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帝王廟恢復開放 採取實名制網絡分時段預約參觀

2021-01-16 新華網客戶端

歷代帝王廟恢復開放 每日預約400人

採取實名制網絡分時段預約參觀,目前僅接受個人預約,暫不提供團體預約

昨日,北京歷代帝王廟,遊客參觀景德崇聖殿。

昨日,北京歷代帝王廟,遊客參觀,拍照留念。攝影/記者 王嘉寧

昨日,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恢復對社會開放。記者從北京市西城區獲悉,博物館採取實名制網絡分時段預約的參觀方式,每日預約人數為400人(上、下午各200人),約滿為止。

觀眾可通過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公眾號進行預約,參觀時需持預約憑證、出示健康寶實時健康碼、接受體溫監測,均未見異常後方可入館參觀。目前僅接受個人預約,暫不提供團體預約。

《三皇五帝與百家姓》專題展可尋姓氏

北京歷代帝王廟是明清時期祭祀三皇五帝、歷代帝王及名臣的皇家廟宇,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因廟內部分建築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糟朽,2019年5月,在秉承「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幹預性的原則下,北京歷代帝王廟文物修繕項目正式開工,主要對北京歷代帝王廟的景德門、景德崇聖殿、東配殿、碑亭、祭器庫、鐘樓等16座單體建築進行了局部整修。2020年11月,修繕項目順利竣工,昨日正式面向社會開放。

開放後,《三皇五帝與百家姓》專題展與公眾見面。專題展內容分為「姓氏有別」「百姓根脈」「交融凝聚」「家風傳世」「姓趣薈萃」五個單元,著重突出姓氏文化的歷史性、交融性、時代性與趣味性。展覽從「三皇五帝」的獨特視角切入,揭秘姓氏與中華人文始祖之間的關係,介紹姓氏在中華民族交匯融合中起到的凝聚作用,利用圖示化、數位化的展現形式與觀眾分享歷史上經典的家規、家訓及家風典故。

展覽中還加入了「魔牆」展示技術,展示由「三皇五帝」所衍生出的200個姓氏,觀眾可以從中尋找自己姓氏,了解該姓氏的起源由來、郡望分布、宗族楹聯等內容。

西城投入45億啟動52處文物項目騰退

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以來,西城區作為首都核心區,高度重視老城保護工作,推進文物建築「解危、解放、解讀」。

西城區啟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直管公房類文物騰退項目52處,總投入45億元,實現完全騰退32處,騰退居民1872戶,居民騰退比例達到92%。開啟集中連片大規模文物修繕工作。啟動沈家本故居、京報館等一批文物修繕工程,廣福觀、福州新館、林白水故居等文物建築陸續向公眾開放。

此外,針對如何活化利用文物建築,西城探索了新模式,出臺《北京市西城區關於促進文物建築合理利用和開放管理的若干意見》及系列配套制度文件,向社會發布了包括歙縣會館等7處騰退文物建築在內的首批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記者 戴軒)

