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還是食材?美食還是殘忍?愛犬和狗肉我們該如何選擇?

2020-05-26 加拿大生活美食分享


寵物還是食材?美食還是殘忍?愛犬和狗肉我們該如何選擇?

最爭議的食材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看到上面這個圖片,心中便是五味雜陳,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眾所周知,狗肉這一古老的食材已經存在了上千年。如今又是什麼原因將這一食材推到大眾面前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狗肉也逐漸離開了人們的餐桌,畢竟早已過了食不果腹的年代,狗更多的作為寵物出現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從交卷相機和報紙媒體,再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和高速網絡,可以說這些都將狗肉推到了風口浪尖。從前,最常見的可能就是過年的殺豬殺雞,但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見到的,類似這樣的場面可以說是很難被一般人所接受,尤其是第一次見到的人。而如今早已今非昔比了,不但可以很輕易的搜到這些血腥的宰殺的信息,甚至是從圖片到視頻,再到超高清視頻外加高還原度的音效。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錯,由於網際網路的互動特性,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評論互動,自發的線下活動,以及鋪天蓋地的聲討。愛狗人士告訴攔住拉狗的貨車,愛狗人士大鬧玉林狗肉節,瘋狗撕咬孩童致死,再到深圳立法禁食狗肉,這一系列的反應很可能就從一張被發到論壇的屠狗照片開始。一時間狗肉陷入了網際網路輿論的漩渦。

有人可能會問了,面對如此血腥的屠狗鐵證,難道不應該聲討嗎?難道不應該去阻止他們嗎?相反的,狗肉愛好者則會問,加工肉類食材都是這樣的過程,難道吃肉有什麼問題嗎?而且吃狗肉他不香嗎?

剩下一群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還在迷茫到底站到哪邊去,愛狗人士這麼瘋狂嗎?什麼,狗肉也能吃嗎?狗肉挺好吃的,我朋友請我吃過一次,味道還可以啊,現在不讓吃了嗎?

下面我們就分兩部分來討論這個問題。


寵物還是食材?美食還是殘忍?愛犬和狗肉我們該如何選擇?


首先我們站在愛狗人士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名專業的廚師,我的工作就是加工食物。偶爾會接觸到活物,但也僅限於海鮮類。即使是這樣,每次宰殺都會使我內心無比糾結。職責所在,我也無能為力。因此我完全能夠理解一個普通人看到這些血腥的畫面之後的反應。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與愛犬朝夕相處的人們。養過貓狗寵物的人都會深有體會,他們就像是家人一般的存在,而且哺乳動物往往有別於其他動物,他們的眼神,以及舉動都能反映出特有的靈性,可以說是非常的通人性了,甚至將他們看作小孩子也不為過。其次,寵物狗作為一種早已被馴化的動物,一般來說對人類可以說是非常友善了。往往最簡單的互動,他們也會給予最大的信任。而不法分子往往會利用這點,對寵物狗進行誘捕,使主人痛失愛犬。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停止食用狗肉,從根源杜絕這一問題。既然發現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就行動起來,這才是一個正常人應有的反應。

寵物還是食材?美食還是殘忍?愛犬和狗肉我們該如何選擇?

我們再來聊聊狗肉愛好者對狗肉的喜愛。狗肉,即狗的肉,泛指從狗身上獲取的可食用部分。包括東亞、東南亞、西非、歐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很多地區都曾有食用狗肉的歷史。21世紀以來,狗肉主要被中國的部分地區、朝鮮半島兩國,和越南所消費。

儘管在戰爭或其他苦難時期曾有食用狗肉的歷史,但一些文化將狗肉視為食物禁忌。同時,另一些文化則將食用狗肉視為自己傳統和家常烹飪的一部分。根據2014年的一個估計,全球每年約有2500萬隻狗被人類食用。

可見狗肉還是有廣泛的食用歷史的。同樣的,作為一名廚師,我也品嘗過狗肉。狗肉經過加工確實有其獨特的口感,近似於鴨肉和羊肉之間,很容易與其他肉類區分出來。從專業角度來講,由於其獨特的口感,作為地方美食來發展可以說是大有市場。只可惜,由於狗的養殖技術相關產業並未發展完善,導致市場混亂。當然,這也與我上面說到的偷狗黑市有很大的關係。


