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脫殼」是成長的標誌,避免「脫殼不遂」,才能提高養殖收益

2020-11-25 騰訊網

南美白對蝦的整個養殖周期大約要經歷50多次脫殼,脫殼貫穿對蝦的整個生長過程,也正是由於一次又一次的脫殼,對蝦才會不斷長大。但是在養殖過程中也經常會出現殼脫不下來的情況,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脫殼不遂,這種現象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提前做好預防也是可以避免的,暢暢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對蝦脫殼不遂的原因及預防措施,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對蝦脫殼不遂的原因

1、微量元素的缺失

對蝦脫殼不遂的首要原因就是微量元素的缺失,池水的維生素、鈣、鎂、磷等元素的缺失導致對蝦體內微量元素不足,加上平時沒有做好保肝工作,導致對蝦肝胰腺發生病變,無法儲存微量元素,無法給脫殼提供充足的能量,這時候由於能量不足,導致對蝦脫殼不遂。

2、生長環境差

水質沒有管理好,底部環境惡化,水體中氨氮、亞鹽超標,溶氧不足,pH值處於非正常狀態,池塘中會有害物質含量超標。脫殼期間對蝦本身體質就弱,如果長期生長在這種環境當中,極易受到細菌感染或者是慢性中毒,影響對蝦的順利脫殼。

3、營養不良,體質下降

對蝦吃不飽或者投餵的飼料劣質導致對蝦不易吸收,營養不足,這時候就沒有充足的能量來支撐對蝦完成脫殼;還有一種情況是對蝦患有腸炎,營養吸收能力下降也會導致對蝦體質下降,出現脫殼困難的現象。

4、對蝦應激

天氣突變,尤其是遇到大風或者是下大雨的一些極端天氣,水溫異常,這種情況容易導致池塘缺氧,從而發生應激反應,對蝦處於高度應激狀態,體力衰竭,無力脫殼。

對蝦脫殼不遂會導致對蝦吃料慢,生長速度降低,嚴重的則會導致對蝦直接死亡。在對蝦短暫的生命中,每一次的脫殼都是生長的關鍵點,所以做好脫殼期的管理至關重要!

接下來暢暢給大家分享幾點脫殼期的管理辦法!

1、做好保肝工作

對蝦的肝胰腺是儲存營養的場所,包括脂肪、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可以說保肝是對蝦脫殼成功的關鍵!在飼料中添加龍昌膽汁酸可以增強蝦的肝臟功能、提高蝦的免疫力從而保證蛻殼期的成活率。膽汁酸是從動物膽膏上提取的,可以從內源上進行保肝,還可以促進對蝦蛻皮激素的合成,解決蛻皮激素不足的問題,從而使對蝦順利脫殼。

2、改善水環境

定期改底換水,保證池塘水質和底部環境的清爽,確保水質各項指標穩定並且都在適宜的範圍內,給對蝦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注意換水不要太頻繁,容易引起對蝦的應激。

3、選擇優質的飼料

脫殼前對蝦攝食量會減少,注意調整投餵量,選擇優質飼料來保證對蝦營養充足,有足夠的能量完成脫殼,並及時的補鈣,幫助新殼的形成和硬化。同時在飼料中添加膽汁酸和杜仲葉提取物來增強對蝦的體質和抗應激能力,避免對蝦因產生應激而發生脫殼不遂的情況。

對蝦的脫殼是成長的標誌,所以暢暢建議養殖朋友一定要及時關注對蝦蛻殼期的營養以及水質管理事項,只有營養和能量充足才能避免脫殼不遂的現象,從而保證對蝦的成活率和養殖效益。

