忙的村民阮女士告訴記者,當大家趕到阮程採茶片區時,卻不見他的人影。

阮女士說,大家搜尋了半個多小時,就是不見阮程的身影,大家只好先回村裡。沒多久,阮程自己蹣跚著回到家中,手臂和頭部等處裸露在外的皮膚,到處都是被蜂蜇過的傷痕。

回到家後,阮程告訴村民,當時他準備去另一片茶田採茶時,突然茶樹下衝出一群虎頭蜂,圍著他蜇,為了逃離蜂群攻擊,不慎摔下山溝受傷,並昏迷了數分鐘,醒來後整個人暈眩,暈乎乎地往家裡走。

另一村民又被蜇 求助消防滅蜂

阮程回到家後,村民發現其傷口變成黑色,被蜇傷的地方有一元硬幣大小,部分傷口上還殘留著蜂針。

「太恐怖了!有46處蜇傷的傷口。」阮女士說。村民見阮程蜇傷嚴重,立即拿土藥塗抹傷口。但半小時過後,阮程仍處於半昏迷狀態,大家趕緊將其送醫。

阮程被送往曉陽鎮衛生院,之後又被送到閩東醫院進行搶救。由於被大量的毒蜂蜇傷,阮程體內的肝、腎臟等多器官出現衰竭,兩天後不幸身亡。

在阮程過世後幾天,村民經過實地探查發現,蜂巢全部位於地下。因此,村委和幾名村民商量之後,用「火攻」的辦法消滅數百隻的虎頭蜂。

幾天後,一名上山採茶的婦女再次被蜇,幸好她及時逃離,只被蜇一口,經治療後無礙。

隨後,村民只好向當地消防部門求助,這才一舉殲滅了這群虎頭蜂。

醫生提醒

處理傷口後應馬上就醫

昨日下午,記者從省急救中心了解到,今年沒有出現毒蜂蜇傷致死的案例,但被毒蜂蜇傷的不在少數。

福州市第一醫院黃小靖醫生告訴記者,一旦被蜇傷,不要用手或鑷子夾取毒針,因為這樣只會擠破毒囊,使毒液滲入體內。正確的做法是用指甲往一個方向將露在皮膚外面的毒針輕輕刮去,然後用肥皂或鹼性液體清洗傷口。如果出現噁心、頭暈等強烈反應,最好馬上到醫院救治。

此外,被毒蜂蜇後的三到六個小時之內是最危險的,這個時期也屬於臨床搶救的最佳時期,所以一旦被馬蜂蜇傷,在採取措施緊急處理傷口之後,務必在第一時間去醫院救治。

□專家建議

遇蜂群攻擊可蹲伏不動

福建農林大學蜂學院的黃少康教授告訴記者,虎頭蜂大約有六釐米長,常出沒在夏、秋兩個季節,多出沒於山間或野外偏僻處,毒量大,雖然毒性跟普通蜜蜂相近,但還有些獨特的毒性。

黃少康說,虎頭蜂蜂毒的成分類似神經毒素,被蜇者會有暈眩、噁心、嘔吐等現象,局部會紅腫痛;另外,傷者若對毒蛋白過敏,甚至都會過敏性休克。

黃少康建議市民,如遇到蜂停落在頭上、肩上時,輕輕抖落即可,不要拍打,若遇蜂巢應繞行避開。萬一被蜂群攻擊,要儘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不要迅速奔跑,可蹲伏不動,不要反覆扑打,等蜂群退去時再跑開。

(海都網(微博)—海峽都市報(微博))

