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守護神金翅鳥,帶你從雲南遠古時期跨越到現代文明

2020-12-05 中國航空旅遊網

  12月21日,騰訊上線首款AR探索手遊《一起來捉妖》全新博物館版本,這也是雲南省與騰訊公司聯合推出的「雲南新文旅IP戰略合作計劃」的落地項目之一。

  遊戲中,雲南大理守護神「金翅鳥」的原身是出土於大理崇聖寺千尋塔的「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其鳥頭飾羽冠、兩爪鋒利,尾、身之間插有鏤空火焰形背光,翅膀向內卷作欲飛狀。整器鎏金,並飾有5粒水晶珠,珠光寶氣、雍容華貴。

  今天就由化身文物之靈的金翅鳥,也是雲南省博物館內的鎮館之寶,帶我們一起走進滇池之濱的雲南省博物館,跨越千年歷史長河,感受雲南的發展歷程。

  雲南省博物館創建於1951年,是雲南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館。館內擁有先進的現代化展覽及活動設施,《遠古雲南——史前時期的雲南》、《文明之光——青銅時代的雲南》、《南中稱雄——東漢至魏晉時期的雲南》、《妙香佛國——唐宋時期的雲南》、《開疆戍邊——元明清時期的雲南》、《風雲百年——近現代時期的雲南》,館內六大基本陳列講述了從古至今雲南大地的悠久歷史。

  《遠古雲南——史前時期的雲南》  

  從祿豐恐龍的發跡到滅絕,從猿到人的演變,展館內展示著雲南享譽世界的遠古生物與地質、人類起源與民族多元格局形成原因等內容。

  展覽圍繞重大地質發現、重要遺址,以沙盤、文物、模型、影視資料、場景再現、高新電子設備等等國際前沿的技術,展示雲南獨特的地質發展史和地理、地貌特徵及其在生物發展史、人類發展史、民族文化多樣性方面獨特的價值。

  《文明之光——青銅時代的雲南》

  青銅時代的雲南,最吸引人的就是神秘地古滇國。在滇國青銅器還沒有出土之前,我們所了解的滇國文化只有在《史記》、《漢書》中寥寥幾筆。雲南青銅器的出土,讓我們「重返古滇國」,重新認識雲南青銅文化的光輝燦爛。

  貯貝器是青銅鑄造的,用以貯藏海貝的容器。它是雲南青銅文化的典型代表,目前僅出土於晉寧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呈貢天子廟、官渡羊甫頭。西漢戰爭場面疊鼓貯貝器、三枝俑燈、西漢牛紋銅鼓展列在。其中,出土於雲南晉寧石寨山的國寶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擺放展廳中最顯眼的位置。《國家寶藏2》的播出也讓它名聲大噪。

  《南中稱雄——東漢至魏晉時期的雲南》

  東漢至魏晉時期,中原政局動蕩、朝代更替頻繁。在雲南,盛極一時的滇王國逐漸走向衰落,導致了青銅文化的沒落。

  戰亂加劇了人口流動,大量漢族遷入雲南,為雲南帶來了漢文化的春風。漢文化與雲南民族文化之間的碰撞與滲透,也加速了中華民族文化多元一體的發展步伐。

  展覽分為漢民南遷、南中大姓、霍承嗣墓、大姓沒落4個部分。以漢夷之間的文化交流為主線,選擇標誌性的目的在於展現處於祖國西南邊陲的雲南,自古以來就與中原內地的緊密聯繫。遊覽其中,感性了解雲南歷史的同時,還能感受到雲南古代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密切關係。

  《妙香佛國——唐宋時期的雲南》

  金翅鳥的故鄉大理國,是去雲南省博物館很重要的看點之一。

  唐初,大理地區居住著白族和彝族祖先白蠻(僰)和烏蠻(叟和昆明)等民族。唐宋是雲南發展的黃金時期,歷史上著名的南詔國和大理國都在這一時間段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展覽分蒙氏崛起的傳奇、南詔歷史的印記、大理國的沉浮、佛陀的世界4各部分,主要展示雲南唐、宋時期約600年間的歷史展覽基本按時間順序分割,分別交代南詔出現的背景、南詔的建立、南詔歷史的重大事件和大理國的簡要歷史以及這一時期的社會生產、建築服飾和習俗等,最後以五方佛為中心的場景作為結語,突出南詔、大理國文化的特色。

