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建議養貓咪幼崽?你只需要看到風險有多大,就明白了

2020-12-02 哈嘍領養嗎親

貓咪的壽命平均15年,3個月對它們來說,不過是生命中的六十分之一。但是這六十分之一的生命中,承擔了能夠威脅它們生命的大約80%的風險。

三個月以內的小貓有多脆弱呢?大概就是,你永遠都不知道,它會在哪一刻死去,甚至都不給主人搶救的機會。

很多人說「貓要從小養才跟人親」,所以在寵物市場上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很多小貓咪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被原主人發出消息「可以提前預定」,然後小貓一斷奶就被送到新主人手裡;很多貓咪兩個月大就整窩放到店裡,一邊養一邊賣;三個月左右的貓咪價格更高,而一歲以上的貓咪就「不值錢」了,身價都能對半砍……

然後就會有人會買到「星期貓」,給貓咪盡心盡力治病,最後「貓財兩空」的人,像是度了一場劫。因為花費巨大,不想治病,直接丟棄的,相當於直接宣判了貓咪的「死刑」,自己心裡也不好受。

但是「星期貓」還在繼續出現,「貓財兩空」的現象還在繼續發生,有人養貓後丟棄,卻要別人來為他的不負責買單。

三個月大的小貓,會面對多少風險,養貓咪幼崽的鏟屎官,又要準備好承擔多大的責任?

幼貓的性格習慣養成

三個月內的貓咪,正是性格習慣的養成期,「親人的貓」不是因為跟人住在一起才親近的,而是它本身的性格怎麼樣。而塑造貓咪性格的,主要來自小貓咪的媽媽和兄弟姐妹。

它們在眼睛沒有睜開之前,通過嗅覺和觸覺來感受貓媽媽和旁邊的兄弟姐妹,以此獲得安全感。如果這個時候小貓是孤零零的一隻貓活著,它會很沒有安全感,直到長大後都會對身邊的環境非常警惕。

貓咪幼崽通過與兄弟姐妹的打鬧玩耍,學會與他人相處。通過貓媽媽的教導,學會使用貓砂盆、給自己舔毛、玩玩具、吃貓糧等等。貓媽媽會把生活所需的一切技能一點點教給小貓,這個時間一般是三個月。

比如說使用貓砂盆,貓咪是在40天左右的時候學會使用貓砂盆的,從它們使用貓砂盆,再到熟練、形成習慣,大概需要一周。如果在這個時間裡小貓突然換環境,那它可能永遠都學不會用貓砂盆了。它會在屋裡隨地大小便,鏟屎官也會因此一點點失去對它的耐心,最後一人一貓誰都不開心。

鏟屎官們期待的貓咪身上所有的優良品德,都是要跟貓媽媽進行學習的。如果鏟屎官有足夠的時間陪貓咪,會教貓咪這些也可以,只是新手鏟屎官往往不懂這些。

你沒有給它學習的時間,這之後也沒有教它,出現你不希望發生的畫面後卻只會怪它不會做。

這種場景像極了:小時候家長會上,你媽媽看見別人家小孩在臺上表演唱歌跳舞,轉頭跟你說「看看人家,你怎麼什麼都不會」,你說「你從來沒有教過我,也沒讓我上過這樣的課」,可是你媽說,唱個歌有什麼難的,還用教你?

只有孩子才知道你沒教過她就是不會,也只有貓咪知道,沒人教過,那堆貓砂對它來說跟著屋子裡的一本書一個桌子沒什麼不同。

威脅幼貓生命的三種疾病

貓咪體內是本來就存在病毒的,我們要先明白這一點。接種疫苗的原理是降低健康的貓咪抵抗力,讓病毒在體內有所活動,然後再依靠貓咪自身的免疫系統,產生對這種病毒的抗體。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貓咪打完疫苗會昏睡一整天,精神不振的原因,因為這個時候,正是貓咪體內病毒活躍起來的時候。

所以一旦幼貓免疫力下降,不光要面對外界各種細菌病毒的威脅,還有體內病毒。能夠威脅到貓咪生命的三種疾病分別是:

