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1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評論部 北大新青年
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穿越十年一遇的寒潮,打在你的臉上。這是2021年的第一天,也是「北大新青年」第155次向你問好。
幾個小時前,你流連於絢爛的燕園燈光秀,和左右的陌生人互道「新年好」;或者立下嶄新的flag,不介意明朝能否實現;或者把手機摩挲了千百遍,鼓足勇氣還是只發了個「晚安」……
當「一個人為一群人拼命」的悲壯流淌進時光,「一座城為整個國暫息」的光景定格成記憶,平凡的生活瑣屑、質樸的人間煙火,足以氤氳成心頭的溫暖。古老民族綿延數千年的韌性,療愈著災難的創痛,熨平了貧困的紋理,昭示著下一個百年的希望。
時代的浪潮漫捲山河。最前的浪花,正打溼我們的臉龐。
過去的一年,這句話裡抽象的修辭效果,具象成切膚的生活感受。「疫苗全民免費」和「病毒群體免疫」,呼嘯在世界的東方與西方。歷史教會人們和平與發展,卻也有人善築圍牆。立異多於尚同,共識難於分歧,這在任何時代都不鮮見。
過去的一年,理解世界的方式被重塑,介入歷史的路徑在改變。但我們的信仰不曾坍塌,價值從未幻滅。無論「後浪」奔湧,「內卷」翻紅,「打工人」還是「凡爾賽」,留給時代的都是「奧利給」的註腳。
每一粒砂石,都蘊藏著層巒的巍峨。每一顆水滴,都承載著洪波的跌宕。每一個你,都有溫暖山河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將意外鍛造成期待,把魔幻轉圜為奇蹟。
防衛後方的身影裡有你,守土擔責,不離不退;戰鬥前線的隊伍裡有你,匆匆披甲,一夜長大;是非交鋒的陣營裡有你,目光如炬,堅定不移;陷入情緒的泥淖裡有你,包容接納,自我和解;視頻直播的屏幕後有你,雲上監工,全民參與……一個國家的溫度,來源於每一個個體的溫度。
新年伊始,當我們為經受住考驗的國家舉杯,我們也為你慶祝!你分擔她的苦痛,也分享她的蓬勃。宏大敘事並不意味著抹除個體悲歡的痕跡,今日之慶祝也絕非災難中的自矜自喜。我們從不感謝苦難,但感謝每一個在苦難中直面風雨、挺身擔當的你。
2021年,中國共產黨走過櫛風沐雨的一百年,第一批「90後」也站在而立之年。沒有人永遠是青年,但總有人正值青春。歷史上的北大青年被時代孕育,又常懷塑造時代的熱情。在北大的集體記憶中,從五四運動到黨的建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這一群青年,始終「要使中國向著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代代相傳的接力棒,不僅承載使命與榮光,還飽含熱淚與汗水,甚至泥土和油汙。接過它,不再是個體對自我實現的追求,更意味著青年對家國社會的擔當。用學校裡、社會中、麥壟上得到的學問,去理解身處的當下,去建設屬於復興的時代。繼承上一代青年的榮光和力量,同時獲得他們未竟的使命與苦痛。無論耕耘何處,終老何方,都如涓滴凝聚時代之河海,磚瓦壘砌家國之廣廈。
你會,你能,你行。
因為你不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人形終端,不是散落的砂石、孤獨的原子。
因為你見證過個體如何肩負起時代前行,重塑關於未來的模樣。
因為你行走在中國大地的每一個角落,生長在這片土地的每一寸豐壤,一呼百應,群山迴響。
木發新葉,歲月枯榮,你我都在其中。2021,「北大新青年」祝福新時代,祝你新年好!
往期精選
▼
新年獻詞 | 心以遠,行以堅再見,10年代!國慶獻詞 | 在時代坐標中尋找青春的焦點國慶獻詞 | 每一滴水終將歸於大海原標題:《新年獻詞 | 每一個你,都有溫暖山河的力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