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YouTube」終成空,為何愛奇藝還要一意孤行

2021-01-10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大娛樂家

來源: 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

「這些創作者所代表的視頻形式(遊戲解說、美妝教程、開箱視頻)都不是我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內容,任何業內人士,即便YouTube的高管,都沒有預見這些前所未見的內容形式會成為YouTube的主流。」

以上這段話出自YouTube現任首席商務官Robert Kyncl在他2018年出版的一本商業暢銷書《訂閱:數字時代的商業變現》的第一章,顯而易見,即便是這位曾經在HBO和Netflix等內容大廠有過光線履歷的人,在一段時間也無法規劃和設計YouTube上的內容,因為最終所流行的內容都不在他們的預期中。

儘管如此,在大洋彼岸的中國,熱衷於在擁有龐大消費市場重新複製一個「YouTube」的國內視頻行業又再次出手了——愛奇藝上個月在發布2019年年報的同時,高調公開了正在測試的新項目「隨刻」App,這一新平臺將集中播放時長平均在七八分鐘至十幾分鐘的中長視頻,而其內容將分為兩類,第一類是PUGC內容,主要是MCN機構、個人、專業機構上傳的內容,第二類是愛奇藝的長視頻內容也會在隨刻播放,在呈現形式和內容庫不甚清晰的情況下,唯一明確便是這一項目就是要對標YouTube。

先拋開愛奇藝在上市初期將自己與Netflix對標,為華爾街畫出的「Netflix+」暢想不談, 「中國YouTube」這一說法可以說是過去國內視頻行業十幾年發展時間內最常被提出的概念之一,因此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那些想要成為「中國YouTube」的先行者們、以及被大家認為最接近「中國YouTube」現在怎麼樣了。

土豆、酷6皆成歷史,B站另尋氪金,UGC內容生根難發芽

事實上,幾乎是與YouTube同一時間,國內第一個視頻網站土豆網誕生,並且當時土豆也與YouTube一樣,主打UGC(用戶生成內容),看看當年王微為土豆網制定的口號「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便不難發現這種強烈的草根氣質。所以從時間節點上來說,中國早早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的「YouTube」,只是這兩個同時發跡的平臺最終走出完全不同的歷史軌跡。

2006年,大概是第一家真正意義上想要全面山寨YouTube的國內視頻網站——優酷(youku)出現了,從名字到logo再到商業模式甚至融資規模,最初的優酷可以說對YouTube進行著一比一復刻來,2005年創立的YouTube在短短一年內拿到了紅杉兩輪1150萬美元的投資,優酷也在創立第一年便收到了一輪1200萬美金的大額融資。

也幾乎是從2006年開始,不斷有網際網路從業者跳出原來的公司,投身到打造一個「中國YouTube」的行列中。從網易離職的周娟打造了56網,從搜狐離職的李善友搞出了酷6,有投行從業經歷的劉巖成立的六間房。以及起了大早的搜狐,張朝陽在2006年就決定創建搜狐視頻,成為了門戶網站轉型的先行者。當然還有如今已經成為了可以寫出一本書來的樂視網。

早期這些平臺幾乎都試圖模仿YouTube的發展軌跡,依靠網際網路的爆發成長已經用戶對於在線視頻的需求不斷提高來獲得發展,但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國內的UGC內容遠不能支撐起一個玩家如此眾多的市場。因此在早期這些網站都打過不少擦邊球,比如大量用戶自主上傳的盜版電影以及動畫撐起了最初的發展,而像《網癮戰爭》這類讓人印象深刻的UGC內容並沒有形成持續產出。

▲ 《網癮戰爭》劇照

而被視為模仿對象的YouTube在成立兩年之後便被Google已經超過16億美元的高價收入囊中,隨後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到今年已經成長為了每月有超過20億人訪問,年收入超過150億美元的全球第一大視頻平臺。

隨著百度扶持的愛奇藝和騰訊自家打造的騰訊視頻加入這一視頻行業混戰,早年的「YouTube模仿者們」迎來了第一輪洗牌,56網和酷6分別賣身於盛大和人人網,基本退出了競爭行列漸漸消聲滅跡,2012年同為美股上市公司的優酷和土豆通過換股模式實現了合併,在2015年10月優酷土豆最終選擇了投靠阿里巴巴,成為其龐大電商版圖中的一員。