相關焦點

  •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恢復開放
    本報訊(記者 解麗)經過歷時兩年的局部整修,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於昨日恢復對社會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走訪發現,全新亮相的《三皇五帝與百家姓》專題展以及《關羽身首魂尊》專題展因為加入了互動和多媒體展示,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目光。
  • 每日400人,網上實名預約!北京歷代帝王廟今天恢復開放
    經過近兩年的修繕,今天,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恢復對社會開放。開放後,《三皇五帝與百家姓》專題展與《關羽身首魂尊》專題展將以嶄新的面貌與公眾見面。近年來,因廟內部分建築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糟朽。2019年5月,在秉承「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幹預性的原則下,北京歷代帝王廟文物修繕項目正式開工,主要對北京歷代帝王廟的景德門、景德崇聖殿、東配殿、碑亭、祭器庫、鐘樓等16座單體建築進行了局部整修。2020年11月修繕項目順利竣工。本次修繕不僅完成了對文物建築本體的修補和提升,更體現了西城區文物保護工作以彰顯文物歷史文化價值為導向,實現文化價值傳承和保護的最大化。
  • 北京歷代帝王廟今日恢復開放,接受個人線上預約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軒)今日,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恢復對社會開放。記者從北京市西城區獲悉,博物館採取實名制網絡分時段預約的參觀方式,每日預約人數為400人(上、下午各200人),約滿為止。觀眾可通過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公眾號進行預約,參觀時需持預約憑證、出示健康寶實時健康碼、接受體溫監測,均未見異常後方可入館參觀。目前僅接受個人預約,暫不提供團體預約。推出《三皇五帝與百家姓》專題展,觀眾可自尋姓氏北京歷代帝王廟是明清時期祭祀三皇五帝、歷代帝王及名臣的皇家廟宇,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將於23日再次向社會公眾開放
    經過近兩年的修繕,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將於12月23日再次向社會公眾開放。據了解,歷代帝王廟是明清時期專門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廟宇,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正殿祭祀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禎的188位帝王,東、西兩個配殿從祀79位功臣名將。
  •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恢復向社會開放
    12月23日,市民在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的姓氏查詢系統前拍照留念。當日,經過近兩年的修繕,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恢復對社會開放。2019年5月,在秉承「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幹預性的原則下,北京歷代帝王廟文物修繕項目正式開工。修繕項目於2020年11月竣工。
  • 老北京八廟——歷代帝王廟
    位於北京阜成門內大街的歷代帝王廟,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距今481年。在漫長的歲月中,試圖摧毀它的,除了無情的時光,還有數次的劫難。然而幸運的是,今天這座中國唯一的歷代帝王廟,仍堅強地佇立在人們面前——究竟是誰造就了它今天的模樣?又是誰讓它得以生存至今?一座歷代帝王廟,展露明清兩朝皇帝的心聲。
  • 揭秘|年近500歲,北京歷代帝王廟如何「美容養顏」
    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歷經一年半修繕後,12月23日,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重新回到觀眾視野,全新的《三皇五帝與百家姓》專題展妙趣橫生。此次修繕是自2004年以來的歷代帝王廟又一次文物整修。精準把脈、純手工作業,古建修繕團隊用匠心還原了這座明清建築的老風貌。提起歷代帝王廟,熟悉北京廟壇文化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座建築等級高、文化價值獨有的明清建築。「中華統緒,絕不斷線」。
  • 北京野生動物園27日起恢復開放 遊客需提前預約購票
    時隔62天,北京野生動物園於3月27日起恢復開園,200餘種動物重新與遊客見面,營業時間為每日9時至17時。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疫情防控期間,北京野生動物園採取網絡預約購票方式,遊客可登錄官方微信、美團、大眾、攜程、北京旅遊網等網站提前預約。
  • 免費預約!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3月20日恢復開園(附預約教程)
