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孩子講好故事

2020-11-24 求是網

  百年中國兒童文學史上,那些優秀現實主義作品往往具有時代標杆意義,他們擁抱兒童,深入童心,紮根中國大地,緊貼兒童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感動和影響同時代的少年兒童,成為一代人共同記憶,成為常讀常新的文學經典

  社會發展瞬息萬變,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為今天的孩子寫作比以往更難,作家們需要沉下心來,真正深入兒童生活,熟悉他們的日常,了解他們的想法,體貼他們的內心,溫暖心靈,鼓勵成長

  兒童文學是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發展最快的文學板塊之一:兒童文學出版蓬勃發展,湧現一批廣受孩子們歡迎的作家作品,以2016年曹文軒榮獲國際安徒生獎為代表,優秀中國兒童文學越來越走進國際視野。與此同時,如何理解現實、把握時代、更好地塑造兒童文學的典型人物以加強現實題材兒童文學創作,推動中國從兒童文學大國向兒童文學強國邁進,既是新時代對兒童文學提出的新期待,也是兒童文學實現美學突破的內在要求。

  弘揚現實主義傳統

  現實主義是百年中國兒童文學一脈相承的發展主潮,這一傳統經由上世紀20年代初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原創童話集——葉聖陶《稻草人》開創,三四十年代張天翼童話《大林和小林》以及陳伯吹、嚴文井、金近等作家作品承繼推進,源遠流長地貫穿於整個現當代中國兒童文學藝術長河。特別需要提出的是,魯迅先生以其敏銳眼光,1937年就刊文充分肯定《稻草人》的時代意義:「葉紹鈞先生的《稻草人》是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

  魯迅先生所肯定的這條路,正是中國兒童文學立足現實、講好中國故事,立足兒童、重視典型人物塑造,立足本土、堅守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現實主義兒童文學創作之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兒童文學形成多樣共生格局,各類文體尤其是少兒小說、少兒報告文學與童話創作,以其獨特藝術實踐奉獻出一批具有現實主義品格的精品力作,對少年兒童精神成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百年中國兒童文學的藝術成就證明,那些優秀現實主義作品往往具有時代標杆意義,他們擁抱兒童,深入童心,紮根中國大地,緊貼兒童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感動和影響同時代的少年兒童,成為一代人共同記憶,成為常讀常新的文學經典。

  2014年六一兒童節前夕,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主持召開的座談會上指出:「少年兒童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應該同成年人不一樣,要適應少年兒童的年齡和特點。我看,主要是要做到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在講到「心有榜樣」時,習近平同志特別提出優秀兒童文學藝術作品塑造典型人物的巨大精神價值、榜樣力量與審美作用:「心有榜樣,就是要學習英雄人物、先進人物、美好事物」「過去電影《紅孩子》《小兵張嘎》《雞毛信》《英雄小八路》《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說的就是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家要把他們立為心中的標杆,向他們看齊,像他們那樣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習近平同志列舉的這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兒童電影,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原創兒童文藝精品佳作的代表,這些作品深深影響感染幾代孩子,成為他們美好的童年記憶,為中國兒童文藝打下了堅實而豐厚的現實主義傳統。

  兒童文學對塑造少年兒童精神世界、幫助兒童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優秀兒童文學作品會讓人終生受益,因而這種文學創作應當具有高度自覺的社會責任感與美學使命。英雄人物、先進人物、美好事物是兒童文學創作的重要素材與精神資源,是現實主義兒童文學創作的重要審美設定。從抗戰題材的《雞毛信》《小英雄雨來》《小兵張嘎》《小馬倌和「大皮靴」叔叔》《滿山打鬼子》《少年的榮耀》,到校園題材的《羅文應的故事》《草房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等,當代兒童文學弘揚現實主義精神,塑造了一批典型人物形象,極大豐富了中國與世界兒童文學藝術形象畫廊,成為滋養兒童生命的豐厚精神養料。

  挖掘現實題材富礦

  當前,在如何加強兒童文學現實主義創作、如何更好塑造兒童文學典型人物、如何做大做強兒童文學等方面,還有一系列需要討論的問題和需要開拓的空間。

  如有人主張兒童文學應當遠離兒童所不熟悉的現實社會,不涉及成人世界的社會、政治、歷史等內容,而應將「純粹的藝術審美」作為兒童文學創作目標,因此像葉聖陶《稻草人》之類直接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並不是好的兒童文學,甚至是「最失敗的一篇」。而那些大寫「娃娃兵」的《小兵張嘎》等抗戰題材兒童作品,則「會使下一代時時渴望進入戰爭狀態,以致不惜打破和平美好的日常環境,還以為這是在創造英雄業跡」,這樣的觀點是需要反思的。