就在2016年年初優酷土豆的年會上,當時的董事長兼CEO古永鏘還高調表示,優土那一年的目標是「超越Netflix + YouTube」,而就在當年10月,古永鏘便徹底離開了他一手創立的優酷土豆。

在網際網路巨頭爭相進入視頻平臺的領域之後,過去小打小鬧的UGC內容與並不合規的盜版已經基本被邊緣化,儘管優酷土豆旗下的萬合天宜一度通過推出PUGC(專業用戶生產內容)方向的《萬萬沒想到》系列嘗試轉型,但最終所有玩家都還是被迫投入到了需要比拼資本深度和規模生產的PGC(專業生產內容)上,最終形成了如今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足鼎立的國內流媒體平臺局勢。

歸根結底,UGC內容以及生態更多考驗的並非平臺本身創作能力,反而是那些上傳視頻用戶的創作水平以及持續產出的能力,但持續產出背後是平臺是否能夠給到及時而有效的正向回饋,以網際網路的標準術語便是變現能力。

YouTube初期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就確定了向創作者進行廣告的付費分帳,在被收購之前,YouTube便接入Google Adsense,最開始的分帳比例達到了創作者收取廣告收益的45%,明確的回饋機制確保了部分視頻創作者最終能夠全職創作,最終UGC發展發展出了PUGC,並形成了如今已經是一項熱門職業的YouTuber。

▲ 知名YouTuber丹尼爾·米德爾頓

在巨頭們還在執迷於憑空創造時,屬於的「中國YouTube」或許已經存在,B站在某些方面多少學到了一些皮毛,甚至在最近的一次改版,其用戶頁面已經開始高度模仿YouTube。

與早期YouTube一樣B站吸引了大量的年輕用戶,並且積累了相當多的UGC創作者並形成了獨有的社區文化,「UP主」儘管還很難算得上一份職業,但也讓B站從內容覆蓋到整體氣質上與愛優騰以及抖音、快手產生了區隔。

不過B站的「遊戲+直播+番劇」的業務結構和「遊戲氪金+直播+廣告+電商」的收入結構,與YouTube依然有著明顯區別。

而未來制約B站進一步發展則是由於早期堅持不在視頻前加入貼片廣告的企業文化,使得B站想要進一步擴展廣告營收上有極大的阻力,稍不注意就會引起忠實用戶的反彈。

「隨刻」是資本童話還是意有所指?

在先前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愛奇藝CEO龔宇也詳細解釋了「隨刻」這一業務拓展的戰略思路。

他分析,目前以愛奇藝為代表的長視頻和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在中國市場都有了兩三億的日活躍用戶。但中等時長視頻的YouTube模式尚未在中國發展成規模,目前全行業日活在1億左右。這其中有多種複雜因素,其中包括當時中國網際網路技術和文化的發展。而隨著5G和AI技術的成熟,龔宇判斷,YouTube模式App的市場潛力將在未來2-3年顯著增長。

先前也已經提到,具體到內容方面,「隨刻」的視頻內容將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PUGC內容,主要是MCN機構、個人、專業機構上傳的內容,第二類是愛奇藝的長視頻內容也會加入其內容庫,最終形成「長視頻+短視頻」的組合。

先不論「中等時長視頻」是不是一個偽概念,國內任何平臺在面對PUGC內容時終歸都要面對先前提到的那個問題——能夠持續下去的回饋機制在哪裡?

在抖音和快手之外,不論是騰訊、阿里或是愛奇藝想打造屬於自己長視頻平臺之外的短視頻項目時,最初唯一的手段就是給錢給流量吸引一些原本就已經成名的網紅機構,papi 醬、辦公室小野、李子柒等熟悉的名字往往會在一年來反覆出現在各家的新項目發布會上。然而這些項目哪幾個最終實現了長線發展,還有人記得騰訊曾在2018年一年裡連續推出的11款短視頻產品嗎?

