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沉默的年代,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貓」

2020-11-23 騰訊網

王小波在《一直特立獨行的豬》開篇這樣寫道:

「插隊的時候,我餵過豬,也放過牛。假如沒有人來管,這兩種動物也完全知道該怎樣生活。它們會自由自在地閒逛,飢則食渴則飲,春天來臨時還要談談愛情 ; 這樣一來, 它們的生活層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陳。人來了以後,給它們的生活做出了安排: 每一頭牛和每一口豬的生活都有了主題。」

人來了以後,給它們的生活做出了安排。

你需要按照設定的所謂的完美軌跡走下去,在特定的年紀就應該做特定的事情。從小學、初中到魔鬼高三,然後努力一搏走進夢寐以求的大學,大學畢業後,為自己的事業再次奮鬥,走進體制或留於私企,待到適婚年齡,和一直陪在身邊的伴侶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在白頭偕老的祝願之下,開啟幸福美滿的新篇章。

我承認,這樣的軌跡確實不錯,可是你是否覺得,在某一個時刻,會有一個來自心靈深處的聲音在嘶吼,我真的只能這樣了嗎?

於是有人選擇背上心愛的吉他,和搖滾的靈魂組起了樂隊,拿著入不敷出的收入,在天橋地鐵口狂歡;

有人隻身走進了荒涼的鄉村,把自己的熱血揮灑在鄉建事業上,夏天可以睡在樹林間的吊床上,冬天到山洞裡去躲避風雪;

有人不顧反對,用盡一生的熱愛去守護那些即將消失的文遺,而只是因為覺得,它不應該消失。

我不能草率地去評價他們的人生,但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的是,至少在無聊之餘,能有些不一樣的東西,讓他們的生命耀耀生輝。

王小波最後只記住了那隻豬,因為他還沒見過誰像那隻豬一樣,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和被圈養的豬不一樣,一米高的豬欄它能一躍而過,還經常跳上豬圈的房頂曬太陽。

提起特立獨行,貓亦是如此。

和狗不一樣,貓渾身透露著自己獨特的個性,偶爾也會粘人撒嬌,但絕不會像狗一樣討好。很多時候,它都是一個「孤獨者」,不受外界影響,只沉溺自己的世界,想睡覺就睡一覺,想曬太陽就找到合適的地方趴著。

更多時候,它只是一個旁觀者,深諳人類的喜怒哀樂,但總展示自己的冷酷與不屑,以高貴優雅的氣質,過自己的貓生。因為它們的眼睛裡,有像宇宙一樣永恆的光芒。

倘若人能像貓一樣,不在意任何的標籤與評價,或許也能擁有這般快意慵懶的人生。

在這個沉默的年代,或許你也可以,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貓。多給自己一個機會,開啟你的第二人生。

開啟第二人生

給自己更多的理由與選擇,去體驗那些你從不敢嘗試的事情——

比如,登一次雪山:

比如,寫一本日曆:

不要再猶豫不決,請跟我一起打開肆零肆體驗,發現不一樣的你。

版權說明:

