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器的識別要領--藝術收藏--人民網

2020-12-07 人民網

原標題:明清瓷器的識別要領

  明清瓷器的識別要領

  自古瓷器藏家就喜愛青花,流傳下來的出自官窯、品相完好的器物如今已難得一見,就是見到了,價格也會高得一般人難以承受。因此,近幾年民窯的、品相尚好的器物越來越受關注,且價格也在不斷升溫,但同時,做假做舊的也就出現了。因此,藏家劉德明提醒藏友,在購買瓷器前還要多掌握一些瓷器的識別要領。

  首先,要了解朝代的瓷器特徵。比如明代瓷器造型豐滿、渾厚、古樸,器型線條柔和、圓潤,給人以質樸、莊重之感。瓷器的胎體分為琢器和圓器,琢器指立體造型,如瓶、尊等都是比較厚重的;圓器指平面造型,如盤、碗等,其胎體也較清代厚重。明代青花瓷器早期暈散,中期漂亮,晚期發灰暗淡。明代所有瓷器露胎處多有火石紅痕跡的現象。器足,大件器足多為砂底,永樂、宣德大盤均為白砂底。明代早期和晚期的圓器足底,常有塌底、沾砂、放射狀刮削跳刀痕,到末期更為明顯。器足形狀有直圈足、內斂圈足、臥足、臺階式圈足、外傾內斜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壁形足、平削圈足、淺圈足、刮削平足等。

  然後就是要了解各代瓷器的款式。如明代以前景德鎮瓷器多不書款;永樂以後開始在官窯器物上書寫本朝年號款,除永樂、宣德、弘治、萬曆有篆書外,其餘多為楷書款,以六字雙行和四字雙行為主,亦有極少數為單行橫款、環形款、豎款。

  與明代瓷器不同的是,在清代瓷器的造型中,順治、康熙的比較古拙、豐滿、渾厚,到了雍正時就顯得非常秀巧雋永,而乾隆時則顯規整,再到了嘉慶、道光以後則稚拙笨重。清代瓷器的胎體一般薄厚適中,圓器類則有厚有薄。康熙時胎體體重,質地堅硬細密。雍正時有胎質輕薄、細潤潔白度高。道光以後的胎體厚笨、質地粗松。清代的琢器類腹、頸部接痕極為少見。清代瓷器中的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為光滑的砂底,像順治、康熙時瓷器足型較為多樣,有雙圈層底、斜削式底、二層臺式底、臥足等。清代瓷器中還要了解的是,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並用,乾隆以後篆多楷少。晚期同治、光緒、宣統三朝又以楷書款為多,外圍以圓圈或方框格式。民窯款識,多隨意亂寫,字體草率。