短時間內巨頭們當然可以為了一個短視頻平臺砸錢砸資源,但需要面對的另一個現實是,即所謂的「YouTube模式」目前依然沒有傳出明確的盈利消息。

YouTube的營收幾乎全數來自於廣告,尤其是作為全球最大廣告分發平臺Google的子公司,但即便在2019年營收到達了151.5億美元,它最終還是需要財大氣粗的為其輸血,這種支持還不僅僅是資金上的,Google作為全球第一大搜索網站,其直接引流與廣告搜索優化技術都是其他任何平臺無法匹敵的。

不論從財力還是技術實力上,愛奇藝顯然無法與Google相提並論,更為重要的是為了維持自己在國內視頻平臺競爭中的競爭力,愛奇藝依然沒有走出虧損的局面。

根據最新的財報數據,愛奇藝全年總營收290億元(約合42億美元不到YouTube的三分之一)同比增長16%, 2019 Q4淨虧損24.76億元,同比下降28%,環比下降33%;2019全年淨虧損為103億元,同比增長13%,當然與2018年淨虧損同比增長146%相比,唯一的好消息是其淨虧損的增長幅度有所收窄。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數字則是愛奇藝的廣告收入依然在持續下滑,2019 Q4其在線廣告收入18.83億元,同比下降15%,環比下降9%;2019全年在線廣告收入82.70億元,同比下降11%。這樣的局面還是在愛奇藝等視頻網站的付費會員依然需要收看大量各種廣告的情況下勉強維持的。因此即便其付費會員依然保持了同比22%的增長,但不斷流失的廣告收入也依然很難依靠ARPPU(平均付費用戶收入)本就不高的付費會員來補足。

▲ 愛奇藝廣告截圖

愛奇藝在之前的財報中也提到了廣告收入下滑原因,除了宏觀經濟的整體不景氣,再有便是受到了短視頻平臺信息流廣告的衝擊。

那麼當長視頻平臺本身已經開始逐漸被廣告客戶拋棄時,一個依然需要在早期依靠低成本長視頻累積流量的「類YouTube中長視頻平臺」又能受到多少廣告客戶的青睞呢,而如果沒有足夠的廣告,又如何在不大量燒錢的情況下保證PUGC內容的持續產出並最終形成正向循環。當商業模式本身已經形成了悖論時,這樣的戰略似乎已經一眼望到盡頭。

應該說愛奇藝這一次高調喊出複製「YouTube模式」除了讓本就因疫情而惴惴不安的資本市場產生一些新的想像之外,更多則是對去年抖音開始涉水15分鐘「中長視頻」的一種應激反應,加上春節期間頭條突然與徐崢背後的影視公司歡喜傳媒達成合作,顯然都讓愛優騰中只能依靠自己的愛奇藝產生了更強的危機感。

