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兵講故事 杭州這個社區推出紅色記憶廳 弘揚文化正能量

2020-12-04 瀟湘晨報

「美軍20多架飛機,連續三天的轟炸,大家只能躲在掩體裡……」

11月27日,在上保社區紅色記憶廳宣講人之一的丁世範家裡,多名機關單位的共產黨員們聚集一堂,一起聽這位抗美援朝老兵,講述當年那個戰火紛飛年代的故事。

丁世範是位老革命,16歲報名參軍,18歲就來到了抗美援朝的戰場上與敵人周旋拼殺。

「我當時在前線指揮部電臺,戰場上,哪裡有需要我就去哪裡。現在年紀大了,我還是會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前我正在整理自傳。」

「現在社區讓我擔任紅色記憶廳的宣講人,通過我的講述,把當年的經歷分享給大家,既能夠讓大家更深一步的了解當時的歷史,體會到現在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還能夠發揮一下餘熱,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丁世範老人表示。

據悉,上保社區金秋驛站集結社區老幹部黨員,發揮自身特長優勢,推出「紅色記憶廳」紅色品牌項目,通過「紅色記憶」、「匠心精神」、「榜樣力量」三個板塊將文化正能量在社區大力弘揚和傳承。

通過開辦紅色展廳,結合特定節日,通過舉辦文化展覽、抗日戰爭文物展覽等形式,豐富「紅色展廳」內容;挖掘轄區紅色人物資源,評選出社區「紅色人物」,以「紅色故事匯」的形式舉辦宣講和事跡展;邀請轄區內老同志中各行各業的「工匠們」通過傳授技藝、展示作品等活動弘揚社區「匠心精神」,展現新時代匠心故事,找尋平凡生活中的那些「閃亮的人」,呈現老同志發揮餘熱的「榜樣力量」。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傳承紅色基因,聽芙蓉「五老」講紅色故事
    老校長:退休不離三尺講臺 培育紅色接班人燕山小學退休校長張定浙為學生講廉潔文化故事。「張老經常來學校為學生講故事,為家長講解自身作為祖輩開展的隔代教育的故事。他將自己隔代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寫成了《培根鑄魂 做好隔代教育》一文,被選入《全省隔代家庭教育文稿選編》。
  • 荔灣區沙面小學開學第一課 聽革命前輩講紅色故事
    荔灣區沙面小學開學第一課 聽革命前輩講紅色故事 2020-09-11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聽老兵爺爺講革命故事
    在寶坻區王卜莊鎮王卜莊一村有這樣一間屋子,空間不大,卻充滿了濃厚的軍人情懷,這就是王卜莊一村的退伍老兵榮譽室。  走進榮譽室,映入眼帘的就是兩側牆壁整齊陳列著的軍人照片,這是該村從1960年到2015年期間入伍的全部軍人的照片,時光仿佛定格在他們為祖國奉獻青春時最美的模樣。  「講述歷史,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以後為國家貢獻力量!」
  • 鳳城講古第十一回:學悠久歷史 揚紅色文化
    11月23日晚,順德大良文秀社區迎來了一場特別的文化活動——鳳城講古第十一回:古韻悠悠話文秀,紅色精神永傳承。講古嘉賓從文秀社區古老的歷史切入,從文秀社區獨特的紅色文化講起,並穿插孩子們的流行快板和文秀曲藝社的傳統粵曲表演,用多種形式,弘揚與傳承紅色文化。
  • 關愛未成年人丨聽道德模範講家風故事
    8月14日晚,全國道德模範陳若星走進高新區樊登書店,面向未成年人和家長講述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倡導好家風、弘揚真善美,給現場的家長和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家風家訓分享會。在中國五千年文明發展中孕育出的優秀傳統文化,積澱了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 彭詠梧小學開設「歷史上的今天」專欄 弘揚紅色文化
    彭詠梧小學開設「歷史上的今天」專欄 弘揚紅色文化來源:雲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陳學容  2020年12月02日 16:33 雲陽網訊(通訊員 彭煉)12月2日,雲陽縣彭詠梧小學,孩子們圍著校園內新開設的「歷史上的今天」專欄,聽老師講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值得銘記的先賢們留下的故事
  • 中國動漫金龍獎弘揚正能量漫畫島榮獲「最具網絡人氣獎」雙料大獎!
    漫畫島APP同步直播金龍獎頒獎晚會 弘揚「正能量」時代主題在頒獎典禮當晚,漫畫島APP社區同步進行了金龍獎頒獎現場的圖文直播,社區瀏覽量已達20多萬,評論和點讚均過萬。而金龍獎組委會也在頒獎典禮當晚,正式啟動了「金龍獎中國正能量動漫創作扶持計劃」,宣布提供1000萬專項基金,用以鼓勵、扶持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體的動漫創作者、作品、平臺等,用動漫講中國好故事,用動漫講好中國故事。
  • 今天,我們如何講好紅色故事
    今天,我們如何講好紅色故事——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集中展示活動側記「我相信,紅色故事,在大地和風中傳揚。我相信,紅色基因,在江河血脈中流淌……」一曲童聲合唱《我相信》拉開了「真理的味道」——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集中展示活動的序幕。2月28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共同主辦的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集中展示活動在上海廣播電視臺舉行。初心的力量、信仰的光芒,隨著一個個雋永的紅色故事流淌而出,動人心魄。
  • 點燃紅色引擎,金家嶺街道打造「金質社區」(十三):東城國際社區