本文內容由芽木科技團隊出品,如需轉載請聯繫芽木福爺(jiangshuangfu)。

芽木科技帳號矩陣

END

相關焦點

  • 肖戰的書單:《沉默的大多數》、《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楔子在肖戰的書單中,有兩本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前者是王小波寫於上世紀90年代的一本書,二十多年過去了,但給人的感覺,依然是常讀常新。在這兩本書中,匯集了王小波寫就的諸多雜文,比如《思維的樂趣》、《對待知識的態度》、《關於崇高》等,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沉默的大多數》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堪稱王小波的雜文雙子星。
  • 我們懷念王小波,是因為:不想做沉默的大多數,想做特立獨行的豬
    我想是因為很多人不想做沉默的大多數,想做特立獨行的豬。《沉默的大多數》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是王小波的兩本散文集,更是集他思想的大成之作。王小波受羅素、福柯的影響很深,對時代和社會充滿了獨立而深刻的思考。明明很沉重的內容,他卻喜歡用幽默、搞笑的方式來表現。他的書中有著各種各樣有趣的故事,讓我們意識到自由原來如此重要。
  • 《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黑色幽默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於1995年出版的雜文隨筆,這本雜文隨筆包括王小波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王小波也給出了答案,那就是: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謂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頭認罪,承認地球不轉的年代,也是拉瓦錫上斷頭臺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殺的年代。而這個年代放到中國,那就是「文革」,因為文革時期根絕了任何講道理的可能性,拒絕了理智。被造反派和紅衛兵將莫須有的罪名加到頭上,在一天晚上接受完批鬥後,老舍走出家門,穿著白襯衫藍褲子,手裡拿著一本《毛澤東詩詞》,在太平湖自沉了。
  •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年少不懂王小波,讀懂已然到中年
    提到王小波這個人,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作為一個死後成名的作家,他散發的餘熱超乎想像。我是從《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開始知道王小波的,第一次讀的時候差點笑岔了氣。這篇小說為什麼這麼好笑呢?可能是因為書裡的主角,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隻豬吧。
  • 小月書評|荒唐的年代,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各位小主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一篇小編在大學時學過的一篇王小波先生寫的作品——《特立獨行的豬》有網友對其評價是這樣的: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 而如王小波這般睿智、有趣、理性又特立獨行的人,你很難遇上第二個!
  • 王小波:情場赤子、文學浪兒,在這枯燥世間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他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也很會犒賞自己:1993年自購一臺豪華電腦,編寫了一套中文輸入法;一個人翻山越嶺,考貨車駕照;在沉默的年代,與妻子李銀河「為性發聲」,其作品一度被稱為黃色文學……但就是這樣一個有點頑皮的他,被人們逐漸奉上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
  • 讀給自己聽: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貓,溫順且孤勇
    大概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是特別的,每個人都會這樣去認為,這也是理想種每個人能的狀態,但是這個世界上讓你和其他人相似的影響因素會有很多種,比如規則,比如教育。那什麼才是真正的你呢?「沒有必要把你懂的都說出來。那很不淑女,再說,人們不喜歡他們身邊有人比他們懂得更多。那會讓他們很惱火。
  • 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有夢想就可以給你實現的機會。 在《圓桌派》裡有一個觀點:人們常常熱衷於談論有大才華的大藝術家,但這個社會上更多的人只是小有才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社會對大部分小有才華的人是殘酷的。
  • 王小波真的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嗎?
    而在這個簡單的假言命題之後,王二繼續接連發揮了邏輯的理性力量。想要證明自己沒有打瞎了隊長家母狗的左眼,王二隻有三個邏輯途徑:「1、隊長家不存在一隻母狗;2、該母狗天生沒有左眼;3、我是無手之人,不能持槍射擊。」而在有傳聞說王二和陳清揚搞破鞋時,要證明他們的無辜,也只能從兩點著手:「1、陳清揚是處女; 2、我是天閹之人,沒有性交能力。」
  • 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請做好遍體鱗傷的準備