相關焦點

  • 嘉德秋拍:部分老窯和明清單色釉瓷器選賞
    2019年秋,中國嘉德瓷器及古董珍玩部,將在「明清瓷器玉器珍玩」專場,呈現數十件單色釉瓷器。單色釉瓷器素雅淡淨,因其無彩繪紋飾,則更需器型挺拔端正,釉面光潔瑩潤,偶有暗刻模印裝飾,則是要刀法流暢,渾然天成。
  • 國博推出「中國國家博物館當代瓷器捐贈收藏展」
    中青在線北京7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敏)7月20日到7月30日,觀眾可以走進國家博物館欣賞當代瓷器捐贈收藏展,國博近年來收藏的一批各大名窯當代傳承人的代表精品、APEC、G20和「一帶一路」等重要國際會議的國宴用瓷等當代陶藝創作的代表均有展出
  • 「龍翔九天」與龍紋變遷,長沙博物館展元明清御用瓷器
    澎湃新聞獲悉,在長沙博物館新館開放五周年之際,「龍翔九天——元明清御用瓷器特展」12月28日在長沙博物館開幕。展覽共遴選元明清御用瓷器128件/套,囊括傳世完整器與景德鎮御窯出土器物等,旨在以獨特多變的器型,精美的紋飾展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用龍紋瓷器風範及龍紋的變遷。
  • 用騎兵換瓷器的國王收藏的中國瓷器
    攝影/丁佳榮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於7月26日至11月3日舉辦的「白色金子 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中,奧古斯都二世用騎兵換瓷器的故事引起了觀眾的濃厚興趣,觀眾在驚嘆於國王的「壯舉」的同時,也在發問:這個國王為何如此痴迷瓷器?他收藏有什麼樣的中國瓷器?德國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的陶瓷藏品就是建立在奧古斯都二世所收藏瓷器的基礎之上的。
  • 瓷器收藏知識:清代乾隆瓷器的真偽辨別!
    #瓷器收藏#鑑別乾隆瓷器的真偽大致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看釉面,乾隆瓷器的釉面大多有橘皮紋,也有的器物底部釉面呈波浪紋。有少數器物從青花六字款的青料部分可看到較明顯的針眼感。仿品多無橘皮紋,釉面比真品光亮,沒有渾厚感。二看器足,乾隆時期器物圈足,官窯中的霽紅、霽藍等一般均呈糯米粉感的泥鰍背狀。仿品胎足多整齊堅硬,機械工藝明顯。
  • 孔雀綠釉瓷器收藏與鑑賞
    孔雀綠釉瓷器因其青翠如孔雀羽毛般的美麗色澤而吸引了廣大瓷器愛好者的目光。這種風格獨特的瓷器我國元、明、清時期均有燒造,但是以明、清時期的燒造水平最具有代表性。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瓷器收藏-孔雀綠釉瓷器收藏與鑑賞知識,使您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認識這種獨一無二的精品瓷器。
  • 瓷器:五爪龍價超四爪龍
    龍紋是歷代瓷器上的主要紋飾,特別是在元明清三朝。由於不同朝代甚至同朝代不同皇帝在位時期的龍紋都有明顯不同,因此龍紋成為鑑別瓷器年份的方法之一,連龍爪的數量也成為參考標準。  瓷器上龍紋的爪主要有三爪、四爪、五爪三種。在元以前,龍基本都為三爪,從元代末期開始,龍爪的數量被前所未有關注。
  • 恰似孔雀之藍—孔雀藍釉瓷器
    明清時期的孔雀藍釉瓷器基本上是景德鎮製作。 雖然冷色調與現今人們的審美有一定距離,但是咱們玩收藏的人,應該學會欣賞古人的審美,不是嗎? 所以老外也是格外珍視,延請能工巧匠給瓷器穿上合身的衣服。更多相關閱讀:灑藍釉瓷器:宣德皇帝玩兒出的新花樣霽藍釉瓷器——歷史上單色釉瓷器中的上品藍釉瓷的美,你看了才能懂!
  • 明清瓷器紋飾鑑賞:清代鹿紋圖的美好寓意!
    #明清瓷器紋飾#明清時期的瓷器上,以動植物為主體的紋飾圖案有很多,它們不但寓意豐富,而且變化多端。古人瓷器紋飾「有畫必有意,有意必吉祥。」這些紋飾究竟表達了怎樣的期盼和祝福?本文以一組清代鹿紋為例,解讀它們的寓意以及之間的種種演變關係。鹿鳴宴圖:延攬才俊的誘餌清初瓷器中有一批紋飾,以鹿為主體,以飛燕為配角。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中國自古就有民間收藏的傳統。民間收藏是文物保護和傳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民間收藏熱潮興起,許多藏家的理念和境界也不斷提升,從「私家珍藏」逐漸走向「社會共享」。1996年,北京市文物局批准建立首批4家民辦博物館。20多年來,非國有博物館已日益成為中國博物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明清瓷器上的鹿紋圖有何寓意?
