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收割機的時候,我們用的都是腳踩的打穀機,費時又費力,一個人一天又割又打穀的話,一畝田的很難。這收割機又重,一個人可能抬都抬不動。現在收割機,一個人一天幾十畝都沒問題,關鍵人也輕鬆。
想起小時候,還沒有雜交水稻,糧食產量又低,田又少,一個人幾分田,人多的還分不到田。那時候還要交國糧,一家子根本不夠糧食吃,不得不種別人的田,分給別人一點糧食。那時候都種的雙季稻,一到暑假,最熱的時候,就要割稻穀和插秧。家裡人多,我們很小就學著割稻穀,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
天氣再熱也沒辦法,為了割得快一點,家裡種的別人的田多。早上起都起不來,好不容易放假想睡懶覺,就被父母叫醒了。父親每天都起得最早,四五點就起來了,等我們去田裡割稻穀的時候,發現割了一大半了,我們都懷疑是不是昨天割的。父親速度又快,我們割一小塊,他割一大塊了。
割完之後,我們主要負責打稻穀,父親挑。籮筐大我們根本挑不動,而且田又離家裡遠,還要挑到樓頂上曬太陽。打稻穀就是腳踩得沒勁,要一個勁的踩,不會打,又打不乾淨,就只有多打幾次。中午太陽大,越要趕緊打回去,好趁著大太陽曬稻穀。
割回去了,這個稻穀還要打稻草,現在收割機一般都比較乾淨,很少需要打稻草的。我們打久了,又把那些沒有米的都打進去了,還要風車把谷吹一下,一般都要吹兩次,曬一天吹一次,等曬乾了再吹一次。
如今都機器化了,省時又省力。而且現在雜交水稻出來後,糧食產量也高,不用種兩季水稻都夠吃。時代在進步,社會在進步!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