相關焦點

  • 對蝦脫殼不遂?龍昌動保膽汁酸幫助南美白對蝦順利脫殼
    南美白對蝦的變態和生長發育總是伴隨幼體的不斷蛻皮和幼蝦的不斷脫殼而進行的。脫殼是對蝦成長的標誌,在養殖過程中是非常常見而且必須的一個生理特徵。脫殼後期:對蝦新殼柔軟富有彈性,對蝦開始大量吸水使新殼充分擴大。後續期:蝦殼鈣化,開始大量吸收鈣質和微量元素。等殼硬化後,能夠支撐身體時,蝦體會排出身體吸收的過多水分,完成一次脫殼周期。在養殖過程中,影響對蝦脫殼的因素主要有水質惡化、溶氧不足、溫度變化、放養密度大、投餵不足、營養不足、光照、藥物影響以及疾病影響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對蝦的正常脫殼。
  • 脫殼關乎著小龍蝦的生死,教你一招幫助小龍蝦順利度過脫殼期
    了解最新龍蝦諮詢,就上longxia.com 在養殖小龍蝦的過程中,蛻殼對龍蝦來講算是最難過的一道坎兒,因為小龍蝦是甲殼動物,它的生長主要是靠蛻殼來完成的,蛻殼也是小龍蝦生長的重要標誌。如果小龍蝦外邊厚厚的殼已經無法容下已經長大的身體,就會造成龍蝦脫殼不遂導致死亡。
  • 對蝦脫殼難才是影響對蝦生長的真正「元兇」
    近日南方一直遭遇陰雨、颱風,很多養蝦的養戶反饋對蝦脫殼難,生長慢,這樣會增加養殖時間,增加養殖成本。那麼對蝦為什麼會出現脫殼困難呢,究竟是什麼因素控制? 4、天氣變化和節氣,都會使對蝦出現蛻殼。 三、如何讓蝦正常脫殼? 1、定期調節水質,來保證水體中PH值,氨氮、亞硝酸鹽等值正常。 2、內服拌料添加調理腸道藥物,來增強蝦體免疫能力和蝦體吸收;解除飼料中黴菌毒素。
  • 冬棚對蝦養殖,水溫控制是關鍵!注意避免溫度變化帶來損失
    影響底質,從而影響對蝦體質 像上述所說,水溫的忽然升高,微生物活躍度也一下子升高,這就很容易出現底泥或底膜變滑或者變黑變臭等現象。底質不好,有害細菌會大量滋生,嚴重影響對蝦,導致對蝦的體質下降。 3. 氣壓發生變化,導致多數對蝦脫殼不遂而致死 天氣回溫,還會導致棚內的氣溫和氣壓的變化。
  • 小龍蝦脫殼瞬間
    ①龍蝦幼體階段一般2--4天脫殼一次②幼體經過3次脫殼後,進入幼蝦階段③在幼蝦階段5--8天脫殼一次④在成蝦階段一般8--15天脫殼一次⑤小龍蝦從幼體階段到商品蝦養成需要脫殼11-12次⑥小龍蝦的一生則需要脫殼25次
  • 水溫低 對蝦應激脫殼致死 對蝦存塘量減半
    水溫低 對蝦應激脫殼致死 對蝦存塘量減半2009-11-23 20:1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方農村報當前雖然已經是對蝦養殖淡季,但寒潮仍給存塘蝦造成不小損失:急於上市,蝦價急跌。業內估計,寒潮後,粵西的對蝦存塘量減少約一半。&nbsp&nbsp  記者11月22日從全國最大的對蝦交易市場——湛江霞山水產批發市場了解到,往年11月份開始進入對蝦交易淡季,且上市對蝦以供應內銷的鮮活為主,然而在此次寒潮到來的這一周時間內,卻少有鮮活對蝦進場交易。
  • 要想養殖螃蟹效益好,多注重螃蟹脫殼,螃蟹脫殼的一些注意事項
    要想養殖螃蟹效益好,多注重螃蟹脫殼,螃蟹脫殼的一些注意事項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以前很少消費的東西,現在也逐漸多了起來,比如說螃蟹,螃蟹目前的市場是比較大的,這就催生了螃蟹越來越多的養殖,那麼要想養殖螃蟹效益好,還要多注重螃蟹脫殼。
  • 【原創技術】小龍蝦脫殼管理——上篇
    我們養殖小龍蝦,為了追求高效益,放養密度遠高於自然環境,由此也產生了各種問題。其中,脫殼時出現脫殼不遂、軟殼、缺氧、倒藻、甚至死蝦,嚴重影響了養殖效益。本文跟大家分享一些龍蝦脫殼有關的細節,以及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
  • 白對蝦連續脫殼有死蝦怎麼處理?
    給我們的啟示:白對蝦在蛻殼時的抵抗力是最弱的,白對蝦在蛻殼時,自殘(被其它蝦吃掉)現象也是大量存在的;蛻殼需要足夠的營養積累,否則會蛻殼不遂或軟殼;如果底部環境很差,蛻殼期的白對蝦最容易感染細菌等疾病。
  • 南美白對蝦「腸炎」逐漸從急性轉為慢性,養殖風險也逐漸加大
    腸炎病是對蝦養殖中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整個養殖周期均常見。病蝦的消化道變紅色,急性感染時胃部最明顯,中腸後部也變紅或腫脹,直腸(後腸)變混濁。當對蝦開始出現肝腸發紅的情況時,更要引起注意,因為這已經是為腸炎亮起了「信號燈」。
  • 「蛻殼」是對蝦的生死劫!關於「脫殼」你必須知道的幾個關鍵點
    白對蝦多在這個時候蛻殼,但這是指幼蝦以後。 本人認為,既然談到這個問題,我們不妨說的詳細一些。 蛻殼的概念 南美白對蝦的變態和生長發育總是伴隨幼體的不斷蛻皮和幼蝦的不斷蛻殼而進行的。蛻殼(皮)是對蝦生長發育的結果,當機體組織生長及營養物質累積到一點程度的時候必然要進行蛻殼(皮)。
