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書法作品選欣賞

2021-01-12 曬書法

豐子愷原名豐潤、豐仁。浙江崇德(今桐鄉市)人。

行書扇面

1914年人杭州浙江省第一師範學校,從李叔同學習音樂和繪畫。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對他的思想影響甚大。

行書杜甫田舍詩札

1919年師範學校畢業後,與同學數人在上海創辦上海專科師範學校,並任圖畫教師。1921年東渡日本學習繪畫、音樂和外語。1922年回國到浙江上虞春輝中學教授圖畫和音樂,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為好友。

緣緣堂舊聯

1924年,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4月號首次發表了他的畫作《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其後,他的畫在《文學周報》上陸續發表,並冠以「漫畫」的題頭。自此中國才開始有「漫畫」這一名稱。

書毛澤東清平樂詞一首

1924年在上海創辦立達中學。1925年成立立達學會,參加者有茅盾、陳望道、葉聖陶、鄭振鋒、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開明書店聘為編輯。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由開明書店出版。七七事變後,率全家逃難。解放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

行書集陶詩八言聯

行書手卷

行書十言聯

行書弘一詩

贈夢全七言聯

相關焦點

  • 筆墨中的童趣,勾起兒時的回憶,著名畫家豐子愷繪畫作品欣賞
    著名畫家豐子愷繪畫作品欣賞。豐子愷先生的畫童真童趣,他的為文溫暖、善良、富有哲理!豐先生的人品、藝朮成就令人深深地景仰!兒戲。著名畫家豐子愷繪畫作品欣賞。他長相清秀,畫的畫童真童趣,文章也是寫得極其清雅質樸,句句至理。哥哥穿嫌短,弟弟穿嫌長,媽媽刀尺忙。著名畫家豐子愷繪畫作品欣賞。他的漫畫,也如他的心地一樣,善良、溫潤、有趣。糯米粥。
  • 近現代著名連環畫人物畫家豐子愷,精品國畫作品欣賞!
    豐子愷是我國現代著名連環畫人物畫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漫畫家,豐子愷,豐潤,又名仁、仍,字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曾任上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等。下面我們來欣賞豐子愷作品。
  • 豐子愷作品的市場走向
    博學多才的豐子愷在漫畫、書法、翻譯(兼通日、俄、英文)等各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先後出版的書法和畫集、散文著作、美術理論和音樂理論著作等共達160部以上,這在其他文學藝術家中很罕見。他的畫被錄入民國時期的小學課本,他的散文被臺灣國文教科書收錄。其中漫畫以「曲高和眾」的藝術主張和「小中能見大,弦外有餘音」的藝術特色備受人們的青睞。
  • 清雅質樸,幽默詼諧,一代宗師豐子愷先生繪畫作品欣賞
    《吻》,大師豐子愷繪畫作品欣賞。兒時的美好記憶,又被豐老先生的漫畫喚起。豐老把人生的一切用繪畫作品寫出來讓世人分享;說得透徹,明了,家裡的事,社會的事等等,畫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阿婆三五少年時》,大師豐子愷繪畫作品欣賞。豐老先生的畫又讓溫暖的美好時光再現,很享受!
  • 四字書法作品欣賞,很美的一組字
    書法是中國古典藝術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國文字書寫中,沒有任何其他文字的書寫,像漢字的書寫一樣,最終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並且源遠流長。不管是成語還是書法,都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可以說,成語極大的豐富了文字和文學的內涵,同時也豐富和促進了書法藝術的創作。接下來,隨小編一起來欣賞當代名家筆下的四字成語書法作品。
  • 豐子愷作品欣賞:一個心有童真的老玩童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書法家[1]和翻譯家。中國「漫畫」這一名稱就是由豐子愷的兒童畫而來。豐子愷,是中國現代受人敬仰的漫畫家,散文家。他的繪畫,文章在幾十年滄桑風雨中保持一貫的風格:雍容恬靜,其漫畫更是膾炙人口。讀豐先生的兒童漫畫,讓我們這些所謂的成人都覺得慚愧。
  • 他的畫作,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了老年間的時候——豐子愷作品欣賞
    豐子愷,他的一生經歷了動蕩,甚至有過居無定所的日子。但是這卻不影響他的作品給人帶來的這種怡然自得,內心寧靜的感覺。豐子愷先生是中國早期的漫畫家,他的每一幅作品,雖然構圖簡單,畫風淳樸,但是依然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的。下面,就讓我們通過豐子愷先生的作品,回到那個天真的童年時代吧。
  • 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細細品味才見精巧
    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細細品味才見精巧 2019年07月24日 21:3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我們經常可以見到書法家在給人寫字的時候,一般寫四個字的時候比較多
