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暗訪莆田「假鞋之都」

2021-01-13 中服圈
12月16日,央視用了十分鐘左右,報導了記者暗訪莆田假鞋。
近日,記者來到有著媒體戲稱「假鞋之都」的福建莆田,這裡最有名的就是這條安福街。


據報導,這是假鞋交易最集中的地方,白天這條街上人影稀疏,車輛寥寥,大多店鋪都是關門狀態。但是夜幕降臨,安福街突然熱鬧起來。


晚上12點左右,一女子神秘地詢問記者「買鞋嗎?」緊接著就帶著記者前往安福街偏僻的一棟居民樓,該女子稱,最近當地在嚴打假鞋交易,所以要格外謹慎。


上樓後走進屋內看到的場景令記者大吃一驚。


鞋店店主對記者道:「版型看跟真鞋差不多,不會做的歪歪扭扭的,這種鞋子拿出去賣,他們基本上拿去充真(正品)的,來莆田不買鞋你會後悔終生的,來過莆田以後再也不會去專櫃買了。」

很明顯,這位店主向記者介紹的就是當地仿製的假鞋,記者看到,滿屋子內擺放著的都是仿製的名牌鞋,不僅有一些奢侈品牌,甚至還有聯名的限定款球鞋。

店主:「私底下這鞋(正品)賣到30萬(一雙),在我們老家可以蓋一套房子,這種鞋你永遠也抽不到,全球限量版,王思聰都買了兩個月才拿到,不是說你有錢能買得到的。」

記者連續暗訪了三個晚上,發現藏起來販賣假鞋的不在少數,記者被先後帶去了多家假鞋,銷售點,均集中在附近的居民樓寫字樓裡,這些鞋販警惕性極高,被熟人帶去才會開門,不僅有大量的仿製運動鞋,還有很多仿製大牌,一件仿製的奢侈品牌衛衣,兩百多元,正品八千元以上的名牌羽絨服,這裡只要四五百元。


在莆田,似乎人人都穿起了名牌,銷售人員說,他們常年都是熬通宵做生意,主要就是為了逃避監管。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售賣假鞋原本是違法的,但這裡的銷售人員談起莆田假鞋,言語間還透露著自豪:


視頻2:央視曝光福建莆田假鞋銷售猖獗


「只有莆田讓全中國穿得起名牌,你說,本來那雙,我剛才給你的那雙(正品)幾千塊的,我們這邊五百多就搞定了。「


」莆田就是(央視)3.15給他炒火的,那個老闆抓進去罰了兩千多萬,一年就給他賺回來了。「


記者看到,在安福街的入口處,紅色的條幅還寫著「禁止製造,銷售,運輸仿冒鞋服品牌產品」。


幾乎每一個店家都告訴記者,最近正在嚴打假鞋交易,儘管當地已經採取措施,但實際情況是,半夜十二點,安福街燈火通明,人頭攢動,圍繞假鞋產業鏈,各個公眾暗流湧動,導購員專門負責暗中拉客,到各個居民樓、寫字樓買鞋,滿大街的電瓶車帶著紙箱絡繹不絕穿梭而過,場面尤為壯觀。


當地人告訴記者,這些紙箱裡面裝著的都是高仿鞋。在莆田當地,為了制止假鞋流通,不讓正規的快遞點快遞鞋子,但每到深夜,巷子裡上百個小快遞點都甦醒過來,堆著鞋盒包裝發貨的人到處都是,與白天冷清的樣子形成鮮明對比。


央視曝光福建莆田假鞋銷售猖獗不止售賣假鞋,從地下工廠生產,電商平臺銷售銷售開店技巧,到黃牛充當中介攬收發運,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福建莆田的假鞋產業為何屢禁不止?假冒又將面臨什麼法律後果?我們繼續來看,在福建莆田安福街上經常能看見各類廣告招牌,工廠渠道推廣引流,一件代發等,主要面向的都是微商和代購,這裡的銷售會提供完整的圖片,視頻,文字介紹,代理只需要一鍵轉發到朋友圈,招攬到顧客下單,工廠就會直接發貨,微商賺中間的差價。


