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1979年對越作戰,不得懷念一個人,他就是張萬年。張萬年,是山東黃縣人(今龍口市)人,出生於1928年8月1日,建軍節這天,所以,他天生就有軍人命。
1944年8月,年僅16歲的張萬年參加了八路軍,在部隊的戰鬥中成長,先後參加過三保遼瀋、平津、東山島等戰役戰鬥。張萬年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41軍司令作戰訓練科作戰參謀。
1958年,張萬年在劉伯承創建的南京軍事學院學習了3年,1961年畢業時軍銜為少校,同年被任命為41軍123師367團團長,這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塔山英雄團」。
張萬年後來在對越反擊戰中聞名主要還跟越方的宣傳有關,越方當時喊出口號:「消滅一二七,活捉張萬年」。後來人們普遍認為張萬年就是越軍的剋星,為什麼越軍如此害怕張萬年?
原來,張萬年擔任廣州軍區作戰部副部長的期間,曾參加了解放軍赴越南溪山學習組,在考察期間,張萬年見識了越軍和美軍的作戰特點,並且對熱帶叢林地帶作戰有了初步的了解,畢竟在歷史的戰爭中,我們的士兵很少有機會打熱帶叢林戰。
當然,這次考察,沒想到10年後,他指揮部隊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1969年,張萬年正式接管廣州軍區43軍127師師長之職務,一幹就是12年。
1978年12月初,時任43軍127師師長的張萬年接到一則加急命令,上級讓他兼任43軍副軍長,率領127師隨著43軍開赴廣西前線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
張萬年率領的127師作為前衛師,12月28日趕到廣西崇左縣江州地區集結,張萬年親自參與訓練計劃的制定,對臨戰訓練抓得很緊。他教會戰士如何在山嶽叢林地帶走路,如何渡河,如何設計投彈等等。
對越作戰中,127師的任務是突破廣西邊境越軍的防禦,攻堅支馬、龍頭地區之敵,然後向祿平方向發展進攻。
而越軍有20多年的戰鬥經歷,戰鬥經驗豐富,防禦工作也做的十分嚴密。陣地前沿埋有防步兵地雷,設置了陷阱、竹籤和鐵刺等障礙物,在公路附近,越軍還挖掘了防坦克壕溝,埋設了防坦克地雷。
張萬年抱著初戰必勝的決心,面對越軍的防禦部署,決定集中優勢兵力對越軍進行正面進攻,兩翼穿插,迂迴包圍,先圍後殲的戰術。
張萬年率領127師,打出了國威、軍威,對敵寇進行了重創,打得越寇聞風喪膽,越軍對他既懼怕又惱怒。為此,越軍開始派出特工小組對張將軍開展偷襲行動。
有一次渡河作戰中,張將軍靠前指揮,在前線守了一夜終於取得了渡河的勝利。沒想到,越軍趁機偷襲了張萬年指揮所,並襲擊張建軍的指揮車,打了十幾個彈洞,而譯電員也不幸犧牲,張萬年大怒道:「越軍特工太囂張,全部殲滅。」
話音剛落,軍長打來電話發問道:「你是張萬年?」張萬年肯定地回答:「我是。」當時我軍竊聽到越軍的廣播正在歡慶,說是活捉了張萬年,並在押送途中,軍長不放心繼續問道:「你現在具體位置。」
張萬年如實交代了指揮所的位置:「就在距離前沿不遠處的山頭上。」軍長一聽火急,發怒道:「你看看條令,你的指揮所應該設在哪裡?」 張萬年只好笑著說:「軍長啊,上戰場打仗,還能帶上條令?」
由此,可見張萬年打仗打的有多猛,指揮所都快設在敵人地盤去了,不怕犧牲,身先士卒的精神實在是令人敬佩!
隨後幾天,張萬年指揮的127師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18日戰鬥結束後,《解放軍報》第一版的三分一的版面都在報導張將軍的前赴後繼,英勇作戰的情況。
2015年1月14日17時,這位天生的將才張萬年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