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範養犬行為,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近日,佛山市五區陸續公布了養犬管理城市市區範圍,明確包括羅威納犬、杜賓犬等27種烈性犬禁止在城市市區範圍內飼養。事實上,為更好的維護公共秩序和市容環境衛生,建設文明和諧城市,早在今年5月1日,佛山便正式實施了《佛山市養犬管理條例》,對犬只備案、外出牽繩等具體行為進行明確。
隨著養犬管理規定愈發明晰,市民養犬過程中發生的擾民和不愉快等現象逐漸減少,居住環境愈發和諧美麗,為創建文明城市增添了一份別樣光彩。
個人:做好犬只行為約束
盛夏傍晚時分,走進南海羅村孝德湖公園,三三兩兩市民或在此閒庭信步,或慢跑健身。公園湖邊一角,部分居民與愛犬在此叼著飛盤等玩具嬉戲打鬧,不亦樂乎。不少犬隻身上都牽著繩索,其主人也會在陌生人行道過時主動停下,細細安撫犬只,待行人離開後方繼續玩耍。「不想因為自己養狗,給其他市民造成困擾。」市民付恆直言,文明養犬是每一個養犬人應盡的義務,因此他在和愛犬外出時會時刻緊盯,避免發生擾民問題。
像這樣對自身養犬提出文明要求的市民不在少數。市民梁湘表示,每逢周末自己就帶著將近1歲的金毛犬到季華園遛彎,牽引繩和塑膠袋是她每次必帶的裝備。「牽引繩可以防止狗狗走失和亂跑,塑膠袋用來幫它撿便便,再扔到垃圾桶。」梁湘說,這些都是鏟屎官們的普遍做法。
遛狗期間,如何避免人狗之間發生衝突,是不少狗主人最為關心的事情。市民阿牛告訴記者,自己飼養了一隻好動的柯基犬,為了避免其外出遛彎時隨意奔跑撞到別人,他專門升級購買了訓練專用的狗繩。「一旦它出現失控情況,能夠第一時間控制下來。」阿牛表示,有時人多的地方環境相對複雜不可控,而且狗與狗之間也可能會發生衝突,因此他還專門購買了狗口罩。
物業:實施便民養犬舉措
除了養犬人自身的參與,為了進一步弘揚文明養犬、合規養犬風氣,市內不少小區物業也通過創新工作方式,引導更多市民配合參與文明養犬工作。
南海區大瀝鎮時代水岸小區物管經理陳國釗介紹,近年來物管主動在小區內建立「寵物便紙盒」和「寵物公共廁所」,藉此探索文明養犬新方式。「文明養犬並非一時之功,需要長時間的引導。」陳國釗表示,有時部分小區居民遛狗時忘記隨身帶紙,可以通過「寵物便紙盒」隨時取用其中的報紙拾撿狗糞便,或者帶狗到「寵物公共廁所」進行排洩。為了實現督促文明養犬的同時且不擾民,物業將「寵物便紙盒」分設在樓棟之間,而「寵物公共廁所」則分設在小區的偏僻角落。
大瀝鎮時代水岸小區內建設有寵物公共廁所。圖/受訪者供圖
大瀝鎮時代水岸小區建設有寵物便紙盒。圖/受訪者供圖
面對小區物管的創新探索,居民譚女士連言認可,她表示自己飼養了三隻泰迪犬,「寵物便紙盒」可以解決其有時隨身攜帶紙張不夠的問題。譚女士表示,寵物公共廁所位置相對偏僻,除了方便遛狗排洩和避免擾民外,現在也成為了小區不少狗主間交流文明養犬方式的好去處。
這樣的創新文明養犬工作方式還有許多。中海錦苑管理處經理江鳳儀表示,目前管理處已成立了文明養寵巡邏小組,發現居民不文明行為進行及時提醒,後續還將聯合愛狗業主共同製作「文明養狗方法」的宣傳片,傳遞文明養犬理念。
中海物業與居民互動傳遞文明養犬知識。圖/受訪者供圖
中海物業與居民互動傳遞文明養犬知識。圖/受訪者供圖
部門:強化文明養犬宣傳
隨著文明養犬工作的持續推進,城管、社區居委等多部門也共同發力,不斷加大文明養犬宣傳和整治。6月27日,南海桂城大德社區組織轄區內黨員志願者,通過設置服務崗方式,向轄區內居民宣傳文明養犬知識,並派發犬繩等犬只用品,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和認可。
而除了黨員志願者的積極參與外,不少社區居委還聯動基層社會組織,藉此拉近與居民間距離,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營造文明養犬宣傳氛圍。其中,9月4日上午,南海桂城燈湖社區聯合濱江1號小區街坊會等共同舉行了「寵愛有度,文明出行」主題宣傳活動,通過面對面宣講的方式,為居民科普文明養狗的法規政策。
記者從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了解到,為了進一步規範我市犬只管理,維護公共秩序和市容環境衛生,建設文明和諧城市,後續我市還將上線養犬管理服務系統,市民可通過線上或線下進行備案登記。
面對各單位協同發力,打造文明養犬的諸多舉措,市民梁湘表示認可,直言隨著市民對《佛山市養犬管理條例》等政策法規了解愈發加深,她相信養犬行為將愈發文明,「現在越來越多的養狗人士給自己的愛犬拴上了牽引繩,我身邊也有朋友正在準備為愛犬登記備案,申請辦理犬證。」
文/佛山日報記者宋世偉、林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