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民展示他養殖的金魚。
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文 見習記者 林雙偉/攝
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而在福州金魚界,66歲的王愛民有著不小的名氣,他是福州金魚協會、福州世界金魚大賽的發起人之一,至今一直擔任福州金魚協會的秘書長。
從10歲開始
養了一輩子金魚
在高新區南嶼鎮中溪村旗山腳下,有一處不顯眼的院子。王愛民在這裡養殖金魚已11年。他帶記者參觀了一圈,院子裡面有300多口水泥砌的連體池塘,裡面有大大小小、各個種類的金魚。
「我現在養了七八十種金魚,大概有幾千隻。」王愛民看著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說起話來滿面微笑。
他告訴記者,從不到10歲開始養金魚,到現在退休6年了還在養金魚,這是伴隨他一生的愛好。
1964年,王愛民跑到父母單位花圃裡,撿沒用的花盆回家,用泥將花盆的洩水孔堵住,開始養金魚。
王愛民至今還記得,那時候,全福州只有中亭街小橋頭附近銀香浦有兩家賣小金魚的店。他省下零花錢,每買一條都無比珍惜。愛好是最好的老師,他從小就積累了大量飼養金魚的經驗。
養殖場搬遷
見證了福州發展
到了1983年,他已是福州金魚界的名人。在五裡亭有三畝地面積的養殖場。「當然,那時候的五裡亭還是『荒郊野外』。」王愛民說。
「養金魚其實很辛苦,那時候我還有正式工作,每天都是一大早跑到場裡餵一兩個小時金魚,然後再去上班。下班後,再跑到場裡去照看金魚。」隨著福州城區的不斷發展,王愛民的養殖場不斷往外搬遷。
王愛民告訴記者,他前後在五裡亭、福興開發區等地開設養殖場,直到11年前搬到中溪村這裡。養殖場的搬遷,見證了福州的發展。
培育的金魚品種
獲獎無數
多年來,王愛民培育的金魚品種獲獎無數。
著名的「熊貓金魚」即是王愛民培育出來的新品種,魚體基調色為白色,腹部白色,眼、嘴、鼻膜、尾鰭為黑色,其顏色分布酷似大熊貓,是上世紀80年代最受歡迎的金魚品種。一條可以賣數萬元。多次奪得金魚比賽冠軍。
王愛民還培育了很多新品種,並改良恢復了一些失傳的傳統品種,如將短尾蘭壽改良成為寬尾蘭壽,在金魚界非常有名。
福州金魚走向世界
有他一份功勞
2010年,在王愛民等人的提議下,福州金魚協會成立。王愛民一直擔任協會秘書長至今。2012年,在福州金魚協會的建議下,福州市成功舉辦了「世界金魚大賽」,該賽事立馬成為全球級別最高的金魚賽事,至今年已成功舉辦9屆。
在2012年福州世界金魚大賽上,福州金魚一舉獲得全場總計20項冠軍中的18項。
在2015年海峽(福州)漁業周暨第十屆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上,福州金魚包攬前三名。
在京津、蘇杭、廣州、福州四大金魚產區中,福州精品金魚名列首位,如「紅白蘭壽」曾擊敗上千條優質金魚,榮膺「中國金魚皇后」桂冠。
如今全球最好最美的金魚出自福州,福州小金魚正悠悠遊向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