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說》:保持人民情懷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

2021-01-08 央廣網

中新網11月21日電 20日,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東南衛視品牌欄目《中國正在說》在北京召開創作座談會。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局長張雁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副司長戈晨,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翔,以及嘉賓、學者共聚一堂,暢談如何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東南衛視大型政論節目《中國正在說》,以「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為定位,展現中國成就、中國智慧,彰顯「四個自信」。節目自 2016年11月4日開播以來,王夢恕、戚發軔、林誠格、林鳴、梁曉庚等行業專家就中國的高鐵、航天、核電、橋梁建設、武器裝備等建設成就,用數據說話、用故事說理、用親身經歷說法,對外直面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各種誤讀,對內凝聚民心、增強了人民群眾對中國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國正在說》開播一年來,贏得了專家學者、廣大觀眾網民的廣泛好評,引起了主流新聞媒體和行業媒體的跟進報導。從收視數據來看,多期節目進入全國省級衛視前十名。同時,收視排名穩定、主流人群收視數據靠前,表明節目不僅吸引成熟穩重的觀眾群,也對年輕群體產生積極影響。2017年5月,《中國正在說》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2016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欄目還獲得福建新聞獎特別獎,中國新聞獎三等獎。9月底《中國正在說》,入選由中宣部等四部門主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是文化建設主題展區的唯一一家地方廣播創新創優電視節目代表。

在研討會現場,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局長張雁彬指出:《中國正在說》對內凝聚民心、增強自信、對外理直氣壯地彰顯「四個自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副司長戈晨表示:總局監管中心認為,《中國正在說》節目「設置中國議題,講述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樹立中國自信,起到了積極傳播中國價值的現實作用」。在電視節目泛娛樂化的今天,在周末黃金時段播出的《中國正在說》,為均衡電視內容的結構份額,提升電視節目的人文價值,做出了特別的貢獻和創新。編導完整地保留演講嘉賓的觀點,整個節目核心觀點突出,主流意識形態成風化人、潤物無聲。《中國正在說》表達上提供個人化的口語講述,風格上追求擺事實、講道理的路線,體現了較之其它類似節目的明顯優勢。在當今娛樂節目充斥屏幕的時候,東南衛視根據福建的區位特點,積極探索創新主流價值觀的表達方式,敢於製作和傳播這樣嚴肅、有深度的政論節目。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董事長曾祥輝,感謝參與錄製的名師大家,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做學問,無私奉獻,提供了一場又一場的思想盛宴,為《中國正在說》這個節目取得良好成績,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翔表示:《中國正在說》節目在過去的一年裡取得了一些成績,要感謝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的支持,編導們要充分吸收消化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把《中國正在說》辦得更出色。節目內容定位精準、發力到位,做到了深度理論與溫情解讀、複雜形勢與精準解釋的有機結合。

