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證監會公布《關於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下調了紅籌股回歸門檻。
具體來看,紅籌企業申請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的市值要求調整為符合下列兩套標準之一:一是市值不低於2000億元人民幣;二是市值2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界面新聞根據上述兩套標準,對海外上市企業的情況作了盤點,看看有哪些公司能回來並且有動機回來。
滿足標準一公司並不多
先看標準1,目前滿足2000億元人民幣的公司並不多,界面新聞梳理如下:
在港股市場,市值2000億元以上且未在A股發行的公司包括騰訊控股(0700.HK)、中國移動(0941.HK)、美團點評(3690.HK)、中國海洋石油(0883.HK)、中國海外發展(0688.HK)、中國鐵塔(0788.HK)、中銀香港(2388.HK)、小米集團(1810.HK)、龍湖集團(0960.HK)、中信股份(0267.HK)、華潤置地(1109.HK)。
數據來源:界面新聞研究部
考慮到房地產行業融資並未放開,其中三家房地產公司回歸的可能性較低。中信股份作為綜合性多元化集團,分拆上市是更好的選擇。中銀香港由於業務與香港更加貼近,回A股上市意義並不大。
剩下可能回歸的有6家,包括騰訊控股、中國移動、美團點評、中國海洋石油、中國鐵塔、小米集團。
在美股市場,市值2000億元以上且未在A股發行的公司有6家,阿里巴巴(BABA.N)、京東(JD.O)、拼多多(PDD.O)、網易(NTSE.O)、百度(BIDU.O)、好未來(TAL.N)。這些公司所處行業仍屬於國家鼓勵的範圍,有回歸的可能性。
數據來源:界面新聞研究部
標準二有待明確
再看標準2,目前符合200億元市值以上的公司較多,但如果將「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理解為「硬科技」,實際上將排除攜程(TCOM.O)、愛奇藝(IQ.O)等大量網際網路公司。由於目前證監會並未明確界定科技的「硬度」,界面新聞暫時選取研發投入比營收超過5%的硬科技類公司,如下:
港股公司包括瀚森製藥(3692.HK)等共17家。
數據來源:界面新聞研究部
美股公司在剔除愛奇藝(IQ.O)等網際網路企業後,目前只有百濟神州(BGNE.O)、再鼎醫藥(ZLAB.O)、蔚來(NIO.N)三家企業符合要求。
數據來源:界面新聞研究部
將以上加總,2000億元市值以上的港股公司6家,2000億元市值以上的美股公司6家,200億元市值以上的港股硬科技公司17家,200億元市值以上的美股硬科技公司3家,共計32家。
當然,這只是界面新聞初步的統計,具體哪些公司可以被證監會認定為「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還需要相關細則。
更多報導:
紅籌回歸有新標!門檻大幅降低(附潛在標的)
證監會下調紅籌回A門檻 「BAT」們有望回歸
證監會為有意願境內上市的紅籌企業提供制度路徑 促進創新創業!
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境內上市安排來了 市值要求調整
證監會下調紅籌回A門檻 科技領先者200億市值即可申請
創業板註冊制來了 上市門檻大修:虧損、紅籌企業都能上
創業板註冊制利好紅籌上市 創投「去庫存」步伐加快但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仍突出
紅籌企業境內上市迎「新標」 200億以上「科創龍頭」可參與 對A股有何影響?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