    經過一年的運作,目前,「金質社區」工作全面開花。各個社區敢於破題、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為基層黨建工作蹚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子,形成了以黨建促基層治理之變的新格局。為全面展示各社區黨建創新豐碩成果,我們將陸續推出「金質社區」精彩展示,誠邀您的點讚!
  • 聽勞模故事 學工匠精神 杭州市勞模工匠宣講團成立
    杭州網訊 「我宣誓:弘揚勞模工匠精神,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2月16日下午,杭州市勞模工匠宣講團成員們在杭州市職工文化五一劇場鄭重宣誓道。據悉,宣講團成員共50人,包含了全國、省、市級勞模和杭州工匠。他們中有為企業進步和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一線職工,有幾十年如一日堅守三尺講臺的人民教師,有用生命之軀保衛一方平安的公安幹警,有救死扶傷、仁心仁術的一線醫生,有刻苦鑽研、勇攀高峰的專家學者等。同時舉行的首場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六位勞模工匠走上講臺講述了他們的樸實而充滿正能量的故事。
  • 講中國童話學傳統文化 漢聲故事爸爸·媽媽活動在浙江啟動
    2018-12-16 15:2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楊振華讓孩子浸潤在傳統故事中、感受學習中華文化,12月15日,全省首批「漢聲中國童話·故事爸爸/媽媽」實驗園啟動儀式在杭州德勝東村幼兒園內舉行。
  • 濟南中華文化促進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隆重舉行
    濟南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馬平提出,在過去的四年裡,促進會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堅持「弘揚中華文化,促進文化交流」的辦會宗旨,秉承「和而不同,包容開放」的理念,目標指向明確清晰,工作成績鼓舞人心,協會隊伍不斷擴大,各項工作紮實推進。促進會一直加強思想引領,把握正確導向,確保工作健康發展。
  • 神仙樹下聽故事 見證歷史傳文化
    住在成都市高新區芳草街街道神仙樹社區老一輩居民們的故事,是時代變遷在每一個小人物身上的具象化體現。他們身上所展現的社區發展變化軌跡,為如今芳草街街道文化的發展與傳承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老黨員「退休再上崗」紅色精神傳承不息在神仙樹社區維多利亞小區住著一群老黨員,他們中有教書育人的老師、有裁決正義的律師。他們在崗位上辛苦工作幾十年後,依然能夠滿腔熱血地為人民服務。
  • 《漢聲中國童話》今日首發 把中國故事講給更多中國孩子聽
    《漢聲中國童話》總策劃黃永松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2日訊(記者 李慧穎 攝影報導)362篇童話,講述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843幅插畫,品味地地道道的中華藝術。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今日下午,天地出版社策劃推出的《漢聲中國童話》二十四節氣平裝版全國新書首發式在成都購書中心舉行。
  • 寧波五方面推進家風家訓培育工作 弘揚核心價值觀
    在此基礎上,組織相關新聞媒體到家風家訓遺存較為深厚的村鎮和家風家訓傳承較好的特色村進行深入採訪,並以集中採訪、分批報導的方式,不斷推出優秀家訓和家訓故事。寧波本地三個家族——萬氏、茅氏和袁氏,通過分享各自家族故事,聊現代文明與和諧。寧波文化研究會的副秘書長徐曉虹認為,好的家風家訓,儘管淵源、內容、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傳遞了向善向上的城市精神。
  • 溧水晶橋鎮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紅色旅遊名片
    芮家村史館 張福敏攝「我們村綜合社將把我村抗日軍政大學第九分校等革命歷史遺址,進行深入挖掘和傳承,打造紅色旅遊名片。」南京市溧水區晶橋鎮芝山村黨總支書記李其軍說。芝山村是一個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的美麗村落,村內有抗日軍政大學第九分校、蘇南反頑銅山戰鬥等革命歷史遺址。
  • 南京曉莊學院:弘揚抗戰精神 促進學生成才
    聽抗戰故事,唱抗戰老歌,看抗戰遺址,拍攝抗戰老兵微視頻……今年暑期,南京曉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了「尋訪抗戰老兵,留存歷史記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學生用自己的筆和鏡頭,一起去追尋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學習不朽的革命精神。
  • 「我身邊的退役老兵」短視頻徵集活動正式啟動
    為傳承紅色精神,關愛退役軍人,由人民網·人民數據發起的「我身邊的退役老兵」短視頻徵集活動近日正式啟動。活動期間,將邀請知名人士為退役老兵短視頻徵集加油助力,同時,還將推出退役軍人工作宣傳系列短片,共同宣傳和弘揚退役老兵的奉獻精神。
  • 杭州彭埠手握「文化治理」密鑰解鎖新時代
    原標題:彭埠手握「文化治理」密鑰解鎖新時代   杭州彭埠街道彭埠街道地處江幹中心、杭城東部、錢江北岸,東連九堡街道,南臨錢塘江,西接閘弄口街道,北為筧橋街道,素有「杭州東大門」之稱   彭埠位於杭州市區東部,在錢塘江畔有多個渡口碼頭,曾經商賈雲集,是個不折不扣的「活水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