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絕大多數的回答是「9國3地」,就連向以科普見長的老梁也不例外。
得出這一結論的大抵都以《第一百回 徑回東土 五勝成真》的通關文牒為據:
「牒文上有寶象國印,烏雞國印,車遲國印,西梁女國印,祭賽國印,朱紫國印,獅駝國印,比丘國印,滅法國印;又有鳳仙郡印,玉華州印,金平府印。」
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西梁女國、祭賽國、朱紫國、獅駝國、比丘國、滅法國是9國。
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是3地。
加起來就是9國3地。
然而對否?第一百回的這個牒文大有問題。
首先玉兔精一難不是發生在天竺國嗎?玉兔精冒充的是天竺國的公主,天竺國為什麼沒有再通關文牒上留印呢?
其次,鳳仙郡是天竺國外郡,玉華洲是天竺國邊郡,金平府是天竺國王子的府地,三個地方都留了印,為啥天竺國不留印?如果地區留印在天竺國周邊是特例的話,那寇善人所在的銅臺府為何又不留印了?畢竟銅臺府和金平府都是「府」一級的行政單位。
再次,獅駝國在牒文上留印十分蹊蹺。眾所周知,獅駝國在唐僧師徒到來之前,其君臣百姓就已經被三魔金翅大鵬鳥盡皆吃光。而悟空與三魔的鬥爭又十分激烈,怎麼可能金翅大鵬鳥還拿出獅駝國印給唐僧蓋印?況且獅駝國有沒有國印都難說。還有一個細節,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在敘述唐僧師徒半夜從蒸鍋裡逃跑的時候,只提到「見擔兒原封未動,連忙拿下去,付與沙僧挑著。」可並未提到文牒蓋印一事,況且在拿到擔子之前,四人都被「蒸」著,根本沒有機會從擔子裡拿出文牒蓋印,「獅駝國印」莫非是唐僧、悟空的造假?
那究竟如何解釋?
只能說第一百回的記錄洩露了一個歷史事實:
那就是在《西遊記》小說形成過程中,各回故事的形成前後不一。或許小說形成過程中確實有一個「獅駝國」,但不是講述三魔故事的獅駝國。《樸通事諺解》所引述的《西遊記平話》就提過一個類似的名字——師陀國——「師」是「老師」的「師」,「陀」是「佛陀」的「陀」。
又或許在第一百回寫完文牒國印的時候,玉兔精故事沒有形成,反而晚出,最後的編撰者忘記了在第一百回填上玉兔精故事的天竺國,也忘記了刪去鳳仙郡、玉華洲、金平府三個地區印以及獅駝國國印。
所以,加上天竺國,就有了10國。
然而問題並沒有解決,在唐僧過兩界山收孫悟空、白龍馬的故事裡,小說又提到了一個國家,而這個國家唐僧確實走過:
老者道:「敝處乃西番哈密國界。這廟後有一莊人家,共發虔心,立此廟宇。裡者,乃一鄉裡地;社者,乃一社土神。每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日,各辦三牲花果,來此祭社,以保四時清吉、五穀豐登、六畜茂盛故也。」
三藏聞言,點頭誇讚:「正是離家三裡遠,別是一鄉風。我那裡人家,更無此善。」
——《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
唐僧走過的就是哈密國,前面救過唐僧的劉伯欽提到的兩界山可能就是大唐與哈密國的國界山,過關文牒上雖然沒有哈密國印,唐僧卻是經過哈密國的。不過也沒有必要太較真,比如豬八戒是烏斯藏人氏,也就是西藏人,沙僧是流沙河人氏,有可能存在一個流沙河國或地區,要是把八戒、沙僧的國籍考慮進去,唐僧經歷多少國的問題就太熱鬧了。
重讀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