相比於進攻,「隨刻」更像是一種積極的防禦策略,而愛奇藝的一意孤行背後更多是國內視頻平臺依然無法在短期擺脫虧損卻競爭壓力不斷增大的無奈之舉。

或許愛奇藝應該更加專注於他們的「Netflix+模式」,畢竟從帳面數字來看,Netflix已經連續幾年實現了盈利。

相關焦點

  • 別把B站當「YouTube」了
    B站股價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在《「中國YouTube」終成空,為何愛奇藝還要一意孤行》一文中論述道愛奇藝為何想要打造對標YouTube的新平臺「隨刻」,論述中也提到如果從單從內容層面來看,B站無疑是國內最有資格談成為「中國YouTube」的平臺。
  • YouTube廣告5秒即可跳過 優酷愛奇藝為啥不跟進?
    那麼國內的優酷、愛奇藝為何不跟進呢?新浪微博廣告產品經理@邁阿密的嚴寒 進行了剖析,他表示原因有三。首先是,YouTube和優酷、愛奇藝在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上有者本質的區別,國內視頻網站是高價購買的精品版權內容。比如籤一部《羋月傳》,廣告主就會趨之若鶩,根本不愁賣,所以不需要賣效果廣告。
  • 中國電信推愛奇藝視頻卡:送愛奇藝會員
    IT之家6月29日消息 中國電信近日推出了一款愛奇藝視頻卡,該卡的一大亮點是送愛奇藝的黃金VIP會員。根據介紹,愛奇藝視頻卡月租19元,套餐內包含愛奇藝全國定向不限流量+1GB全國流量+100分鐘國內語音,另外每月贈送(需不欠費)愛奇藝黃金VIP會員,套餐外流量1元/800M/天。
  • 中國在線視頻網站愛奇藝登陸納斯達克
    新華社紐約3月29日電(記者李銘 王乃水)中國在線視頻網站愛奇藝2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代碼為「IQ」。  當日該股開盤價為18.20美元,較18.00美元的發行價上漲1.11%,報收於15.55美元,較發行價下跌13.61%。
  • 誰是中國的YouTube?
    誰是中國的YouTube?早已不是一個新話題了。十幾年前土豆、優酷的成立,就是這一模式影響之下的結果。如今,不論是已經上市的B站,還是字節跳動旗下的西瓜視頻,或是愛奇藝即將上線的「隨刻」,都是YouTube模式的中國樣本。
  • 1億人都在給愛奇藝打錢,愛奇藝還是不滿足?
    任憑網友再怎麼抱怨,愛奇藝的會員費該漲還是得漲。 為什麼? 愛奇藝太難了事實上,這是愛奇藝時隔9年以來的第一次漲價。 愛奇藝CEO龔宇多次表示,愛奇藝的月費價格實在太低了,大概只有美國平臺價格的五分之一,所以漲價具有充分合理的前提條件。
  • 歐陽靖嘻哈精神再延續 愛奇藝《中國有嘻哈·王者之路》12.9日上線
    由愛奇藝出品的中國Rapper蛻變成長人物誌《中國有嘻哈·王者之路》自11月4日正式上線愛奇藝,節目憑藉其冷靜而自省的側寫方式,使得Hip-hop中不跟隨、不認輸、Keep it Real的態度持續燃燒。
  • 吳亦凡「入職」愛奇藝 如何解讀這套「人無我優」的邏輯?
    ­  2015年10月,愛奇藝VIP會員首次設立代言人,由楊洋、Angelababy、黃渤共同代言;2016年12月,陳偉霆、趙麗穎相繼成為愛奇藝首席會員推薦官。而就在今天,愛奇藝再次大手筆籤下《中國有嘻哈》裡坐鎮導師席位的吳亦凡,成為愛奇藝VIP會員最新的代言人。­  四位導師中,吳亦凡出道最晚,張震嶽、熱狗和潘瑋柏早已成名多年。
  • 既然不願下嫁騰訊視頻,為何愛奇藝不能回香港二次上市?
    比如,我們很難想像,釘釘上市的時候會給自己貼上「中國Zoom」的標籤,那無疑是自降身段。而2018年才上市的愛奇藝,可能是最後一家以「中國的XXX(美國對標公司)」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中概股。然而,愛奇藝的自我定位卻十分矛盾:對美國投資者,愛奇藝講的是中國迪士尼或Netflix的故事;而在中國市場,愛奇藝卻努力撇清對兩者的模仿,強調的是「蘋果樹生態」,時至2020,龔宇利用「隨刻」App給愛奇藝再次貼上了「中國Youtube」的標籤——至此,美國三大網絡視頻內容標籤,愛奇藝都給自己貼上了。然而,B站的老大陳睿卻對美國投資者說:B站最像YouTube。
