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年間,南潯的劉錦藻,建造了一座祠堂,起名為「劉氏家廟」,大門朝南開,是劉氏家族祭祀祖先之地。傳說剛建成,就被當時的湖州知府惦記上了,變著法子來敲竹槓。你不是首富麼?那你得為當地的民生建設出點銀錢,還美其名曰「借」。
借一次,劉家給一次,但是扛不住他總來借,到後來,劉家也就不借了。湖州知府見沒有油水可撈,就昧著良心把劉家建「劉氏家廟」的事添油加醋告到了京城,說劉家有「欺君之罪」。
何為欺君呢?理由看似很充分。湖州知府上告說,劉家造的祠堂坐北朝南,那大門朝南開,還起名為「劉氏家廟」,只有皇上您的太廟才可稱「家廟」,才能大門朝南開,以顯您的尊貴,他劉家怎能稱之為「家廟」呢?
皇帝一聽大怒,特派欽差大臣赴南潯查訪此事。湖州知府家裡的一個師爺跟劉家私交甚篤,就把這件事暗裡通知了劉家,讓其早做準備。
劉家一聽這「欺君之罪」可是大罪,既然他告咱們「大門朝南開」,把門的朝向改了吧,可是時間又來不及。這時候,劉家一個謀士巧施一計,幫助劉家得脫大難。
不久,欽差果然到訪,一看「劉氏家廟」的提額,果為「家廟」不假,又看了看大門,果然朝南開,湖州知府果然沒有撒謊,於是厲聲斥責劉家,說其犯了欺君之罪。
劉家人眼見欽差發怒,卻不慌不忙,上前稟道:「欽差息怒,我劉氏建家廟,實為祭奠祖先,家廟供奉的上祖正是一位皇帝,所以坐北朝南,並無不可。」說完就引著欽差往門裡去。
欽差跟著劉家人走進祠堂一看,上面的牌位赫然寫著「劉備」的名字。劉備劉皇叔,東漢末年分三國,在成都稱帝,史稱蜀漢,可不就是妥妥的皇帝,如假包換!
欽差一看,頓時無言以對,這肆意捏造的「欺君之罪」,也就不了了之了。
這「劉氏家廟」就建在南潯古鎮小蓮莊,始建於1888年,於1897年落成。劉錦藻是何人呢?就是當時南潯「四象」之 首富劉鏞之子。何為「四象」?象,體量大也,當時南潯人把家產超過1000萬兩白銀的富商稱為「象」。
南潯有民謠唱道:「劉家的銀子,張家的才子,龐家的面子,顧家的房子」,這四大家族即為南潯「四象」,盛極一時。
在浙江,有「湖州一座城,不及南潯半個鎮」的說法,可見南潯古鎮在當時之富庶。不光富,景色也絕美,現代作家徐遲在他的自傳小說《江南小鎮》裡,一口氣用了66個「水晶晶」描寫南潯的清麗柔美、溫婉雅致:「這裡有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天空,水晶晶的水風車,水晶晶的桑樹園、水晶晶的雨巷……這個水晶晶的小鎮,水晶晶的倒影,映出這個水晶晶的世界!」
不知這水晶晶的南潯古鎮,你可曾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