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中國童話》今日首發 把中國故事講給更多中國孩子聽

2021-01-21 四川新聞網

《漢聲中國童話》總策劃黃永松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2日訊(記者 李慧穎 攝影報導)362篇童話,講述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843幅插畫,品味地地道道的中華藝術。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今日下午,天地出版社策劃推出的《漢聲中國童話》二十四節氣平裝版全國新書首發式在成都購書中心舉行。

  《漢聲中國童話》二十四節氣平裝版是由天地出版社聯合漢聲雜誌社策劃出版。與精裝版不同,平裝版圖書以二十四節氣為線索,進行了新的編排,每個節氣一本書,總共二十四本書,正好陪讀者度過二十四節氣,更加凸顯了這套書所具有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質。

  青銅紋飾、石刻拓片、敦煌壁畫、漆器圖案、景泰藍、硯譜、掐絲琺瑯……這些中國元素布滿整套圖書,據《漢聲中國童話》總策劃黃永松介紹,為了給童話選擇更好地表現形式,雜誌社當年專門成立了「漢聲畫坊」,招募了200餘名美術編輯,大家翻出積存十幾年的中國美術資料作參考,充分運用年畫、皮影、刺繡、剪紙等傳統技法,一筆一筆地在宣紙上作畫,描繪出一幅幅極具中國民間美術特色的843幅插圖,內容涵蓋了民間故事、神話故事、歷史故事、事物起源故事等。

  在編寫之初,雜誌社便以「慢工出細活」來要求文稿和圖稿編輯。所有的文稿編輯在編寫故事之前,都必須經過民俗專家、語文老師、兒童心理學家等各領域專家的培訓。這些編輯加入這個項目的前兩三個月甚至連一則故事都沒有寫,每天只是聽課,做報告、開討論會。黃永松表示,除了專業的培訓,編輯們還需要來自讀者的真實檢驗。當時雜誌社所在巷子裡的孩子們成了決定故事去留的小評委。每一篇故事創作完成之後,編輯們都會講給這些孩子聽,如果孩子不喜歡,那就修改,直改到「聽到故事開頭的小朋友捨不得離開去玩皮球,一定要聽完才罷休」才算合格。正因為如此,《漢聲中國童話》裡的每一個故事都口語易讀,兼具文學性與趣味性,非常受孩子歡迎。