相關焦點

  • 東南衛視《中國正在說》: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
    原標題: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   近來,東南衛視《中國正在說》節目精心推出的「傳播十九大精神系列節目」在海內外引起積極反響。   10月27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後第3天,《中國正在說》迅速創作並播出了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陶文昭教授主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新時代、新矛盾、新使命、新思路、新戰略」為關鍵詞,全面準確解讀十九大精神。在周五晚黃金時段,該期節目收視率位列同時段福建省網第一,在全國35城主流觀眾群體中收視排名第九。
  • 《中國正在說》:螢屏上的中國表達
    福建省社科院副院長黎昕認為,《中國正在說》緊扣時代脈動,通過一個個故事表達出來,互動環節問題尖銳,也有力烘託主題,是一檔傳播正能量的電視欄目。  嚴肅話題有人緣  2017年10月27日,中共十九大閉幕後第3天,《中國正在說》迅速創作並播出了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陶文昭教授主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新時代、新矛盾、新使命、新思路、新戰略」為關鍵詞,全面準確解讀中共十九大精神。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有規可循
    接過沉甸甸的精裝套書,我頓感中華文化的厚重,也看得出作者團隊的時代責任和中國情懷。《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目標,因此,在培養青少年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中國聲音,推進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就顯得非常重要。
  • 講好中國故事,上海市社聯英文網站開通
    上海市社聯英文網站開通儀式權衡在講話中指出,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帶來了新的時代命題,需要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作出新的回答。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緊跟時代步伐,回應時代關切,發出時代聲音,才能使人文社會科學不斷煥發生機與活力。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陝西省56個貧困縣(區)的中小學共獲贈了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捐贈的價值2000萬元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視頻課程。《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編 著名英語教育專家 胡敏:這門課程應該說是國內創新型的課程,這門課程實現三大功能,一個是英語學習,第二個是中華文化,第三個是思政教育,我們在這個課程體系裡面,運用人工智慧的技術
  • 為中國孩子講好故事
    與此同時,如何理解現實、把握時代、更好地塑造兒童文學的典型人物以加強現實題材兒童文學創作,推動中國從兒童文學大國向兒童文學強國邁進,既是新時代對兒童文學提出的新期待,也是兒童文學實現美學突破的內在要求。
  • 「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主題徵文大賽揭曉
    書寫時代風華,描摹人世煙火22部獲獎作品體現出作者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深入生活,紮根現實的創作精神,他們用網絡文學作品觸摸時代脈搏、抒寫時代風貌、記錄人民生活、彰顯不同凡響的中國精神、中國風採、中國力量。他們或描摹新時代中國的偉大成就,或聚焦中華民族文化根脈,或講述基層生活謳歌平凡英雄,既有磅礴的時代風華,也有溫馨的人間煙火。
  • 《溯源》欄目團隊集體亮相:記錄時代人物,講好中國品牌故事
    節目以傳承匠心,樹立楷模為宗旨,助力中國品牌升級為目的,打造中國首檔實景品牌紀錄類節目。 《溯源》的播出平臺包括老故事頻道,這是一個始終秉承「用影像訴說歷史」文化理念,發現國家記憶、展示文化風採、記錄社會進步、講述百姓故事的專業化數字頻道。還將在全國500家省市級、地方電視臺聯合播出。
  • 王國慶:把中國故事講好,講得讓人聽得懂、聽得進
    新華網人民大會堂3月2日電 2016年3月2日15:00,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布廳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向中外媒體介紹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匯聚時代精神 唱響人民心聲
    自2014年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開展這一主題性歌曲活動以來,「中國夢」的時代旋律迅速流傳,成為現象級音樂文化。「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標識,積累了豐富的曲目,在近些年的專業性文藝表演和群眾性文藝活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迄今為止已經是當代音樂標誌性、導向性、代表性的作品。
  • 基於高度的文化自信 努力講好新型政黨制度的「中國故事」
    二、關於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理論內涵 新型政黨制度之所謂新,因其與新理論、新實踐密不可分,與我國不斷創新發展的政治文化也就是新的政治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說它是新型政黨制度,新就新在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 新時代中國博物館的十大特色
    中國博物館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已經成為人民嚮往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我國博物館在新時代呈現出許多新的時代特徵,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一是走向優勢競爭時代。著名的美國經濟學者麥可·波特(Michael E.
  • 瞭望丨習近平的人民情懷
    文|宋淑玉   ◇心裡裝著人民、時刻想著人民、講話貼近人民、奮鬥為了人民,這種「無我」狀態,彰顯了一個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和為民情懷,樹立了堅持人民至上的光輝典範  ◇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底色,也是我們黨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中國共產黨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無私境界和
  • 岱嶽區舉行中小學生「講好紅色故事,爭做時代新人」演講(講故事)比賽
    11月21日,岱嶽區中小學生「講好紅色故事,爭做時代新人」演講(講故事)比賽在開元中學順利舉辦。比賽分設小學組和中學組,小學組比賽中,小選手們聲情並茂,用稚嫩的童聲講述一個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感人故事。中學組比賽中,同學們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情感,鏗鏘有力的聲音,讓在場的觀眾深受感染和薰陶。勵志牢記初心使命,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 陳明鍵:發揮智庫作用 講好中國故事
    10月27日下午,位於北京市前門西打磨廠街222號的民智國際研究院裡,一場題為《歷史關口再思中美關係》的報告會正在進行,來自國際關係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外交學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專家學者圍繞主題展開熱烈研討。像這樣的研討會,每月都會定期在這裡舉行。研討會的組織方就是民智國際研究院,院長則是民建會員陳明鍵。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畢業的陳明鍵,原本是位企業家。
  • 新時代成就有為新青年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這是時代對新青年賦予的新定位,也是中國新青年肩上承擔的責任和擔當,弘揚的是一種新時代、新青年、新作為的初心力量和使命精神。
  • 在更廣闊的時空視域講好約翰·拉貝的中國故事
    約翰·拉貝在北京17年的生活工作奠定了或者轉變了他對中國人民的思想感情,使他產生了熱愛中國文化、熱愛中國人民、熱愛中國方方面面的情感基礎,這是約翰·拉貝日後做出人道主義義舉的重要精神來源。梳理拉貝日記我們可以清晰看到他的思想脈絡,我們的歷史研究工作應該跟著人物走,將約翰·拉貝的思想研究放在突出的位置。
  • 要做新時代迪士尼的88rising,正在改變在中國的策略
    在中國,去年底才有一名僱員的88rising,如今已經將上海定為了它除紐約的另一根據地,擁有11位全職員工。彼時,創始人Sean Miyashiro對中國音樂市場的成熟性和滲透率既保持觀望狀態,又擔心這裡對待西方音樂的態度不夠開放,但事實證明他錯的一塌糊塗。
  • 西華大學外語課堂: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傳遞中國聲音
    「外語教育是中西方語言、文化、思想的交融,如何用它講好思政?」外國語學院李學芹老師說,「相信有很多老師最開始都有這樣的疑問。對於李學芹、彭旭、王成珍來說,近年他們一直在嘗試探索課程思政,卻始終沒有一套完整的、具有西華特色的課程體系。「我們就想,借用參加比賽這個契機,好好在外語教學中挖掘思政元素,凸顯人文教育本質,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思政教育體系,能應用在外語課堂教學中。」
  • 十八大代表講述那些正在中國上演的"美麗、永續"故事
    那些正在中國上演的"美麗、永續"故事--來自十八大代表的講述「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正在北京參加十八大的代表們用親身經歷向新華社記者講述了那些正在中國上演的「美麗、永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