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三界(空、陸、海)中,誰的知名度最高?毫無疑問,自然是海界的「背鍋俠」三文魚!
被三文魚案板陷害後,三文魚就成為眾矢之的,任憑它多麼營養豐富、「豔色撩人」,都難逃下架一劫!
三文魚是寶寶的補腦佳品,也是寶寶生活中最常見的輔食之一。毫不誇張地說,日本的娃,都是吃三文魚長大的!
現在,海界的三文魚有難,誰能頂替它的位置?毋庸置疑,鱈魚是最佳選擇!
為什麼鱈魚是三文魚完美替代品?
①鱈魚刺少,不會輕易地卡著寶寶,肉質鮮嫩,便於寶寶食用,腸胃吸收;
②鱈魚俗稱「腦黃金」,營養價值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
③鱈魚DHA含量不錯,也是寶寶的補腦佳品。
由此可見,鱈魚是寶寶的最佳拍檔!
然而,生活中卻有不少魚販,利用寶媽對鱈魚不熟悉的心理,拿「假鱈魚」欺騙她們,這種行為不僅僅是騙錢,更是坑娃!
「假鱈魚」不補腦,娃吃了會上吐下洩
前陣子,兜媽就在網上看到了這則報導。
家住紅牌樓的葉女士,在附近超市購買了一些「鱈魚」拿回家蒸著吃,結果孩子吃了過後,當天半夜就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
葉女士稱:「我懷疑自己購買的並不是正宗的鱈魚,而是【油魚】。」
當然,類似的事情不止出現過一次。
寶媽張女士在書籍《寶寶輔食王中王》中看到鱈魚對寶寶身體好,就從市場買了點鱈魚回來。
結果,孩子吃完鱈魚不到半小時,就捂著肚子叫疼,一天跑了七八趟廁所,給張女士心疼完了。
與此同時,張女士還發現孩子拉的粑粑並不正常,全是淅淅瀝瀝的油脂!
張女士二話不說,就抱著娃去醫院,醫生說道:
「你買的是【假鱈魚】,都是油魚假冒的!」
《西遊記》中,六耳獼猴假扮孫悟空,就連觀音菩薩都無法分辨,唯有地藏王菩薩座下的神獸諦聽和如來佛祖能看出來!
鱈魚亦是如此,就算是明星買鱈魚都會中招!
馬伊琍的女兒曾經莫名其妙地拉出一堆油,這些排洩物都是脂肪!最後,經過專業人士的調查得知,馬伊琍的女兒是吃了冒充鱈魚的油魚,才會出現這種症狀。
央視曝光:鱈魚市場以假亂真,低於這個價格需謹慎
寶媽上當不要緊,最多就是賠點錢罷了,可娃吃了拉肚子、會受苦啊!
所以,央視出手了!
前陣子,央視曝光了「真假鱈魚」的亂象,其中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用「油魚」代替鱈魚,謀取利益。
葉女士、馬伊琍在市場上購買的油魚,學名叫棘鱗蛇鯖,這種油魚體內含有40%以上的蠟酯。
雖然蠟酯無毒無害,但是不易消化,特別是孩子,這些蠟酯全部會堆積到直腸,所以……孩子才會「上吐下瀉」,拉出油花。
說起來,寶媽購買鱈魚,是因為它的營養價值豐富,可是油魚營養價值遠遠不如鱈魚,根本就不能給娃補腦!
目前市場上的鱈魚產量並不多,價格普遍在上百元一斤,而油魚價格就很便宜,通常只有幾十甚至十幾一斤!
各位寶媽,千萬要記住,貪小便宜吃大虧,若是鱈魚價格低於百元,那就可能是「油魚」假冒的,別被忽悠了!
真鱈魚只有3種?其實「沾邊」的也不錯
正宗來說,真正的鱈魚只有3種,我們來欣賞下鱈魚的嬌容吧!