相關焦點

  • 福安六旬老人被蜂狂蟄40口死亡 部門圍剿千隻虎頭蜂
    村民「火燒蜂巢」事後又出現被蜇事件  一名村民告訴記者,在老人被蜇的山上,有六七畝茶田,當地村民時常要到這座山上採茶,蜂巢就在上山的必經之路上,好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埋在路邊,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出事。因此,村委和幾名村民商量之後,打算用「火攻」的辦法除去蜂巢。
  • 老翁上山割草遭虎頭蜂螫死 鄉長啟動滅蜂大戰
    老翁上山割草遭虎頭蜂螫死 鄉長啟動滅蜂大戰 2015-07-18 14:49: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 「殺人蜂」乾死老鼠別大意!揚州小虎頭蜂也兇呢
    張先生說,轉發中,有人稱這是正入侵美國的「殺人蜂」,還提醒大家不用怕,這是外來物種,目前揚州地區還沒有。「我越看它越像是我們見過的馬蜂,非常像!」張先生說,他網上查了一下,美國、澳大利亞等地都正在遭這種厲害的蜂入侵。一個「殺人蜂」,沒想到竟成了全球熱點。
  • 泉州一男子緊急送 因為被虎頭蜂蜇到
    7月17日10時許,在南安市區中駿四季家園紅綠燈處,有一位老人背著另一老人,在車流中橫穿馬路,非常危險。此時,剛好南安市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隊民警小劉和輔警小吳路過此處,迅速下車查看情況,發現背上那位老伯全身冒冷汗,意識不清。
  • 虎頭蜂是用什麼築巢的?遇到虎頭蜂該如何應對?
    虎頭蜂虎頭蜂又稱馬蜂、胡峰,它們是胡蜂科胡蜂屬下所有昆蟲的總稱,目前已知的胡蜂屬成員約有23種,其中在我國有分布的約有9種,其中主要有中華大虎頭蜂、黑尾虎頭蜂、黑腹虎頭蜂、黃腰虎頭蜂、黑絨虎頭蜂。從外觀上看,大多數的虎頭蜂的腹部都以黃色為主,並且上面有明顯的黑色圓環狀斑紋,看起來有點像老虎身上的斑紋,其次,所有的虎頭蜂都有一對鋒利且強壯的大顎,這是它捕獵的利器。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虎頭蜂都是黑黃配色的,比如世界上蜇死人最多的黑腹虎頭蜂就是一種同體以黑色為主的胡峰。
  • 棲息柿樹人頭蜂 蜇死摘柿七旬嫗
    本報訊(記者李震平)9月7日16時,家住灞橋區東張坡村的72歲老人王某,不幸遭遇人頭蜂襲擊,身體硬朗的她渾身腫脹悽慘離世。而該村已有多名村民遭遇人頭蜂襲擊,飽受毒蜂困擾的他們無奈之下向當地公安機關求助。昨日中午,西安市消防支隊的戰士穿著防化服,手持脈衝槍將「逞兇作惡」的人頭蜂剿滅。
  • 虎頭蜂的被徵服之路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殺手,過敏體質的人如果被蜇到,可能會昏迷甚至死亡。但是我們的記者老郭今天就要徒手抓蜂,他到底是何來勇氣。不穿任何護具,赤手空拳抓虎頭蜂,記者老郭之所以敢如此冒險,是因為眼前的這種蜂就是當地人養在溫棚裡的,不過呢,它屬於雄蜂,不咬人的,這雄蜂是一種什麼蜂呢?
  • 廣西90後小夥合夥巧養「虎頭蜂」 帶動村民共享百萬利潤
    這個距離是安全距離,如果說我們再過去一點的話,這個蜂就會飛過來蜇人,或者給我們警示,因為這個蜂本身就是生性兇猛的。每天和虎頭蜂親密接觸 周密防護卻難逃蜇傷可是一個蜂巢,平均可達35公斤左右,而虎頭蜂的數量少的時候幾千,多的時候上萬。
  • 親吻"殺人蜂"的男人:三下蜇死一頭牛的毒蟲讓他年入百萬
    群蜂兩天可將眼鏡蛇啃成一副骨架說起「殺人蜂」,劉定茂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它的別名叫虎頭蜂,屬於胡蜂的一種,其體型比一般胡蜂要大,由於毒性大,攻擊性強,在雲南流傳這麼一句話:「殺人蜂三下能蜇死一頭大水牛」。但是在劉定茂看來,這些虎頭蜂是可愛的小寵物,可以隨意在手上把玩。
  • 喜馬拉雅虎頭蜂「屠殺」小蜂蜜場面慘烈
    >10月23日,在中印邊境喜馬拉雅山區的一個叫嘎腰的僜寨裡,發生了一場虎頭蜂與小蜜蜂間的殘酷大戰。戰場上,成千上萬的小蜜蜂被虎頭蜂「屠殺」,沒有死的,也被虎頭蜂咬傷咬殘,躺在地上垂死掙扎,既無力自保,更無力保護它們的孩子。戰鬥前奏:一隻瘦小的蜜蜂在蜂房門階上正面遭遇一隻虎頭蜂,一場殊死之戰就這樣拉開帷幕——只見20多隻虎頭蜂向小蜜蜂蜂巢發起全面進攻,目的是吃掉對方幼蟲。虎頭蜂翅膀振動的聲音很大,象直升機似的,從頭頂飛過,還能夠感受到呼呼的風聲。