    春分時節我們重啟美好關於恢復開園的公告尊敬的遊客朋友們: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於2020年3月20日免費局部開放。園區開放期間所有遊客入園均採用實名制、免接觸網絡預約遊園模式(包含持老年證、軍官證、殘疾證、士兵證及其他免票人員均需提前預約)。遊客可登陸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官方微信、官方網站預約。
  • 一大批景區恢復開放!動物園、園博園、綠博園、方特···有你家...
    四、入園流程第一步,掃描「掃碼抗疫情」二維碼登記(無法掃描二維碼的老人、兒童須提供有效的健康證明);第二步,向工作人員出示掃碼憑證並檢測體溫(≥37.2℃不能入園,如體溫異常,將在園區南門臨時隔離點進行隔離,等待防疫部門處理,已購買門票按原渠道退票);第三步,網絡實名制購買景區門票
  • 重慶這些景區陸續開放營業,這份攻略請收好!
    開放後,景區備齊口罩、手套、體溫槍、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每日對景區公共衛生設施設備進行全覆蓋的消毒通風,員工實行「一日一進一測一登記一報告」制度。 另外,採取分散式遊玩,採取分時段、間隔性進入,避免遊客集中入園,遊玩過程中實行分散式遊玩。疫情防控期間,每日接待遊客不超過1500人。
  • 中國美術館將於5月13日恢復開放 實行預約限流服務
    光明網訊(記者宮辭)中國美術館將於5月13日(周三)起有序恢復開館,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3:00,下午14: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開放展覽內容為《中國美術館新年展: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捐贈作品展》。
  • 北京歷代帝王廟,明清皇帝祭祀中國古代帝王之處
    北京歷代帝王廟,明清皇帝祭祀中國古代帝王之處。前段時間維修,剛剛開放。說起來跟這裡也有點緣分,小學到中學期間住在錦什坊街,經常從此門前經過。正門後面的景德門。左(西)邊跨院是關帝廟,右邊是神廚、宰牲亭等。這是帝王廟的平面圖,實際只有兩進。東邊的鐘樓,西邊則沒有對應的鼓樓。
  • 歷代帝王廟:為何沒有秦始皇,卻有關雲長?
    中華帝王廟.寒氣逼人天晴朗,帝王廟中觀帝王。歷數一百八十帝,不見秦始皇,卻有關雲長。.人生苦短轉頭空,唯餘大名留汗青。功過業績論成敗。位於北京白塔寺附近的歷代帝王廟,簡稱「帝王廟」或「王廟」,是朱元璋為紀念華夏先祖以及歷朝開國皇帝而設置的廟宇,起初建在南京。但隨著明王朝遷都北京,嘉靖皇帝也把歷代帝王廟近至北京,至嘉靖時期正式建廟,與太廟、孔廟並稱皇家三大廟宇,其目的是「中華統緒,絕不斷線」。
  • 中國美術館將對公眾免費開放 需提前一天預約
    即日至10月23日     參觀前一天須電話或網上預約     成功後憑有效證件現場領票     美術館今起免費開放但得預約  本報訊(記者郝洪捷)即日至10月23日,中國美術館對公眾免費開放,但需要提前預約,這是記者今天上午獲悉的。
  • 寧波這些景區宣布預約限流!5月1日起,五磊山景區閉園!
    04 寧波博物館 據寧波博物館發布的最新公告,即日起,每日最大預約參觀人數由恢復開館以來的1000人調整至2000人,瞬時承載量由200人調整至400人。 目前僅接受散客(個人)預約,可提前5日(含當天)通過寧波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或寧波博物館官方網站進行線上分時段預約。每個預約訂單最多預約4人,每張身份證每日限約1次。
  • 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持續免費開放中,點這裡預約!
    記者從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獲悉,園區將於3月20日進行免費局部開放,其間所有遊客需提前預約,佩戴口罩按指定程序入園參觀。 據了解,園區開放期間,遊客入園均採用實名制、免接觸網絡預約遊園模式,包含持老年證、軍官證、殘疾證、士兵證及其他免票人員均需提前預約。遊客可登錄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官方微信、官方網站預約。預約成功後,須持身份證、預約二維碼(或預約簡訊)及「西安市個人電子識別碼」,按指定流程入園參觀。
  • 參觀服貿會須提前兩天在線預約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個人預約按照「先約先得、額滿即止」的原則,預約的個人用戶需已註冊北京健康寶並確保健康狀況為「綠碼」,如健康寶狀態異常則無法進行預約。    據介紹,個人前往服貿會現場參觀時,需提前預約。具體預約方式為分時、分區的提前預約,預約成功後即可免費入場參觀,各展場、展區「一碼通行」。
  • 深圳文化場館今起相繼開放!展覽、攻略都在這裡!
    開放時間:9:00 -17:00(16:3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開放方式:入館參觀需預約。可提前致電預約諮詢電話0755-25426069,提供個人身份證信息預約;或現場登記預約。美杜莎祖母綠手鐲目前的展覽開放時間為10:30—17:30(17:00停止入場),逢周一閉館 (法定節假日除外)。參觀方式:需實名制預約。
  • 寧波各大醫院門診逐步恢復!各院詳細門診安排來了!
    大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已經恢復了正常的開診,不過部分社區醫院的口腔科口腔科、耳鼻喉科仍未開診。記者了解到,很多醫院都採取預約就診的方式,提醒市民在就診之前了解醫院的門診信息,提前預約,省得跑空。很多醫院還要求就診患者出示健康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