貓瘟(貓細小)貓傳腹(貓傳染性腹膜炎)腸胃炎

這三種疾病對於幼貓來說致死率極高,而且都是可以由貓咪體內的病毒引起的疾病,傳染性也很強。一旦發病,都可以通過糞便、口腔眼睛分泌物來傳播,不只是幼貓,成貓也易感染。

但是貓瘟、貓傳腹對於幼貓來說,至少發病的時候主人能夠及時意識到,而且現在鏟屎官們都明白這兩種疾病的危急程度,可以送貓咪及時就醫。但是腸胃炎往往是讓鏟屎官們忽視的,即便病發,鏟屎官們也只能看到貓咪最近吃的少了,等嚴重的時候已經晚了。

腸胃炎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腸胃炎可能幾個小時就讓貓咪失去生命。

幼貓因為胃比較小,所以相比來說更加容易得腸胃炎。

引發貓咪腸胃炎的主要有:

不恰當的飲食。如果貓咪幼年時期就已經離開了貓媽媽,就需要主人給貓咪餵羊奶粉或者幼貓貓糧,如果控制不好食量,就容易得腸胃炎。

一個月內的小貓咪應該用羊奶粉喂,但是對羊奶粉的濃度、溫度都有要求。一般在購買羊奶粉時,上面都會做說明。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月內的小貓應該每三小時餵一次,一天餵食量不超過300毫升。

對於幼貓貓糧,一開始餵的時候需要先拿溫水泡軟,給小貓咪吃的時候也不能一次吃太多,少量多次。

天氣轉涼,貓咪腸胃受寒。

秋冬季節天氣比較涼,需要格外注意幼貓的保暖問題,但是在夏天也不能忽視。

夏天天氣的突然轉涼,會導致貓咪腸胃受環境變化刺激,很容易得腸胃炎。

由母乳轉向羊奶粉,或者由羊奶粉轉向幼貓貓糧的過程。幼貓的腸胃是非常脆弱的,成貓換糧都有軟便拉稀得腸胃炎的風險,更何況是幼貓。

貓咪患上腸胃炎一開始會表現出厭食、軟便、嘔吐,這個時候如果寵主擔心貓咪吃太少強行給貓咪餵食的話,會更加刺激病情。

養三個月以內的貓咪,腸胃炎這種不起眼的病,才是最危險的。如果生病了,可能需要鏟屎官放下手頭的事情,全天陪護貓咪。

幼貓生病的誘因

貓咪在55天左右的時候,才可以接種第一支疫苗,此後最少隔20天才可以打下一針,所以滿打滿算,三個月大的小貓也不應該是疫苗齊全的。

所以如果有人拿著兩個多月的貓跟你說,它的貓疫苗齊全、保證健康,那別跟他廢話,直接走人。

沒有接種疫苗的幼貓,抵抗力是非常差的,很容易生病。幼貓一旦生病,大概率就是大病。儘管起源可能就是一個很簡單的貓鼻支,在治療過程中,也很可能會因為免疫力下降引發更多的疾病,比如貓瘟。

很多幼貓就是先生小病,再引發大病。加上現在很多寵物診所根本沒有治療大病的能力,所以三個月以下的幼貓生病,幾乎就被宣判了死刑。

而引發貓咪疾病的誘因太多了:

環境的變化。對小貓來說,環境的變化最容易引起的就是應激反應。

尤其是貓咪幼崽來說,它們對環境的認知力還很差,一旦發生環境變化,更容易出現應激。應激反應會造成貓咪免疫力的下降,嚴重會引發休克、猝死等反應。

很多鏟屎官覺得,這隻小貓咪很乖啊,不吵不鬧的,也不會反抗。但越是這樣的貓咪反應越嚴重,因為它們不知道怎麼通過外在的表現把恐懼表達出來,只能自己憋在心裡。

任何環境上的改變,都可能是貓咪生病的誘因。

鏟屎官的強行觸碰。貓咪對於被強迫做的事情都是非常恐懼的,恐懼的心理也會導致貓咪精神不振,一直活在緊張的情緒裡,免疫力下降。

很多鏟屎官看到小貓咪還很喜歡抱,這個時候的小貓咪即便是反抗也抗不過鏟屎官。但是四腿懸空對貓咪來說是很沒有安全感的一個動作。

受凍挨餓。溫度和食物對貓咪幼崽來說是最重要的東西,一天沒有進食真的會把一個小貓仔餓死。同樣,體溫一直偏低的貓咪幼崽,也會漸漸失去活力。

如果過早離開貓媽媽,而小貓咪又拒絕吃貓糧的話,貓咪會因為飢餓失去生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鏟屎官強行給貓咪餵羊奶粉,又有可能會引發貓咪的應激反應,或者急性腸胃炎。它根本不給你搶救的機會,半個小時就能失去生命。