「我們一個辦公室,兩百平方的,全部都是假鞋,一個天津那邊的女的,我們留給她負責,她才做不到10天時間,現在一天銷售多少雙?一天銷售快1000雙了,可不可怕?純利一天,現在已經產生2萬~3萬元,你看什麼概念,一個月都是六七十萬。」


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之下,莆田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售假產業鏈。


記者了解到,鞋的價格從100元到1000元都有,根據做工、品質不同來定價,一般分為公版、真標、工廠級、純原級別。


純原級別是最頂級的工廠,會參考真鞋的材料、版型、腳感來進行仿製,從製鞋到相應的鞋盒,甚至連相關平臺的鑑定證書都能進行仿製。


」客戶信息,這個鞋碼數啊,還有這個鞋子賣多少錢,你給他填上去,以後他就一掃就能掃出來。「


莆田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成為一些名牌運動鞋的代工廠,積累了一定的製鞋技術之後,逐漸開始做高仿假鞋。現在工廠之間合作生產形成聯盟,當記者詢問為什麼不做真正的自主品牌呢?


銷售人員直言賣不上價格,「361安踏、鴻星爾克貴人鳥啊,你都沒能賣得起價格嗎?最多也就三百多,每年到年底打折就是等於100塊錢,一百多塊錢。」


「莆田為什麼搞到這麼猖獗,說真話,假貨,我開了(假鞋生意),我的弟弟,我的老婆的弟弟,都是一家族」。


「所以說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多的聯盟?你的這個工廠,你一兩百款,他兩百款,我們這幾個人都是自家人,一個家族。」


如此巨量的假鞋,那麼生產這些假鞋的工廠到底藏在了哪兒?


記者詢問能否看看工廠視頻,但銷售人員都顯得格外謹慎。


「這個假冒的,我們也不敢發給你看看啊,假冒這麼多,抓到了會死翹翹,要判多少年」


「我講的是工廠都跟造原子彈一樣都躲起來造了」。


「我們去拿貨,我們如果要去工廠,除非說特殊情況我們才自己去,一般平常我們沒事我們自己都不到工廠去」。


如此猖獗的造假行為在法律上會面臨什麼後果呢?


視頻3:央視曝光福建莆田假鞋銷售猖獗


律師稱:這樣的售價行為,嚴重的將面臨刑事責任。我國刑法規定,銷售明知假冒註冊商標商品的,數額較大的,那麼即構成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罪,那麼有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那麼將會被判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


