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內空間設計裡,中式符號諸如雕花、盆景、家具、書畫等帶著濃厚的藝術魅力和東方美學,或講究意蘊,濃墨重彩,造景成意;或講究天然,輕筆勾勒,成其真美……都能深深的打動我們。
而如何在中式的空間裡,運用符號打造讓人醉心的意境之美,讓中式風格融進現代生活的節奏裡,也成了當下設計師關注的重點。近日,濟南居然之家攜手南洋迪克家具禾氣系列濟南店,聯合泉城知名設計師,組織了一場以「符號與空間」為主題的設計沙龍,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對中式的詮釋。
李明:讓全世界認識到我們
(明設計顧問 設計總監、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 李明)
中式元素的來源有很多,可以是建築,可以是家具,可以是園林,甚至還可以是服裝服飾。李明認為,在做設計的時候,應該根據主題從不同的類別中提取元素,然後再加上設計師的個人理解,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科技的手段,進行藝術化的處理,然後形成一種新的理念,呈現一種「個性、有內在美」的新效果。唯有這樣,中式才能走到更高的世界級舞臺,讓全世界認識到我們,讓中式文化,成為一個國際性的語言。
同時,他還表示設計跟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也是息息相關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提高,中國設計已經開始走出國門,中國風在很多地方也刮的很濃烈,但是如何把這個設計推向更高處,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接受這種新中式,是設計師的另外一種責任。
馬琛:提取典型性元素進行現代處理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研室主任 馬琛)
傳統上認為,傳承至今的符號,都可以當做設計的元素。但是具體中式設計中,馬琛覺得應該是提取傳統的典型元素進行現代手法的處理。
她認為,中式設計是一個盛放珠寶的「盒子」,其中的家具、造型、色彩等一系列的符號都是「珠寶」,通過設計手法,將「珠寶」和「盒子」結合成一種人們喜歡的意境,就是對中式風格一種最好的體現。
程書: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香港唐風裝飾唐風國際別墅設計機構設計總監 程書)
程書認為,中式設計風格所運用的元素,概括的講可以分為兩種:即顯性元素和隱性元素。
比如我們常見的家具、瓷器、書法、傳統裝飾圖案等即為顯性元素,而表達更高精神層面及文化內涵方面的元素即為隱性元素。未來的中式設計中兩者缺一不可,應該秉承「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設計理念,即用外在的譬如家具、花格、書畫等顯性元素作為一種承載,還必須用隱性元素來傳達一種內在的文化意境和禪意空間,這樣我們的設計作品才有溫度和厚度。
在設計的過程中,如何營造中式語境?程書是這樣表達的:中式裝修還應該去符號化,通過「隔」「透」「聯」「通」這樣慣用的設計手法,適當運用中式的元素,來表現出空間的一種精神層次的意境。無論是木質還是金屬,無論是借景還是造景,應宜設而設,不要行成元素的堆砌。在一個中式意境的空間,配上一些隱性元素的家具,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舒適風格,才能表達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談及「如何讓中式風格年輕化」的問題時,程書認為可以主要考慮從顏色、配飾和家具上著手。尋求年輕人可以接受的色彩、配飾搭配和家具風格,來營造一種年輕化的空間。
何金朔:讓文化的延續在設計中無處不在
(香港唐風裝飾唐風國際別墅設計機構主案設計師 何金朔)
伴隨時代發展,當下業主所期冀的中式風格,已經由「尊」轉「平」。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人類生存的理性空間正日趨激烈化,傳統中式所推崇的「等級、尊卑、秩序」代表的莊重肅穆帶給消費者的體悟偏差出了生活需求之外,從而轉變為更偏向於人文心境所需求的「平和」狀態,少部分的意向已轉變為超脫於繁雜之外的靈性空間需求。之前業主崇尚體現尊貴的儀式感強烈的風格傾向,現在他們更喜歡家裡所呈現出的寧靜平和又雅致韻味十足的生活方式。不太在意各類家具、擺件、掛飾,陪襯、飾品的器型是否傳統規儀,但是對於器型所帶來的心靈感應卻是格外看中。
何金朔認為,設計師所要尋求的方向,就是要藉助文化表達出業主所需要的意境,儘可能多的幫助業主根據其生活的需求點,融和中西方生活方式中的精華所在,讓業主在家中可以快速擺脫外部幹擾、壓力帶來的煩躁焦慮,找到平和感,從而產生歸屬感。
同時,何金朔還覺得設計師應該根據自己專業技能,尋求定位點來迎合年輕化的風潮。他主張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前提下,對傳統中式設計符號進行凝練、簡化、提純,「將現代的手法跟傳統的文化相結合,這樣的設計才有生命力」。
趙學謙:現代手法體現中式意韻
(香港唐風裝飾唐風國際別墅設計機構設計師 趙學謙)
運用現代的手法來處理傳統的東西,體現中式意蘊,是對中式元素的最好闡釋。在趙學謙的設計理念裡,這也是中式設計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並且這樣的方式,他認為符合了新時代的大眾審美。
同時趙學謙在實操的設計中還很注重顏色體現,在他接到設計之後,首先會把傳統意義上的元素打散,讓自己跳出固有的框框,轉而尋求用色彩當突破口。忘記中式元素的「形」,通過顏色,諸如中國紅、青花、孔雀藍等來體現,來達到一種讓別人感覺不到繁瑣老舊的東西在裡面,但是看上去又是真實的中式的意境。
而對於設計的年輕化,趙學謙認為客戶的變化就是設計師讓設計年輕化的最好載體。他表示,在幫助客戶打造設計的同時,也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同時再配合自我的學習,就會讓設計越來越符合年輕化的審美需求。
張家銘:一點不能多,一點不能少
(張家銘高端設計工作室設計總監 張家銘)
中國傳統文化上下幾千年,源遠流長至今,而中式設計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文化的發揚與光大。具體到設計上的中式元素,張家銘認為,應該在設計中把中式元素根據現代人審美運用到極致,抓住其靈魂,無論形式還是意境上,都要達到少而精的志高境界。
他認為,中式元素的應用絕對不是簡單的傳統堆砌,或者「搬來主義」。而是設計師應該用心和用靈魂去做設計,追求那種「一點不能多,一點不能少」的完美境界。同時,針對不同的客戶,張家銘主張用真正「量身定做」的形式來更好的服務客戶。用最適合的手法和角度,來創意每一個空間的設計,才能最終實現和達到超乎客戶想想的「完美」設計。
胡振霖:順應年輕化消費審美趨勢
(居然之家濟南店業務部負責人 胡振霖)
從商場的角度來說,根據大數據的分析,現在的高端消費群體已逐步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這就要求我們跟上時代趨勢的變化,做好「加減法」,尋求一個平衡點,來符合現代消費的審美趨勢。
馬紀堃:家具產品要迎合當代年輕人
(南洋迪克家具禾氣系列濟南店總經理 馬紀堃)
家具產品也要迎合當代年輕人的想法,不斷融合進年輕人喜歡的元素在裡面。比如在中式家具之中,融入金屬、皮革這些時尚的東西,讓中式家具更符合現在年輕人的這種口味。
結語:最後本次活動的主持人李明先生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他表示,設計是為生活和人性服務的,無論什麼樣的設計都離不開用心設計,而如何繼承傳統文化的精髓並適當的運用在現代的中式設計裡,打造一種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是每個設計師的更大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