    明清時期的瓷器上,以鹿為主體的紋飾圖案有很多,它們不但寓意豐富,而且變化多端。本文以一組清代鹿紋為例,解讀它們具有怎樣的寓意,以及之間的種種演變關係。雙鹿圖:君臣和諧的呼聲查看明代瓷器上的鹿紋,很少在同一畫面中如此刻意畫雙鹿的。清初突然流行《雙鹿圖》,應該有原因。這個原因就是滿清入關後民族矛盾的尖銳。即使是統治集團內部,滿族君主與漢族大臣之間也關係緊張。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亂」爆發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雙鹿圖》在瓷器上大量湧現,應該是民間的一種無言呼聲:學學古代君王的待臣之道吧,君臣和諧國家才能安寧!
  • 一周觀展指南|京滬瓷器特展多,江南扇面涼風至
    炎炎夏日,京滬兩地紛紛開啟了關於瓷器的大展,「龍泉青瓷」、「空白期瓷器」、「明德化瓷器」等,望觀眾感受瓷器的魅力。而在江南、蘇杭等地則接連推出了「明清扇面展」、「扇與江南雅文化」等,為酷暑帶來一絲涼風。此外,北京故宮的「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敦煌的「吐蕃文明展」,深圳的「國漫展」也都吸引著藝術愛好者的目光。
  • 明清瓷器:明代晚期的青花瓷器未來升值潛力巨大!
    崇禎時期的瓷器風格特徵顯著,一般而言的幾個特徵是根據一件紀年為崇禎七年(1634年)的瓷器所總結的。如用一簇簇的V字形符號表示草地,在一些質量較好的器物上,為人物、馬匹、樹木、家具等提供支撐面。這是一個很重要而顯著的特徵,往往作為重要的斷代依據。
  • 在我國明清時期,有哪些不同於其他時代的文學藝術成就?
    明清時期是世界大變局的分支點,也是歷史的轉折點。從此,西方開始進入快速富強之路。然而,中華民族卻逐漸衰落,淪落到飽受欺凌的地步。也正是這個時候,中國的文化藝術到達了鼎盛時期。那麼明清時期有什麼不同於其他時代的文學成就呢?
  • 綠的你發慌的孔雀綠釉真的有收藏價值嗎?
    早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綠釉瓷的出現,及至明清二朝,綠釉瓷器的發展逐漸成熟,出現了釉色深淺、濃淡的變化,紋路也常常創新,甚至達到了瓷器發展的小高峰。綠釉瓷器在中國傳統瓷器中算得小眾,燒造的窯口不算很多,傳世者更少。但綠釉瓷器或翠色清瑩或墨綠深沉,或優雅端莊或通透明瑩,是極具美感的,所以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一樣是較高的。
  • 中國十大最貴瓷器排行榜,大開眼界!
    從規模和拍賣價格來說,中國藝術品之最當屬字畫和瓷器了。在瓷器拍賣場上,明清瓷器,尤其是官窯精品瓷器一直是市場追捧的焦點,並不斷刷新瓷器成交紀錄。這主要是因為此板塊瓷器不僅具有造型藝術,還具有繪畫藝術和歷史文物價值,而且在製造工藝上也更為繁複考究,一直是買家追捧的焦點。
  • 「大口為尊,小口為瓶」:這件清代皇家琺瑯彩瓷器稀罕在哪?
    普及收藏知識、解析收藏技巧、展示精美藏品、弘揚傳統文化——本百家號將通過對天津資深收藏家、鑑賞家劉德明先生的訪談,推出集知識性、可讀性、實用性為一體的系列原創文章,與廣大收藏及文化愛好者分享交流,敬請關注。關於清代的琺瑯彩瓷器,我已寫過多篇文章,得到了藏友們的矚目和熱議。
  • 國人為何愛收藏皇帝用的東西
    閻焰說,所謂皇帝御用專場,實際上就是商業價值衡量和市場喜好的結果,「很多藏家希望能收藏和競拍到『沾皇氣』的器用,所以拍賣行就有目的地組織這類皇帝專場,以祈取得最好的商業收益。」任志錄認為,皇帝的身份特殊,這是商家容易炒作的題材,他用瓷器為例,向記者介紹歷史背景,「在民國時期,雍正、乾隆的瓷器價值較低,唐、宋、元朝的陶瓷價值較高。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清宮瓷器價格突然漲高。
  • 泰國—製作瓷器,收藏中心,貿易路線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一碗酸梅湯,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宋卡湖、宋卡洛瓷器研究和收藏中心、阿卡與長頸村、席撒查那來遺蹟公園。宋卡湖位於泰國南部,馬來半島東岸,是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第二大天然淡水湖,也是泰國唯一的天然湖泊。
  • 拍賣場上那些千萬級別的清代粉彩瓷器鑑賞
    早在清康熙年間,粉彩作為瓷器釉上彩繪藝術已開始了萌芽;到雍正時期,已趨成熟,並形成粉彩裝飾的獨特風格;乾隆時期粉彩已非常興盛。粉彩的藝術效果,以秀麗雅致,粉潤柔和見長,這與潔白精美的瓷質分不開,它們相互襯託,相映成趣,有機地結合起來。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下拍賣場上部分千萬級別清代粉彩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