相關焦點

  • 我在「假鞋之都」莆田花4個晚上買了一雙最NB的NB鞋
    「你看這鞋底彈性多好,又軟又彈,莆田鞋根本沒有這麼好的泡沫。你看這走線多密,莆田的工廠哪會給你車這麼細?你看這膠水塗得多勻,這膠都是歐標的,莆田用的膠連國標都達不到。你看這商標,夜裡頭是螢光的……」 這位莆田鞋行混了20多年的老闆,自稱見證了莆田成為「假鞋之都」的全過程。
  • 莆田鞋真的比正品質量差嗎?莆田鞋和正品鞋怎麼區分有哪些區別一...
    莆田鞋和 鞋怎麼區分有哪些區別一起來看看 相信愛鞋的人都知道,市面上不僅有上千上萬的 鞋,更多的卻是莆田鞋!莆田鞋大多都是仿照一些賣的比較好的 鞋,做出的效果可以以假亂真!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莆田鞋,莆田鞋的質   原標題:莆田鞋真的比 質量差嗎?
  • 跑去香港旺角買鞋 卻買到深圳東門的莆田貨?
    &nbsp&nbsp&nbsp&nbsp產地福建莆田!&nbsp&nbsp&nbsp&nbsp呵呵噠!&nbsp&nbsp&nbsp&nbsp請在有WiFi的環境下觀看&nbsp&nbsp&nbsp&nbsp(土豪隨意)&nbsp&nbsp&nbsp&nbsp本來香港波鞋街賣假鞋的新聞&nbsp&nbsp&nbsp&nbsp
  • 上海查獲1.2億元莆田造假球鞋,生產成本最低50元,常以這些幌子賣出
    日前,上海警方又搗毀一個位於福建莆田的假鞋窩點。什麼鞋火他們就仿什麼,就算有買不到的限量款球鞋,團夥裡30年「老鞋匠」也能照著圖片打版。這些成本僅50到80元的「莆田貨」,常以內購、尾單、斷碼等為幌子賣出只有正品2到5折的低價,涉案金額達1.2億餘元。
  • 記者暗訪:禾花雀「人工屠宰場」觸目驚心!
    記者暗訪:禾花雀「人工屠宰場」觸目驚心!2001年10月19日15:51 人民網   禾花雀在悲泣  今年7月1日,禾花雀被列為廣東省首批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之一,明令禁止捕殺、收購和出售,並規定了具體的處罰措施。
  • 央視聚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莆田木雕傳承人林建軍微雕...
    央視在祖廟媽祖石雕像前拍攝林建軍現場創作。  編者按:  7月1日,央視10套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播出《匠人匠心:微觀手工技藝 盈寸之間「藝精於微」》專題,圍繞內畫、微雕、微刻三項微觀手工技藝特點,呈現了在盈寸之間,獨具匠心的匠人們所勾勒出的藝術世界。
  • 記者暗訪作弊麻將機 麻將骰子都裝了晶片
    針對此情況,記者利用一周時間,對長春市出售麻將機商店進行了暗訪。通過訂貨,交訂金等預約方式,記者親眼目睹了作弊麻將機的「威力」。  記者走訪  普通麻將機1600元  作弊麻將機6500元  市場上真的有人在麻將機內安裝作弊器嗎?不法分子到底是怎麼安裝作弊器的呢?對此,記者連續一周走訪了長春市部分麻將機銷售店,以要開麻將館為由,暗訪這些店內是否有作弊的麻將機出售。
  • 記者暗訪目睹廣州餐館"水煮活貓"製作全過程
    記者暗訪目睹廣州餐館"水煮活貓"製作全過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4日 02:28 來源:新快報           [內容速覽]記者暗訪廣東老字號貓店,目睹「悶棍打」、「活煮貓」、「開水燙」等虐殺行為。
  • 銀川出現「細狗攆兔」賭局 記者暗訪遭瘋狂追蹤(圖)
    銀川出現「細狗攆兔」賭局 記者暗訪遭瘋狂追蹤(圖) 2015-03-16 10:41:23當日下午,銀川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辦案民警聯繫本記者,一同前往取證。不過,現場空無一人。14日下午,記者對另一處賭博地點再次進行暗訪時,由於組織嚴密,記者被暗哨跟蹤,上演驚險一幕。  發現  賀蘭山下壩區暗藏狗場  暗訪過程中,記者獲得銀川目前至少有三處賭狗場這一信息。
  • 本報記者暗訪長春合隆「跑線車」
    而且計程車司機不打表,拼滿四人後才出發……對於王先生所說的情況,新文化報記者進行了踏訪。暗訪:拼滿4個人才走  8月1日上午,新文化記者來到185路公交車太陽城站點。「合隆合隆了!」一名男子在站點附近吆喝著,手裡還拿著一個黑色對講機。不一會,從馬路對面走來一個拖行李的人,男子與其交談幾句後,便讓他坐進一輛計程車內,如此拼滿4名乘客後,該計程車駛離現場。