1.大西洋鱈魚
營養性:★★★★★
貴重性:★★★★
大西洋鱈魚是最著名、最早被開發、也是最被大家認可的鱈魚。
大西洋鱈魚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脂肪卻非常低,所以不用擔心長肉的風險。
它是歐洲海洋文明的主要蛋白質來源之一,肉質細膩、魚鱗細密,烹飪後,肉質呈蒜瓣狀,價格非常昂貴,普通家庭可能會消費不起。
啊,差點忘了告訴大家,大西洋鱈魚也有小名,那就是真鱈魚、挪威鱈魚。
2.太平洋鱈魚
營養性:★★★★
貴重性:★
太平洋鱈魚,也叫大頭魚、大頭腥。
相比較大西洋鱈魚,太平洋鱈魚個頭較小,價格相對便宜,可能也就10幾塊一斤,比油魚還沒有排面……沒辦法,這種魚口感粗糙、味道清淡,不太符合東亞飲食圈的審美,所以沒檔次。
由此可見,市場上賣的幾百元一斤的鱈魚可能都是大西洋鱈魚,而十幾元一斤的鱈魚並不一定是「假鱈魚」。
3.格陵蘭鱈魚
營養性: ★★★★
貴重性:★★★★★
格陵蘭鱈魚產量非常小,僅在格陵蘭周邊海域才有,一般不會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正因於此,格陵蘭鱈魚的價格高於大西洋鱈魚。
這幾種跟鱈魚「沾邊」,但比油魚好
①銀鱈魚
銀鱈魚價格昂貴,雖然被稱為鱈魚,但其實並不是鱈形目的動物,它的別名是裸蓋魚。
銀鱈魚比鱈魚更嫩,沒有細刺,肉質與口感都堪稱上乘。
②比目魚
比目魚,也稱作扁鱈,由於它們生活在太平洋北部海域,又被稱為冰島鱈魚。
比目魚個頭大、橫切面為橢圓形,售價大概在100多一斤。
③白鱈魚
白鱈魚也是市場上常見的「鱈魚」,不過它不屬於鱈魚科,而是無須鱈科。
白鱈魚營養價值一般,脂肪含量略高,適合油煎、油炸等烹飪方式,所以不太適合孩子吃,大人倒無所謂。
寶媽如何區分真鱈魚與「假鱈魚」?
①看價格
除了沒有牌面的太平洋鱈魚外,真鱈魚的價格至少是100元/斤,若是低於百元,就是「假鱈魚」。
②看肉質
真鱈魚肉質細嫩,肉呈蒜瓣狀;油魚顏色偏黃,肉質鬆散。
③看鱗片
真鱈魚鱗片均勻、細密,油魚鱗片粗糙、較大。
④看口感
真鱈魚口感順滑,油魚肉質粗硬。
這4點差異是不是很明顯?寶媽可別再被忽悠了哦!
小貼士
寶媽在購買獨立包裝的鱈魚時,可以看下包裝袋上的成分表,正常而言,鱈魚的脂肪含量只有0.5%,若是魚肉含有40%以上的脂肪,那就說明是油魚,別買了。
所以,有些黑心魚販就會把油魚的包裝撕下來,散裝賣給寶媽,可千萬別上當了!
寶寶如何吃魚?
大部分寶寶都不會排斥魚,他們就像小貓咪,看到魚就撲上去!
那麼,寶寶每天吃多少魚算合適呢?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7~24月齡的寶寶,每周可以攝入50~70g魚類。
換言之,只要一周中有2~3餐吃魚,寶寶就會滿足了!不過,其中1餐要有脂肪含量較高的魚,鱈魚的話,一周1~2次就可以啦。
最後,兜媽要放大招了,鱈魚食譜來襲,拿走不謝!
1.鱈魚泥
材料:鱈魚30~50g、洋蔥、胡蘿蔔
①把鱈魚解凍去皮,洋蔥洗淨切成小塊、胡蘿蔔去皮洗淨切成小塊;
②三種材料全部丟進蒸鍋中,蒸15分鐘;
③取出蒸好的材料,放到輔食機中攪拌成糊狀。
2.鱈魚土豆泥
材料:鱈魚30~50g、土豆50g、薑片
①土豆洗淨去皮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大火蒸15分鐘;
②鱈魚放上薑片,同樣放鍋裡蒸10分鐘;
③最後把鱈魚塊、土豆塊放入料理機中打成泥糊狀。
兜媽寄語
三文魚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是鱈魚還在!寶媽要學會煉成「火眼金睛」,挑選真鱈魚、杜絕「假鱈魚」哦!否則娃吃了根本就不補腦!
各位寶媽、奶爸,你們喜歡吃鱈魚嗎?你們買過「假鱈魚」嗎?快來探討下吧!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