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爆出一個新聞:一年輕女子三年時間在各種網貸平臺借款一百多萬,並拒絕歸還。個人支付寶帳戶上的花唄欠款7000元,拖欠一個多月,支付寶的催收人員多次撥打她的電話,她只認一個死理:你再來打擾我,我就把支付寶卸載了!恰巧該催收人員是個實習女孩,業務沒法完成,氣到了眼淚流下來。
她的道理觀念體系中,支付寶的借貸業務,網貸平臺的放款業務似乎只存在於網絡上,在現實裡不存在一般。一句話形容這位女子:只要我不認錯,錯的就是你們!跟現在網絡上的流行語不謀而合: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你們!

網上看到這樣的事情,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經見怪不怪。對國內的年輕人來說,會玩手機的人,幾乎已經人人一個支付寶註冊帳戶了。而支付寶帳戶裡面有花唄,也有借唄,只要個人芝麻分存在就可以領取相關額度。金錢的誘惑對於理財能力不強,又喜歡購買東西的年輕人來說,簡直就像天上掉餡餅,偏偏這餡餅的獲得也不需要像現實裡親友之間借取那般,存在面子上抹不開之類的問題。
金融業的一些機構就很好地掌握了大多數人的得失心理,面對網上的金錢獲取和不需要現實面對的數字貨幣消費以及隨之而來的實物獲得和物質生活的滿足,不知不覺間消費得到的快感很多人都淪陷了!
螞蟻花唄自2015年4月正式上線,主要用於在天貓、淘寶上購物,受到了廣大消費者,尤其是80、90後消費者的喜愛。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螞蟻花唄開始打破了購物平臺的限制,將服務擴展至更多的線上線下消費領域。
螞蟻花唄有多受歡迎?上線16個月,就在上交所上市。

近幾年我國的金融行業蓬勃發展,但是作為一個優秀的行業來說,金融業也沒有逃過行業發展的規律和亂象。
行業構狀和金字塔一樣,金字塔頂端光芒萬丈,低端則是混亂。過去幾年裡,很多名詞的出現,套路貸,提前消費最亮眼。
這些現象背後折射出來的一些東西,也很值得人品味。年輕人開始寅吃卯糧,負債生活了!為什麼說負債人都是年輕人呢?因為中國的網際網路之路並沒走很遠,70-00年代的人是最大的享受群體,而中年人多少都有積蓄,老人小孩的個人消費需求不大,所以年輕人欠債這件事實錘了!
而可以證明這個現象的新聞也出現在人們視野,年輕人負債已經可以人均萬元以上了!可怕!明明沒有收益能力的人,卻擁有了與之不相符的消費能力,而讓人反感的是,那些明知道這些年輕人沒有償還能力,卻仍然讓他們消費的人!
寅吃卯糧的人得到了快感滿足,而供給他們消費的人也收穫了財富。看似雙向滿足的過程中,一方卻因為無償還能力而造成不平衡。
事實出現了,那這群寅吃卯糧的年輕人該怎麼辦呢?
寅吃卯糧一詞,曾經出現在老舍的一篇文章中,那時的老舍家收入低於支出,家庭生活越來越艱難,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現在的年輕人同樣如此,工資不高,升職加薪能力尚還不具備,償還欠款已經是一個頗具壓力的事了!
跟小說中不同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跟缺點,所以他們還沉迷於假精緻中無法自拔。
現在的網上多流行年少有為論,成功要趁早的說法,好多人不知不覺間就淪陷了。而且現在的網上流行的文化對年輕人的成長,能力的培養並無多大益處。
國家經濟繁榮到一個地步的時候,娛樂必然至上。但是仔細瀏覽那些最吸引人眼球的東西,可以發展這些東西耗費時間,還無長遠益處。好多人在這樣的快樂中逐漸改變。
他們的詩和遠方都是欠著債進行的,都是強行不尷尬進行的,至於路在何方,局如何破,還要自己慢慢來。
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樣的環境就是溫水煮青蛙。充斥網絡和現實的環境很難改變的話,那就只有改變自己了。該減少的支出減少,該努力賺錢的時候多努力。
送年輕人一句話:醒醒吧,此時不破何時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