另外,除了食用狗肉,還有很多人由於其他原因而討厭狗。例如:叫聲擾民、隨地排洩、被惡犬追咬等。有過相關經歷的人往往都會產生不小的心理陰影。


寵物還是食材?美食還是殘忍?愛犬和狗肉我們該如何選擇?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從最基本的做起,進行相關法律方面的研究和討論。將虐待動物、私自販售、遺棄寵物入刑。明確對寵物主人違規行為的處罰,如:遛狗必須栓繩、糞便由主人清理、叫聲擾民問題。將寵物人格化,如果主人嚴重違反規定,即剝奪其飼養權,由寵物收養中心代管尋找新主人。另一方面,對於加工狗肉的商戶利益給予保護,嚴禁擾亂正常經營行為的發生。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都不能妨礙正常的經營活動。政府和行業出臺相關的行業標準,確保狗肉的來源。

當然,以上都是理論上的建議,屬於理想狀態下的思考。由於社會資源有限,使用大量社會資源應對寵物問題相當的不切實際。那麼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發動民間力量了。由政府授權,成立正規的收容所,並出臺相關法律,規範收容制度,向社會公眾募捐並招收募志願者。領養寵物籤訂授權書並組織學習養寵物的相關知識。這樣做,既能讓愛心人士出一份力,也能打擊販狗黑市。從而使狗肉產業鏈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發展出正規的肉狗養殖產業。從而達到,鄰裡和諧,狗肉愛好者可以繼續享用美食,商家的利益得到了保護,愛狗人士也不用擔心自己的愛犬成為盤中餐啦!