  「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被尊為大理的保護神,是佛教護法中的天龍八部之一。也是《國家寶藏2》裡雲博為全國人民推選的第二件寶物。

  《開疆戍邊——元明清時期的雲南》

  元、明、清被視為雲南歷史進程中最重要的三個歷史時期。在此階段,漢族、蒙古族、滿族等外來民族大量進入雲南,與當地土著居民一起聚居,繁衍人口,雲南「夷多漢少」的局面被打破,形成漢族人口佔大多數的多民族融合格局。

  展館內梳理文獻對各民族源流的資料,將歷史進程中雲南各民族的文化真實面貌呈現出來,以文物陳列和場景複製等手段,從歷史和文化角度闡釋漢文化進入雲南並與各民族融合發展的歷史狀況。

  《風雲百年——近現代時期的雲南》

  百年風雲館以「內憂外患」、「倚劍南天」、「燎原星火」、「金沙水拍」、「滇迤烽火」、「曙光初現」為6大主題,展廳空間依主題演繹出「暮色的古城」、「灰暗的戰場」、「黎明的曙光」3大氛圍,巧妙地結合不同材質和燈光,述說空間的故事。

  這裡有珍貴的史迪威、衛立煌、盧漢、陳納德、戴安瀾等人物的相貌照片,還有松山戰役,騰衝戰役的珍貴史料;以及西南聯大,雲南陸軍講武堂等詳細介紹以及李公樸、聞一多等名流教授。