所以,對小貓咪來說,一切外界的變化,都會給到它們刺激。它們可能會很好的消化掉,並且把這些事情當做自己的一個回憶。但更大的可能是就此失去自己的生命。

幼貓的生命真的太脆弱了,而且現實是,大多數鏟屎官都不可能很好的照顧它們。沒有貓媽媽的照顧,幼貓的發病率直線上升,一旦發病,死亡率也直線上升。

這就是不建議養幼貓的原因,如果你養三個月以下的小貓,只是為了它以後可以跟你更親近的話,那大可不必,讓它在媽媽身邊長大,它會更健康更親人的。

希望每一隻貓咪,都能健康長大。

相關焦點

  • 三個月以內的貓咪有多脆弱?它用不到10%的生命,承擔了80%的風險
    但是這六十分之一的生命中,承擔了能夠威脅它們生命的大約80%的風險。三個月以內的小貓有多脆弱呢?大概就是,你永遠都不知道,它會在哪一刻死去,甚至都不給主人搶救的機會。三個月大的小貓,會面對多少風險,養貓咪幼崽的鏟屎官
  • 貓咪吃幼崽,真正的原因讓人唏噓
    小的時候,農村家裡老鼠很多,所以家家戶戶都養貓,那時的貓抓老鼠可是盡職盡責,而每次家裡的母貓懷寶寶的時候,家人都會很開心,可是也會很擔心,因為有時候貓會吃掉小貓,這可是始料未及的,那麼貓咪為什麼會吃掉自己的寶寶呢?我們一起看一看。
  • 將無毛貓寄養在寵物店,後來卻發現懷孕了,看到幼崽後不想說話
    這位鏟屎官家裡養了一隻無毛貓,想必大家對於無毛貓也不會陌生吧,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外表特別,更是因為它本身價格就很昂貴。有段時間鏟屎官因為有事,而臨時把貓寄養在了寵物店,可是等到把它帶回來才發現貓咪懷孕了,鏟屎官當時想的是,既來之則安之,生的幼崽至少有那麼幾隻應該也是無毛的,這樣也就沒那麼虧了。
  • 養了一隻哈士奇幼崽,但老感覺不對勁,仔細一看原來是小短腿
    不過在哈士奇小的時候,也是萌萌的十分可愛,雖然有很多人在聽說哈士奇會拆家以後不表示堅決不養,但是去寵物店看見萌萌的哈士奇幼崽的時候卻是挪不動了腳,因為實在太萌啦,當一隻哈士奇幼崽奶聲奶氣的跟你打招呼的時候,怕是你的心都要化了吧。
  • 如何養大一隻人類幼崽
    ​十年前用奶瓶養大了我的第一隻貓玉蒲團,後來又有了玉如意和玉嬌龍,我就有點膨脹。貓都能養好,養一個孩子能有多難?當護士把襁褓中的小福遞給我,我託著這個粉紅色的人類幼崽百感交集,「我的孩子」這個詞好陌生,「我兒子」更彆扭,那一刻我我翻來覆去先想的就是這些,熱淚盈眶被母愛充盈了身心什麼的並沒有發生。 接下來的很多個夜裡我被嬰兒飢餓的啼哭聲驚醒,看著旁邊的小小嬰兒陷入沉思,為什麼會有個寶寶? 幾秒鐘後醒悟,這是我生的,我親自生的。
  • 德牧生了3隻幼崽後,腦袋好像不太靈光了:這都是些啥呀?
    有一句話叫一孕傻三年,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為什麼會有這種結論呢?因為很多孕婦在產後的記憶力會下降,反應能力也沒有以前快,還經常丟三落四的,那麼人會出現這樣的產後後遺症,在寵物身上會發生嗎?這位鏟屎官家裡養了一隻德牧,要知道德牧的智商也是比較高的,所以才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而這位鏟屎官家裡的德牧也是如此,不過伴隨著它懷孕,它的智商也開始呈現下降的趨勢,在產後更為明顯。德牧經歷了幾個月的懷孕後,生下了幾隻幼崽,而當它產下幼崽後,腦袋好像不太靈光了,整條狗都一直處於一個迷糊的狀態:這都是些啥呀?它們怎麼在我的窩裡?
  • 貓吃掉幼崽:虎毒不食子的道理貓咪都懂,可就是控制不住