  葉聖陶最初從事兒童文學創作時,何嘗不想寫美好單純的童年夢?他早期童話如《小白船》《芳兒的夢》等作品充滿幻想,用理想主義的彈唱編織童話世界。後來他發現「在成人的灰色雲霧裡,想重現兒童的天真,寫兒童的超越一切的心理,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企圖!」(《稻草人·序》)有了這樣的覺悟,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葉聖陶等一批作家將現實題材引入兒童文學。可以說,紮根現實是作家的良知與擔當的必然選擇,也是兒童文學自身發展的必然邏輯。抗日戰爭時期,直面戰爭現實、反映社會生活的小說、報告文學、戲劇成為兒童文學最發達的文體,小說如《雞毛信》《小英雄雨來》,童話如《大林和小林》等,都受到廣大少年兒童歡迎,而那些遠離現實的文體和作品,則比較薄弱。新中國成立後,經受抗日戰爭洗禮的那批作家創作抗戰題材小說,其本意於銘記歷史、弘揚正義、珍重和平,兒童文學創作當然有其獨特視角和自身規律,但這不等於要無視歷史、迴避現實,更不意味著兒童文學不能書寫戰爭。

  我們注意到,新世紀出現了新一波創作抗戰兒童小說潮流,作家基本是「70後」「80後」,這些作家出生、成長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和平年代,戰爭早已成為歷史,他們為何要書寫戰爭環境中長大的少年兒童?他們想要表達的是什麼?「80後」女作家賴爾小說《我和爺爺是戰友》中,兩位主人公「90後」高三學生李揚帆和林曉哲,感到迷茫、鬱悶、找不到北。穿越到那一場殘酷而壯烈的戰爭中,他們的靈魂受到洗禮。小說以感人藝術力量,鼓舞孩子們勇敢頑強、捍衛和平、追求光明。作家賴爾在小說後記中說:書寫那個時代的故事,因為她發現其中蘊藏著許多值得今天孩子們思考的問題,有助於培養他們尚普遍缺乏的優秀品質,通過閱讀這樣的故事,孩子們「讀到那個時代的價值,讀到一種成長的責任。」從抗戰歷史中尋找有益於當代少年兒童精神成長的寶貴資源,是這一批抗戰題材兒童小說的價值取向與審美願景。

  藝術重要使命之一在於以審美方式承載對人類命運和民族歷史的思考。透過《我和爺爺是戰友》《少年的榮耀》《紙飛機》等作品,我們看到新時代中國兒童文學創作不斷進取的良好態勢,更看到民族下一代茁壯成長、欣欣向榮的希望。

  重點書寫當下

  中國兒童文學選擇現實主義不是偶然的,不是興之所至,而是時代呼喚與社會演進的必然結果,也是兒童文學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與審美邏輯。

  當前在兒童文學創作方面有一種現象需要引起關注,即偏重「童年性」忽視「兒童性」。童年性是過去,兒童性是當下。童年回憶、童年經驗、童年情結是作家創作的重要源泉,許多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往往是作家「朝花夕拾」之作。近年來,抒寫「我們小時候」的童年性已然成為一道亮麗風景,一批中老年作家推出《童年河》《童眸》《紅臉兒》《吉祥時光》《阿蓮》等精彩作品,這種創作潮流也催發一批年輕作家書寫「我們小時候」故事的嘗試。

  作家們的選擇無可厚非,但總讓人感覺當下兒童文學創作少了些什麼。當作家們一股腦兒轉過身盯著「自己小時候」,很可能就丟下了今天的孩子,而他們的生活和心靈更需要文學觀照。社會發展瞬息萬變,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為今天的孩子寫作比以往更難,作家們需要沉下心來,真正深入兒童生活,熟悉他們的日常,了解他們的想法,體貼他們的內心,更多書寫他們成長中經歷的場景、遇到的困難,溫暖心靈,鼓勵成長。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一批中青年作家推出了多部有分量、貼近「兒童性」的現實題材作品,如董宏猷的《一百個孩子的中國夢》、牧鈴的《影子行動》、陸梅的《當著落葉紛飛》、徐玲的《流動的課桌》、麥子的《大熊的女兒》、徐則臣的《青雲谷童話》、胡繼風的《鳥背上的故鄉》、張國龍的《無法抵達的渡口》等。