    王小波的代表作《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講述了一隻不按規矩出牌,與眾不同的「豬兄」爭取自由生活的故事。它活潑好動,喜歡到處閒逛,善於學習,活得瀟灑不羈。作者毫不吝嗇的給予了這隻「特立獨行的豬」最高評價:「除了這隻豬,我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這標題的意思絕對不是說王小波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啊!雖然王小波也很特立獨行啦,但我沒有罵王小波的意思,王小波是情感真摯坦白的人,非常厲害。今天剛剛看完王小波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久久不能平靜,想把這篇文章簡述一下,記錄下來。
  • 走馬觀書丨一隻特立獨行的貓說了什麼?
    《一隻特立獨行的貓》 伊夫·納瓦爾 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 這不是一本尋常的萌寵文,而是以貓的口吻寫作,藉由貓的視角,對人類、對社會作出獨特而深刻的剖析與反思,這種「錯位的幽默感」充斥全文。
  • 從《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來看王小波的精神世界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講述的是王小波在當知青時上山下鄉遇到的一直特立獨行的豬的奇遇,作者以豬喻人,諷刺了當時社會。王小波(1952-1997),中國當代學者、作家。這隻豬又黑又瘦,雙眼炯炯有神,它的動作敏捷,常常搞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這在當時那個年代,這種異類,是必然的會遭到人們的圍剿的,更別說是一頭豬。當地的老鄉,領導們都不喜歡這頭豬,因為它太有想法,不受約束,嚮往自由。但在知青們的眼裡,這頭豬活的瀟灑,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來,知青們應該是羨慕它那種特立獨行的派頭吧。
  • 讀書|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王小波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一直被周圍的人提起,讀書求學時從圖書館拿起翻了一下,當時看到其中的「文革」、「下鄉」之類的描述不太感冒,感覺又是在聽老人家講述說那個大環境下的人和事,匆匆翻了翻就算讀完了,整個印象也就是有一隻特別的豬,但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隻「豬」,有點映射、象徵性質。
  • 你見過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嗎?
    回國後先後於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執教,後辭去教職,做自由撰稿人。王小波,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寫了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為什麼王小波將自己的這本書籍命名為《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呢?這隻豬其實是作者自己理想的化身,但為什麼是只豬呢?豬的命運是被人設置好的,公豬閹掉,長肉,傻吃,悶睡,等死;母豬下仔。但是豬也會不甘心於這樣的設置,所以種豬不與母豬交配,母豬會吃掉小宰。
  • 紅木生活:像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一樣去生活
    如果說,要把一個動物形容成自己的話,我和王小波有相同的想法,我們其實就好像動物界的一隻豬一樣,貪婪的貪圖周邊的一切,如果要是說有哪點不太像的話,我們就是一個兩腳著地的傢伙,然而憑藉這自己的本身,去獲得那一份自己想要得到的貪婪
  •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那隻特立獨行的豬,最終「死」在槍下
    ——王小波一隻豬,啥都會,會學汽車響、拖拉機響,學的很像,這是它的本事。但是,有一天,這隻豬學會了汽笛叫。上午十點,豬站在房頂上學汽笛叫,這個聲音是工廠工人下班的信號,於是,工人們就提前下班了。廠裡領導大怒。
  • 王小波《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人生可以像豬一樣,特殊且獨立
    就是這樣一位作家,以王小波波文革時期下鄉插隊時隊的一個故事為敘述主體,故事主角「豬」是中國散文中非常罕見的表現對象,這個對象的選擇其實也說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種特立獨行的因素。隨後便寫下了這部《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 每周一卷|《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豬總是豬啊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全書以王小波文革時期下鄉插隊時的一個故事為敘述主體,故事主角「豬」是中國散文中非常罕見的表現對象,這個對象的選擇其實也說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種特立獨行的因素。作品選讀以下談到的一隻豬有些與眾不同。我餵豬時,它已經有四五歲了,從名分上說,它是肉豬,但長得又黑又瘦,兩眼炯炯有光。這傢伙像山羊一樣敏捷,一米高的豬欄一跳就過;它還能跳上豬圈的房頂,這一點又像是貓——所以它總是到處遊逛,根本就不在圈裡呆著。
  •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是教豬做人,還是教人做豬?
    「以下談到的一隻豬,有些與眾不同,我餵豬的時候它已經四五歲了,名分上說它是肉豬,但長得又黑又瘦,不過兩隻眼睛卻炯炯有神,這傢伙像山羊一樣敏捷,一米高的豬欄一跳就過,又有點像貓,能夠跳上豬圈的房頂,所以它總是到處遊逛,不在圈裡呆著」王小波的文學創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