  首發儀式現場,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和家長。「這本書很好,無論裡面的內容還是插畫,都很好的傳播了中國傳統文化,能讓我們的小孩更容易的了解二十四節氣。」在現場購書的黃女士告訴記者,自己6歲的小孩特別喜歡這套書,自己將陪著她閱讀完整套書,了解屬於中國的風俗文化。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講中國童話學傳統文化 漢聲故事爸爸·媽媽活動在浙江啟動
    2018-12-16 15:2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楊振華讓孩子浸潤在傳統故事中、感受學習中華文化,12月15日,全省首批「漢聲中國童話·故事爸爸/媽媽」實驗園啟動儀式在杭州德勝東村幼兒園內舉行。
  • 讀中國童話傳中華精神:《漢聲中國童話》新書發布會暨社群電商聯合...
    據了解,此次新書發布會同時也是社群電商聯合首發啟動儀式,常青藤爸爸微信公號聯合創始人楊芳芳、板牙的聯合創始人劉慶夫、以及來自童書媽媽三川玲、十點讀書、凱叔講故事、暖暖媽愛分享、尹建莉父母學堂、成長樹、智慧樹的社群電商代表也出席了發布會。
  • 講中國童話 學傳統文化
    浙江在線12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楊振華)讓孩子浸潤在傳統故事中,感受學習中華文化。12月15日,全省首批「漢聲中國童話·故事爸爸/媽媽」實驗園啟動儀式在杭州市德勝東村幼兒園舉行。近200名兒童家長到場,聽漢聲故事老師介紹《漢聲中國童話》的創作背景、繪畫風格及中國童話與西方童話之比較。
  • 網易雲音樂獨家發售《漢聲中國童話》廣播劇
    來源標題:網易雲音樂獨家發售《漢聲中國童話》廣播劇近日,網易雲音樂與大觀家庭籤約,獨家發售《漢聲中國童話》廣播劇。網易雲音樂為領先行業的數位音樂平臺,2017年4月完成7.5億元A輪融資,同年11月宣布其用戶量破4億。大觀家庭為面向中產家庭的內容服務商,旗下「故事知道」品牌從事《漢聲中國童話》等經典童書IP的運營。
  • 《漢聲中國童話》──讓人"歡喜讀、長精神"的文化故事集
    《漢聲中國童話》是漢聲第一套自製叢書,也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臺灣圖書產業在童書界的代表性作品。如果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山大學所做的全國民間文學普查,是學術界走入田野的一次"大採集",那麼《漢聲中國童話》便是將這些民間素材重新帶回到兒童面前的一次大規模"再編輯"。
  • 《中國童話》將出版 被譽為臺灣媽媽的"傳家寶"
    近日,記者從讀客圖書獲悉,恰逢《中國童話》出版三十周年,讀客圖書買下《中國童話》簡體版版權,並更名為《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  背後有個出版傳奇  談及《中國童話》的出版故事,《漢聲》雜誌的創辦人、臺灣出版人黃永松向記者娓娓道來。
  • 《漢聲愛的小小百科》首發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貴勇)為了幫助更多父母在家高質量陪娃,天地出版社日前聯合悠貝親子圖書館、漢聲雜誌社,以在線直播的形式舉辦了一場「牽起孩子的手,一起『說唱猜做玩』——《漢聲愛的小小百科》新書線上發布會
  • 為中國孩子講好故事
    弘揚現實主義傳統  現實主義是百年中國兒童文學一脈相承的發展主潮,這一傳統經由上世紀20年代初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原創童話集——葉聖陶《稻草人》開創,三四十年代張天翼童話《大林和小林》以及陳伯吹、嚴文井、金近等作家作品承繼推進,源遠流長地貫穿於整個現當代中國兒童文學藝術長河。
  • 挖掘「中國童話」,資深出版人黃永松:「培養穩定健全的心,需從幼兒...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出版人黃永松1971年在臺灣省創辦《漢聲》雜誌時,立下一個宗旨:「要為記錄和保存中國傳統文化做一點事。中國的傳統文化範圍太過寬廣,而關於廣大老百姓生活的民間文化部分,卻鮮有人關注。我們就此著手。我們的選材條件有二:一,它必須是中國的;其次,必須是傳統的。
  • 黃永松創辦《漢聲》成中國傳統工藝主陣地 曾歸納命名「中國結」
    不過,在吳美雲的堅持勸說之下,黃永松還是同意了,而吳美雲當年「做一做就會了」的說法,也演變成了《漢聲》沿用至今的宗旨——「邊學邊做」。雜誌最早的選題靈感其實來自於黃永松講給吳美雲的一段童年回憶。小時候,母親讓黃永松踩鹹菜,而貪玩的孩子總是踩一踩就跑掉了,然後又被母親抓回來繼續踩。
  • 「文化紮根,需從幼兒開始」,《漢聲》推出針對3-6歲幼兒「愛的小...
    紅星新聞記者從天地出版社獲悉:由中國臺灣著名出版人黃永松帶領上百位編輯人員、歷時三年多編撰而成的兒童啟蒙教育叢書《漢聲愛的小小百科》,將由天地出版社出版發行,預計今年5月全渠道上線。黃永松今年77歲的黃永松是著名的書籍裝幀藝術家,也是《漢聲》雜誌的創辦人兼總策劃。
