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是一種極具魅力的貓科動物,一些人把它當成異寵,另一些人則更關注它在野外非凡的實力。自從2017年白俄羅斯科學院的研究報告公布以後,猞猁幹翻大灰狼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一些貓迷對它的戰鬥力也有了更高的期待。那麼,猞猁能不能挑戰花豹呢?在這裡我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使玩田忌賽馬,猞猁也難以和花豹較量。
歐亞猞猁
花豹比猞猁大得多
我們平常所說的猞猁,特指歐亞猞猁。歐亞猞猁是猞猁屬中最大的一種,也是唯一一種見於我國的。儘管歐亞猞猁通常重15-25千克,是僅次於美洲獅和獵豹的第三大貓亞科動物,也是最大的中型貓科動物,但它的體型與花豹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猞猁主要生活在北方和高山的林海雪原,花豹則更喜歡居住在溫帶和熱帶的茂密森林裡,二者只有在我國東北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高加索地區和伊朗北部,以及喜馬拉雅山南麓等少數地區存在重合分布。這三個地區棲息的豹亞種分別是遠東豹、波斯豹和印度豹,猞猁亞種則是西伯利亞猞猁、高加索猞猁和藏猞猁。
波斯豹
波斯豹和印度豹是大型亞種,雄豹平均60-70千克,雌豹約45千克;遠東豹也有雄性45千克、雌性34千克的平均體重。而猞猁只有大個體雄獸才能超過30千克,因此三組比較的結果都是豹遠遠大於猞猁。可見,自然相遇的猞猁和豹,遠不是同一個重量級的選手。
只有阿拉伯豹能小到與大猞猁差不多大小。根據野外實地測量,雄性的阿拉伯豹重24-34千克,雌豹只有18-23.5千克。而最重的猞猁亞種一般認為是喀爾巴阡猞猁,雄性重約25千克(15.5-36.5千克),雌性約19千克(14-29千克)。雌阿拉伯豹和喀爾巴阡猞猁差不多大了。
阿拉伯豹
花豹比猞猁更善戰
即使同體重下,花豹的身體結構也比猞猁更適合搏鬥。喀爾巴阡猞猁的頭骨全長平均為15.6釐米,最大寬度為11釐米(以雄獸為準);而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內陳列的一個阿拉伯豹頭骨長度在16.4釐米,寬度為10.5釐米。可見豹的頭骨相對長一些,而猞猁腦袋較寬。
豹頭部加長的部分主要在吻部,豹吻佔頭骨基長的比例是29%,猞猁只有25%。而且豹張嘴也比猞猁更大,豹張大嘴的最大角度可達64°,猞猁只有61°。豹嘴巴更大,使它在戰鬥中咬中對手的概率更大。猞猁的外形特點就是嘴巴縮短,臉圓潤,這也是它看起來那麼萌的原因。
歐亞猞猁
差不多大小的猞猁和花豹相比,前者身材比較高挑,後者則更粗壯一些。經測量,豹的四肢骨比猞猁更粗,豹肱骨(上臂較粗的骨頭)的相對粗壯度(最小直徑/最大長度)為8%,猞猁只有7.3%。這意味著豹的肢骨更結實,能承受更大的掌擊反作用力。豹的腕部肌肉也比猞猁發達,因此抓握更穩,掌擊更有力,出掌也更靈活。
經觀察可以發現,豹的前肢發達,而後肢比前肢細弱;猞猁則相反,後肢更發達。這也是豹亞科與貓亞科一個常見的形態差異。前肢粗壯適於搏鬥,因此花豹更適合制服大獵物。而後肢發達適於彈跳,所以猞猁擅長抓捕兔子和鳥。
歐亞猞猁
猞猁能鬥敗灰狼,花豹更能
在白俄羅斯的科學考察中發現,猞猁殺了不少狼,但主要是一歲以下的幼狼。猞猁殺死成年狼比較明確的只有兩例,都是懷孕晚期的母狼,沒什麼戰鬥力。2017年3月,有隻雄猞猁在自己的領地上打敗了一隻雄狼,它通過攻擊狼的腹部贏得了戰鬥,但畢竟沒有能夠當場殺死狼。這一戰有個體發揮的成分,總的來說猞猁和狼戰鬥力在同一個檔次上。
而花豹實力遠在狼之上,在印度和伊朗都發現狼會主動迴避豹。Melkote Temple野生動物保護區是印度第一個專為保護印度狼而設立的保護區,不料近些年由於花豹的入侵,灰狼數量漸漸減少,直至消失。因此有人戲稱,Melkote Temple是沒有灰狼的「灰狼保護區」。與花豹在同一級別的美洲獅,有一挑二追殺狼的記錄,要知道,美洲獅面對的可是最大的灰狼——馬更些狼。
伊朗拍到豹、狼先後出現在同一棵樹下(合成圖)
所以說,猞猁雖然強大,但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它都難與花豹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