  加強現實主義兒童文學創作,除了堅持細節真實之外,還需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這是百年中國兒童文學發展經驗所在,也是新時代兒童文學新作為的重要課題。

  魯迅先生說得好:「為了新的孩子們,是一定要給他新作品,使他向著變化不停的新世界,不斷地發榮滋長的。」為了中華民族下一代健康成長,砥礪現實主義兒童文學創作的新作為,加強兒童性,塑造典型人物,講好中國孩子的故事,為中國孩子講好故事,我們依然任重道遠。

  (作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相關焦點

  • 《漢聲中國童話》今日首發 把中國故事講給更多中國孩子聽
    《漢聲中國童話》總策劃黃永松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2日訊(記者 李慧穎 攝影報導)362篇童話,講述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843幅插畫,品味地地道道的中華藝術。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今日下午,天地出版社策劃推出的《漢聲中國童話》二十四節氣平裝版全國新書首發式在成都購書中心舉行。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陝西省56個貧困縣(區)的中小學共獲贈了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捐贈的價值2000萬元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視頻課程。《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
  • 攜手一周年,「凱叔講故事」為會員用戶勾勒出孩子的成長地圖
    中國知名的兒童內容教育品牌 「凱叔講故事」,自成立以來就一直深耕兒童教育領域,致力通過打造「快樂、成長、穿越」 的極致內容,讓更多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五年來,打造了眾多原創爆款IP,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化在兒童領域的普及,深受中國用戶乃至全球華人用戶的關注和喜愛,為滿足深度用戶的需求,「凱叔講故事」自去年開設「凱叔會員」服務,為孩子帶去了一份童年的「快樂法寶」,更為孩子繪製了一幅成長的「知識地圖」。
  • 王國慶:把中國故事講好,講得讓人聽得懂、聽得進
    圖為會議新聞發言人王國慶。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陳競超 攝  以下為直播實錄:  紫光閣雜誌社記者:中國啟動不文明遊客黑名單制度以來,已經有十多人榜上有名,你曾在全國政協大會上作過發言,提出中國人是中國故事最好的講解者,請問怎樣讓每個人都能講好中國故事呢?
  • 如何講好睡前故事?
    電視劇中總會有一個媽媽在睡覺前為孩子講故事的片段。而在21世紀,更多的家長選擇了啟蒙教育,對孩子也是百般耐心。家長們更是看各種關於教育孩子的書。因此在現實中也有家長採用了這樣的教育方式。睡前故事不但可以幫助孩子睡眠,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還可以啟發孩子的智力。雖然睡前故事的時間短暫,但是這卻是啟蒙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美國孩子「講」中國成語故事 雙語演繹添新趣
    美國孩子「講」中國成語故事 雙語演繹添新趣 2018-08-18該戲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和美國夏洛特兒童劇院聯合排演,包含「東施效顰」「葉公好龍」和「班門弄斧」三個故事。  「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是中國兒藝連續幾年持續打造的一個演出品牌。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副院長楊帆表示,成語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價值取向,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通過首次用中英雙語創新演繹中國傳統成語故事,擴大中美兩國文化交流的成果,讓美國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
  • 講好中國故事,上海市社聯英文網站開通
    通過貼近中國實際、貼近國際關切、貼近國外受眾,運用國際社會聽得懂、易接受的話語體系和表述方式,主動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思想,提出中國主張,搭建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有效互動交流的橋梁,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尹欣首先代表市委外宣辦對市社聯英文網站的開通和本次研討會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
  • 今天,我們如何講好紅色故事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講紅色故事?今天,我們如何講好紅色故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業講解員與志願講解員,用他們虔誠而熾熱的心,將最感人的紅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紅色精神從符號、理念,變成向我們走來的一個個時代英雄,變成我們身邊鮮活的日常。
  • 他們就想放下大人的那些好,簡簡單單給孩子講一個故事 | 向華 一席第657位講者
    就這麼簡單一個故事。我講完,班主任老師說,向老師的故事講得好不好?小朋友說,好。當然好,都掉河裡了,開心了。那你們知道這個故事講了什麼道理嗎?我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老師說,這個故事講的是要遵守紀律。但是我至少知道中國有很多很多好故事,是各種面貌的故事,它們甚至是沒有經過整理,也沒有什麼結構。中國的好故事就藏在創世神話,藏在民間文學、民間傳說裡頭。 但是這些故事依然不是寫給兒童的。我們現在要給中國的孩子做中國的故事,還是要經過收集、整理、改編的工作。那麼怎麼改,我們用一種什麼指導思想?那就是現代兒童觀。