    貓咪就不一樣了,他們會把沒有能力繼續生存下去的同類吃掉,在母子之間也存在這樣的現象。民間流傳的俗語『虎毒不食子』,在貓咪這裡根本就行不通,雖然吃掉自己的小孩非常的殘忍,但貓咪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實施著這一殘酷的行為。讓人不禁發問:「貓咪為什麼會吃掉自己的小孩呢"。
  • 別人養的金魚都產崽了,你養的金魚產崽了嗎?再不找原因就晚了。
    有網友問道為什麼自己家的金魚養了幾年都不會繁殖,小編從十來歲就開始在池子裡養金魚,頗有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90年代的農村經濟落後,小編喜歡金魚但沒錢買,有一年過年用僅有的5元壓歲錢買了3條金魚,很幸運第二年就產了很多小魚,而且還存活了100多條。此後七八年每一年繁殖季節都會看到小魚崽,但幾天之後就基本上看不到了,等到了十年以後基本上都看到小魚崽了。存活下來的魚也只剩三四十條。
  • 撿回來只流浪貓幼崽,第二天對魚缸裡的魚下手,怎麼叼出來?
    撿回來只流浪貓幼崽,第二天竟然對魚缸裡的魚下手,怎麼叼出來?我們都知道,貓咪呢,天生就喜歡吃魚,看見魚就是會動手動腳,平時飯桌上如果有魚,貓咪還會一直盯著你吃完飯。貓咪對魚可以說有著狂熱的追求,我們也在現在很多的短視頻社交平臺上看到過,貓咪對著自己的主人喊道:「我要魚,」發音還十分的標準,可以說是完完全全成精了。貓咪天生就是個抓魚好手,除了用嘴巴叼魚,貓爪本身就很鋒利,可以勾住光滑的鱗片,因此我們也見過許許多多的貓咪徒手抓魚、逮魚的成功例子。一位網友從小就十分的喜歡貓咪,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家裡面也一直無法飼養貓咪。
  • 我殺了四隻貓咪幼崽
    晚餐是煮玉米,索性便一粒粒丟給貓咪去吃。結果貓咪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圓鼓鼓的肚子,我輕輕的撫摸,它大口的嘔吐,一粒粒滿是粘液胃液包裹的玉米粒根本沒有被消化。我躲在一旁,彎腰看著小貓掙扎著乾嘔,身體逐漸堅硬。我的心竟然無動於衷,我雖不知何為生離死別,卻也該知曉,貓咪的痛苦,罪責應該在我。
  • 為什麼成年大熊貓有200斤重,生出來的幼崽卻像只「小老鼠」?
    為什麼成年大熊貓有200斤重,生出來的幼崽卻像只「小老鼠」?說到我們國寶大熊貓,肯定很多朋友都忘不了它那憨態可掬的模樣。成年的熊貓體型非常健碩,像一隻大熊。但是身材高大威猛的熊貓,生出來的幼崽體型卻很小,甚至和小貓小狗的幼崽差不多大,這是為什麼呢?
  • 貓咪需要從小就培養,你家有沒有一隻幼貓呢?
    很多鏟屎官反應,家裡的貓咪不親近自己導致他們兩個的關係不是很好,之間的相處模式根本就不像其他鏟屎官和貓咪。你可能沒有發現,一般和你相處不來的貓咪都是在它已經成長了一段時間並且有自己思維的時候你才把它帶回家中。
  • 沒有哪個人類幼崽可以拒絕一隻仿真貓咪玩偶
    又或者是,一隻仿真貓咪玩偶?小朋友們對於動物的好奇大概是與生俱來的,無論是和什麼小動物呆在一起,我敢保證,那隻小動物絕對逃不過人類幼崽的「魔爪」。比如,如果是小貓咪的話,一個人類幼崽最有可能做的大概就是直接上手揪貓貓的毛,又或者,是拿自己的小拳拳錘貓貓。這樣的舉動是很危險的,誠然,很多貓咪對人類幼崽的忍耐程度很高,但是也架不住有例外呀,萬一,就遇上一隻脾氣暴躁的貓了呢?貓貓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別的體型更大、更有野性的動物呢?