  • 豐子愷作品欣賞: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
    豐子愷經典語句欣賞: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豐子愷 《豁然開朗》 可憐一片無暇玉,誤落風塵花草中。羨他村落無鹽女,不寵無驚過一生。——豐子愷 《不寵無驚過一生》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錢鍾書對應:目光放遠,萬事皆悲。 ——豐子愷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念過往,不懼將來。如此,安好。 ——豐子愷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深謀若谷,深交若水,深明大義,深悉小節,已然,靜舒。善寬以懷,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業,這般,最佳。
  • 2018尾牙書法作品欣賞-包括軟筆、硬筆、篆刻作品
    中國一品堂書院會員作品選登,供各位書法愛好者欣賞,也可留出寶貴意見。同時,應廣大書畫愛好者要求有意加入會員的可找到已發布的文章,...申請流程。(由中國一品堂書院舉辦的首屆「一品堂杯」全國書法篆刻大賽已經結束,現大賽作品集已經出版,會員可獲贈一部大賽作品集,近期將發放給大賽入展作者,同時書院將於每年舉辦一些類似的活動,舉辦前都會提前通知各位作者)以下為會員的毛筆書法作品卜群卜群(女)樊經寧高媛(女)
  • 中國美術館迎來「豐子愷」:作品首次進京展覽
    「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展出了中國美術館、浙江博物館與豐子愷家族及個人藏家收藏的豐子愷150餘件作品、手稿、實物,全部作品均首次在京展覽。本次展覽是豐子愷誕辰120周年系列展繼香港、杭州兩站後的第三站,展示了豐子愷畫家、散文家、藝術理論家、音樂教育家、裝幀設計家和翻譯家六個身份,力求全面還原豐子愷多樣的藝術人生。展覽通過「古詩新畫」「大樹畫冊」「恩狗畫冊」與「護生畫集」四個系列的作品呈現了豐子愷獨特的藝術創作風格。
  • 豐子愷——中國漫畫的鼻祖
    豐子愷是公認的中國「漫畫之父」,正是因為他在1925年發表的「子愷漫畫」,讓「漫畫」這個詞開始被中國大眾接受和使用。但他的作品既沒有諷刺,也沒有一般意義上的幽默,與今天我們認為的漫畫相隔甚遠。因此,他的創作被視為是一種「異類」。豐子愷出生在1898年的浙江嘉興,原名豐潤。
  • 人間情味,觸動心弦——豐子愷經典漫畫作品欣賞
    豐子愷,中國漫畫的一代大師。他在談論自己的漫畫時說道:「我希望我的繪畫中有人情味和社會問題,我希望我的繪畫是文學方式的另一種表態。」他的漫畫作品別具一格,反映現實,充滿幽默,富有哲理,又帶著暖暖的溫情,非常深入人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 正大氣象--肖慧魏碑書法作品欣賞
    東晉王羲之在此寫下《蘭亭序》後,王獻之、智永、虞世南、徐浩、賀知章、陸遊、楊維楨、徐渭、倪元璐、陳洪綬等承古開今,延續著紹興書法歷史上名人輩出的遺傳優勢,成為中國書法歷史上的美麗風景。晚清以來,經包世臣、康有為的大力倡導,碑學興起,紹興不乏從碑者,陶濬宣、趙之謙及徐生翁等亦是中國書法史上的碑學大家。由此來看,紹興是名副其實的書法聖地。
  • 豐子愷高分作品推薦,你看過幾本?
    今天,小編為喜愛豐子愷的朋友精心挑選了TA的3部高分作品,來看看都是哪些呢?1.《護生畫集》豆瓣評分:9.5作品簡介:這時我見過的在國內最好的版本。書友點評:讀的是這一版,舊書攤只收了三本。2.《向善的藝術》豆瓣評分:9.1作品簡介:豐子愷先生在本書中介紹了近世西洋樂壇之盛況、音樂的內容、為十大音樂家畫像、殿的藝術:希臘黃金時代、繪畫的特長、繪事後素、中國畫的特色、讀畫漫感、移情說:創作的感興、畫聖米勒的人格與藝術等。書友點評:寫古典樂的那段好棒 藝術普及必備。3.
  • 「軍旅書法篆刻家」任福安書法作品欣賞
    任福安簡歷任福安,中國書協會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書法創作員,四川開明印社副主席,涼山州書協副主席,西昌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拔尖人才,獲涼山州文學藝術創作最高獎——山鷹獎等。
  • 浙江桐鄉豐子愷藝術中心向全國徵集豐子愷作品
    「豐子愷是令人敬仰的藝術大師,作為桐鄉人,將他的作品捐贈出來,有利於對豐子愷先生的研究,也是對豐子愷藝術成就和人文精神的傳承與弘揚!」12月30日,繼豐羽先生決定將收藏的520件豐子愷先生書畫作品、書信等文物存放於建成後的豐子愷藝術中心之後,浙江省桐鄉市民張金榮也選擇把自己收藏的《豐子愷致遜齋書信》捐贈出來。
  • 豐子愷漫畫作品之一
      他的父親是清朝最後一科的舉人  他的師傅是弘一法師  他是從小小石門灣走出的一代文化巨匠  他是中國現代漫畫的開端  他,就是豐子愷     豐子愷(1898-1975),字仁,號子愷,浙江崇德人。
  • 「翰墨書正氣·妙筆頌家風」硬筆書法作品欣賞
    書法是弘揚廉潔正氣、傳承優良家風的一種方式。今日,小編就帶您欣賞「翰墨書正氣·妙筆頌家風」的硬筆書法作品,一起來感受清正廉潔的文化價值力量。
  • 草書書法作品欣賞合集(七言絕句4)
    自唐代七絕成熟以後,名篇佳句極多,題材也極為廣泛,詠史懷古、議政言志、訴怨陳情等等,可謂精彩紛呈,毫不誇張地說,七絕是全世界詩歌類文學作品中最受喜愛的體式,沒有之一。在我國燦爛的古典文學歷史上,曾經湧現出許許多多偉大詩人,其中王昌齡、李白、高適、岑參等等堪稱當時詩壇上的一批七絕高手,其中王昌齡更是有「七絕聖手」、「詩家天子」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