相關焦點

  • 銀鎏金鑲珠金翅鳥:大理守護神
    佛教的護法神宋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是大理國時期作品,出土於大理崇聖寺主塔。在《國家寶藏》第二季節目中,佟大為顛覆往日陽光暖男形象,古裝造型亮相,化身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段譽的歷史原型——大理國皇帝段和譽,深情詮釋金翅鳥的前世傳奇。
  • 大理的守護神,為什麼是這隻面相兇狠的鳥?
    1978年,文物工作者在對三塔進行例行維修的時候,在千尋塔塔頂發現了南詔、大理國時期的文物珍品580多件,其中有一件很引人注目——銀鎏金鑲珠金翅鳥。這隻鳥不同於其他地方發現的鳥類造型,它面相兇狠,被稱為「金剛面」。為什麼是這樣的造型呢,因為金翅鳥來自古印度,在印度教中它是大神毗溼奴的坐騎。在佛教它梵名「迦樓羅」,是佛教護法中的「天龍八部」之一,迦樓羅有多種形象,在大理以全鳥身形像出現,金翅鳥在東南亞傳播很廣,印尼和泰國國徽上都有它的形象。二是它是一件孤品,只在雲南發現這一件。
  • 古南詔國佛塔裡出土「守護神鳥」,專家:據傳它「以龍為食」
    古南詔國佛塔裡發現「守護神鳥」,專家:據傳它「以龍為食」 | 文 青衫文齋雲南大理是一個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的古城,崇聖寺三塔在大理更是聞名遐邇,成為大理的建築地標。三塔位於大理古城(中和鎮)西北兩幹米的蒼山應樂峰下,由一大二小三閣組成,始建於南詔國的南詔王勸豐祐時期(公元824—859年)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塔的塔磚上面布滿了佛教密宗的各種各樣的梵文和漢文的經咒,為專家們研究南詔、大理時期的歷史、宗教、文化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
  • 能代表大理的不止「風花雪月」,金翅鳥、佛都、才是大理的名片!
    《國家寶藏》第二季中雲南省博物館推選的三件國寶之一——金翅鳥的發現地——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就是此行目的地。此次大理之行,不為風花雪月而來,只為那深埋的歷史和驚豔世人的傳說而來!一座古城,一座古剎,一隻金翅鳥,三座千年佛塔,大理的尋寶之旅——近距離觀賞文物之旅就此開篇.......
  • 隱藏在「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背後的文化
    那時,我國百姓把莊子的大鵬依附在佛教的金翅鳥上,但兩者確實有相似之處,它們都非常強大,可以飛行數千英裡,這使得人們自然而然地相互聯繫。而此時此刻,金翅鳥已經融人了我國文化的元素。隋唐以後,說書文化逐漸興起。講故事的人把佛經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到了明清時期,這些故事書已經出版成了較為成熟的章回小說。
  • 大理本主,最食人間煙火的白族眾神
    「本主」,意為「本境福主」,是每個白族村社所供奉的的守護神。這種在唐朝南詔時期形成的獨特宗教信仰,跨越千年,流傳至今。好多人都知道,雲南大理有著「蒼山洱海,風花雪月」的秀美風光,是個旅行度假的聖地,可鮮為人知的是,這裡還是「眾神」守護的地方。在大理的幾千個村落中大約供奉著一千餘個神靈,白族人稱其為「本主」,是當地白族村民的守護神。
  • 金翅鳥和它的孩子們
    在山東半島生活著一種鳥兒叫金翅鳥。這裡展示的就是生活在煙臺市魚鳥河畔的金翅鳥一家的生活瞬間。金翅鳥喜歡在不同的樹枝間做窩。這一家金翅鳥就將窩建在了濃密平坦的松枝間。金翅鳥雌鳥負責做窩,雄鳥負責搬運做窩的材料,它們用十天左右可以將窩做好,然後開始生蛋抱窩,這一家金翅鳥生下了4隻蛋。抱窩十多天後小鳥就出生了。
  • 西遊:佛經中的護法「大鵬金翅鳥」(你不知道的故事)
    我們都看西遊記都知道這個大鵬雕的來歷不小,都可以和如來有所爭論,你知道他在他的來歷嗎?在西遊記你感覺不出來金鵬的大小實際他打得讓你無法想像!大鵬金翅鳥是神鳥,牠的身體非常大;你不認識他見到了你還以為是一座山呢!大鵬因為他的翅膀非常大,牠翅膀一展,有三百三十由旬那麼長。
  • 雲南大理首次發現慄鳶 罕見「雙宿雙飛」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有拍鳥愛好者在雲南大理洱海月溼地拍攝到了兩隻猛禽的照片,經多方專家鑑定,確認該猛禽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慄鳶,這也是大理州首次發現並記錄到慄鳶的影像據介紹,慄鳶在國內較為罕見,近幾年平均每年有2次左右記錄,此次拍鳥愛好者在雲南大理洱海畔拍攝到的兩隻慄鳶同框的畫面,更是極為罕見。鳥類專家分析,大理洱海月溼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及豐富的食物,是吸引慄鳶來此棲息、覓食的主要原因。
  • 雲南大理首次發現慄鳶 罕見「雙宿雙飛」