  • 虎頭蜂校園內築巢傷人
    6月29日下午,揚州大學農學院一停車場內就有虎頭蜂「安營紮寨」,還蜇傷了一名女學生。 由於虎頭蜂殺傷力驚人,校方請來了抓捕能手鄒維摘除蜂巢。 無獨有偶,下午,揚州市區月亮圓小區一住戶同樣在自家陽臺上發現了虎頭蜂的蜂巢。抓捕能手鄒維告訴記者,梅雨季節,蜂蟲大多會把巢築在乾燥的隱秘處,市民要格外小心。
  • 大虎頭蜂入侵美國,吸塵器大顯身手!
    「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24日在美國華盛頓州一個小鎮使用吸塵器清除外來物種大虎頭蜂,並搗毀其蜂巢。據美聯社報導,華盛頓州農業局接到發現這種毒蜂的報告後,花費數周搜尋蜂巢,終於搗毀美國境內發現的第一個大虎頭蜂蜂巢。大虎頭蜂原產亞洲,是最危險的昆蟲之一。
  • 臺灣再傳虎頭蜂螫人事件 造成宜蘭遊客3傷1昏迷
    臺灣再傳虎頭蜂螫人事件 造成宜蘭遊客3傷1昏迷 2013年07月26日 16:5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野外燒烤,遇見「空中老虎」之稱的金環虎頭蜂,五大毒蜂之一
    那就是,被戲稱為空中「老虎」的金環虎頭蜂,五大毒蜂之一,一旦被蜇傷就會出現生命危險而就在昨日上午,家住河東鎮的謝先生就遇見了這樣恐怖的事情。據謝先生回憶,昨日上午因為無事,他叫上幾個同村好友,一起驅車來到了三合鄉的一個偏僻山裡,組織一場野外燒烤。
  • 入侵法國大虎頭蜂使6人被螫死
    中國大虎頭蜂是中國體型最大的虎頭蜂,也是世界五大毒蜂之一。下面一起來看看中國大虎頭蜂。中國大虎頭蜂別名中華大虎頭蜂  中國大虎頭蜂別名中華大虎頭蜂、臺灣大虎頭蜂,是中國體型最大的虎頭蜂。中國大虎頭蜂頭部為橙黃色,胸部幾乎全為黑色。近似種擬大虎頭蜂體型較小,前胸兩側為紅褐色。
  • 被蜂蜇蟲咬都非小事 毒素過敏可危及生命
    被蜂蜇蟲咬都非小事 毒素過敏可危及生命不幸被叮咬後,一定要引起重視,並掌握緊急處理方法廣西本是一個蚊、蟲、蜂、蟻較多的地區,每年都有人因為被馬蜂、黃蜂等蜇傷不治的事件發生,由於它們不僅僅有毒,還可能致過敏,所以不幸被叮咬後,一定要引起重視。暑假被蜂蜇蟲咬患者增多最近兩周,鹿寨、融安、融水、三江等地縣級醫院門診,接診被蜂蜇的患者總人數超過20例,融水苗族自治縣最嚴重的一例患者出現全身過敏,經搶救才脫離危險。
  • 殺人蜂肆虐陝西秦巴山區 人被蜇後死亡率達30%
    11歲女孩死於50多處蜇痕  胡蜂從外表看上去並不覺得恐怖:它只有3釐米長,香菸般粗細,頭部呈暗紅色,身子灰黑,但它尾部的尖刺卻是致命的,一旦刺入人的皮膚,將其體內的淡黃色液體注入,裡面潛藏的神經毒素、溶血毒素、黴類等致命武器便可能令人在24小時內死亡。此外,胡蜂在當地還有一個土名——七牛蜂,因為7隻這樣的蜂曾將一頭牛活活蜇死。
  • 廣東農村這種蜂,是怎麼應對虎頭蜂的?
    如,米蜂、虎頭蜂、還有毒性最強的地洞蜂。也就是「殺人蜂」。這些都是廣東農村地區,由毒性低至高的有毒蜂種。正常情況下,該地區的人們在平日裡,都不敢招惹這些蜂。看見或遇到了,都是主動調頭走,或跑。下面,要說的是這種蜂。這種蜂是廣東農村地區,毒性最低的另外一種蜂。這種蜂稱大黃蜂,在廣東農村客家地區,人稱黃狗古。這種蜂的蜂窩通常建在野外的草從中,還有當地的屋簷,或樓房陽臺的欄杆下。
  • 全州倆小夥專養「殺人蜂」!每年帶村民創收200多萬元,怎麼做到的?
    虎頭蜂,是一種生性兇猛的肉食類昆蟲,在民間,一些村民也把叫它做「殺人蜂」。平常大多數人都聞「蜂」喪膽,更別說近距離去接觸。而在全州縣,有這麼兩個年僅20出頭的年輕人,不僅在大山裡搞起了虎頭蜂養殖,而且越養勁頭越大,不光自己養,還主動聯繫村民,帶動貧困戶一起養。
  • ...韓國|大黃蜂|looney|美國|華盛頓州|高橋|蜂群|昆蟲|大虎頭蜂
    貪吃的大虎頭蜂目前,研究人員還不能確定大虎頭蜂是如何抵達的。Looney說,它們很可能是意外地被困在了自己國家的貨櫃裡,然後被運到了美國。2019年底,人們在加拿大納奈莫附近發現並摧毀了一個完整的大黃蜂蜂巢。但是基因測試表明這些大黃蜂是分批引入的。在韓國等其他國家,大虎頭蜂已確立了入侵物種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