  • 【聽故事】恐龍豆豆系列故事02《衣服自己穿》
    今日故事 今天是小豆丁陪伴寶貝的第636天 故事收聽約 10 分鐘 本期主播
  • 從凱叔講故事《2021凱叔魔幻童話之夜》:讀懂教育的本質
    1月1日,凱叔講故事推出的中國首檔面向親子人群的新年大秀《2021凱叔魔幻童話之夜》在深圳衛視與騰訊視頻同步播出,填補兒童跨年市場的空白。除此之外,還有各大衛視各種主題的新年檔,很多觀眾目不暇接,甚至會不斷跳臺來收穫這一場場視覺盛宴。終於有一場專屬兒童的跨年儀式了!「故事大王」凱叔和全國孩子的約定開啟了!
  • 他把走馬故事翻譯成英文版,想讓中國故事像格林童話一樣傳播到全...
    如果說《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能風靡全世界,那麼居功至偉的,除了童話的作者,一定就是那些把原版童話從德文和英文翻譯成各個國家文字的翻譯者。在重慶,我們的「走馬故事」,也在通過一位翻譯者的努力,從接地氣的重慶話,變成英文版,就像格林童話一樣,通過語言文字的魅力,影響萬裡之外的外國孩子們。
  • 美國孩子「講」中國成語故事 雙語演繹添新趣
    美國孩子「講」中國成語故事 雙語演繹添新趣 2018-08-18該戲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和美國夏洛特兒童劇院聯合排演,包含「東施效顰」「葉公好龍」和「班門弄斧」三個故事。  「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是中國兒藝連續幾年持續打造的一個演出品牌。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副院長楊帆表示,成語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價值取向,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通過首次用中英雙語創新演繹中國傳統成語故事,擴大中美兩國文化交流的成果,讓美國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宜川中學的學生們能夠在日常的英語課堂上,以學習英語的形式了解中國文化故事,得益於陝西省教育廳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在教育精準扶貧方面的合作。《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
  • 東南衛視《中國正在說》: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
    原標題: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   近來,東南衛視《中國正在說》節目精心推出的「傳播十九大精神系列節目」在海內外引起積極反響。節目播出同時,《歐洲時報》推出《中國正在說》十九大專版;華人頭條還將該期節目譯製成英語、西班牙語等版本,依託數十個海外站點向全球推送,受到廣泛關注和歡迎。   向世界傳播黨的十九大精神,講述新時代中國的精彩故事,我們的理論宣傳品牌可以大有作為。《中國正在說》節目的實踐與探索,是新時代中國媒體更加自信、更加睿智地面向世界的一個縮影。
  • 《漢聲》:一本雜誌的豐盛和焦慮
    他把30多年的田野調查經驗變成一肚子故事,隨時隨地拿出一個,以此例證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動和神奇。  「過去中國人不照相,怕會被取走靈魂,有的家裡祖先去世了,會請畫師把祖先畫出來供奉。這種肖像又叫做追容畫。你知道嗎?我們居然找到了一本追容畫譜,裡面有不同的肖像,這個強調眼睛,那個強調額頭。你可以跟畫師說,我祖先的眼睛是這樣,下巴是那樣,讓他給拼起來,不像了再改。是不是很像偵探片?」
  • 開團|給孩子講我們世世代代相傳的故事,中國風原創繪本團購
    原標題:開團|給孩子講我們世世代代相傳的故事,中國風原創繪本團購 從我們家樂樂不到1歲開始到現在, 數不清給他讀了多少本繪本。 為什麼要和孩子一起讀原創繪本? 1、要把自己小時候聽過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節日習俗、文字成語……講給孩子聽,而原創繪本可以用更美更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 小時侯,我們應該沒有人不喜歡孫悟空吧。
  • 看《百年經典童話繪本》,論如何給孩子選擇一本好繪本
    我也最喜歡聽年邁的外婆給我講童話故事,《小紅帽》、《狼外婆》《田螺姑娘》等等,外婆講了一遍又一遍,在外婆繪聲繪色的故事講解中我長大了。如今我早已成家生子,也做了母親。但是外婆講的故事,我依然記憶深刻。雖然幾十年過去了,這些童話故事在今天依然很受歡迎。「如果你想讓孩子變聰明,就給他們讀童話;如果你想讓孩子更聰明,就給他們讀更多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