    近日,有拍鳥愛好者在雲南大理洱海月溼地拍攝到了兩隻猛禽的照片,經多方專家鑑定,確認該猛禽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慄鳶,這也是大理州首次發現並記錄到慄鳶的影像。 據介紹,慄鳶在國內較為罕見,近幾年平均每年有2次左右記錄,此次拍鳥愛好者在雲南大理洱海畔拍攝到的兩隻慄鳶同框的畫面,更是極為罕見。鳥類專家分析,大理洱海月溼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及豐富的食物,是吸引慄鳶來此棲息、覓食的主要原因。
  • 雲南大理首次發現慄鳶
    雲南大理首次發現慄鳶】近日,有拍鳥愛好者在雲南大理洱海月溼地拍攝到了兩隻猛禽的照片,經鑑定,確認該猛禽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慄鳶,這也是大理州首次發現並記錄到慄鳶的影像。據介紹,此次拍攝到的兩隻慄鳶同框的畫面,更是極為罕見。
  • 大鵬金翅鳥與龍王為何都是佛教護法神
    大鵬展翅大鵬金翅鳥的翅膀很大,翅膀一展,有330由旬那麼長,這330由旬是按照大由旬80裡講的,你算算看,這大鵬金翅鳥的翅膀有多大,有多長,大鵬金翅鳥的翅膀,這麼長,他的力量也特別大,往海面一扇就能把海裡的水,劈開成兩半,海水一半被扇到一邊去,這330由旬的地方就沒有海水,海底都露出來了
  • 光輝印象:保佑平安的心靈寄託,藏傳佛教護法——大鵬金翅鳥
    人類之初大地上布滿了巨大的妖龍和洶湧的洪水,人類無法生存,如來佛祖就派這些大鵬金翅鳥去啄走了妖龍,為人類的生存創造了清平世界,所以自古至今人們供奉這種大鵬金翅鳥,把大鵬金翅鳥當成護法神作為和保佑平安的心靈寄託。
  • 雲南大理首次記錄到珍稀物種彩䴉自然繁殖
    在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的彩䴉和幼鳥(6月17日攝)。新華社發(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新華社昆明7月10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數隻珍稀物種彩䴉現身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發現彩䴉在劍湖溼地自然繁殖,並成功孵化出3隻幼鳥。
  • 每個姓氏均有自己的「守護神」,你知道你的守護神是誰嗎?
    就在今天看到了一個相關新聞,是2020年全國姓氏大排名,這讓我想起了我在山海經中看到的一段話,裡面說,其實我們每一個姓氏在遠古時期都有自己的圖騰,圖騰上面繪製了一些飛禽走獸,久而久之,這些神獸就變成了我們姓氏的「保護神」。龍鳳文明,是我國兩大文明體系,在我國人心中,對龍的崇拜是一種持續千年是現象,至於原因,應該是跟圖騰崇拜有關。
  • 夏日,到大理看紫水雞
    夏天,雲南的雨季,可以享受大理三伏天的清涼,一樣可以看到紫水雞,而且可以看到紫水雞幼鳥。留鳥,四季可看。這次在洱源境內的大理西湖和大理新城邊的洱海月溼地分別看到了紫水雞。還是見到的第一隻紫水雞,船近鳥飛,拍到第一張飛版。
  • 雲南大理的靜修生活(第5篇.大美山水間)
    這個是2019年的雲南大理山水間的春櫻花。這是我跟小夥伴一起在一場春雨貴如油的大好機會中、來到了山水間,即興堆起了一個心形圖,又即興想了想應該在裡面加入些什麼,然後就把來到大理的起念中的一個字給用櫻花的花瓣堆出來了。其中都是對生活、對大環境滿滿的祝福。
  • 《西遊記》「最強妖怪」大鵬金翅鳥,原型到底是「何許鳥也」?
    要論《西遊記》中最厲害的妖怪,大鵬金翅鳥的呼聲最高。 一出場便打得孫悟空毫無招架之力。再看如來佛祖去收大鵬金翅鳥時的陣勢,幾乎是傾巢出動。五百羅漢,三千揭諦,迦葉阿儺(阿難)兩隨從,普賢文殊二菩薩,再加上燃燈彌勒兩個佛祖級的人物,才最終收服大鵬金翅鳥。
  • 饑荒聯機版地下的秘密,帶你直面遠古文明的消亡史!
    哈嘍大家好,我是阿誠,今天阿誠要給大家分享一下饑荒世界最為神秘的遠古洞穴裡面隱藏的秘密,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遠古文明究竟是如何消亡的。此外旁邊的壁畫完全展示了遠古文明的全貌。最初的遠古文明由兩位偉大的祭司創造,它們一位手持火炬,一位手持法杖。火炬中熊熊燃燒著永不熄滅的聖火,法杖則操作魔法的力量控制著噩夢燃料。遠古文明的主要生存地區在遠古中庭的遠古大門處,主要的出口流淌著液體的銩礦。遠古種族甚至已經觀測到月相的變化,並且開採礦物,種植作物。
  • 金翅大鵬鳥真身是什麼?
    古印度金翅鳥是蛇或龍眾的夙敵。被稱作「大陽鳥」,譽為眾鳥王。在印度、尼泊爾、斯裡蘭卡、緬甸、泰國等東南亞都有金翅鳥超自然的不同化身。印度教認為金翅鳥是迦葉佛和毗那達的兒子,他力大無比,兇猛無敵,只有印度教神毗溼奴能夠制服金翅鳥。毗溼奴使其成為自己的坐騎。佛教界認為佛鵬來源於印度佛教的「迦樓羅」(金翅鳥王),是不空成就佛的坐騎,不空成就佛是北方的綠色佛,也是羯磨部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