  • 小龍蝦脫殼時期,應該怎麼樣去管理?有哪些注意的要點?
    不過想要養好小龍蝦,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各種時期的管理方法都是不同的,養殖起來也是十分的困難。小編認為最讓養殖戶感到頭疼的就是五月份左右小龍蝦脫殼期。這個時候小龍蝦的體質是非常的差,抵抗力也不高,管理不好的話很容易造成死亡的現象。而且這個時間段離小龍蝦上市的時間也是非常的近,如果這個時候出了問題,咱們之前那麼長時間的養殖都是白費了。
  • 重視管理,才是養殖贏家!越冬期小棚蝦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南美白對蝦最適溫度25到32度,25度以下每降低一度吃料都會減慢,活力也會大大減弱,低於18度對蝦基本不吃料,低於14度可能出現死亡。低溫期或溫度大幅下降容易出現應激性蛻殼或蛻殼不遂,軟殼偷死等情況。但實踐證明活力強、體質好的蝦抗應激能力,低溫耐受能力,脫殼順利程度遠高於病弱蝦。
  • 螃蟹不僅冬眠還會脫殼?螃蟹為何脫殼?
    但是在螃蟹成長的必經之路中,有這樣的一個環節那就是——脫殼。那麼螃蟹為何要脫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原來呀,螃蟹是需要脫殼的!螃蟹在成長過程中是有幾次必經的脫殼之路的,它們在脫殼之後他們的新殼會非常的軟並且伴有褶皺。但是等待一段時間之後,它們的殼就會恢復正常的狀態了!
  • 為什麼龍蝦脫殼以後要吃掉殼
    龍蝦在人工養殖池內每年脫殼1次~3次,小龍蝦比大龍蝦脫殼次數多,通常個體重20克以下的龍蝦每年脫殼2次~3次,個體重30克以上的每年脫殼1次~2次,個體重30克以上的每年脫殼1次~2次,每一個脫殼周期,個體重增加50%~80%。
  • 高密度養殖南美白對蝦,為什麼不能用淡水養殖?
    而海水中各種微量元素充足,能滿足高密度養殖白對蝦對鈣鎂磷等微量元素的需要,補充也非常方便,換水就可以解決,而且換水非常方便,取之不盡…另外一個,淡水裡普遍總鹼度偏低,總鹼度是水體中碳酸根和碳酸氫根的總和。反之若總鹼度低,水質可能容易突變,水質變動,容易出現應激反應,使蝦出現不間斷的蛻殼,軟殼…對蝦的脫殼、固殼生理活動受阻,就會出現脫殼難和軟殼現象,這是導致對蝦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 南美白對蝦養殖中為什麼不能頻繁使用抗生素?
    近幾年來,南美白對蝦腸炎、空腸空胃、白便、肝壞死等惡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越來越高,導致養殖的成活率和成功率都越來越低。當疾病發生時,很多養殖朋友都會想到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抗生素確實有抑菌殺菌的作用,且使用成本低,對於某些細菌性疾病有一定的療效。但頻繁地使用抗生素更多地是給南美白對蝦養殖帶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 養蝦人增多,養殖中問題也多,雨季該如何對蝦類進行管理
    那我們需要做一些什麼才能改變這些情況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講一下在降水量多的季節,我們應該怎樣注意防範。小編覺得蝦之所以好吃,不僅是因為它的肉質比較鮮美,而且還跟養殖的方式有關係。如果養殖蝦的環境特別的糟糕而且水質容易遭受汙染,那養出來的蝦一定特別難吃,而且還會給人類到帶來傷害。
  • 淺談小龍蝦的脫殼和生長,蝦生不易呀
    和其他甲殼類動物一樣,小龍蝦也必須脫殼才能生長。小龍蝦的脫殼小龍蝦從破膜出生到性成熟需要進行11次脫殼,再從性成熟脫1到2次殼直到死亡。性成熟之前每一次順利脫殼就會明顯生長一次。影響小龍蝦脫殼的因素養殖密度由於小龍蝦具有明顯的優勢等級制度,在爭奪種群中的社會地位以及食物、空間的優先權和所有權時,個體間往往會發生對抗,在高密度環境中,個體間的相互接觸和打鬥增加,身體的大部分能量消耗在爭奪隱蔽場所和對抗上
  • 小龍蝦養殖10月管理要抓好這些要點,來年才能有個好收益
    四、加強小龍蝦脫殼前後的營養 脫殼前應加強小龍蝦餌料的營養,重點是增加動物性餌料,確保小龍蝦吃好,營養豐富。飼料選擇,建議採用「粗精」搭配,也可採用全程飼料投喂,切忌採用全程粗飼料(麥子、黃豆等)投餵(要求畝產量很低的除外)。同時,在投料過程中,可定期飼料拌餵乳酸菌,增強龍蝦的體質,促進脫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