  • 狂吞男子一萬七,記者暗訪「遙控麻將機」
    接報當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投訴:一夜輸掉1.7萬多元  投訴者稱,因為以前經常使用自動洗牌的麻將機,因此打牌時他並未多想。但輸了1.7萬多元後,他左思右想,總感覺當天使用的自動麻將機有問題。後來,他通過熟人了解到,這幾人用的是全自動遙控麻將機。他想找這幾個人算帳,但未找到。
  • 記者暗訪瀋陽中小飯店:消毒櫃"功能退化"當碗架?
    從1月5日起,瀋陽日報記者在半個月內,陸續暗訪沈城30餘家中小飯店,發現情況就像消費者投訴的那樣,有20多家飯店餐具消毒狀況令人擔憂。  「是不是讓顧客用上消毒餐具,是一份良心活兒。碰到有良心的老闆,你就能用上乾淨的碗筷,否則就難說了……」一位相熟的飯店經營者向記者透露。
  • 麥當勞家樂福曝「醜聞」 記者調查成都店鋪
    315晚會    3月15日晚8點,2012年3·15晚會在央視綜合頻道進行了現場直播。共有15個部委與央視共同主辦晚會,數量為歷年之最。晚會中曝光了麥當勞、家樂福等國際國內大品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虛假欺詐行為。
  • 濟寧:記者暗訪火鍋店 鴨肉摻羊油變身羊肉卷
    據山東衛視《調查》欄目報導, 爆料人小李告訴記者,幾個月前他曾在濟寧市一家名為「煲宮胡椒豬肚雞」的火鍋店裡打工,打工期間,他意外發現這家火鍋店裡用的羊肉卷有貓膩。  小李拿出自己在火鍋店後廚拍到的幾張圖片。其中一張圖片上有一排大紅字寫著「精選排」等字樣。下面配料一欄則寫著羊肉百分之三十、鴨胸百分之七十,旁邊貼著一張產品檢疫合格證。
  • 「矽膠娃娃體驗館」走紅,記者暗訪發現……
    該店的老闆李博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盈利不是他開這家店的第一目的,他更多是解決工人們的需求。記者在店內牆壁上看到貼有警告標語,「試用必須使用安全套」,試用需收取一定費用,188元/小時。有網友對這家體驗館的經營模式表示支持,既解決生理問題,又解決了社會問題,挺好的。不過要注意衛生及客人隱私。
  • 記者暗訪了這些地方的疫情防控,發現不少問題...
    溫州網訊(記者 溫婉)近日,溫州制定發布了《關於加強元旦春節「兩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1月8日,溫州新聞網記者兵分三路,分別前往市區酒店、公交車、大型商場等重點場所,以暗訪的形式,看各處的疫情防控工作是否落實到位。
  • 記者暗訪調查「天價茶葉」
    「天價茶葉」究竟有何特別之處?福州的茶葉市場情況如何?來看記者的暗訪調查。48萬元1斤?可抵一輛豪車!在臺江區排尾路,不到一公裡距離內就聚集著好幾家茶葉經銷店和品牌連鎖店。每家店裡銷售的茶葉基本以武夷巖茶為主。
  • 記者暗訪劣質香腸黑窩點 工商部門連夜查抄(圖)
    記者通過對該市場暗訪,追查出一處在本市通州區加工製作劣質香腸、粉腸的黑窩點。  10月13日晚,在記者舉報後,工商執法人員對該黑窩點進行了現場查抄。  暗訪·市場  加工點位於京郊年初曾被查抄過  10月11日,記者在葛某的指點下,來到位於保定西關的府河批發市場肉食批發區。  記者裝作批發香腸的樣子對幾名批發商推薦的香腸挑選一番後,開始向這些人打聽那名來自北京的香腸批發商。
  • 無證小作坊蒸出"黑"饅頭 記者暗訪遭追打(圖)
         臨近春節,家家戶戶總要儲備一些饅頭,但記者近日接到舉報,稱在李滄區文昌路一饅頭加工點買的饅頭,吃了之後拉肚子,回去要求賠償時又遭到威脅 ,有「黑作坊」的嫌疑。2月6日,記者趕到現場進行暗訪時,不僅相機被小作坊的老闆搶走,還遭到對方的追打。
  • 臘腸包裝裡驚現蟑螂,記者暗訪後發現:「很多包都有」
    臘腸包裝裡驚現蟑螂,記者暗訪後發現:「很多包都有」臘腸煲仔飯、臘腸燜乾飯臘鴨香芋煲、腊味荷蘭豆……微微薰香的臘腸搭配老廣的冬天,簡直是神仙美味了臘腸的嚼勁真的讓人垂涎三尺、欲罷不能記者來到大潤發了解情況結果在隨手拿到的幾包同個品牌的臘腸中居然都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蟑螂第一包臘腸第二包臘腸第三包臘腸第四包臘腸一共有7包臘腸發現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