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李白的這首《贈汪倫》,對於國人而言可謂是家喻戶曉。短短四句詩,道出了李白和汪倫間的絕世友情,也給後世的君子之交提供了藍本。
這般令人生羨的古代文人墨客的君子之交,其實並不止李白和汪倫。在諸多古代君子之交裡,最令人羨豔的還是北宋時期的蘇軾和佛印。這也是歷史上難得的和尚和文人做朋友的案例,他倆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089年,這一年,蘇軾出任杭州太守,而佛印正巧擔任金山寺的住持。
蘇軾原本是很不待見和尚的,聽聞佛印的名號後,還專門跑到金山寺羞辱佛印,佛印不但沒生氣反而以禮相待。回去後,蘇軾覺得自己失禮LE,同時也欽佩佛印的大度,從此兩人便成莫逆之交。
蘇軾和佛印的故事,後世聽得多的還是跟對聯相關的。相傳蘇軾是北宋時期對對子的高手,佛印是唯一能和蘇軾過招的,兩人之間的拌嘴可能就是一場精彩的對聯決鬥。
有一回蘇軾和佛印來到湖邊,蘇軾看到岸邊有條狗在啃骨頭,於是來了一句「狗啃河上骨」,佛印也不甘示弱地回道「水流東坡詩」,可謂有來有回。
雖然蘇軾的水平很高,但佛印每次都能完美地和蘇軾對上。尚且不說這些故事的真實性,從中不難看出佛印的水平確實過人。
事實上,從佛印的弟子也能看出其水平的高超。相傳蘇軾有一次來金山寺找佛印,剛到門口,蘇軾就大喊「禿驢何在?」,想看看佛印如何回應。
但當時佛印並不在寺中,只有門前一個掃地的小和尚。看到蘇軾如此無禮,小和尚直接回了一句「東坡吃草。」既回答了問題,又對蘇軾的羞辱進行了反擊,著實是一副千古絕對。
蘇軾聽後也頓時面紅耳赤,沒想到被一個小弟子給嘲諷了,從此蘇軾再也不敢來金山寺放肆了。從這些妙趣橫生的對聯故事中,不難看出蘇軾和佛印兩個人的交情之深,也難怪兩人被譽為古代君子之交的典範。
最近在讀《蘇軾詞傳》,書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活動期間,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納蘭容若詞傳》《蘇軾詞傳》