對此大家都有什麼好的意見和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傳統,還是陋習?立法禁止吃狗肉到底該不該?
    註:本篇文章文字內容來源於「齊天大腎餘瀟灑」和「觀察者網」製作的視頻。疫情期間,一些法案的修改意見卻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第一個引起轟動的法案是關於外國人永居條例的修改,而最近農業農村部公布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徵求意見稿則再度引發了圍繞「該不該吃狗肉」的大論戰。
  • 您贊成吃狗肉,還是反對吃狗肉?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養狗的多了,養寵物狗的也多了,吃狗肉不吃狗肉,成為了人們爭論的話題。以前吃不起狗肉又想吃狗肉的,現在隨時都有吃的了,吃貨的心在澎湃。 以前不想吃狗肉的,現在賣狗肉的多了,隨大流開始想吃了。 相反,以前因為沒得東西吃,被迫吃了狗肉的,如今不想吃狗肉了。以前沒有條件養寵物狗,現在有條件養,對狗類有了深厚感情,也不吃狗肉了。
  • 世界公認的3大美食,食材來源卻很殘忍,貓屎咖啡是怎麼來的?
    美食人人都愛吃,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美食背後的東西,有些很不起眼的食材,會被聰明的大廚做成各式各樣的美味,而這一點是西方人做不到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西方國家,他們是從來不會吃動物內臟的,因為他們不會處理,只能將這些內臟當做邊角料丟掉,而在中國,無論是動物的肝臟還是大腸,都可以被做成各式各樣的美食。美食誰都愛吃,可有些卻例外,要麼是價格太高,承擔不起,要麼是吃法特別,普通人難以接受。
  • 5歲女童狗肉攤前認出遭屠宰愛犬 蹲地失聲痛哭(圖)
    原標題:5歲女童狗肉攤前認出遭屠宰愛犬 蹲地失聲痛哭(圖)   越南女童愛犬走失,幾日後在狗肉攤看到(網絡圖)   原標題:5歲女童狗肉攤前認出遭屠宰愛犬 蹲地失聲痛哭(圖)   中國臺灣網3月27日訊 近日臺灣島內社群網站上瘋傳一張照片,一名越南女童蹲在地上哭紅雙眼、一手觸摸著地上遭屠宰的狗。據了解,這名5歲女童飼養三年的愛狗「花花」意外走丟,幾日後她行經狗肉攤時,看到一隻遭屠宰的狗,正是她走失的愛狗。
  • 養狗養魚,誰說就不能吃狗肉、魚肉了?只是一個良心和選擇問題
    這就是不尊重生命,甚至於令人極度的噁心和不適,更別說什麼吃狗肉了。所以說,歸根結底這個問題,完全在於個人選擇,人人都有自己的權利,誰也不能干涉。不忍心吃,可以不吃,誰也沒有逼著我們必須去吃,愛心和良心,僅限於自己的寵物很多朋友認為,只要這個人把自家的寵物吃了,那就是心狠,沒良心。
  • 到底該不該吃狗肉,吃與不吃,你是如何抉擇的呢?
    到底該不該吃狗肉,吃與不吃,你是如何抉擇的呢?原創不易,歡迎關注小編,讓小編加個雞腿。狗狗被我們稱作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因為狗狗對主人是十分的忠誠了,幾乎是不會背叛自己的主人的。除此之外,狗狗還為人類作出過很多的貢獻。
  • 全國禁止吃狗肉?文明和陋習該由誰定義
    而且,飼養寵物狗,感染危險更高;再者,狗咬傷人的事件時有發生,如果追求安全,應該禁養寵物狗。禁食派說,吃狗肉刺激了偷狗,準確地說是偷寵物狗,還說有一條偷狗的黑色產業鏈。反對者說,中國肉狗飼養產業從1956年就開始起步,養殖的肉狗是食材主要來源。在企業信息網上搜索「肉狗」,有44000多家企業。反而,偷盜寵物狗,成本太高。
  • 從深圳立法禁食狗肉到被迫向狗下跪,該管的,是吃狗肉還是養狗人
    3月31日,深圳市表決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條例規定,從5月1日起,深圳市全面禁止售賣和實用狗肉,至此,深圳市也成為第一個用法律條例規定禁止食用狗肉的城市。深圳立法禁食狗肉,對於文明社會來說,確實有積極的一面,儘管很多地方自古就有食狗的習俗,但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們的肉食來源已經非常豐富,可以很容易的就找到替代品。
  • 韓國舉辦反對吃狗肉大會 文在寅的愛犬也登場了
    動物保護組織的負責人和文在寅愛犬Torry現身大會海外網7月17日電 韓國有三伏天喝狗肉湯的習俗,不過,這個曾經被視為滋補身體的飲食傳統,如今正面臨越來越多的壓力和罵聲。
  • 殘忍!新冠疫情之下,韓國仍在三伏天食用狗肉被指原始,抗議不斷
    英國動物權益組織「向狗肉說不」(NoToDogMeat)披露了即將被殺戮淪為盤中餐的狗狗照片。英國愛狗人士到韓國駐倫敦的大使館門口抗議,聲援韓國在地動物保護人士,譴責韓國仍然食用狗肉的行為是「原始」的和「殘忍「的。儘管韓國在2011年已取消狗肉節,但部分地區仍然保留著食用以狗肉為主要食材的「補身湯」的習俗。食用狗肉的人認為在三伏天吃狗肉,有助於身體健康。