  • 為什麼不建議寵主模仿貓媽媽叼小貓後頸的動作?寵主都需要了解
    很多養母貓的寵主,如果母貓生了幼崽,應該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就是幼貓爬出窩外面,貓媽媽會叼著小貓帶回去,如果小貓比較多,而且各個都很能跑,就能看到貓媽媽每天忙碌的來回跑,叼著一個個的小貓讓它們回到窩裡,還真是不讓貓媽媽省心,有時貓媽媽帶不動了,會幹脆叼著這些幼貓放到鏟屎官面前,讓鏟屎官幫忙帶
  • 母貓總將幼崽叼給鏟屎官,是想棄養?潛臺詞到底是什麼呢
    但如果鏟屎官在這方面沒什麼經驗的話,就會有點兒手足無措,因為你心裡是想幫點兒什麼忙的,卻又覺得自己啥也做不了,畢竟貓媽媽都有它們自己帶娃的那一套。可有一個現象很多鏟屎官理解不了,就是貓媽媽會將自己的孩子叼到自己跟前來,也不知道它內心的潛臺詞到底是什麼,到底是想哪些小心思呢,難不成是想要棄養了?
  • 一胎能生多隻幼崽的狗狗,不養一隻會後悔,你家狗狗在其中嗎?
    要說狗狗最多能生多少個,那還得看它自己生殖系統的生育能力了,不過通常情況下狗狗一般一胎可以生育4-6隻,一般一年可以生兩次。但是有些狗狗生產是比較「高產量」的,對於養狗賣錢的飼主來說生的不是狗狗,而是錢啊,不養一隻都後悔,那麼「高產量」的狗狗有哪些呢?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母狗生完幼崽後,為什麼會咬死自己的小狗?答案你可能不愛聽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存在著很多有趣的事情,而小編就非常喜歡這些有趣的事情,並且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一些世界上各種有趣的事情,而今天分享的原創文章是「母狗生完幼崽後,為什麼會咬死自己的小狗?答案你可能不愛聽」。
  • 無毛貓生下一窩幼崽,主人看了後不高興了:這下可虧大了呀
    對於是否給寵物絕育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問題,先不談給寵物絕育會不會對它們的身體造成傷害,有部分鏟屎官就覺得,人不應該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寵物身上,不該剝奪它們為人父母的權利。寵物也是有感情的,為什麼要強迫它們呢?
  • 無毛貓生下一窩幼崽,主人看了後不高興了:這下可虧大了呀
    對於是否給寵物絕育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問題,先不談給寵物絕育會不會對它們的身體造成傷害,有部分鏟屎官就覺得,人不應該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寵物身上,不該剝奪它們為人父母的權利。寵物也是有感情的,為什麼要強迫它們呢?來看看下面這個小故事吧,其實絕育不絕育的出發點都是想為了寵物好。
  • 流浪母貓會把自己養不活的幼貓託付給人類嗎?
    如果是從小在外面長大的貓,然後生了小崽,那一般都會非常警惕周圍的環境,是不太可能讓人抓到自己幼崽的,也會把窩安在非常隱秘的地方。所以,有時候我們在一些居民區,可以看到路上的幼貓,這一般都是母貓叼出來放在外面的,它也在向周圍的人尋求幫助,另外一方面,這些幼貓已經滿月,也會自己走路了。為了不增加自己的負擔,母貓是會趕走它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