  • 《中國正在說》:保持人民情懷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
    中新網11月21日電 20日,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東南衛視品牌欄目《中國正在說》在北京召開創作座談會。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局長張雁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副司長戈晨,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翔,以及嘉賓、學者共聚一堂,暢談如何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為長沙這群老師打CALL
    長雅中學英語老師楊娜用英文講述中國剪紙藝術。紅網時刻長沙11月25日訊(記者 彭超通訊員 曾品)戶外寒風凜冽,室內氣氛火熱。11月25日,由長沙市開福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三屆開福區初中英語教師「傳承文化、傳播中國」英語演講比賽決賽在清水塘實驗學校舉行。
  • 孩子常聽故事好處多!掌握講故事的8個小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
    好處3:啟發智力 孩子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都需要後天的培養,用故事為孩子搭建認知的階梯,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明顯促進作用。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有規可循
    但是,在英語課程教學中講什麼樣的中國故事,卻需要仔細推敲和精心遴選。「學英語 講中國故事」叢書編者們從浩如煙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選擇了近300個經典故事,涵蓋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傳統藝術、成語故事、民間故事、人物故事、名勝古蹟、飲食文化和科技成就等八大方面。
  • 東南衛視《中國正在說》: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
    原標題: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   近來,東南衛視《中國正在說》節目精心推出的「傳播十九大精神系列節目」在海內外引起積極反響。   10月27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後第3天,《中國正在說》迅速創作並播出了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陶文昭教授主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新時代、新矛盾、新使命、新思路、新戰略」為關鍵詞,全面準確解讀十九大精神。在周五晚黃金時段,該期節目收視率位列同時段福建省網第一,在全國35城主流觀眾群體中收視排名第九。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為長沙這群老師打CALL
    長雅中學英語老師楊娜用英文講述中國剪紙藝術。紅網時刻長沙11月25日訊(記者 彭超通訊員 曾品)戶外寒風凜冽,室內氣氛火熱。11月25日,由長沙市開福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三屆開福區初中英語教師「傳承文化、傳播中國」英語演講比賽決賽在清水塘實驗學校舉行。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助力民族偉大復興
    講好中國歷史故事,走好大國復興之路,需要我們保護好、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讓深埋於地下的文物遺蹟「浮上來」,讓記載於史籍文獻的文化「走出來」。  講好中國歷史故事,要堅持保護優先。浩如煙海的歷史文化遺產具有無比重要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對於揭示我國文明起源及其演進序列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
  • 看圖講故事 繪本是最適合孩子的圖書
    原標題:看圖講故事 繪本是最適合孩子的圖書 繪本(英文稱PictureBook),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即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
  • 故事為王,創企高管講好「故事」的六大技巧
    能不能講好故事,是經理和領導者的差別,是失去客戶和贏得客戶的差別,這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本文中,一些創始人、工程負責人、市場營銷專家和設計總監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講故事」的概念,總結了講故事的六大最佳策略。他們強調了一個關鍵的共同點:講故事不是空談,這是清晰、簡單地傳達信息的過程,是以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受眾建立聯繫的過程。如何講?講什麼?下文將一一解答。
  • 魔法MAMA講故事帽帽為你講《兔子的心願》
    小朋友們好!今天是魔法MAMA第39期故事。魔法MAMA帽帽今天要帶我們去認識一隻小兔子,她有一個心願,能實現嗎?
  • 凱叔講故事
    3000萬家庭推薦,孩子聽故事、學知識APP【產品亮點】? 原創精品——專為孩子定製改編,精雕細琢每個故事,孩子愛聽,家長放心? 凱叔電臺——叫早、哄睡、隨心聽,根據你的愛好智能推薦? 興趣課程——幫助孩子快樂學習,提升思維方式,讓學習效率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