  • 愛奇藝獻禮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2021年1月10日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愛奇藝作為主流網絡視聽平臺,開設「慶祝中國人民警察節影視展播」專區,並與公安部、中廣聯演員委聯動,邀請百位文藝工作者錄製視頻,為人民警察獻上誠摯的節日祝福。愛奇藝「慶祝中國人民警察節影視展播」專區此外,愛奇藝還開設了「慶祝中國人民警察節影視展播」專區,在1月10日-1月17日期間重點展播一批優秀公安題材影視劇作品。包括《破冰行動》等電視劇、《沉默的真相》等網絡劇和「我是警察」系列的《千裡追兇》網絡電影及《湄公河行動》《解救吾先生》等院線電影。
  • 「中國YouTube」的最佳時機到了
    隨刻「生長」在愛奇藝之上,並非冷啟動,愛奇藝在視頻領域十年的積累將是中國YouTube的跳板。「YouTube Space」,就是為了更多產出PUGC內容,同時還提供很多與短視頻製作相關的培訓和線下交流,而愛奇藝憑藉專業能力的積澱,可以更加系統化、專業地培育出更多PUGC短視頻專業創作者,吸引專業MCN機構合作,解決當下中國短視頻內容質量不精的問題。
  • 愛奇藝電視果5S評測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不得不承認,廣告繁多和視頻資源匱乏,是當代大眾在選擇「電視」時的痛點,一向致力改善用戶體驗的愛奇藝電視果,再一次擊中了消費者的需求。愛奇藝電視果5S,不僅可以跳躍廣告,擁有200+電視頻道和兼容20+視頻APP,同時還擁有APP投屏、倍速播放、雙屏Wi-Fi等優勢,不僅能夠成為4K網劇廣告的終結者,還能夠升級你家電視。
  • 吳亦凡成愛奇藝VIP新代言人 如何解讀這套「人無我優」的邏輯?
    2015年10月,愛奇藝VIP會員首次設立代言人,由楊洋、Angelababy、黃渤共同代言;2016年12月,陳偉霆、趙麗穎相繼成為愛奇藝首席會員推薦官。而就在今天,愛奇藝再次大手筆籤下《中國有嘻哈》裡坐鎮導師席位的吳亦凡,成為愛奇藝VIP會員最新的代言人。四位導師中,吳亦凡出道最晚,張震嶽、熱狗和潘瑋柏早已成名多年。
  • 古惑仔系列經典續作 《江湖有道》愛奇藝今日獨播
    時隔多年,又一部經典港片,古惑仔系列的續作《江湖有道》在愛奇藝平臺獨家上線。本片由曾出演經典角色「山雞」的著名港星陳小春和跨界擔當大哥角色的校長譚詠麟聯袂出演。該片由西安盛和星傳媒股份、香港夢想沙龍娛樂文化、北京盛和星傳媒、西安環球壹線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出品;香港知名導演林超榮執導,環球壹線CEO鄭子好擔任出品,高建文擔任總製片。
  • 愛奇藝原創電影片單曝光 《中國桌球》等13部院線新片受期待
    8月27日,愛奇藝影業於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現場發布了2020-2021年愛奇藝原創電影院線新片片單,包括《中國桌球》《絕地追擊》《彷徨之刃》等。
  • 《奪命巨鯊》1.16上線愛奇藝 狂暴鯊魚血腥屠人
    網易娛樂1月12日報導   災難驚悚電影《奪命巨鯊》正式定檔1月16日獨家上線愛奇藝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愛奇藝:奇異果TV會員不合理扣費
    2019年12月27日 11:30,彭女士發起對愛奇藝的投訴。截止發稿前,愛奇藝有效投訴658次。
  • 愛奇藝副總裁徐勇明:廣告主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自2019年11月正式發布效果營銷品牌奇麟後,愛奇藝在效果廣告領域的布局明顯加快,在10月22日舉辦的2020愛奇藝iJOY悅享會「逐效時代,出奇制勝」效果廣告專場中,又宣布了愛奇藝奇麟的全新生態布局。 新動作頻頻的背後是愛奇藝奇麟怎樣的思考?對廣告主及行業而言,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點信息?會後,《新營銷》對愛奇藝副總裁徐勇明進行了專訪。
  • 愛奇藝,騰訊,優酷都虧了上百億,愛奇藝會員選擇先漲價!
    01愛奇藝十年虧了300個億▊你們要知道,愛奇藝可是9年沒漲過價的大家知道,在視頻網站這塊,愛奇藝可是唯一一個上市的。實力不用我說了吧。從一開始的超前點播,到最近把VIP會員價格整體上漲,讓這一切都來得那麼突然。
  • 中國版的YouTube開始浮出水面了,不是B站
    中國版的Twitter是微博,中國版的Google是百度,中國版的Facebook是騰訊旗下的社交應用,然後你要問中國版的YouTube是誰?好像誰也說不上來,或者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認為的中國版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