  • 人類與狗的歷史:我們現在還該不該吃狗肉?
    近幾年,在愛狗人士和「愛狗肉」人士之間,經常爆發激烈的爭論,爭論的焦點只有一個:狗是人類的夥伴,都二十一世紀了,我們還要不要吃狗肉?其實兩方面都有自己的道理,我們還需要從實際角度出發,追本溯源,來了解下人類和狗、狗肉之間的歷史,然後再來討論該不該吃狗肉的問題。
  • 狗肉館露天殺狗,殘忍
    昨日上午,讀者劉先生給快報熱線打來電話,稱在靜海縣楊成莊鄉有一家開在路邊經營狗肉的飯店。店主把近20條活生生的大狗圈養在飯店外的空地上,如果有食客點菜,他就在旁邊的鐵架上當場宰殺,場面血腥。另有七八條狗被拴在了路邊,儼然成了該飯店的活招牌。
  • 玉林狗肉節如期而至,狗肉之爭又被推到風口浪尖,該不該吃狗肉呢
    玉林荔枝狗肉節,是廣西玉林市民間自發形成的節日,是一種歡度夏至的傳統民俗,6月21日,為期10天的玉林狗肉節如期而至,愛狗人士和狗販、商家又爆發衝突,狗肉之爭又被推到風口浪尖,該不該吃狗肉呢?
  • 寵物狗被論斤賣肉 老闆:新鮮 市民:殘忍(圖)
    【摘要】 近日,一則關於「寵物狗該不該吃」的話題討論在網上引起熱議。有人表示,寵物狗是人類朋友,應抵制吃狗肉行為。當然也有人聲稱,人類作為食物鏈頂端的高級動物,應該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記者暗訪老街菜市場寵物狗宰殺點,發現受傷名犬被論斤賣肉,市民普遍認為吃寵物狗太殘忍  近日,一則關於「寵物狗該不該吃」的話題討論在網上引起熱議。有人表示,寵物狗是人類朋友,應抵制吃狗肉行為。
  • 「該不該吃貓狗」是情感題還是辯論題
    在此基礎上,《條例》 還明確禁止食用用於科學實驗、公眾展示、寵物飼養等非食用性利用的動物及其製品。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表示,這主要是考慮到非食用性利用的動物有其特殊的飼養目的和飼養方法,在檢驗檢疫標準上與供食用的動物不同。同時,貓狗作為寵物,與人類建立起比其它動物更為親近的關係,禁止食用貓狗等寵物是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通行做法,也是現代人類文明的要求和體現。
  • 國人究竟應不應該吃狗肉?如何看待「禁食狗肉」立法
    兩種完全不同的認知,圍繞著「應不應該吃狗肉」一直爭論不休。成為了全民話題。自從「玉林狗肉節」的走紅,「愛狗人士」和「吃狗人群」之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喜愛吃狗肉的人在現場享受著「饕餮盛宴」,愛狗的人士在現場痛心疾首。所有聲嘶力竭的抗議和抵製成了「助興表演」。愛狗人士認為狗是人類忠誠的夥伴,如同我們的家人。狗是最通人性的動物,既可以陪伴我們,又可以看家護院。
  • 主人不願讓愛犬安樂死 寵物「善終」成難題
    「幾乎每個醫生都說,安樂死對妞妞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可是,要我們親眼看著狗狗離開真的太殘忍了。」  如何讓寵物善終成難題  一直以來包河公園、和平廣場和琥珀潭公園等地都是市內遛狗的聚集地,為了更好了解如何讓寵物犬「養老送終」,記者走訪了以上地方。
  • 狗肉被「一刀切」,曾被狗肉店養活的那些城市,該何去何從?
    對於未將狗列入《目錄》的原因,農業農村部在說明中回應,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我們該抵制還是接納?其實這段時間,也很關心這件事,作為一個寵物愛好者而言,自己長那麼大也沒吃過一次狗肉,而我也收集了一些有關支持與反對之間的觀點。支持禁止食用狗肉的聲音:社會在不斷的進步,狗作為人類的朋友,在幾千、幾百年立下汗馬功勞,不論是在看家護院還是在緝毒、搜救上,狗狗都有著很大的貢獻。
  • 給狗狗安樂死,究竟是對狗狗的殘忍、還是仁慈?
    小編寫這個話題,想必很可能會遭到網友抨擊,但還是想理性的和大家分析下,「給狗狗安樂死」的做法,是否合理,並且什麼情況下需要給狗狗安樂死。那麼,如果是迫不得已,該不該給我們的「親人」,狗狗實行安樂死呢?給狗狗安樂死,究竟是對狗狗的殘忍、還是仁慈?1. 對於患上痛苦不堪、難以治癒,但是又不會立即死亡的狗狗,建議安樂死。
  • 如果全面禁止吃狗肉,你支持還是反對?
    如果全面禁止吃狗肉,你支持還是反對?狗是伴侶動物,和其他動物不一樣?吃狗肉是不文明的行為?市場上的狗肉很多都是偷來的,必須全面禁止?針對「立法禁止吃狗肉」的問題,網友們的討論非常激烈。這裡我們選擇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為了網友個人隱私,隱去網名),大家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